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戏剧
县内有史可考的戏曲活动始于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城隍庙(位于今潜山县城)万年台建成,为最早的演出场所。县内戏曲名演员颇多,仅《皖优谱》就载有寓京县籍名优11人,其中有京剧鼻祖、徽班领袖程长庚。
(一)剧种
县内戏曲剧种有4个:黄梅戏、高腔、弹腔、徽调。
黄梅戏清乾隆年间,黄梅采茶调(后称黄梅戏)由湖北黄梅传入潜山。至晚清时期,黄梅调发展成为县内独特剧种。清末民初,黄梅调蓬勃发展,名演员辈出,班社逐增,民间喜庆活动中常演唱黄梅调。建国后,黄梅戏普及城乡。《天仙配》、《女附马》唱段老少皆会,全县90%业余剧团为黄梅戏剧团。县内黄梅戏以安庆官话演唱,属“怀腔”,音乐结构为板腔体和联曲体并存,唱词有十字句、七字句和长短句,唱腔有花腔、彩腔、平词三类。
高腔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江西移民逆潜水而上至水吼、黄柏一带,将青阳腔带到县内山区,使青阳腔与当地土语音调结合,形成当地方言演唱的高腔。潜山高腔为青阳腔的一个支流,分布在县内五庙、横中、水吼、白水、龙潭、槎水、黄柏、水贵一带。清咸丰年间,高腔在五庙山区一度兴盛。马冲、新建、许畈、横中等地相继组建业余班社,在英山、霍山、太湖等邻近山区作季节性演出。尔后,一度衰落,班社解散。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王培德、王达胜二人组建马冲业余高腔戏班。此后,高腔继续流传。1958年,马冲业余高腔剧团参加全县汇演。1980年以后,该剧团仍活动于五庙及太湖、岳西等邻县山区。高腔声腔属青阳腔体系,基本是曲牌体音乐,“一唱众和”“其节以鼓其调喧”,是高腔特征。高腔伴奏,全靠锣鼓,无管弦乐器,唱腔无固定音高,全由演员嗓音而定。打击乐器有:筛金、小锣、马锣、大钹、小钹、鼓等。高腔音乐曲牌,因老艺人多系文盲,又年事已高,只能哼唱,叫不出名称,仅存少量录音资料,大部分均已失传。高腔演唱剧目多是一些小单折戏。
弹腔县内出现弹腔,约在明末清初。乾隆元年(1736年),官庄牛栏湾余家即唱弹腔。道光十年(1830年),县内有大型弹腔班社去重庆、南京、北京等地演出。同治、光绪年间,弹腔演出更为普遍,五庙、割肚、水贵、官庄、塔畈、槎水、龙关、双峰、龙潭、余井、梅城、横中、王河、天堂等地,均有弹腔班社及闲散艺人演出。晚清时期,弹腔班社发生分异,此后一部分流寓北京,一部分留在乡间演出。民国时期,弹腔又在交通闭塞的五庙、横中、官庄、水贵等山区流传,但班社较少。
弹腔声腔结构严谨,曲调丰富,长于叙述,主要声腔有西皮、二黄、吹腔、拔子;锣鼓曲牌有四清门、流水、阴所七点头、堆尖;伴奏曲牌有大、小开门、行弦等,大、小开门奏法原始。弹腔剧目极为丰富,内容多为宫庭戏及武打戏,声势浩大,场面壮观,高潮时有四、五十名演员同时登台。
1986年春,县文化局在五庙乡举办弹腔班专场演出。演出有《渭水河》、《双插柳》、《徐庶荐诸葛》等十多个弹腔剧目,省、地、县有关领导和专家观看演出,并拍成电视片。
