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小孤山石刻
县东南长江之中的小孤山,历来被誉作海门天柱。相传大禹治水至此刻石纪功,或云秦始皇东巡曾在此刻“中流砥柱”4字于石上,然岁月远久,字迹湮没无存,仅有《水经注·释地》记载其事。
现尚存石刻有元代俞瀚题书“海门第一关”和“启秀寺”,明代兴献帝所题书的古诗一章和嘉靖敕建的御诗碑,叶梦熊“登小孤山”、舒芬“游龙耳洞”的题诗,清乾隆帝篆书“灵昭江屿”和刘韦发草书“云香水翠”,彭玉麟题书的“江上峰青曲终人见”。还有“琼崖滴翠”、“我德如是,佛寿无量”,“梳长生鹤发,妆不老峰头”等楹联和唐代顾况、卢仝,后梁释定法,宋代谢枋得,元朝傅若金、揭傒斯,明代刘基、解缙、李东阳,清朝朱书、王文治、彭友胜、石圣历等人诗文,均系清代所刻,这些石刻,书法苍劲遒秀,真草隶篆多体,各有风骨。全山共有石刻29处,真实地记录了小孤山秀丽的风光和人物活动历史。
白崖寨城堡
县西北25公里的趾凤乡白崖山,有一座用大石片垒起的古寨堡。相传为元朝末年所建,明清两代作过维修,迄今600多年,几经兵乱和风雨剥蚀,基本保存完整。寨城高丈余,周长8华里,险要地段呈双层寨围。远远望去,碧峰叠翠,峭壁摩天,城门墙堞逶迤起伏,蟠踞山腰,宛若古老雄伟的长城。
白崖寨,原名白牙山,向以产白牙茶而闻名远近。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据民国十年版《宿松县志》记载:“元末义民吴士杰,率众垒寨御寇,依东峰、西峰、北岭,各以为营,间列市肆。唯西营峰悬一线,峭壁摩天,窄径凌空,飘崖百仞,有灵湫飞瀑,响彻霄汉,峰岫常在云雾中。”寨居险要地势,难攻易守,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明末史可法曾踞寨同张献忠义军作战,书联并镌刻“听涧底泉声,呼天地是歌是泣;看阶前月色,问英雄还死还生”和“最上一乘”于石。太平天国西路大军曾在此与清军展开争夺战,奈山寨坚固势险,留下“远望白崖寨,近看是危岩,老子破不开,只等天来败”的顺口溜而告退。1932年9月,中国工农红军某部路过此地,突遇敌军,将士依寨作战,大败敌军,并在寨中召开庆功会,成立了红27军。为白崖寨留下了不朽的史章。
太白书台
太白书台,在县城南门外3里许的南台山。这里依山傍水,背城面河,古木葱笼,群芳竞茂。过去一度被誉为“十里桃源”,是宿松十景之一。现已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图片文字说明已载人《诗人李白》画册。
《安庆府志》载:“读书台,县南三里,唐李白避禄山乱,至松依邑宰闾邱,筑台读书”。清康熙年间,宿松县志称,此处“阜耸如台,台后有南台寺,右有对酌亭,左有清官潭,潭侧为桃花崖,崖左有钱客岭,唐李白依闾丘避地于此。”
李白随永王李磷举兵失败,株连囚于浔阳狱中,后经张镐、崔涣、宋若思等人营救出狱。至德二年(757年)秋天,来宿松避难养病。住在县令闾邱下榻处南台寺,两人经常一起谈诗议政,对酒放歌。闾邱非常敬仰李白,在南台山为诗人筑读书台,建对酌亭:“二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南台山东有鲤鱼山映衬,西与河西山遥望,山上茂林修竹,曲径通幽,山下清溪碧泉“叮咚”流淌。是个读书赋诗的好环境。李白十分得意,情怀激奋,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表露出诗人同闾邱和宿松人民的深情厚谊。
沧桑迁变,太白书台遗址仅存清同治九年“太白书台”石碑1块。1983年,县人民政府重建了太白书台,台高二点二米,直径7.92米,台中立着原“太白书台”石碑,台六方,刻有李白在宿松题咏的诗章。
一代诗仙在宿松的行踪和遗迹,是值得后人永远怀念的。李白与宿松结下不解之缘,是值得宿松人民永远为之骄傲!
