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渔业生产
1、鱼类
1980年,省、地水产部门来县调查,在花凉亭水库和泊湖内发现鱼类59种,加上在其他水域发现的鱼类,共63种,分属9目13科。定居鱼类有鲤、鲫、鳜、鲌等;江河洄游性鱼类有鲢、鳙、草、青等;海河洄游性鱼类有刀鲚、河鳗、河豚、鳡等。
(1)主要养殖品种:鲢、鳙在县内池塘、水库内均有养殖。鳙鱼在大中型水库内放养比例是30——50%,池塘10%左右,生长快,个体大,花凉亭水库三龄鱼一般在10公斤以上。鲩鱼(草鱼)在有水草的水域和人工投饵的池塘内放养。青鱼在水库、河渠内搭配放养,鱼的个体大,生长快。1982年花凉亭水库捕获一尾七龄青鱼,重达55.5公斤,后送省水科所陈列。鲤,除野鲤外,还有引进的红鲤和人工培育的杂交鲤等品种,一般水面都能放养。鲫,除野鲫外,80年代初引进了大阪鲫(白鲫)和异育银鲫,大阪鲫当年能长到半斤左右,已成为养殖品种之一。鳊、鲂,有长春鳊、团头鲂(又名武昌鱼)、三角鲂,生活习性基本相似,有同样养殖价值。鲴鱼,常见的有黄尾密鲴、银鲴、细鳞斜颌鲴、圆吻鲴等,作为搭配品种放养,能充分利用水体饵料,对提高举产有一定成效。尼罗罗非鱼,1983年在赵家河汤湾温泉中放养,虽被洪水冲散,但剩下几尾到次年春仍见产卵繁殖。
(2)主要敌害鱼类:敌害鱼类种类较多,但吃鱼最凶的是鳡、鳜、乌、鲇,俗称“四大害鱼”,花凉亭水库及其它中小型水库内,均有混杂。
(3)经济价值高的小型鱼类;主要有银鱼、鳗、刀鲚、泥鳅、黄鳝等。泊湖银鱼,色白味美,年产几千公斤。
2、鱼苗、鱼种生产
鱼苗生产:1959年安庆地委划定小孤山至阳湾闸口约15公里的江段给太湖县张捕鱼苗。春分出江,夏至收网,当年张网300条,捕鱼苗8400万尾。1961年张网335条,捕鱼苗5800万尾。1964年张网100条,捕鱼苗1000万尾。由于战线过长、资源锐减、产量低、浪费大、亏损严重,1965年停止张捕。
60年代初,开始进行人工繁殖鱼苗。1974年徐桥渔场首次获得成功,生产鱼苗24万尾。1977年140万尾。后经逐年更新改造,小池塘改大池塘,浅水改深水,瘦水改肥水,粗料改精料,缸改池,培育足龄、体壮、雌雄比例适当的亲鱼,产量逐年提高。1982年突破千万尾,1985年超亿尾。
国营徐桥渔场人工繁殖鱼苗产量表

鱼种生产:鱼苗培育到一寸左右称夏花鱼种(寸片),三寸以上称大片鱼种(冬片、春片)。历史上全县有“两家”(刘羊乡陈家河陈家、转桥乡严家三房严家)、“两片”(共和乡团岭村一带和弥陀、河口乡的杨林、虎场、弥镇村一带)、“一处”(太平乡五一村),采用传统的粗放方式饲养,每年培育夏花15万尾左右、冬片5万尾左右。50年代中后期,开始推广养鱼技术,鱼种生产发展较快。1959年建立鱼种场、组14个,其中县办国营渔场1个,集体办渔场徐桥区3个、江亭区4个、小池区2个,新仓、弥陀、北中区各1个,共有鱼种池280多亩。1963年只剩下集体办渔场5个(徐桥、新仓、小池、江亭、北中区各1个),鱼种池94亩。1985年全县从事鱼种生产的养殖场发展到17个,其中县办国营渔场2个,乡村群办渔场徐桥区4个、江亭区4个、寺前区3个、小池区2个、新仓区1个、弥陀区1个,鱼种池320亩。1983——1985年每年生产夏花鱼种2000万尾以上,大片鱼种近1000万尾(含网箱所养)。夏花成活率,50年代不足20%,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接近30%,1985年达40——50%,其中徐桥场达60%。鱼种品种,60年代前只有鲢、鳙两种,70年代后逐年发展,1985年达到青、草、鲢、鳙、鲤、鲫、鳊、鲂合理配套,同时,还引进和培育了大阪鲫、杂交鲤等品种。
