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收入状况
1、职工工资
建国前,县内仅有一个民生工厂,有工人二三十名。另有一些工商户请少量帮工和学徒。工人的工资每月五斗米(约45公斤)左右,学徒工只供给伙食,不另给工资。小学教师的工资与帮工基本相似。
建国后,随着各项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职工人数不断增加,工资收入也逐步增长。1958年末有全民固定职工6564人,工资总额177.03万元,人均年收入近270元。1975年全民固定职工6337人,工资总额336.52万元,人均年收入531元,比1958年增长96.7%。1985年有全民固定职工9925人,工资总额854.10万元,人均年收入865.50元,比1958年增长2.2倍。1975年末有县级以上集体单位职工2112人,工资总额135.49万元,人均年收入641.50元。1985年有集体单位职工6265人,工资总额462.80万元,人均年收入738.77元,比1975年增长15.1%。
2、农民收入
1950年土地改革,摧毁了封建主义的土地所有制,广大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劳动积极性迸发出来,收入逐年增长。1958——1960年,由于自然灾害和“左”倾错误,农业生产遭受严重损害,人民生活下降。1961年开始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经济工作方针,农村实行“责任田”,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1962年和1963年改正“责任田”,巩固和发展集体经济,农村经济走上稳步发展的轨道,农民生活也逐步改善。但“文化大革命”中,农村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不适当地搞了许多农田基本建设,超过了农村集体经济和农民的负担能力,至1978年底以前的十多年间,农民的收入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收入才逐年有较快的增长。
1971——1985年县农民人均年收入情况表

二、消费情况
1、粮食消费
民国时期,农业依靠传统方法生产,粮食产量很低,加上常有军队进扰,匪患滋生,水旱灾害不断,因此,除去完漕、纳税、交租,人均占有粮食很少;多数农民“镰刀挂上墙,家里已无粮”,只好老幼出外乞讨;一些中等农户也是“糠菜半年粮”,过着“数米下锅”的日子;只有少数富户不愁吃饭问题。
1950年土地改革后,由于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和科学技术的普及,粮食产量提高,人均消费粮食逐步达到200公斤以上。
1954年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时,畈区以年人均255公斤为起购点,山区以230公斤为起购点,畈区不足230公斤、山区不足210公斤的,供应统销粮。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除1958——1960三年困难时期外,人均年食用粮食基本维持这一水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粮食有较大增产,1979年人均消费粮食突破300公斤,1984年达到388公斤。除少数贫困山区外,基本解决温饱问题。
1972——1985年县人均消费粮食情况表

2、肉类消费
据县委农工部对501户的抽样调查,全县肉类消费情况是:1949年户均3.5公斤,1955年户均8公斤,1961年户均0.35公斤,1965年户均16.6公斤,1974年户均28.8公斤,1980年户均23.1公斤,1981年户均26公斤。
1982年后增长较快,1982年人均13.3公斤,1983年人均13.1公斤,1984年人均17.4公斤,1985年人均18.2公斤。
3、日用品消费
1949年全县平均每户消费胶鞋0.01双、酒0.25公斤、糖0.4公斤,平均每百户消费搪瓷盆0.45个、棉布0.84米;1955年全县平均每户消费胶鞋0.18双、酒0.8公斤、糖2.25公斤,平均每百户消费搪瓷盆2.22个、棉布3.53米;1965年全县平均每户消费胶鞋0.92双、酒1.85公斤、糖5.75公斤,平均每百户消费搪瓷盆8.91个、棉布3.93米;1975年全县平均每户消费胶鞋1.8双、酒3.3公斤、糖6.55公斤,平均每百户消费搪瓷盆20.35个、棉布5.71米;1980年全县平均每户消费胶鞋2.03双、酒6.45公斤、糖12.65公斤,平均每百户消费搪瓷盆39.53个、棉布7.24米。
4、生活耐用品消费
20世纪80年代开始,手表、自行车、电视机、电风扇、新式家具等生活用品开始进入农民家庭,并逐年增多。据县委农工部对501户进行的抽样调查,县农民每年用于购买生活耐用品方面的钱,1982年人均10.19元,1983年人均10.57元,1984年人均21.20元,1985年人均31.12元。
三、出生率与死亡率
民国时期,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更高,但无具体统计资料。民国17至36年20年间,平均每年递减0.7万多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出生率与死亡率接近平衡,人口增长缓慢,1949至1956年的8年间,平均每年增长775人。
1958至1960年死亡率大于出生率,人口出现负增长。1962至1975年连续14年为人口出生高峰期,出生率都在20‰以上,最高达54.4‰。1976年后,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逐年接近或达到国家计划控制指标。1961至1985年,人口死亡率多数年份都在6‰——8‰之间,只有两年高于10‰,最高的1975年为19.21‰。
建国后若干年份出生率、死亡率统计表