徽调明末清初徽调在县内流传。康熙年间,山区畈区均有演出班社。余井的马道岗、黄泥的万年台、龙潭的杨氏宗祠、桃花铺的凉亭等处的戏台或戏楼,时为徽调演出场所。余井“积善堂”徽班,在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已是一个拥有40余人八个衣箱的大型班子,一年两度到苏浙演出。影响最大的程祥溎徽班,有固定的演出场所,常在皖河、石牌一带演出,并有不少石牌艺人加入该班。道光初年,以程祥溎为首,率班北上,扩大了徽调的影响。后来,经其子程长庚的努力,该班社对现代京剧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清末民初,由于徽班大都流寓京都,县内以黄梅调为主的地方小戏蓬勃兴起,仅余井的阮家店的“阮大麻子徽班”,时有活动。该班约于1940年抗日战争时期告停。此后,除闲散艺人如洪海波、姚芳荣等偶尔清唱外,县内徽调活动遂告终止。
徽调通常称有四大声腔,即吹腔、拔子、西皮、二黄。徽调的曲牌多以百计,通常有山坡羊、风入松、水龙吟、清水令、桂枝调、梧桐雨、四时景、步步娇、黄莺儿、红孩儿、粉蝶儿、驻云飞、驻马听等数十个。徽调有过门,并以胡琴及锣鼓伴奏。徽调剧目极为丰富,多以反映民族战争和宫庭生活为主。以三国资料为题材的戏更多,汁有三百余曲。徽调剧目既有大型的连台本戏,又有从连台本戏中析出折子戏单独上演。
(二)演出团体
戏班
自明代至民国初年,县内各种戏曲班社兴盛时达数十余个,从艺人员达数百人。著名戏班有:
积善堂清代县内著名老徽调班社,由艺人林树(余井马道人)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以家族叔侄兄弟40余人为基础,外聘名角组织而成。曾在安庆、苏州、扬州、上海一带演出,获好评。光绪七年(1881年),班中八名主角猝亡,班社解散。后期名角有阮桂香、阮九莲等。
同德堂民国8年(1919年)由胡木龄在罗汉方塝创建,有演员34人。始建时,唱徽调,兼演高腔。民国27年为配合抗日宣传,该班演出自编现代小戏《张新华二次抗战》,班主胡木龄遭日军惨杀,后由其子胡介福接班。该班组建后曾在太湖、岳西、英山、黄梅、宿松、怀宁、望江、安庆、桐城等地巡回演出。民国36年改唱黄梅调。建国初期,班中大部分演员被抽调参加“潜山县流动班社”及其它专业剧团,不久,该班解散。该班不同时期名演员有胡遐龄、陈冬香、王焰元、聂洪波、贾敬堂、林斗文等。
余万全弹腔班道光十年(1830年)由官庄余万全组建,有演员43人,后发展到87人。曾在舒城、霍山、六安、安庆、芜湖、南京、湖北、重庆、北京等地演出。光绪五年(1879年),在江南演出间逢黄梅雨期,连续49天无法开演,遂典当行头,解散戏班。
许家畈弹腔班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由许家畈弹腔艺人许辛盘为主组建,有艺人30余人。后以5代传艺,先后有演员百余人。1980年,改名为许畈业余弹腔剧团,常活动于潜山、太湖、岳西三县地区。1986年,安庆地区文化局及县文化局对该团演出进行现场录像,作资料片存查。著名演员先后有许晓初、许祝江、许敬康、许敬重等。
许文和班光绪三十年(1904年)由艺人许文和在其家乡王家牌楼组建。该班演黄梅戏,兼演徽调和木偶戏,活动于太湖、怀宁、宿松等县乡村。民国33年左右,该班解散。
程祥溎徽班即河镇乡程家井徽班,约建于嘉庆初年,代有传人。主要演员有程发清、程发意、程发连、程发明、程祥溎、程实福、程祥富、程祥贝等。该班在家乡有固定演出场所老林坦戏台,并常到皖河、石牌一带演出,与石牌艺人交流技艺,合作串演,曾会同石牌徽调班社到下江一带演出,颇受欢迎。道光初年,程祥溎之子程长庚入班坐科学戏,程祥溎率班北上入京,程长庚一同随班。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程长庚任“三庆班”班主,坐班达30余年。
