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机构概况
建国前,县未设防汛抗旱机构,河堤防洪和农田抗旱由农民自理。主要堤防由地方圩堤工程委员会组织受益农户修防或拦河引水。
1951年,安庆专区制订了夏防计划纲要,对防汛工作作出了具体规定,并形成制度,列入各级领导议事口程。每遇旱涝灾害发生,即成立临时指挥机构,领导全县人民防汛抗旱。
1957年5月,“县水利兴修总队部”改组为“县水利修防总队部”,县长兼总队长,县委书记兼政委,区、乡成立“修防指挥所”、“水利修防大队”,全面指挥夏防和兴修工作。1959年后夏防、兴修分设指挥机构,成立“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长由县长或县委书记兼任,水电局长任副指挥长兼办公室主任。区乡成立“防汛抗旱指挥所”,重点工程建立相应的防汛抗旱组织。指挥部办公室建立定期汇报制度,紧张时刻日夜值班。县防汛指挥机构、重点工程单位、5千亩以上圩堤负责人名单,汛前报安庆地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备案。汛前险工险段组成抢险队、预备队。
二、抗灾纪灾
1954年5月18至24日连降大雨。5月20日县城南门闸穿漏,县委立即组织机关干部、军民经一日一夜抢堵,终于脱险。24日雨量加大,县领导组织千人日夜加固护城堤。同时组织机关干部数十人,由县委委员带队分赴重灾乡帮助组织抗洪抢险。6月发生三次洪水,县委组织全县干部1035人、民工18600人防洪抗灾。护城堤东南西北四门设指挥所,架设4部电话,在城机关干部、群众,分段包干,日夜看守。翟惠堤出现9处漏洞,由于抢堵及时,使圩内万亩农田免遭损失。县委副书记郝科带领21名干部到徐桥、文桥两区,安置200多家危房户居民到安全区借居。县委书记岳中林亲自担任“开荒安置灾民办公室”主任,先后安置望江县前来的灾民2178户、7558人到新仓、花园、江塘、小池、城关、黄镇、寺前7区临时居住,当地居民热情接待,提供生活、生产方便。9月初,本县灾民回原地生产,9月中旬,望江灾民全部返乡重建家园。是年,国家发放救灾款29万元,贷款2.38万元,供应原粮1124万公斤。
1958年大旱,徐桥地区旱情严重,县委决定开辟太湖至徐桥引水渠(简称太徐渠道),从龙山宫引水灌溉。成立“施工指挥部”,县委书记处书记周礼亭任指挥长,县委书记岳中林亲自勘察定线。7月6日,城关镇、徐桥镇和姑塘、建设、桃铺、太平、江塘、马路各公社受益社队社员和小池、黄镇两区支援的民工12000余人开赴工地,日夜施工,开凿渠道,从龙山宫经大岭头、金鸡岭至桥头埠,长15公里,完成土石方45万立方米。紧张施工后10余日,天降喜雨,民工才逐渐撤离。
1959年秋旱,全县发动10余万人抗旱,建朱树岭、岔路等7处临时抽水站。朱树岭站3级提水,扬程9米,装机5台、221马力。8月3日调集2000多民工、40余名石工突击开渠,苦战5昼夜开通长200米深7米的朱树岭及长400米深3米的后岭灌溉渠,全长8000米的干渠仅花13天时间就全部开通,使3000亩农田得到灌溉。岔路5级提水站装机9台、336马力,因机械不足,组织400辆人力水车接水,经过10昼夜苦战,清澈的河水翻过22米高的山,灌溉汪洋畈2000多亩农田。
1960年7至9月发生旱情,县委决定在旱情严重的徐桥、岔路、江塘、新仓、花园、城关等地建临时抽水站,抽调30余名技工突击安装。全县共装抽水机48台、985马力,使8500亩受旱农田得到灌溉。同时组织机关干部、职工、学校师生2000余人,分赴太徐渠道的彭家岭、铜鼓包、后岭等工地突击切岭工程,加快进度。至8月下旬,全县参加抗旱劳力达6万余人,拦河打坝3821处,打井988眼,挖泉眼1893处,开沟渠3334条。9月下旬普降喜雨后旱情才解除。
