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渔具有百种之多。大体可分网渔具、钩渔具、箔筌渔具、杂渔具和特种渔具5大类。网具类数量多,分布广。有刺网、围网、拖网、地拉网、张网、敷网、掩网、抄网8种。尤以刺网、拖网、地拉网分布最为广泛。
一、网渔具
刺网长方形网具。广泛用于江河、湖泊、水库等水域。按捕捞方式可分为定置刺网、围刺网、流刺网、拖刺网。按结构可分为单层、双层和3层。捕捞对象十分广泛。中上层的鲢、鳙、鳡、鲌、鲥、刀鲚、条和中下层的青、草、鲤、鲫、鲶、鳊等均能捕获。传统的丝麻网,60年代逐步为尼龙线和尼龙胶丝网代替。
围网多系长带形网具。围网作业机动灵活,操作简便,适合于较开阔的水面捕捞鲢、鳙、鳡、鲌等中上层鱼类。有吆喝网、高网、撑高网等类。
拖网用渔船拖曳前进的一种过滤性渔具。适宜于水面较阔、渔船直线行程较长的水域作业。按网的结构可分无翼和有翼、单囊和多囊。按作业水层分浮拖网、中拖网、底拖网,包括风网、百袋网、蟹拖、虾拖等种。捕捞对象较广,几乎包括了鱼、虾、蟹、贝等各种水产品。可常年作业,冬季为主,夏季可捕捞银鱼、毛鱼和虾类。
地拉网有一定高度的长带形网具。按结构分有囊和无囊、有翼和无翼、有兜和无兜3种。大的长达数百米,小的数十米。有的增加撑架,抬高浮网和网衣,防鱼跃逃,也称架子网。该网具规模大,成本高,因湖泊资源衰退,现已停止使用。此类网具适合底层平坦,有一定岸坡的水域生产,捕获率高,可捕各种鱼类。广泛使用的有大围网、小围网、嫩网、密网、龙头网等种。
张网形似大口袋,张设于河口、闸口、河道等水流较急、鱼类洄游的通道上。按作业方式分桩张、锚张、墙张、船张,按结构分有翼和无翼。秋季江水退落,开闸放水,河湖出水口、闸口,广泛使用的壕网即属此类网具,捕获幼鱼、幼虾比重较大,对资源有一定影响。
敷网大多为方形、梯形或三角形网衣,张设于鱼类通道水域,以捕捞刀鲚、虾、小杂鱼为主,按作业方式分拦河式(拦河罾)、岸边式(扳罾)、船首式(铲罾)、驱赶式四种。拦河罾,为大型网具,成本高、劳动强度大,随资源下降而淘汰。小型敷网如扳罾、铲罾、虾罾等仍流行于沿江沿河各地。捕捞对象为中上层小型鱼类和虾蟹类。
掩网圆锥形旋撒式网具。各种水域均可作业,捕捞对象极广,小巧灵活,不受地形与季节的限制,起水率高,捕捞中下层鱼类为主,有时还可与拦网配合使用。在水草丛生的湖沼,用古老的渔具麻罩,先用篙击水,鱼类受惊窜逃,引起水混或产生气泡,用麻罩将鱼罩住。可捕鲤、鲫、黄桑、乌鱼、鳜鱼等底层鱼类。
抄网为小型渔具。湖区推虾网(虾捞子),遍及千家万户。主要捕捞虾类及小杂鱼。50到60年代,武昌湖流行一种虾格网,缚于船首,专捕虾类,现随资源衰退而淘汰。
二、钩鱼具
以钩、线、浮、沉、竿、饵的结构变化和饵钓、空钓不同渔法,捕捞上中下各层鱼类。常见的有挂钩、拖钩、淌钩、划钩和绷钩、甩钩、餐钩、竿钩以及大、小卡,也可配合刺网,进行钩网联作。近年随着游钓业的发展,手钓日益增多。
三、箔筌渔具
有栅箔和笼篮两大类,由竹篾条、小竹竿、苇杆或树条编织而成的栅箔或笼篮,适用于湖泊或宽阔的河道。栅箔阵式多变,规模不一。常见的“迷魂阵”,50年代末由山东微山湖等地渔民传人。该渔具大小鱼虾皆捕,对资源危害较大。笼篮类有蟹笼、虾笼、鳝笼、花篮。常设于河道或湖泊近岸的水草丛中,捕捞流水中的虾、蟹、鲤。鳝笼设在湖岸边或稻田。
四、联合渔具
1983年冬捕季节县渔业科技人员刘雨旸等针对武昌湖水浅草多的特点,采用“赶、拦、刺、张”联合渔法,多种网具协同作业,50多人参加。一个网次周期长20天左右,特点是:以刺网游动作业驱赶鱼群,水面以拦网拦住,赶拦交替,步步紧逼鱼群入网。一次捕鱼36万公斤,创安庆地区捕捞网产量最高记录,获1987年安庆行署科委“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五、杂鱼具及特种渔具
武昌湖北岸的棠林、联合、苏龙一带渔民使用铁镣、鱼钗、夹罱;泊湖沿岸渔民放鳜鱼把、蚌把;还有用于猎捕野鸭、雁、天鹅等水禽的野鸭枪、鸭网等。
跳白船在鱼类活动强的季节,将一块狭长白色木板,挂于船舷外侧,鱼因受惊,跳而落入船中。捕捞对象为鲌、鲢、草、鲤等大中型鱼类。
草窝利用鱼类群集深水越冬的习性,冬季用树枝或干草投入深潭,诱鱼入潭,然后用网围钩挂或竭泽而渔。
鱼鹰(鸬鹚)能在地形复杂的河湖中作业。以捕底层鱼类为主,因损害资源,已被取缔。
上一篇:第三节 渔船
下一篇:第五节 捕捞量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