阮大麻子徽班班号“新长春”,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由县内余井阮家店及怀宁县黄龙一带艺人组成。班主阮大麻子。主要演员有华西和、王奎东、王奎印、姚芳荣等。洪海波常串演此班。主要演出地点是余井、梅城、小市港、黄龙、石牌等地。民国29年左右,停演,班社解散。
专业剧团
县黄梅戏剧团,为大集体性质的地方戏表演团体。1952年9月,县抽调黄梅戏老艺人胡遐龄、鲍金南等14人组成潜山县流动班社。1953年5月,改名为潜山县新新剧团。当月底,又改名为潜山县黄梅戏剧团。50年代前半期,剧团招收建国后第一代演员、演奏员,共20余人;后半期,又陆续招收10多人。两批进团人员,绝大多数,先后成为团内的艺术骨干。1960年前后,全团共有40余人。
从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是剧团最兴旺发达时期。演员、演奏员阵营强,行当全,纪律严,台风正,大家苦练基本功,努力提高艺术质量。这一时期,剧团演出活动频繁,场场满座,除在县城演出外,还经常自背行装,上山下乡,为广大农民演出。每年演出达300多场以上。1957—1960年期间,还先后赴湖北、湖南、江西、上海、武汉、长沙等省市演出,均受到当地观众好评。在毛主席故乡演出时,湖南韶山县人民政府赠送了锦旗;在上海演出时,应上海文化界邀请,同苏联友人举行了游园联欢。这一时期,剧团经济收入猛增,自给有余。服装、道具、灯光、舞美、乐器、音响等设备,都大大改善。
“文化大革命”时期,剧团遭受严重损失。古装戏被禁,价值7万余元的古装戏服装、道具被焚毁,一批艺术骨干遭到迫害,全团瘫痪。1970年,“精简”演职员21人(留团25人)同时招收新学员40人。此时全团有人员100多人。演出节目主要是“革命样板戏”和一些现代小戏、小演唱之类。团内经济来源主要是靠县财政拨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县剧团经过拨乱反正,落实党的文艺政策,冤假错案得到平反改正;被“精简”的一批老艺术骨干相继调回剧团;被禁10多年的古装戏重新上演。80年代初,全团有78人。从专业人员中起用一批艺术骨干充实领导班子,建立了学习、排练、演出等一整套岗位责任制,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1981年起,走文艺改革之路,分两个演出队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上山下乡,跑遍全县,全年共演出607场,收入达7.1万元。1982年,《安徽文化报》发表了潜山县剧团演出坚持以“本县为主,农村为主”的通讯报导。同年县剧团被评为安徽省文化战线先进集体,受到省文化厅的嘉奖。从1980—1983年,剧团共演出1571场,年均393场;演出收入19.81万元,年均4.95万元。
1984年后,由于电视录像冲击、经费短缺等多方面原因,剧团演出转入低潮,经常停演。1986年经县委宣传部、文化局组织力量进行整顿,调整加强了领导班子,先后调出14人,作退养安排部分人,留团46人,剧团形势有所好转。1987年,演出147场,演出收入2.24万元。
