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春节正月初一清晨,大都趁早起床,穿着一新,洗漱完后,合家一道开大门,放鞭炮“出行”。出行后,共回堂轩拜祖宗年,并拜长者年,然后回各家进早餐。现在,多是小屋,出行后即进早餐,早餐毕才到邻近长者家拜年,或与友好者互相问好。是日,城乡居民,大多不扫地,专备容器装废水,作为不泼撒浮财,不断“长水”的征兆。青年人是日多不用菜汤泡饭,说是“初一吃淘汤饭,出门就下雨”。好多人家初一不下生米,不煮生面。意思是“陈稻腊米”(剩余财富)年年会有。
一般都是初二开始出村拜亲戚年,拜年礼中,必须有糕。亲戚回“箩”,也必须有糕,象征“高来高去”。拜年活动,延续到元宵为止。春节期间,熟人第一次见面,都相互祝贺新年好。
上七日正月初七日,又曰“人生日”。这天下午,农家男人多用刀在果树上砍三刀或七刀,口念:“放树汁,放树丫。去年果子不在家。今年果子压断丫”;女人多用火钳在菜地里乱戳七下,口念:“钻死地蚕,不吃我家菜”。傍晚时,多处放鞭鸣炮,敲锣打鼓,“嗾毛狗”,有的地方还将扎好的稻草毛狗投放火中焚化,希望没有毛狗来“驮鸡”。夜间大都炒玉米、稻米花等向屋内撒放,口念:“高客(老鼠)嫁女,嫁到他乡外府,省吃我家稻和米”。晚上吃胡椒汤(即山粉中掺胡椒粉与挂面头子)。凡此种种,都是祈求消灾除祸,六畜兴旺,人寿年丰。
乡谚:“七不出,八不归,逢九出门招是非”。上七日没有出远门的。商店开业,上工等等,过了上七日,都要纷纷行动。
元宵正月十五称“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家家户户吃“元宵果”,取其团圆美好之意。又都在这天“消”完过年留下的“剩菜、剩饭”。过去组织有灯会的,喜在是日“出花灯”“闹元宵”。花灯色样繁多,有龙灯(单双两种)、牛灯、狮子灯,还有流星球灯、半堂灯(二十四盏)、满堂灯(四十八盏),并伴有唱黄梅腔折子戏的“文场”。过去,在同姓聚居的老屋中,有于是夜在堂屋烧纸焚香“送祖”的。
立春乡谚:“新春大似年”。农家多改善伙食,以示庆祝。立春时刻,多有燃鞭鸣炮,“迎春接福”的。
旧时私塾常选择这天开学。
是日忌阴雨天。不乱倒水、不扫地,与正月初一相似。
二月二俗称“龙抬头”。向来说它是吉祥日。乡人喜择此日娶嫁、建房、走亲戚。源潭一带习惯在这天集众兴修水利,以求风调雨顺。
二月十五俗称是日为花朝节,即是花的生日,青年妇女爱在发髻上插花,以迎接花朝。
三月三即“上巳日”。俗称“鬼魂节”。旧时,民间多于傍晚烧香焚纸,祭祀鬼神,还习惯在这天吃水菊粑(或毛香粑)“粑魂”。晚上不点灯照明,免得“引鬼火”,招来不幸。
是日前后,文人多结伴郊游,谓之踏青。
春社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乡间有新厝、新葬者则于此日前做“社清明”。
清明是传统的祭祖、培坟、立碑之日。接近清明时,各家都上祖坟祭扫。带祭品(俗称福子:夹生饭、夹生肉、夹生鱼、酒等)放在坟前,剪纸标(称标龙钱,有白、红、黄各色)插在坟顶,还烧香纸。祭新坟的,还须撒汤巴,让附近的孩子抢吃,希望他们不侵犯祖坟,同时,也是扩大影响,争体面。旧时,家族相聚,抬猪羊,携香纸、茶、酒,先到祠堂,后去各处公坟祭祖,谓之作大清明。一般,不在清明节前一天烧香祭祀。
部分地区清明这天,还悬挂柳枝于门首,以避邪恶。源潭地区除此之外,妇女小孩还得头戴柳叶,说是“清明不戴柳,死在大门口”。
建国后,机关、学校及一些人民团体,都在清明节组织群众前往烈士墓、烈士堂,敬献花圈,缅怀先烈。
立夏立夏之日,乡村喜在中饭之后,在堂厅大梁上系一杆大秤,称人的体重,谓之“称夏”,说是“称夏”能使人精力旺盛。“称夏”时,秤砣只能向后移动,忌往前退。是日县人盼下雨,曰:“立夏不下,高塝难耙”(天将大旱)。
是日,忌坐大门槛或床沿,说是坐了就“周身软绵绵”。
