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474年(明、成化十年)5月~9月,洪水泛滥,县城街道可行船。
1553年(嘉靖三十二年)陈汉山区山洪暴发,几千处山地陷落(俗称龙起蛟),冲毁农田近千亩,成千人被淹死。
1586年(万历十四年)夏季大雨,洪水暴发,山崩田陷,圩岸溃破,房屋冲毁,牲畜家具被卷走,淹死人无法统计。
1598年(万历二十六年)夏季连月大雨,酿成内涝,禾苗被淹,栽插季节延误。
1608年(万历三十六年)夏季阴雨连绵,洪水淹没田地无数,县城街道可泛舟。
1614年(万历四十二年)夏季大雨,5月江潮突发,淹没田地、房屋,百姓无粮可食,饥荒遍及全县。
1651年(清,顺治八年)4月上旬大暴雨,田地被淹,死人、畜无数。
1658年(顺治十五年)9月连雨17日,10月又多雨,内河水位猛涨,淹没良田,县城街道可行船。
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7月多雨,大水入城,湖洲田地被淹没。
1727年(雍正五年)5~7月持续大雨。7月13日~15日连降暴雨,街道积水数丈深,房屋倒塌,淹没田地无数,溺死贫民数以万计。百姓饥荒,吃尽树皮、草根。
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闰6月,连续7昼夜大雨倾盆,房屋田地淹没,人、畜溺死无数。
1769年(乾隆三十四年)1月至6月久雨。5、6月江湖水位猛涨,圩堤溃破多处,淹没田地、房屋无数,全年米价昂贵,不少人饿死。
1823年(道光三年)3~6月连雨,淹没田庐无数,麦子随水漂走,冬季才退水。百姓饥荒。
1831年(道光十一年)夏秋雨季连续大雨,长江水位百年罕见,比1823年高出34尺。
1864年(同治三年)5~8月连雨,民食树皮、观音土。
1882年(光绪八年)大水毁坏县城。
1887年(光绪十三年)夏季大雨,江堤溃决。
1913年6月长江大水,江堤溃决。
1918年7月30日,马华堤决口十丈余,淹没田禾、房屋无数。
1919年县城街道积水1丈多深。
1920年秋雨大作,马华堤决口。
1924年大水,马华堤溃破。
1926年春夏大水,马华堤冲毁多处。
1927年5月连雨18天,端阳节后急雨暴发,湖堤溃破,江堤幸存。
1926年6月18日,趾凤河山洪暴发,沿河房屋、牲畜毁没无数。
1931年夏秋大雨,江堤浸顶,受灾面积22.93万亩,灾民3.64万人。
1942年3~7月大涝,6月雨量达593毫米。
1949年7月4日,同马大堤汇口朱圩堤段溃破,13日王家洲上角王排堤段溃破,19日小乐洲下段湖水冲破老圩,外流入江。
1954年入春后连降大雨,1~6月25日共降雨2042.6毫米。7月14日汇口实测水位21.59米,同马大堤决口。全县8区88乡5.0890万户(占总人口52.2%)受灾。淹死30人,伤15人。洲地和沿湖地区倒塌房屋17.5万间,冲毁圩堤35处,塘坝393条,堰闸213个。淹没农田45.58万亩,占田地总面积的59.31%。午季减产1666.7万公斤,秋季减产5449.9万公斤。
1964年6月24日~27日连降暴雨,雨量达217.8毫米,1.28万亩农田受淹,277间房屋倒塌。
1969年6月至8月下旬,下雨1148.3毫米,7月11日~17日连降暴雨,山洪暴发,水库、塘堰多处被冲毁,淹没农田1.94万亩,人畜有很大的伤亡。
1972年10月15日~11月15日,总雨量344.2毫米,受灾作物面积34万亩。
1973年5月连降5次大雨,14~16日总雨量344.2毫米,受涝面积25.29万亩,颗粒无收5.9万亩,倒塌房屋1451间。
1977年4月起连续4个月降雨1264.3毫米,先后溃破大小圩堤20多个,受涝面积23.72万亩,死9人。
1981年6月27日起连降暴雨7天,雨量达249.2毫米,冲毁田埂、石5389条,山林309亩,水利工程139处,倒房322间,受灾田1.48万亩。
1983年5月14日,降暴雨量达132毫米,6月28~29日降特大暴雨,雨量为204.2毫米,被水淹电殛致死5人,伤7人,倒房3327间,冲毁塘堰24处,桥梁16座,其它水利设施1156处,7条公路被冲毁,受淹、涝、水推沙压作物总面积21万亩。
上一篇:第一节 干旱
下一篇:第三节 冰雹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