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农业学校
1958年9月,中共宿松县委根据安徽省委的指示,在许家岭河街(现许岭区政府)创办宿松县初级农校,1960年下半年,迁县城西南徐家岭(新兴乡徐岭村)。其任务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有农业生产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身体健康的新型农民。毕业后参加农业生产。学制三年,招生对象是14至20周岁的高小毕业生。学生入校,国家每月供应大米40斤,发助学金5元。1958年下半年,招3班,学生193人,1959年招2班,学生120人。1960年,招5班,学生250人。1961年毕业3班,学生193人。1962年上半年停办,学校停止招生。
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政治、语文、数学(包括算术、代数、几何、珠算、会计、统计、测量)、物理与农业气象、化学与土壤肥料、植物与作物栽培、动物与家畜饲养、农田水利、农业社的经营管理等科。每年上课周数:一、二年级各40周,三年级36周,不放寒暑假,放农忙假。每年约两个月。学生学习与劳动时间四、六开,即60%时间上课,40%时间劳动。学校有生产劳动基地200余亩,办有农场小型养猪场,前后共收山芋几万斤,水稻两万斤、小麦万余斤,养水牛16条,养猪百余头。
农业中学
1960年下半年,创办了松塘、三德、新耕3所初级农业中学,其招生对象、学制与培养目标,与县办初级农校基本相同。课程开设政治、语文、数学、农技等课。除大忙时间外,学生平时每周上课4天,劳动2天,星期天不放假。每月集中放假4至5天。学生一面读书、一面劳动,在劳动中实行评工记分,多劳多得。学校大办农业,大办粮食,学生转粮油户口关系到校。国家每月供应学生大米28斤,不足部份,由学校生产粮中补足。3所农中,每月人员工资1630元,公用经费380元。由于农中未纳入国家教育计划,其所用经费,均是在教育经费指标内开支。1961年,教育经费缩减。1961年,农中停止招生。1962年7月停办。其学生部分转入改制初中继续学习,口粮自带,其余的回到所在社队生产。
松塘农中:校址设在马塘乡的松塘岭,计房屋47间。1960年下半年招生四班,入学学生180人。有土地105亩。学校提出“冬津贴、春减免、夏自足、秋有余”口号,组织学生上山打柴3万多斤。
三德农中:校址设在凉亭乡的阔坪坦。有房屋62间,1960年下半年,招生两班。入学学生120人,土地195亩。
新耕农中:校址设韭山乡的新耕畈,计房屋47间。1960年下半年招生4班,入学学生240人,土地面积212亩。几年来,共收山芋近10万斤,小麦2万斤,芝麻1500斤,黄豆5000斤,养鱼1000尾,养猪20头,养牛14条,养鸭100只。
(社)民办农业中学:1958年搞大跃进,全县办起了40所民办农业中学,入学学生933人。1959年增办14所,学生426人。1960年又办了14所,学生357人。民办农业中学的学制为3年。学生不放寒暑假,只放农忙假,忙时少学,闲时多学。在正常情况下,每周上课18~20小时,以完成每一学年总的教学时数为原则。课程设置有:政治、语文、数学、农业知识(如茶林、机械、化工等知识和技术)等4门课。有条件的学校,讲授一些理化、卫生常识课。有的农中还开设专业班。如九城农中、培训血防医生、农机手;张畈农中为社队培训卫生员、会计员、兽医员、农机员。民办农中,由所在乡党委、乡政府直接领导。教育行政部门在教学业务上予以监督指导。校长一般由乡党政负责人兼任。有的农中建立了校务委员会,由乡的党、政领导和农业社有关的社长及中、小学校长等人组成,以解决学校中的重大问题。学校校舍,一般利用公共祠堂、庙宇。有的附设在公立完全小学里,有的利用民校或社队公屋,学生自带课桌、凳。办学经费国家每年给予一定的补助。主要靠收取学费和学校生产收益解决。学生每学期,交纳学费5~6元,或家长付出5~6个劳动日作为对教师的报酬和学校办公用费。有的从合作社公益金项内支出一部分公款。教师的待遇,一般以相当于当地农业社一个中等以上劳动力的收入为原则,每月工资20元上下。民办农中贯彻勤俭办学、勤工俭学的方针,根据各地具体条件,兴办了工厂或农场。北浴农中建立磷肥厂、木工厂、石灰窑厂;复兴农中栽培棉花一百余亩,学生不交学费。1965年,全县12所农中耕种土地500多亩,2座石灰窑、3口养鱼池、5000棵油桐树、600棵果树、700棵毛竹、30亩茶园。少数农中办学经费基本自给,或自给一部分。1961年,由于连续三年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以致民办农中相继停办。
1963年,为贯彻刘少奇提出的“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的指示,县以佐坝公社火星大队为试点。开办农业中学,当年招生一班,入学学生36人。1964年社办农中9所。学生370人。1966年,发展到12所,入学学生459人。其中,朱湾农中15人,二郎农中60人,趾凤农中30人,火星农中36人,程营农中47人,马塘农中30人,木梓农中40人,复兴农中41人,毛坝农中31人,张畈农中57人,新前农中32人,九城农中40人。1967年,民办农中22所、学生633人。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动乱,“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受到“批判”,把农中作为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苗子而扼杀。1975年,教育学大寨,学朝农,先后办起五·七农中8所,入学学生389人。1976年,五·七农中19所,在校学生864人。1977年以后,五·七农中停办。
上一篇:第一节 师范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