聪明泉
聪明泉,在县城新街东北的鲤鱼山南麓,是宿松较早的名胜古迹之一。
据旧县志记载,鲤鱼山,原名孚玉山,因山多白石,色如玉,孵化于土层底下,故名。聪明泉在福昌寺后,唐代大诗人李白,曾游此与水光祖师席地谈道,忽见清泉从石底涌出,因导之,名聪明泉,并题诗云:“玉山泉似玉,日夜长潺湲,等闲高人至,浮出蛟龙涎。”后人便将此诗及其轶事刻在福昌寺石壁上,题“聪明泉”三字于上端,供人游赏。民间还有聪明泉每发出翰墨香味,邑中科名必盛之传说。
现寺址湮没,古泉尚存,泉口径呈半椭圆形,由青砖砌成护墙,碧苔叠绕,现出古色古香的旧貌,泉深约米许,水澄如镜,一望可见泉底,细流涓涓,取之不尽,历大旱不涸,由于水味甘美,过去福昌寺僧侣,常以枧承之,可直达于厨,用以煮茶,向有“罗汉茶叶聪泉水”的名饮之誉。
1983年11月县人民政府公布聪明泉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竖有标志。
黄鳝嘴文化遗址
县城东16公里的黄鳝嘴,是1981年12月由安徽省文物队发掘的古文化遗址。
遗址总面积14000平方米,地势高出周围农田5—6米,东临公路,西有环山沟。从断面可以看到明显的文化层。1981年4月文物普查中发现后,省文物队先后3次至此进行了试掘和正式发掘,揭露面积290平方米,发现墓葬17座,出土陶、石、玉器130余件。
遗址地层堆积单纯、耕土层厚5~20厘米,耕土层下即为新石器时期文化层,厚20~70厘米,出土大量陶片,以夹沙红陶为主,夹沙灰陶次之,黑陶较少。陶片纹饰,除素面外,以捺窝、弦纹,附加堆纹、刻划和刺点纹居多。所发掘的17座墓葬,均无墓坑、葬具。随葬器物成组放置,以生活用具为主,基本组合为鼎、豆、壶、杯,数量1到13件不等。代表性器物有:敞口圆腹锥状内撇足夹沙红陶鼎,敛口浅盘矮喇叭圈足豆,敞口束腰矮圈足宽扁把手黑衣陶杯,敞口弧壁内收小平底宽扁把手黑衣陶钵等。在遗存中还有少量的石器,如有孔石斧和石一类生产工具,一般体形较小,磨制较为精细,陶纺轮和玉器亦有发现。
从文化面貌和典型器物初步断定,它与长江中游的大溪文化和屈家岭文化相似,同安徽省已发现的薛家岗文化既相近而又不同,属于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距今约五千余年。
黄鳝嘴文化遗址,为研究长江中下游北岸的原始文化,增添了新的资料。1983年11月,县人民政府公布其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良墓及诰敕碑
石良,号松颜,宿松县人,生于元仁宗延祐六年(1319年)二月,卒于明太祖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四月,享年75岁。元末群雄并起时,石良率一方义勇,归顺明太祖,挂统兵元帅印,镇守宿松一带。后在攻克湖广,策应同安、舒城中屡建军功,于洪武二年封武德将军,洪武十年又进敕武节将军,由英武卫管军正千户,加洪塘湖屯兵千户,晚年致仕归老于乡,葬杜溪。
“明武节将军前统兵元帅石良墓”,座落在县境新安乡杜溪村石宰相屋后。
墓高1.08米,周环8米,墓后不远处,立着一块高大的诰敕碑,上端嵌有圣旨和双龙拱日图案,正面刻着洪武二年诰命,字迹端庄苍劲,记述了墓主生平业绩。
县人民政府已于1983的11月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朱书墓和杜溪书屋遗址