3、成鱼生产
(1)库养
水库养鱼是县内渔业生产的主体。1985年水库养鱼面积6.12万亩,实现座座水库养鱼。
花凉亭水库养鱼:1972年建立县办国营花凉亭水产养殖场,1973年开始捕捞(1977年未捕),到1983年,共捕鲜鱼482.5万公斤,号称“十年千万斤”,被省誉为“全省大水面养鱼的一朵大红花”,上调商品鱼占70%以上。1978年产鱼71万多公斤,亩产18公斤,创全国大水库养鱼单产新记录。国家水产总局副局长萧锋、中国水产生物研究所副主任陈宏达曾先后来实地考察。1983年起,产量急剧下降,1985年仅捕鱼23万公斤,亩产不足5公斤。
方洲水库养鱼:1959年建成后开始养鱼,年产量稳定在2.5——3万公斤,亩产在25公斤以上。1984年由区(江亭区)、局(县水电局)合养改为区、局、群(库周群众)联合经营,产量回升到3万公斤以上。
刘羊乡6库养鱼:刘羊乡境内有汪洋、罗河、石河、红星、殷沟、太山6座小型水库(殷沟、太山实为大山塘),养鱼水面400亩,由乡水库管理所养鱼。1982年后落实了承包责任制,投放菜籽饼为饵料,年产量上升2万公斤以上,亩产40多公斤。
(2)塘养
解放前,丘陵区和畈区都用“烟火塘”养鱼,“灌溉塘”很少养鱼。山区塘少,基本不养鱼。养鱼塘大部分以屋场为单位,投资和分配有的按“锅台墩”,有的按“男丁”或人口,少数按姓氏。当年放养夏花鱼种,第二年放干水捉鱼,1年亩产20公斤左右。1984年全县池塘2.79万口,可养水面3万亩,养鱼水面仅4550亩,年产量5万公斤,平均亩产10.9公斤。
解放初期,大兴水利,加大、挖深烟火塘、灌溉塘,扩大养鱼水面,改善成鱼生产条件。1955年农业合作化后,除纯烟火塘外,实行塘跟田走,养鱼纳入农业社集体经营。1957年弥陀乡中心农业社,376户,塘73口,用20口宅水塘养鱼花40万尾,成本300元,收入5000元;用53口灌溉塘(水面120亩)投放大鱼种1.2万尾,成本600元,收成鱼4900公斤,亩产40.8公斤,收入2454元,合计渔业纯收入6554元,户均17.4元,占农业总收入的18%。
1962年,人民公社实行以生产队核算后,塘跟田走,由生产队或几个生产队联合经营。1965年花园乡余桥村,325户,1685人,塘24口,水面70亩,全部养鱼,年终捕鱼3500多公斤,亩产50多公斤。1971年徐桥镇红旗二队,37户,165人,塘4口,水面15亩,产鱼1400多公斤,亩产93.3公斤。
1981年,落实水面所有权,推行以户或联户承包经营。1983年池塘养鱼水面1.3万亩,占全县养鱼总水面的22.41%,产鱼47.1万公斤,占全县养鱼总产量的25.3%,平均亩产36.23公斤,比全县养鱼平均亩产高56.7%。1985年城西乡永红村彭屋组宋雷和承包低洼田3亩,将它挖成1.5米深的鱼池,放3寸以上鱼种1800尾,其中草鱼900尾,年终捕鱼750公斤,亩产250公斤。
(3)湖养
全县围湖汊养鱼有4处,总水面2000亩。
大石乡钱家,1957年开始挑圩,有水面1000亩,由乡办渔场经营。1958年首次投放鱼种,最高年产鱼1.5万公斤,亩产15公斤,最低年产鱼0.4万公斤,亩产4公斤。
徐桥上湖,水面500亩,由国营徐桥渔场经营。1958年开始养鱼,产量不稳。1980年后产量在1万公斤左右,亩产20——25公斤。
徐桥镇创业村经营的创业圩,有300亩低洼田无法耕种,改为养鱼。1983年开始养鱼,1985年产鱼0.4万公斤,亩产约13.3公斤。
来兴湖,在江塘乡大塘村。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曾围湖造田种稻,但后常被花凉亭水库泄洪淹没无收。1981年改为养鱼,水面200亩,由村经营,正常年份产量0.2—0.3万公斤。