端午又叫“端阳”。县人认为是一年中的第二大节(春节为第一大节)。是日,各户门旁插菖蒲和艾叶,上贴“钟馗斩鬼图”,以示驱邪。各地农户都起早蒸新小麦耙,煮糯米粽、五香蛋、咸鸭蛋做早餐,来客必请品尝。亲朋送礼以绿豆糕为应时礼品。孩童则在这天午时围上绣有虎头的布兜,或挂着包裹艾叶的“香袋”,吃雄黄炒蚕豆,脸涂雄黄,借以祛邪驱毒,还用黄表贴肚脐,预防肚子疼,有些地方喜在是日中午捕捉癞哈蟆衔墨子,以作治肿毒之用。
六月六山村农家喜在这天吃“辣椒炒猪肉”。这天,大家都翻晒衣被诸物,说是是日阳光可杀死剪刀虫(蠹虫),有小孩的人家,多晒一盆水给孩子洗澡,以消灾免难。又说,妇女这天洗头,全年头上不生虱子。
七夕即七月初七晚。乡间青年男女,常露宿室外,望银河,仰观牵牛织女二星“鹊桥相会”,相传是日喜鹊都去架“鹊桥”,看不到喜鹊。农家姑娘多在此夜对月穿针,以向织女“乞巧”。
七月半农历七月十五,又名“中元节”。县内习惯在这天傍晚剪孤衣,烧香纸,祭祀先祖。先祖坟墓遥远的,则用火钳在地上画圆圈烧纸,另烧一堆纸,不画圈,以祭祀孤魂野鬼。是夜,从前多有延僧道“做月半”超度亡灵的。少数地方有在夜间放纸船河灯,以示“送瘟神”的。
秋社立秋后第五个戊日为秋社。是单季稻的大熟季节。过去,农民是日要大谢土神,做“土地会”,用酒肉祭祀,如春社一般,以祈年丰岁稔,此俗今废。
中秋八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三个大节。家人团圆,亲朋来往,以中秋月饼为应节礼品。中餐甚丰,夜间赏月,吃水果、板栗、咸姜、月饼,……有些地方夜间有“摸秋”习俗。“摸秋”时“偷”得别人的农作物,即便被人捉住,也不为小偷,摸得冬瓜的预兆得子。
重阳九月初九,山乡喜揣糍粑吃,圩畈人家则有吃糯米饭的习惯。是日,如天气晴朗,人们喜结伴作登高之游。
下元十月十五日。乡人原多在此日做“月半”,烧纸焚香,祭祀鬼神,今不多见。
腊八十二月初八。县人习惯在这天吃“腊八粥”,认为可以消灾延寿。
腊月二十三旧时,乡村人家都以此为“送灶日”,晚餐洗涤完毕,则对锅灶烧香、点烛,谓之送司命灶神上天,至除夕才接回。
腊月二十四俗称“小年”。是夜,是各家接祖宗来家过年时刻。县籍作家张恨水有诗云:“廿四风晴好晚天,家家坟上响千鞭,灯笼燃烛门前挂,迎接先人过小年”。有祖先牌位和画像的,自是日起要供奉起来,早上香,晚换水,每餐端斋饭,以示孝敬,至新年的正月十五夜或十六早才送祖“上天”。
是日,诸事皆告一段落。有“长工、短工,二十四满工”之说。匠人一般自这天开始收清顾主的欠款,在外面工作的人,也纷纷回家团聚,夜餐丰盛,仅亚于除夕之夜的“年饭”。
除夕即腊月三十(或二十九),俗称“大年”。是日,各家都收拾整齐,内挂新年画,门上贴红春联,联语皆取吉祥安乐之意,有长辈在当年去世的,则贴蓝绿纸对联,一般云:“天下皆春色,吾门独素风”。晚间,全家(大屋同姓相邀一起)到大门外放鞭炮,辞旧岁,接着,齐集祖堂,摆开香案,供上祭品,焚香点烛,烧纸跪拜,再大放鞭炮,称为“完年”(或“还年”),然后,合家吃年饭(岁饭),年饭相当丰盛,桌上必备一碗“听话鱼”,留到元宵日才吃。
年夜,做长辈的一般都包红纸包(装偶数人民币)给下辈,叫“压岁钱”,左邻右舍互相辞年,叫“纳福”。半夜零点,还须全家“接天地”。是夜,家家通宵不眠,谓之“守岁”。一般,间间房屋灯光通亮,鞭炮不断响,家家欢闹到天明。
余井一带的余姓忌讳叫“除夕”,称年三十晚为“岁末”;水吼林畈山区、童冲一带分别叫腊月二十八、二十九为“除夕”,当大年过;吴桥一带,除夕年饭吃素食。相传,各家祖先原有禁忌,嘱咐后代如此作为。
除夕,忌碰翻桌椅,忌说不吉利的话,忌吃“听话”鱼,忌淘菜汤。
建国以后,城乡人民除承袭或更新上述农历节日的习俗外,在元旦、“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党的生日、“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等时日里都举行庆祝和纪念活动。尤其是县城和各地机关、学校,有时借此机会表彰先进,树红旗手,进行入团入党宣誓,开展拥军优属等活动。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