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品种改良
民国年间,县内农作物品种是地方传统品种,产量不高,虽然群众在生产实践中认识到了“勤上粪,不如勤换种”的道理,并局部采取了异地换种的方法,但终因时代的局限、条件的局限和认识的局限,而使品种陈旧,产量低下的现象难以改变。
建国初期,县内各区域间采取就地选种、就地繁育、就地推广的“三就”方法进行种子改良。各农户用种则多是自留互换,各取所需。1959年实行群众自选、自繁、启留、自用为主,国家调剂为辅的“四自一辅”方针,大力提倡品种改良。1978年起采取品种布局区域化、种子生产专业化、种子质量标准化、种子加工机械化和种子供应统一由县组织的“四化一供”的方法。对适应当地种植的良种,进行株选、片选,确定留种田,单收单打,单独储存,留作种用。
良种繁殖及推广
1958年,县农科所成立后,采取一穗传的方法,通过单本栽插,单粒点播,育苗移栽,扩大繁殖系数,提高种子纯度,更新当家品种。1966年,农科所在梅墩建立良种示范农场,有耕地690亩,专门进行各种农作物良种的繁殖工作,成为全县种子基地。1970年县种子站恢复后,负责全县各种农作物良种的繁育。县、区、公社、大队四级农科网,是繁殖和生产良种的基地,全县共有良种地4500亩,有农民种子技术员1500余人,每年生产良种近300万斤,基本上实现了良种化。1972年,县农科所学习外地经验,对水稻、小麦良种采取“三圃制”(选种圃、株系圃、原种圃),进行提纯复壮,生产原种,纯度达99%以上,产量比未提纯复壮的品种高10~15%。各公社农科站和种子基地引进县农科所原种进行繁殖,生产一级良种,供农户种植。做到三年一更新,大田的种子不复作种子,以防品种多、杂、乱。
1978,县成立种子公司,负责全县各种农作物品种的经营和良种的调拨、推广工作。有专业户繁殖生产良种。1984年,全县有常规品种专业户210户,种子基地340亩,杂交水稻制种专业户1827户,制种面积2612亩。
本县引进繁育推广的农作物良种有:
早稻县历史上水稻只种一季中稻,50年代中期改种双季稻。1959年引进南特号早稻品种,1960年引进陆才号。1961年从广东农科院引进50克矮脚南特号,经试种,该品种株高65厘米,耐肥、抗倒伏,产量较高。1971年,从江西调进早稻矮杆种子120万斤,1972年全县推广,后经多次引进试种,确定当家品种:早熟的有朝阳1号、二九南、二九青;中熟品种有广永1号,圭六矮8、湘矮早8号、广马70等,此类品种占早稻种植面积的40%;迟熟品种有广陆矮4号、先锋1号,占早稻种植面积的40%,其中二九青、广马70、广陆矮4号等品种在本县已有近20余年的种植历史。
晚稻1960年引进老来青品种;1963年引进大黄稻;后来又引进粳稻农垦58,其株型紧凑,分孽力强,结实率高,秕粒少,耐肥抗倒,产量高,群众称作“三八稻”(每亩产稻800斤,稻草800斤,8折出米)。
杂交水稻1976年引进杂交水稻,1977年推广南优2号、泗优6号,1982年杂交稻种植面积占全县双晚面积的80%。1983年引进威优64、汕优64,此类品种早熟,抗病、耐迟栽、稳产,杂交水稻早、中、迟熟配套均衡生产,亩产高产的可达1200斤。为培育水稻良种,1976年至1985年,县组织有关人员赴海南岛繁育杂交水稻良种,并引进种植。杂交水稻的引进推广,是县水稻生产史上的一次革命。
棉花1949年县引进岱字棉52号,1952年引进岱字棉15号,1974年引进沪棉204,80年代种植泗棉2号。亩产皮棉稳定在130斤左右。县棉花良种的繁殖,采用原种场、良种基地和良种轧花厂相结合的办法,原种场生产原种后,由良种基地进行扩大繁殖原种一代,然后供大面积种植。
油菜50年代前,县传统种植的五花籽油菜,亩产一般50~80斤,1958年引进甘兰型胜利油菜。它的生育期比白菜型油菜长半个月,增产50%左右,最高亩产可达380斤。为适应水田三熟制的需要,引进了生育期短,产量较高的早熟品种白菜型芜湖104、武油1号、当油早、油冬儿等。这些品种可在水田直播,立夏前收害,可让茬于早稻。80年代曾推广油菜大壮苗移栽,主要品种有甘油5号、上海202~23等。
芝麻纯黑芝麻品种——霸王鞭,系县特有的传统品种,因质好品纯,60年代作为安徽省出口商品样品在广州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展出,受到外商、客户的欢迎,丘陵地区和洲地种植1万余亩,常年产量100余万斤。
70年代引进中芝5号,中芝7号和安相白品种,经提纯复壮,在洲地种植近1万亩,常年产量150万斤左右。
上一篇:第一节 品种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