1984年,沿泊湖的大石、姑塘、桃铺乡和徐桥镇,有7处由群众采取入股的办法,集资3.42万元,用网和竹拦湖汊养鱼,1985年开始受益。
网拦湖汊养鱼情况表

(4)稻田养
1959年,城关镇南园大队稻田养鱼试验成功,后因产值不高,没有推广。1984年,在城西乡渔场、城关镇南园村、马龙乡西冲村、天台乡李冲村4处同时示范养鱼,总面积9.42亩,其中双季稻田4.5亩,单季稻田4.92亩(流水养鱼与稻田养鱼结合的0.45亩),共放养0.8——1.5寸的夏花鱼种1.72万尾(草鱼),经100——110天的稻田饲养,收获3——4寸的大规格鱼种5779尾,产值400余元,田中还存有草鱼100余公斤,每亩稻田增收渔业产值42元。双季稻、单季稻产量虽略高于同等田,但因渔业生产效益不大,农民不习惯,1985年只有新仓、小池、寺前等区少数稻田放养。
(5)流水养
1982年秋,在弥陀乡龙河、李坳两个大队推广休宁县山区流水养鱼经验,当年有36户建起流水养鱼池,共1200平方米,连续两年由水产局无偿供应3寸以上草鱼种1.1万尾。鲁盛进家20平方米鱼池,当年产鱼35公斤,每平方米达1.75公斤。1983年,天台乡李冲大队32户建池1500平方米,其中吴继贤家建鱼池20平方米,产鱼70公斤。1984年,天台乡共建鱼池1.45万平方米,投放草鱼种11万尾,生长良好,后因7月初山洪暴发,鱼池全被冲垮,鱼种逃光。1985年,马龙乡西冲村有40户在稻田流水处挖一小池与稻田相通,把流水养鱼与稻田养鱼结合起来,在40亩稻田中央共挖池600平方米,投放夏花鱼种2400尾,当年收获鲜鱼1275公斤,每平方米鱼池产鱼2公斤多,每亩稻田增收110多元。
(6)网箱养
1976年,花凉亭鱼场开始用网箱试养鱼种成功。1977年,鱼种55.9万尾。1979年,网箱增加到1.55万平方米,抽查5箱,鱼种成活率为71.8%,每平方米生产413尾。1985年,增加到1.98万平方米,大鱼种成活率在40——60%之间。同年,花凉亭渔场又增加成鱼网箱2.86万平方米,水库周围8个乡建起成鱼网箱9.99万平方米,方洲水库、徐桥渔场也购买了少量网箱。
若干年份全县养鱼情况统计表

4、鱼病防治
80年代,县内鱼病有病毒性、细菌性、真菌性、藻类引起、原生动物引起、后生动物引起、非寄生性等7类40余种。危害严重而又普遍的鱼病有:肠炎病、赤皮病、肤霉病、烂鳃病、舌状绦虫病、小瓜虫病、白头白嘴病、锚头鳋病、跑马病、鲺病、泛池等。
各渔业生产单位和重点户,采取无病早防、有病早治的办法,效果较好,有的用生石灰清塘,有的在鱼种下塘前用食盐水、高锰酸钾溶液、漂白粉溶液浸洗鱼体。有的在池塘发生鱼病后,用漂白粉溶液全池泼洒,或投喂药饵,或及时冲水,很少有大批死鱼现象发生。但农村分散的池塘,采用防治措施不多。
5、捕捞和管理
(1)捕捞
本县有适用于泊湖浅水作业和花凉亭水库深水作业两大类渔具。泊湖内的渔具主要有:木船、风网、驮网、银网、银拖、黑网、大围网、霍网、脚网、餐子网、腰霍、旋网、密网、胶丝网、毫网、撑网、蟹网、虾罾、拦河罾、铲罾、小钩、小卡、拖钩、挂钩、黄鳝笼、虾笼、叉业、罱业、皮叉、拉索、虾拖、镣业、鳜鱼把等。1962年,山东微山湖连家渔船的渔民进入泊湖捕鱼,带进业,有胶丝和竹,俗称“迷魂阵”,鱼能进不能出,大小鱼一把捞,有损水产资源,已列为禁业,予以取缔。花凉亭水库除使用泊湖的部分网具外,主要有机动船、拦网、三层刺网、张网等。
1980年学习并采用江西星子县“赶、拦、刺、张”联合捕鱼法,1982年最高网获量29万公斤。
(2)管理
