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有机肥料
农家常用的有机肥料主要有:人畜粪、厩肥、草木灰、鸡粪、塘沟湖泥、饼肥、锅台土、壁土、湖草、红兰花草、“三水一绿”、苏箭3号、沤肥、堆肥等。
人畜粪农家主要肥源。每家建有粪窖,贮存人畜粪尿,作基肥或追肥用,亩用量10~15担。
厩肥用草皮、杂土、禾秸作牛猪栏垫料,经猪牛反复践踏和猪牛尿粪混合腐化后,作基肥,或覆盖菜麦,保温越冬。亩用量30~60担。
草木灰主要用于缺钾、磷土壤和水稻次生青泥层田里。亩用量100斤左右。亦常用于秧田保温。
鸡粪养分齐全,数量很少,多作菜园地基肥。
饼肥主要有棉籽饼、芝麻饼、菜籽饼三种。习惯用作旱地基肥或追肥。70年代推广到水田。亩用量50~100斤。
沤肥俗称田头窖。利用野草、禾秸、豆壳、猪牛栏土,掺入2~3担人畜粪,沤烂腐熟后作基肥。每块田作窖1~2口,每口沤肥30~50担。
堆肥以草皮、禾秸、杂土堆在一起,用泥封实,经发酵腐熟后加入适量人畜粪,再堆好焖捂,腐熟后作基肥或作盖籽的种肥。
湖草湖畔水草丰富,春秋两季均可采割。1958年前为农家重要肥料,每亩稻田下干草200—300公斤作基肥。大规模围湖造田后,逐渐稀少。
红、兰花草50年代初,以一季中稻为主,稻田多种兰花草。推广双季稻后,因茬口不好安排,逐年减少。60年代初,引进红花草,1964年种1.5万亩,1965年发展到15万亩,70年代,年种植增加到20~22万亩,亩产鲜草2000斤左右,可满足早稻基肥需要。因连年种植,产量日趋下降,1984年仅种10万亩左右。
“三水一绿”(水浮莲、水葫芦、水花生和绿萍)70年代初开始放养。1975年放养6.1万亩,主要用作基肥。由于难以保种越冬,放养面积渐少。80年代仅1000亩左右,主要用作猪饲料。
锅台土、壁土、塘沟湖泥主要用作基肥或覆盖菜麦保温越冬。
二、化学肥料
氮肥1954年,首次推广施用化学肥料——氯化氨、硫酸铵共3.2万斤。1956年施用硝酸铵35.2万斤。1962年施用尿素1.6万斤,碳酸氢铵26.6万斤,铵水2.6万斤。1966年施用氮肥2136.8万斤,平均亩用量37斤,比1954年增加61.7%。60年代中后期,稻肥(红花草)套种面积迅速扩大。1967年以后,化肥供应紧张,施用量下降。1968年比1966年减少60.4%,亩用量14.8斤。1976年回升到1670万斤,平均亩用量30斤,仍比1966年减少21.84%。进入80年代,花草面积急剧减少,化肥施用量猛增。1987年全县施用化肥8407.4万斤,平均亩用量157斤(按粮、棉、油复种面积,亩用量80斤)。氮肥用量猛增,农家肥用量减少,农业成本增加,土质日趋下降。
磷肥1964年开始在红花草田施用,以磷增氮。1966年施用429.2万斤。60年代末推广在旱地施用,与厩肥混合作基肥,亩用量30~50斤。1971年施用503.4万斤。70年代末,施用600~700万斤。80年代初,花草面积减少,光靠氮肥已不适应,磷肥施用量相应增加。1980年施用量1432万斤,1987年增至1934万斤,平均每亩施用36.5斤多。
钾肥1959年首次施用钾肥27.4万斤,有氯化钾和硫酸钾两种。1964年到1972年,无钾肥供应。1973年有少量钾肥上市。1978年施用12万斤,1987年增至524.5万斤。平均亩施用10斤左右,品种有磷酸二氢钾、氯化钾。
复合肥有氮、磷、钾三元素和氮磷或磷钾二元素三种,由国家计划分配。1972年开始供应0.6万斤,以后逐年增加,1978年增至127.2万斤。80年代县内开始生产复合肥,1987年施用164.3万斤,平均每亩施用19.5斤。
微量元素含硼、钼、锌、锰、稀土等元素。县境内土壤速效硼含量低于临界值(0.5PPM),速效锌亦多数低于临界值(1.00PPM)。1979年进行23次施用微量元素试验示范。1981年在20万亩棉田施用硼肥,增产5~10%。1983年在洲区、丘陵区推广钼肥拌花生种,增产13.6%。1985年在棉花叶面喷万分之七浓度的稀土元素,增产29.7%;水稻用万分之五浓度稀土元素喷施,亩用量25克,增产效果明显。
三、菌肥
70年代在棉花花期喷施“5406”、“702”,水稻制种喷施“902”。并曾推广使用赤霉素、多效唑、增产菌和矮壮素等。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