当前日期:

目录

卫校
1958年8月,县创办了宿松初级卫校。校址设城关镇小东门原宿松师范所在地(现城关镇人民政府)。同年,招生60名。1959年,招生62名。1960年,招生50名。1960年7月,宿松卫校定为中级卫校。学制由两年定为三年。开设医疗专业一科,按中级卫校教学大纲施教。课程设置:一年级开设语文,政治、物理、化学、数学、解剖、药理、微寄、公卫等课。二年级学习内科、外科、妇产科、五官科有关教材和开设语文、政治、针灸等课。三年级开设语文、政治、生物、化学、生理。学生入学,全部享受助学金待遇。1961年8月,卫校停办。
卫生进修学校
经省政府卫生厅1982年12月批准:县卫生局设立了宿松县卫生进修学校。1984年9月,招收本系统有两年工龄的退休顶替人员一班,学员48名,学制两年。使用中级卫校教材,开设生物、生化、解剖、生理、微寄、病理等13门课。学员结业后,经考试成绩合格,发给中专毕业证书。
林业多种经营中专班
县政府1984年决定开办林业、多种经营中专班,招收初中毕业学生30名,9月下旬开学上课。校舍附设在城关中学,学制为3年。
第一学年,学完普通高中乙种教材,第二学年,增开森林植物学、土壤学、气象学、植物生理学、测树学、数理统计学等基础课。第三学年开设森林学、造林学、林木育种学、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经理学及多经等专业课。第二、三学年度,安排一定时间组织学生进行专业实习。
安庆地区建材学校宿松建材班
安庆地区建材学校宿松建材班,学制两年,主要培养建材技工。1984年下半年,招收高中毕业或相当于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学生40名。该班设宿松师范学校。第一、二学期,开设语文、数学、物理及机械制图、化学分析等六门课。第三、四学期,以学专业课和进行教学实习、生产实习为主。办学经费,主要由主办机关下属单位筹集。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每人每月享受助学金12元,学生毕业后由县安排工作。
宿松磷肥厂厂办中级技工学校
宿松磷肥厂于1984年下半年,创办了宿松磷肥厂中级技工学校,校址设磷肥总厂(铜铃)。招收学生30人,其中本厂职工子女27名,社会招生3名。
该校学制为三年,以一年时间开普通课,两年时间开专业课,普通课使用高中乙种本教材,专业课使用全国统编的有关中等专业学校教材。计划上完普通课后。每学期安排实习时间一个月。学生毕业后由厂安排工作。
宿松五·七大学
宿松五·七大学创办于1970年3月,校址设县城西郊(杨泗庙)。1979年停办。初建校时,仅有瓦屋21间,草房4间,招收农机、农技、卫生3个班,学生101人。师生一面坚持教学,一面参加建校劳动,经常白天上课,晚上搬砖运料,铲垢除污。当年改造旧房六间,新建房屋四间,并在河西山山麓开辟了一个五·七农场。1972年,农机、农技、卫生班学生毕业以后,招师训班,学生60人;兽医班学生43人,卫生班学生42人。1973年,轮训师资100人,招血防班学生44人,兽医班学生28人,会计班学生92人。1974年地区安排招师范班学生60人,另招水利班学生39人,农机班学生85人。1975年,地区安排招师范班学生85人,另招卫生班学生50人,三机一泵班学生48人。1976年,招兽医班学生43人,农机班学生48人,卫生班学生30人。1977年,地区安排招师范班学生107人。从本届起,系经招生统考,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的。1978年,地区安排招师范班学生52人。
五·七大学诞生于10年浩劫的动乱年代,无固定学制,无统一教材,无教学计划,无严格的招生制度和学校管理制度。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最长的两年(师训、农机、卫生等专业班),最短的三个月(如血防、会计、水利等专业班)。学生年龄最大的52岁,最小的16岁。学生原有的文化程度、学历最高的有大学毕业,最低的小学肄业。学生入学,不进行考试,由所在公社或所在单位推荐,毕业后原则上实行“社来社去”。教学使用的教材,一是订购有关专业书籍,一是教师搜集有关资料,自编教材、课程安排,一般每天上课六节,每周劳动半天,师生平时不过假日,每月集中放假4至5天。
学校农场有土地70余亩,种植水稻、小麦、黄豆、山芋、蔬菜等农作物;开办中草药制造厂、农机修配厂,并进行水稻栽培和自制中草药治疗血吸虫、血丝虫病试验,均取得一定成效。
农垦学校
1966年上半年,省人民政府批准试办宿松农垦学校,校址在复兴公社鹅湖养殖场。招生2班学生100人,主要对象是城镇吃商品粮的16~30岁的青年,不计学历,学制3年,其任务:面向农村,为社队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技术的新型农民,坚持“社来社去,城来城去”的原则。学生不交学费,享受助学金。“文化大革命”中,学校受到冲击。1968年自动停办。
农机训练班
1970~1985年,宿松农机管理站共举办12期农机训练班,培训拖拉机驾驶员、柴油机、排灌机技术工人和管理干部904人,校址在鲤鱼山北麓。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