解放前,泊湖水域由沿湖的张、卓、阳、华、李、吴、汪七姓的户尊为首轮管,聘任业价(总负责人)和毫佬(办理渔具登记、渔课征收的业务人员)负责湖上渔事管理工作。1955年,太宿望泊湖水产管理委员会成立,办公室设在田祥嘴(今大石乡),由太湖县县长兼任主任,负责行政领导,由1名副主任驻会工作,负责调解渔事纠纷,征收渔业管理费。1971年10月,地区革委会将泊湖收归地区管理,太宿望泊湖水产管理委员会更名为安庆地区泊湖水产管理委员会,隶属地区农林局。1980年,泊管会办公地址迁至徐桥狮子山。泊管会的日常事务由专职驻会副主任负责,配有专职干部,下设若干湖管小组,聘有专职湖管员,分片负责湖管工作。花凉亭水库自1972年建场后,每年冬季大捕捞前成立捕捞指挥部,由县委或县革委主管农业的领导人任指挥长,水产、交通、公安等部门及库区区、乡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维护渔政秩序。1980年7月,县革委会决定成立太湖县花凉亭水库水产资源管理委员会,配备专职渔政干部1人。1983年县水产局也配备专职渔政干部1人。
1965年11月,泊管会通过并发布《泊湖水产管理暂行办法(试行草案)》。1966年10月,发布修正草案。1975年11月经再次修改,由地区革委会生产指挥组重新发布。1981年3月,根据国务院《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条例》、省政府《实施细则》,在原暂行办法的基础上,经渔民代表大会讨论,正式形成《安庆地区泊湖水产管理办法》,对管理范围、禁渔期、禁渔区、渔具种类与规格、收费标准、奖惩办法等内容都作了具体规定,5月28日由安庆行署正式颁布执行。
1972年县革委会发布《关于花凉亭水库水产资源管理的布告》,明确规定花凉亭水库水面所有权、经营管理权,并禁止非经营单位或个人下库炸鱼、毒鱼、电鱼、捕鱼。1980年7月,县革委会在原布告的基础上,制订了《太湖县花凉亭水库水产资源管理细则(试行草案)》。
二、畜禽饲养
1、家畜饲养
(1)猪
民国37年(1948),全县生猪存栏量4.1万头。解放后人民政府重视和扶持生猪生产,1952年生猪饲养量达11.46万头,户均1.31头,1957年上升到12.14万头,户均1.35头。1958年强调发展集体养猪,大办集体猪场,农产私养极少,加上粮食减产,生猪饲养量逐年下降,1959年仅有8.36万头,户均1头,1961年降到3.15万头,户均0.38头。1962年贯彻“公养私养并举,以私养为主”的发展方针,生猪饲养量逐渐回升。1964年,全县生猪饲养量12.77万头,户均1.58头。1971年上升到18.67万头,户均2.18头。1976年为29.81万头,户均3.36头。1985年饲养量37.3万头,户均3.75头,为历史最高水平。
猪的品种很多,地方品种有六白猪、大黑猪、花猪等。
六白猪,是地方良种,具有耐粗饲、带膘长、成肥快、抗病力强、肉质好等特点。主要分布在丘陵、平畈区,饲养量占全县总量的60%。1957、1973、1981和1985年,华东地区农业科研部门组织专家、教授、科研人员,先后4次来太湖对六白猪进行调查、考察、研究,一致认定为地方良种,并确定向鄂、粤、苏、鲁等省推广。1981——1985年向邻省销售仔猪45万多头。
黑猪的饲养量仅次于六白猪,分布在山区,依其体型分大、小黑猪两种,毛色全黑,耐粗饲,抗逆性强,成肥快,胴体大,体重可达250公斤。
花猪全身毛色黑白相间,分大花、小花两种,体型与六白猪相似,属肥肉型,零星分布于全县各地。
60年代初,推行“三化”养猪(即种公猪良种化,种母猪本地化,仔猪杂交一代化),先后引进“金华两头乌”、“淮北介字猪”、“上海大白猪”等品种后,因与当地品种比较优势不大而停止推广。60年代末,引进推广“约克夏”、“巴克夏”、“苏联大白猪”等品种,但由于成肥慢,饲养周期长,而且肉质没有当地猪盈嫩,不大受农民欢迎。80年代为发展瘦肉型品种,先后引进“汉普夏”、“杜洛克”、“大约克夏”等品种,与本地母猪杂交繁殖。
