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常见病虫害
水稻主要病害有:稻瘟病、普黄矮缩病(简称普矮、黄矮)、菌核病、纹枯病、白叶枯病、叶鞘腐败颖枯病、恶菌病、赤枯病、胡麻叶斑病、稻曲病、稻粒黑粉病等;水稻害虫有:蝗虫、三化螟、二化螟、稻苞虫、稻叶蝉、稻纵卷叶螟、稻蓟马、稻飞虱等。
棉花苗期病害有:炭疽病、立枯病、红腐病、疫病、褐斑病等,常混合发生。铃期病害有:铃疫病、炭疽病、角斑病、红腐病、红粉病、黑果病、褐斑病等。7~8月份多伏旱,如果遇秋雨连绵,铃疫病普遍发生。棉花害虫有:地老虎、蜗牛、棉蚜、棉叶蝉、棉叶螨、红铃虫、盲蝽象、造桥虫、斜纹夜蛾、金刚钻等。
油菜病害有:菌核病、病毒病、霜霉病;害虫有:蚜虫、菜青虫、小天甲等。大、小麦病害有:锈病(条锈、叶锈、杆锈)、散黑穗病、赤霉病等;虫害有:麦叶蜂、麦园蜘蛛、粘虫、线虫。蚕豌豆有赤斑病。山竽有黑斑病。芝麻有枯心病。
稻瘟病80年代前属一般病害。1982年早稻穗瘟病发病面积2.54万亩,占早稻面积10.77%,长岭、太慈两区发病面积较大。发病品种为早熟早稻“二九南”、迟熟“先锋1号”,并发叶鞘腐败颖枯病、纹枯病和白叶枯病。1984、1985年连年发病,面积分别为9.75万亩和18万亩,损失粮食约1000余万斤。
普黄矮病1965年县内发现零星病株,1971年后有所扩展,1973年晚稻发病面积12.95万亩,占晚稻面积61.81%,有1.87万亩病株率达10~15%。1974年早稻发病面积11.86万亩,占早稻面积48.5%,平均病株率2.54%;晚稻发病面积18万亩,占晚稻面积76.08%,平均病株率8.35%。
菌核病1969年至1971年连续发生。1971年发病面积9万亩,损失粮食约670万斤。病害严重稻田,颗粒无收。1974年褐飞虱暴发,传播病毒,加快菌核病的发展,发病面积8.57万亩,占晚稻面积36.22%,其中稻棵枯死倒伏的2.62万亩,有5.95万亩同时并发普黄矮病。共损失粮食约1000余万斤。
白叶枯病1973年开始出现,逐年严重。1980年,赛口区早稻发病1.12万亩,占该区早稻面积18%。1981年麦元公社茗山村15个生产队1710亩早稻,发病的有456亩,其中第八、第九两队151亩全部发病,两队早稻比1980年减产73.7%。
蝗虫1951年6月上旬,竹山乡(今属太慈乡)蝗虫为害,7月上、中旬蔓延至太慈、长岭、鸦滩、赛口4个区53个乡。80年代,时有发生,以中华稻蝗虫为主,多时每丛7~10只,每平方米20~40只,它不仅吃稻叶,而且剪稻穗。
三化螟、二化螟稻作改制,为它生育繁殖提供了条件。早稻一般被害株率1.5%,主要为害晚稻。1962年和1965年,为害面积分别为15万亩和14万亩,损失粮食每年约200万斤左右。1964年和1979年,为害面积分别为17万亩和12万亩,损失粮食每年约500余万斤。80年代为害减轻。
稻苞虫每年均有发生,为害中稻和单晚。1971年为害面积4万亩。
稻纵卷叶螟1966年发现,为害晚稻面积12万亩,平均每百丛稻棵有虫20只,被害叶片36片。1970、1971年为害面积分别为17万亩和15万亩。1975年后,间断发生,时轻时重。重害田稻叶纵卷变白。到80年代,仍为水稻主要虫害之一。
稻飞虱1958年,白背飞虱为害。1966年,褐飞虱为害晚稻,面积14万亩。1974年,晚稻后期暴发,并传播病毒,加重菌核病为害程度。1975年为害面积6.7万亩。经全国大协作研究证明,它是随南方气流迁飞而来,霉雨季节,迁入量大,当年为害。重害田稻棵全部倒伏,颗粒无收。80年代综合防治,受到一定抑制。