1969年7月,连降暴雨,花凉亭水库山洪猛涨,水库大坝尚未脱险。7月13日,县委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做好临时撤离县城准备工作,安排好离城去向、运输车辆、安置地点。水库大坝由县革委主任索修昌、花库领导及工程人员、解放军战士日夜坚守,以迫击炮和机枪发射为撤离信号。15日,省防汛指挥部派飞机空运防汛物资,连续3日投放草包2.5万余条。当时,接运防汛物资的群众心情激动,振臂高呼“共产党万岁,万万岁!”16日降特大暴雨,花库水位陡涨,指挥部通知全城有组织地撤离,仅留下指挥部领导钱益新、范俊保、孙智德、王正录和政工组长李银德、粮食局长常宏勋、县革委办公室阳阶培以及邮电局值班人员和两名汽车司机坚守县城。131部队马连长带1个班的战士巡逻,维护全城治安。18日雨过天晴险情过去后,离城人员才逐渐返回。7月16日,望天公社保平大队会计赵锡森,因新建河堤决口,洪水直冲水库,眼看水库大坝将受到严重威胁,即用门板抢堵决口,不幸被洪水冲走,英勇牺牲。9月6日,县委作出决定,追认赵锡森为烈士。是年,发放救灾款27.648万元,救灾贷款10万元,救灾棉布11.81万米,皮棉7900公斤.供应回销粮836万公斤;修复水库39座,塘堰3555处,沟渠810条,扩种晚秋作物1.105万亩。
1978年,出现百年未遇的大旱。入夏后,全县干群始终处于抗早的紧张状态,县领导和机关干部始终战斗在抗旱第一线,组织领导全县百分之七十的劳力投入抗早。在抗旱保早稻期间,拦河打坝3655处,挖沙渗640处,挖泉眼557处,接溪流842处,建临时抽水站710处,动用机泵1370台、18834马力,人力水车5742部,53900余人挑水抗旱。同时在新仓、岔路、北中设3个炮点,以高射炮发射,试行人工降雨,从而保住了早稻收成。早稻面积虽比1977年少9000多亩,而总产却比1977年增长4.18%。抗旱引水插双季晚稻18.21万亩,占计划种植面积的85%。抗旱保晚稻、保中稻、保棉花期间,县委决定在龙山宫建抽水机站,从滚水坝上游分三级提水,扬程25.3米,装机14台、1120马力,开挖灌溉渠13公里,投资5.57万元。由于工程浩大,当年未完成。全县开沟渠346条,全长336公里,其中花库灌区26条、方洲灌区11条,使受旱的2.49万亩中稻、10万余亩晚稻、3万余亩棉花减轻了损失。全年粮食总产比1977年还有所上升,水源充足的新仓、徐桥两区和城关镇普遍增产。抗旱保秋种期间,除动用一切抗旱工具外,还打土井4194口、砖井456口,抢种午粮12.65万亩、油菜3.886万亩、红花草13.93万亩。
1979年春旱接踵而至,沿河沿湖沿渠地区架机建站,提水灌塘、灌堰、灌库、蓄水备耕。3——4月,安庆地区连续派来排灌队、打井队支援抗旱。同时支援50台套机泵管带抗旱器械,分配在牛镇、小池等旱情严重地区,抽水抗旱。
从1978年6月至1979年3月,用于抗旱经费达439.74万元,其中国家拨款100万元,县财政拨款75万元,发给因旱减产的社、队,纳入当年收益分配使用,用于抗旱的柴油、汽油2009.2吨、钢材35吨、木材75立方米、导线5吨,购置柴油机396台、水泵918台、水管2184根。
1983年6月底,山洪暴发后,全县400余名干部、57000余名民工投入抢险战斗。省长王郁昭、地委书记冯建华亲临花凉亭水库视察,对防汛抗灾工作作了部署。县委召开区(镇)公社书记会议,对各类地区提出不同防洪抗灾、生产自救要求,并从财政挤出2万元分到各区帮助恢复水毁工程,为抗灾夺丰收提供种子、农药、化肥等方面的服务。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