猪的繁殖,历史习惯多为鳏夫、残疾人饲养种公猪,牵种公猪上门与母猪交配,收取一定的配种费。繁殖的仔猪满双月出售。60年代后,县畜牧部门选购良种公猪,定向无偿投放给专户饲养,由农户牵母猪上门配种(俗称讨窝),付给公猪饲养户配种费。70年代后,县良种场、配种站均饲养良种公猪,为农户饲养的种母猪配种。80年代,农牧部门推广给母猪人工授精,以繁殖优良杂交后代,1985年全县给母猪人工授精324头。
(2)牛
县内以产黄牛为主,是大别山区黄牛产地之一。全县黄、水牛的比例为3.5:1。1949年,全县牛的存栏量为3.22万头,1957年3.88万头,比1949年增长20.49%。1958午后,逐年下降,1961年只有2.46万头,比1949年减少23.6%,比1957年减少36.6%。1962年后,存栏量逐渐回升,1967年3.35万头,接近1957年水平。1970年3.69万头。1980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户积极发展养牛,1985年存栏量达4.69万头,其中黄牛3.59万头、水牛1.1万头。
太湖黄牛属大别山黄牛品系,性情温顺,抗病力强,易饲养,不择食,体型紧凑,胸深围大,背腰宽平,臀部厚实,四肢粗短,行动灵活,繁殖性能和拉力持久性能较强,每头可负担耕地15亩。1958年经安徽省农业厅、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安徽农学院、南京农学院等13个单位42名专家、教授鉴定为优良地方品种成年母牛体重200——300公斤,公牛250——350公斤,役用年限15年以上。母牛繁殖为一年一胎,或三年两胎,育龄10——12年,老残牛退役作菜牛出售。
水牛,属东至水牛品系,体型较大,骨骼粗壮,肢关节明显,肌肉发达、紧凑,蹄质致密,毛灰色,性情温顺,生长发育快,5年可繁殖4胎,育龄12——15年。成年公牛380——400公斤,母牛220——320公斤,役用年限20年以上,日耕地2——4亩,最大拉力300——400公斤。
农户养牛有群放习惯,致使野交乱配,极度近亲繁殖,体质严重退化,有“太湖小黄牛,一担挑两头”之说。50年代初期,开始牛的品种选育工作,县成立家畜配种站,选养三头种公牛,免费为农户饲养的母牛配种。60年代初期,农业部门购买10头国内良种黄牛“秦川牛”,免费投放给10个公助民办配种点饲养,其配种费由饲养公牛户得。同时,在山区选择养有体型较好的奉地黄牛的50户为自办配种户,开展黄牛配种,县里每年补助一定数量的精饲料,配种收费由自办配种户得。
1975年,县畜牧兽医站引用国外良种黄牛“海福特”冷冻精液颗粒,开展黄牛人工授精。1976年产海福特杂交一代牛犊2头。1978年全县设立7个黄牛冻精配种点,扩大引进夏洛莱、短角、西门塔尔、抗旱王、辛地红等良种牛的冻精,当年人工输精配种508头。1981年全县设黄牛冻精配种点24个,人工输精配种2407头,准胎1188头,产杂交一代肉牛1045头。1980年太湖被国家农业部列为全国200个商品牛基地县之一,1981年两批出口18头杂交牛到香港,肉质被评为上等。
(3)羊
山区部分农户饲养山羊自食。1949年,全县有山羊475头,1959年发展到1821头,1966年2696头,此后逐年下降,1983年797头,1985年790头。
1957年引进绵羊40头,由于不善饲养,年终存栏只有23头,1965年绝种。1967年再次引进60头,1972年繁殖到387头,1973——1977年年饲养量300——369头,1978年再次下降,1983年10头,1985年4头。
2、家禽饲养
(1)饲养状况