四、平均预期寿命
据1981年统计推算:男60.51岁,女63.00岁。
据1982年人口普查统计推算:男61.27岁,女64.09岁。
五、长寿老人简介
1949年以前,90岁以上老人县内罕见,建国后逐年增多。1964年人口普查统计,90岁以上老人10人,均为女性,其中95岁、98岁各1人。1982年人口普查统计,90岁以上老人33人,其中男性4人,女性29人;最高年龄95岁1人,女性。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90岁以上老人90人。其中男性6人,女性84人;95岁5人,女性,96岁2人(男、女各1人),97岁5人(男1、女4),98岁3人,女性。
李金莲
李金莲,女,生于光绪十八年(1892)十一月二十五日(1893年1月12日),卒于1991年8月11日,享年99岁,住辛冲乡天华村上屋组(彭家上屋)。中等身材,小脚,作农业,作家务。21岁时结婚,婚后不久丈夫即病故。抱养一继子。寿终前眼观五代。家境贫寒。吃喝不讲究,只是不吃野生动物、不吸烟,不喝酒,信神信命,为人和气,与世无争。不识字,欢喜听说书、讲故事。96岁中风跌倒前仍能作家务活。
注:生卒年月日从习惯,按农历计算。
陈杏花
陈杏花,女,生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二月十二日(3月8日),农村家庭主妇。住姑塘乡田铺村大立居民组(阳家大屋)。生5男1女,47岁时丈夫病故后,孩子全由她抚养。年轻时家庭贫寒,吃喝不讲究,烟酒不沾,60多岁后喜喝白糖水。一生勤劳,喜梳头、洗脸。常年天未亮就起床梳头,梳子常插在头上,稍闲即梳;爱洗脸,每天要洗十余次。从不生病,不咳嗽。1992年97岁时,她头发全黑,视力正常,牙少脱落,能吃较硬的食物。有时还能作家务活。家中有五代同堂。
徐贵
徐贵,女,生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卒于1991年春,终年96岁。住花园乡花园村老屋组(汪家老屋),生2男2女,一生纺纱织布,操持家务,总爱把家务事作得熨熨贴贴。烟酒不沾,从不择食。吃过胎盘(焙干炒粉)。不识字,爱听歌传,爱讲故事。心胸宽,待人和气,从不跟人争吵。临终前头发麻白,牙全,耳聪目明。眼观五代。
王茂秀
王茂秀,男,生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七月十五日(9月3日),住耿家乡茂山村西冲组。不识字,年轻时作农业,中年作豆腐,作挂面。农业合作化后为集体养猪。生3男1女,妻50岁时去世。一生早起晚睡,除中年得疝气外,无其它疾病。不择食,较喜吃猪肉,90多岁后如有肉,一次还能吃一斤多。不吸烟,青年时喝酒,后不喝。1992年3月14日去世,终年97岁。眼观四代。其父王竹山享年86岁,其母陈氏终年80年。
胡春香
胡春香,女,生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十二月十二日(1896年1月26日),卒于1991年9月4日,终年96岁。作农活,理家务,身材稍长,住罗溪乡梅河村桑河组。生有4子都健在,孙辈有7男3女,曾孙1男2女。她一生不择食,较喜吃猪肉,喜吃糖(不喝糖水),喜喝酒(白酒一次能喝半斤);不吃药,不吸烟。为人和气,不骂人,不同人争吵,但临终前两年内有时骂人。临终前视力正常,听力欠佳,头发全白,牙较全,只掉了几颗门牙。脚趾患脉管炎。
徐国珍
徐国珍,男,生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十二月十五日(1897年1月17日),殁于1992年农历正月初一,享年96岁。住沙河乡沙河村徐屋组。身材偏高(约1.75米),少年时读私塾,后在县中学堂就读,毕业后在本地教小学数年。民国初期,合伙在英山县经商,因亏本逃至陕西,在冯玉祥部当兵,并任过陕西某禁烟局局长。因其母思子成疾便返回老家娶亲成家,时年30余岁。此后在家闲居,不问政事,不管公堂,不理家务,也不务农,偶尔做点小贩生意。生有9个子女。他生活随和,无忧无虑,吃喝不讲究,较喜重油,一顿食肉一斤,不喜咸,不吃糖,不喝酒,爱吸烟(当兵回家后还一度吸鸦片)。喜读书看报,爱下象棋,打麻将,常下沙河网鱼。爱谈论国家大事,不淡家庭琐事。平时很少生病,1991年10月走亲戚时跌了一交,从此卧床。临终前头发麻白,耳聪目明,头脑清楚,并立下遗言:“我一生不爱财,没有储积,一旦西归,从简办事,不作祭,不请道士,不收祭礼,勿违我愿。”其妻朱氏年小12岁,终年73岁。上代无高寿史,同代仅长兄寿至80岁。其下有子、女、孙、外孙、曾孙、曾外孙计40多人。
查三
查三,女,生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三月十三日(4月14日),卒于1992年2月28日,终年95岁。住李杜乡学仕村查屋组。婚后生一子未满月夫病故,后母子二人靠讨米、帮工过活。从不择食,烟酒不沾。中年后较喜甜食、重油。60岁后开始掉牙,终前只有几颗门牙;70多岁时患偏头痛,虽服过一些药都无效;耳背约半年。头发全白,视力正常,终前还能缝补,做自己的寿鞋。一生为人和气,起早歇晚,吃苦耐劳。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