朱书,字字绿,别号杜溪,宿松县人,为清初有名的学者和文学家,文章雄健,与方苞、戴名世齐名于一时。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以选贡入太学,声誉赫然公卿间。四十二年(1703年)举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后召入武英殿纂修《佩文韵府》、《渊鉴类涵》,著有《朱杜溪先生集》、《游历记》诸书,53岁时(1707年)卒于京师,归葬杜溪故里。
朱书墓,座落于县境碎石乡彭田鸡公嘴。墓碑刻“翰林院编修朱书墓”,“文革”期间被毁,移葬于碎石岭南端沙坡岭上。1982年其族裔重立墓碑。
朱书故里在梨花坞,名叫杜溪书屋,位于杜溪河东,敌楼岭道左,原有草庐四间,梨园数亩,是朱书青年时期家居授徒馆所,方苞、戴名世曾到此访友,作杜溪访旧图。朱书《山居记》描绘梨花坞“春梨竞华,皤皤如碧玻璃环吾屋,喧者为鸟,为农歌,为渔邃,为樵车声”。足见此地清幽,颇有山居风味。今为林场,其后裔居其旁。
为纪念朱书在文学上的建树,1983年11月,县人民政府将朱书墓和杜溪书屋遗址作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烈士陵园
烈士陵园,在县城新街东北的鲤鱼山南麓。
陵园面积40多亩,依山面城,居高临下,地势高昂,风景秀丽,大门座北向南,门楣嵌有双龙戏珠图案和“宿松烈士陵园”横额,铁门4扇,焊有棱形花格,间嵌“松柏长青”4字,两旁书“烈士功勋昭日月,人民事业足千秋”的对联,显得格外庄严。大门两端,砌以砖石水泥结构的围墙,东西各有偏门进出,从大门步入陵园,穿过荷花池上的栏杆石桥,掠过花木芬芳的园地。进入嵌有仿毛泽东手书体“死难烈士万岁”题额的革命烈士纪念馆,馆为民族式平房结构,面积达200平方米,正中大厅书写有宿松革命斗争史简介,东西两侧各有陈列室,陈列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以来在宿松或外地牺牲的诸烈士照片和其遗物,辅之以文字说明。
由纪念馆正厅而上,绕过圆形花坛,可直达纪念亭,亭高5米,为双层六角飞檐,亭内安放着烈士骨灰盒和花圈,纪念亭北,有3面台阶直达纪念塔。塔高15米,周环6方各1米,为砖砌水泥结构,水磨石挂面,正面上镌“革命烈士永垂不朽”8个大字,下有缅怀革命英烈的碑记,两侧镌“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诗句。这座雄伟的主体建筑,立在旭日当空,松柏叠翠的鲤鱼山半腰,闪灼发光,象征着人民的胜利,革命的成功!在纪念塔后面第二层平台上,则为烈士墓地,东西两端,整齐地安葬着徐文澡、钟国汉、梁德奎等8位烈士遗骸,墓碑高耸,掩映于苍松翠柏之间,陵墓显得静穆而又安详。
燃灯古寺
唐代金二祖师始建此寺,明万历四十年重建,清顺治八年又由知县孙继文捐款重修。前重山门结构精巧,全由石块砌成,门内外石壁上刻有各种花纹,组成龙凤、花鸟、虫鱼、八仙图案。中重正殿,建筑庄严雄伟,殿柱上书有清杜春华所题楹联:“古寺燃灯,借一点灵光,好读圣经贤传;长溪如带,流千秋秀水,都成学海文澜”。殿东西各有辕门,通两厢余屋,殿后上重为黄鹤亭,雄踞山腰,栋宇巍峨,檐角耸入云端,系宣统元年所建。古寺于1971年拆毁,寺址今为耕地,仅有黄鹤亭正殿一间尚存。
启秀寺
启秀寺位于县东长江中小孤山上。始建于唐朝,寺甚小,北宋时期重建,元朝略加修缮,清朝,民国作过多次扩建和维修。
整个建筑群,自山下至山顶,有一天门,弥陀阁,先月楼、半边塔、界潮祠、梳妆亭多处。楼、台、亭、阁数十间,建筑风格各异,均为砖木结构,飞檐翘角,朱柱灰瓦,古朴端庄。寺依山峭,面临大江,宇阁轩昂,极其壮观。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