1949年,全县家禽饲养量24.08万只,1958年59.37万只。三年自然灾害时期,饲养量锐减,1961年只有16.02万只。1962年后逐年上升,1963年30.76万只,1971年40.66万只,1974年57.55万只,1981年167万只,1985年饲养量为205.81万只,为历史最高水平。
(2)家禽种类
鸡的地方品种以小黄花鸡为主,有少量三黄鸡、乌骨鸡。50年代末期,引进狼山鸡、芦花鸡。70年代引进来杭鸡、洛岛红、澳洲黑。80年代引进百洛克、星杂288、郑州红、希塞斯、罗斯等良种。县南门农场(现农科所)50年代专门建立炕房,每年孵养鸡、鸭、鹅50万只以上供应农户。70年代中期,炕房停办。此后农产养鸡有的自孵,有的从市场购买外地运来的雏鸡饲养。
鸭的品种主要是大麻鸭和绿头青麻鸭,引进品种有北京鸭和湖广杂交鸭。泊湖周围及花凉亭水库上游有少数农户饲养棚鸭,一般每户养2—3棚,每棚50只左右,产一季蛋后,作菜鸭出售。多数农户养3——5只自食,绝大部分是从市场购买雏鸭饲养的。
鹅的品种为本地小白鹅。1959年县农业部门从广东汕头引进狮头鹅,饲养量不大。1961年先后推广雁鹅、皖西大白鹅。经饲养,皖西大白鹅,适应性广,耐粗饲,生长快,已成为太湖县鹅的主要品种。60年代前繁殖以炕房炕孵为主,炕房停办后,主要从市场购买。
番鸭俗称“豚”,品种有花、白两种,体重2——3公斤,农户多将它与鸡鸭同孵同饲养。
县若干年份畜禽生产情况表

3、疫病防治
(1)主要疫病
50年代初期,与宿松接壤的太平、城西等地发生过牛炭疽、牛出败,及时采取隔离、急救措施,制止了扩散。此后,连续数年在疫区采取预防、检疫、妥善处理可疑病畜等综合措施后,未见发生。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在徐桥、城关等地发现耕牛血吸虫病较普遍,共检查牛马3万头,有阳性474头,全部予以治疗,1984年,达到消灭标准。牛的常见病有寒瘫、牛前胃滞缓、牛积食、肠胃炎、蹄病等。1963年发生流行感冒,病牛8000多头,由于治疗及时,没有造成死亡。1983年7月,再度大发生,全县病牛1万多头,死亡4头。1963年,全县有1790多头耕牛因吃带有黑斑病的山芋而中毒,其中死亡324头。
猪的主要疾病是猪瘟、丹毒、肺疫、仔猪白痢、副伤寒等。1952年11月,全县猪瘟、猪丹毒流行,发病5100头,死亡3250头。从50年代中期,坚持连年对猪的三大病害进行防疫注射,全县猪瘟、丹毒、肺疫得到控制,发病率逐年下降。70年代后,全县未见一例猪瘟发生,猪丹毒、猪肺疫也只在边境地区有零星发生。仔猪白痢、副伤寒为仔猪两大主要病害,各地都有发生,并有少数病猪死亡。60年代后,开展对仔猪进行防疫,70年代后,配合仔猪市场检疫,常年作防疫注射,两病基本得以控制。
家禽病害,以鸡(鸭)瘟、鸡新城疫、鸡霍乱、仔鸡白痢等病发生最普遍,死亡率最高。50——60年代的重发生年,—些农户的家禽全部死光。70年代开始对鸡的三大疫病进行防疫注射,病害才得以控制。
(2)防治措施
解放前,大牲畜发病,由民间兽医用中、草药治疗,小牲畜及家禽发病,任其发展或死亡。建国后,采取四大措施。
第一,培训兽医队伍。建国初期,全县民间兽医只有46人。1951年,县成立畜牧兽医协会,各区成立分会,把分散在民间的兽医组织起来,开展畜禽疫病的治疗。1953年,县成立畜牧兽医站,各区成立畜牧兽医联合诊所。1961、1966、1969、1976、1984年,相继开办县农业局畜牧兽医培训班和安庆农校、县五七大学、职业高中畜牧兽医专业班,共培训中西兽医142人,分配到各区、乡从事兽医工作。1985年全县共有中西兽医239人。