稻蓟马1966年为害晚稻,面积达16万亩,平均每个叶片有虫3~5只,多达10只。
稻叶蝉传播病毒,引起普黄矮缩病。开始为害秧苗,移栽后,继续为害大田。1975年为害严重,平均每亩有虫3.17万只,多的达18万只。
枯萎病1973年县棉花原种场从江苏泗阳棉种场引进“泗棉1号”,带入枯萎病,以后蔓延各地。1982年调查1033亩棉田,有病面积777.75亩。
地老虎(亦称地蚕)一代幼虫严重为害棉苗,5月最盛,常造成缺苗断垅。
蜗牛1966年为害面积2万亩,每亩有虫5.7万只到11.2万只。莲洲公社何家村棉花受害严重,补种2~3次。
棉叶蝉(亦称叶跳虫)1957年前属棉花主要害虫,以后为害减轻。
棉蚜(亦称蚰子)苗期主要害虫,年有发生。1966年田间调查,单株虫口高达9.1万只。受害棉苗卷叶枯萎。
棉叶螨(亦称红蜘蛛)旱年为害严重,3~4年一遇。1978年为害面积4万亩。
斜纹夜蛾1958年首次发现,7~8月出现两次为害高峰,面积达8.5万亩。多发生在旱年。
棉铃虫1971年为害面积6万亩。1972年为害面积10万亩,华阳公社光明大队第4生产队195亩棉田,无收30亩,其余每亩只收80斤。群众说:“辛辛苦苦七、八月,干干净净七、八天”。
红铃虫是棉花主要害虫。1963年至1980年,有5年为大发年,8年为特重年,5年为轻发年。一般年份僵瓣黄花率10%,最高达20%,质量降低1~2级。1964、1969、1971、1975、1978等5年,为害面积分别为9.8万亩、6.2万亩、8万亩、9万亩和6.6万亩。
造桥虫(又叫弓背虫)以3~4代为害最烈。7~8月多雨年份,易突发。
盲蝽象1958年前,一般被害株率60~80%,此后一段时间降低到3~5%。1966年又为害严重,每平方公尺有虫13只。
金刚钻1958年出现为害后,没有大发年。
二、病虫害防治
预测预报1959年,成立病虫害中心测报点,开始预测预报病虫害。1962年在稻产区枫林大队和棉产区光明、永丰大队以及县农科所,分别建立水稻、棉花病虫测报点4个。1963年改为水稻病虫测报站(地点:城北大队)和棉花病虫测报站(地点:宝塔大队)。测报手段,主要是灯光诱蛾和田间调查,参照历年数据,掌握病虫害消长规律,向区、乡印发病虫情报,并提出防治措施。1975年全县有专业和群众性测报站、点12个,大队一级植保员3700人,形成病虫害测报网络。县农业局郑先驹已鉴别出县境26种稻飞虱形态,并探讨掌握其消长和迁飞规律,适时提出防治措施。此项科研成果,1987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农业局张焕然,应用4月平均温度,预报红铃虫发生期,提高了成虫盛期预报准确性,先后6次获省农业厅、省政府、农业部奖励,享受省级劳动模范待遇。
农业防治主要措施有三:一是改变种植习惯。50年代将棉地间种绿豆、芝麻、豆角、高粱,西瓜改为纯棉花种植,消灭病虫害寄主。二是推广抗病害品种。50年代推广中稻胜利籼、中农4号、小麦南大2419、吉利麦。60年代推广早稻南特号、陆财号、晚粳农垦59。70年代推广杂交稻泗优6号、汕优6号、沪棉479等。三是采取培育水稻壮秧、浅水勤灌,棉花整枝打杈、配方施肥等技术措施,增强作物自身抗逆能力。从1983年起,每年7月份对繁殖区种子棉基地进行一次普查,发现病株,及时拔除。
人工防治1951年6、7月份,太慈、长岭、鸦滩、赛口等区发动群众8.92万人,捕捉蝗虫1.2万斤。1953年推广水稻泥水选种,石灰水浸种,棉花用“三开一凉水”浸种,提高出苗率和防病能力。1958年8月上旬,全县共发动7万多人捉虫摘卵,并用灯光诱杀飞蛾。华阳区发动4.1万人次,设灯光3.4万盏,诱杀各类幼虫4.1万斤,捉虫摘卵4万余斤。1972年全县设诱蛾灯1.6万多盏,插杨柳把208万多把,设置糖醋诱蛾钵1.5万多个,设置红铃虫性诱剂碗架448个,大量诱杀各类害虫。80年代对残存的高龄幼虫、卵块和蜗牛、地老虎等,仍以人工捕捉为主。
生物防治1961年试养金小蜂防治红铃虫。1967年实行社养社放,厂养厂放,全县放蜂707万多只。华阳公社每亩放蜂142只,还支援全县蜂种18.6万只,安庆市12.5万只。1964年至1974年,全县累计放蜂1817万只,放蜂面积44.66万亩。1975年试养赤眼蜂防治棉铃虫。80年代中期,县建立生物化工厂,生产井岗霉素,通过省级鉴定,防治水稻纹枯病效果显著。
化学防治1951年推广石硫合剂防治棉花叶螨。1953年推广棉油皂、滴滴涕、鱼藤精、223乳剂、666粉防治棉蚜、叶蝉、盲蝽象和叶螨,用6%可湿性666粉点稻蔸治螟,撒666粉防治稻苞虫。1955年,华阳、吉水两区与宿松县复兴区及江西、湖北二省毗连棉田13.2万亩划为检疫区,连续3年,飞机喷药,防治红铃虫。1956年推广使用1605、1059、“敌敌畏”有机磷农药防治棉花叶面害虫,并采用嗅氯甲烷薰蒸棉种,播前拌赛力散,苗期喷波尔多液等措施,防治地下害虫和苗期病害,1958年化学农药供不应求,试制红椿花剂、苦楝合剂、闹洋花、烟水等土农药共80多万斤,防治棉田病虫害面积4.57万亩。50年代末,农药以666粉为主。防治棉花病虫害用药量占总药量(34.25万斤)的91%,水稻用药量仅占9%。60年代初有机磷农药马拉松、毒杀芬、乐果、八八九、磷胺、甲六、乙六、敌六等混合粉剂的品种数量增多。1965年推广稻枯净、克瘟散、苏化911、苏农6401,防治水稻普黄矮病和纹枯病。1966年1605、1059、敌敌畏在水稻田里推广应用,防治稻蓟马、稻纵卷叶螟、稻飞虱。60年代因对病虫害发生、为害、消长规律掌握不准,见虫用药,水稻用药量由50年代末的9%上升到30%(仍以666粉为主),棉花用药量增加53.05%。这不仅带来污染环境、杀伤天敌、人畜中毒等副作用,害虫也产生抗药性。70年代中期,开展“预防为主,综合防治”。80年代,仍以化学防治为主,普遍使用高效低毒农药,1059和1605等剧毒农药已不再使用。
综合防治60年代,为压低红铃虫越冬基数,轧花厂、收花站、贮花仓库四周墙壁围上草龙,撒666粉,开春取下烧毁;棉农不摘铃回家剥花,防止红铃虫分散越冬;用帘架晒花时,四周挖沟填草,待晒花结束,将草烧掉;拔秸前,摘尽枯铃,就地烧毁。80年代,开展植物检疫工作,防止病虫害从外地带入和控制内部病虫蔓延。保护天敌和利用气温抑制虫害,辅以人工捕捉和化学防治。查害虫发生期、发生量和天敌数量,确定防治田块和防治方法,能以天敌控制的不用药,能挑治的不普治。华阳棉区推广综合防治技术,1978年农药用量比1972年减少20~30%。农技站李佩麟,在综合防治病虫害工作中,成绩显著,1982年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安徽省人民政府授予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先进工作者称号。
上一篇:第五节 肥料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