第二,开展“三包”治疗。各区兽医站,实行按兽医划定责任区的办法。与农户签订“三包一扶持”(即包防疫、包治疗、包阉割;对死亡的猪牛,兽医站给予适当的扶持)合同,农户猪牛生病和需要阉割,兽医及时上门。农户每年分两季付给兽医站包槽费。1984年开展生猪保险防治,农户每头猪交保险费5元,如已保险的猪病死,由兽医站赔偿20——50元。1985年全县投保生猪9849头,死亡率2.9%,未投保的猪,死亡率4.5%。
第三,坚持全面防疫。从1952年开始,开展耕牛防疫注射,当年注射炭疽病疫苗的耕牛229头。1953年,注射炭疽病疫苗的616头、出败疫苗的565头。1956年开始对生猪进行防疫注射,当年注射猪瘟疫苗的3.39万头、丹毒疫苗的2.65万头、肺疫疫苗的2.33万头。80年代,采用春秋两季集中注射与常年补针相结合的方法,猪牛防疫注射率达到96%以上。
第四,实行畜禽市场检疫。1957年,全县对交易市场的仔猪、调拨的生猪和市场的白肉进行检疫。当年检验调拨的生猪7776头、白肉猪6687头、耕牛195头,检出带病的生猪和白肉猪为146头和43头。1960年,白肉及出口生猪由食品部门自检,交易市场及内调生猪仍由农业部门检验。1985年,贯彻国务院颁布的《家畜家禽防疫条例》,检疫工作统归农业部门,当年检验仔猪7.56万头、白肉猪1.85万头、运输生猪1.87万头,控制了猪牛病源的扩散。
三、其它养殖
1、养蚕
建国前,多为农户零星饲养,产茧量不大。1949年全县产茧最0.11万公斤。建国后,养蚕作为农户家庭副业,逐年发展。1957年全县产茧1.62万公斤。1958年桑树遭大量砍伐,蚕茧产量下降。1961——1964年,年产茧只有100公斤左右。1967年县供销部门引进蚕种,传授养蚕技术,养蚕业开始好转,当年产茧2700公斤,1968年达到1.03万公斤。1969年把农户养蚕视为“资本主义尾巴”加以限制,当年产茧量降到2650公斤,以后,每年产量都停滞在2000——2500公斤。1975年全县再次兴起养蚕,当年产茧4850公斤。1978年2.97万公斤。1980年达到6.09万公斤,为历史最高水平。1981年在发展苧麻热中,养蚕二度跌落,产茧量下降。1984年产茧3.65万公斤,1985年产茧4.2万公斤。
2、养蜂
解放前农村少数农户,用箩筐接养土种蜂,取蜜自食,割巢卖蜡,蜂群听其自生自散。1958年,县土产公司引进“意大利蜜蜂”129箱,分散在大石、城关等地放养,当时蜜源充足,发展较快。1959年全县养蜂1534箱,大石、姑塘、山龙、太平、城关等地社队组织养蜂副业小组,在本地及东至、望江、彭泽等地流动放养。三年自然灾害期间,蜜源大减,1960年全县养蜂降到313箱。1963——1985年的22年间,除1973年养蜂最多(1178箱)和1977年养蜂最少(81箱)外,其余各年养蜂量均在500——800箱之间。
3、养兔
50年代初期,县农业部门引进肉兔品种,在农村布5个饲养点,作为示范,共投放1075只,后失败绝迹。70年代后期,外地掀起养兔热,市场兔毛价好,赵河公社蔡畈大队12户农民自发引进“安哥拉”长毛免,繁殖出售兔种,经济效益好,周围农民要求引种。1980年县农业部门再次引进长毛种兔5000只,供农户饲养,后由于市场兔毛滞销,加上饲养技术不善,效益不佳,1984年再未饲养。
4、育珍珠
1974年开始试育珍珠,因市价大减,终止试验。1981年春,县水产、外贸、乡镇企业等部门共同安排徐桥渔场、花凉亭渔场、大石公社渔场、界河公社朱岭大队、徐桥镇创业大队、花园公社余桥大队搞人工培育珍珠。除大石公社渔场和余桥大队未动手外,其余四个单位共作手术蚌4756只,全为褶纹冠蚌,8个月后采得珍珠13.9公斤,只有朱岭大队有等级珍珠5.5公斤,其余全是级外珠。当时市价突降,造成亏损,再次终止生产。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