从50年代到80年代,县剧团先后16次参加省、地调会演,共上演节目30个,其中县内、团内创作的节目20个,获奖23人。参加省调会演的节目有《农中归来》、《炼锤》、《前进路上》、《出嫁之前》等。这些节目,分别由程文超、钱启贤、王满夷、王自诚编剧,由韩承平、鲍圣权、张国楼、金美林导演,由王自诚、韩华胜配曲,统由胡今涛担任舞美。先后参加省调会演的演员有;金美林、余用官、徐德宝、王凤枝(均系1956年地区选调赴省会演人员)卢金兰、韩承平、鲍圣权、伍树生、阮宜梅、安仙凤、喻安玲,其中金美林、余用官于1956年获省会演三等奖。
1956年,金美林、余用官、徐德宝、王凤枝被安庆专区选拔参加《巨流》剧组赴省演出(安徽省第一届戏曲会演大会),由安徽人民广播电台录音,在省台和中央台播放。1960年,在剧团赴上海演出期间,徐德宝、张玉华主演的《闹花灯》,由上海电视台录制电视片播映。1979年以来,演员吕婷婷、吴德满、汪文生录音唱段相继在中央及省市广播电台播放。中国唱片社及黄山音像公司为上述演员录制了盒式磁带。1983年,安徽电视台录制了由王满夷编剧,吴文忠、金美林导演,安仙凤、徐小祝、袁亚萍(吕婷婷配音)演出,团内乐队伴奏的电视艺术片《隔墙听课》,由省台、中央台播映。
从建国至今,先后有9名演员加入省剧协,5名同志参加省音协;有10人先后担任县人大代表、人大常委、政协委员、政协常委。
业余剧团
建国后,农村业余剧团蓬勃兴起。1963年,全县有业余剧团121个,1966年后大部分停止活动。代之而起的是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遍及工厂、机关、社队,高峰时达100多个。1980年,农村又开始兴办业余剧团。当年,全县55个业余剧团。1984年以后又逐步减少。至1987年,仅有业余剧团15个。业余剧团活动于农闲季节,尤其是在农历正月。50—70年代,演出为与众同乐,不收费。80年代后,多为售票演出,以团养团。
(三)剧目
县内历年上演的各种剧种主要剧目有:
1、黄梅戏
传统剧目:
《乌金记》《卖花记》《戏牡丹》
《白扇记》《牌环记》《张德和落店》
《二龙山》《吐绒记》《钓蛤蟆》
《毛洪记》《荞麦记》《砂子岗》
《金钗记》《闹花灯》《春香闹学》
《锁阳城》《打猪草》《打豆腐》
《血掌印》《补背褡》《打纸牌》
《双合镜》《闹黄府》《卖杂货》
《卖水记》《游春》《纺线纱》
《青峰岭》《蓝桥汲水》《天仙配》
《告粮官》《点大麦》《女驸马》
《鸦血记》《夫妻观灯》《包公审鬼》
《罗帕记》《山伯访友》《琵琶记》
《剪发记》《补碗》《唐伯虎点秋香》
《珍珠塔》《苦媳妇自叹》《西游记》
《葡萄渡》《郭素贞自叹》《昭君和番》
《大辞店》《瞎子闹店》《武则天》
《小辞店》《打花魁》《天河配》
《官禁民灯》《百岁挂帅》《秋青招素》
《穆柯寨》《虹桥赠珠》《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河北娶妇》《哑女告状》《人面桃花》
《花园扎枪》《三凤求凰》《萝卜园》
《西厢记》《周仁献嫂》《香罗带》
《白蛇传》《凤凰二乔》《香妃恨》
《生死牌》《嫦娥奔月》《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钟离剑》《审诰命》《三打陶三春》
《串龙珠》《两狼关》《三打白骨精》
《金鳞记》《杨八姐游春》《杜娟》
《秦香莲》《戚继光斩子》《凤冠梦》
《十五贯》《狸猫换太子》《三请樊梨花》
《双玉婵》《王老虎抢亲》《游月宫》
《游龟山》《状元与乞丐》《白蛇传》
《天波府》《三审刁刘氏》《红娘》
《宝莲灯》《梁山伯与祝英台》《铡美案》
《三篙恨》《无盐娘娘战鲁国》《棒打无情郎》
《木兰从军》《费姐》《人头娃娃鱼》
《孙安动本》《碧玉簪》《独占花魁》
《张羽煮海》《包公误》《柳毅传书》
《春草闯堂》
现代剧目:
《土劣自叹》《党的女儿》《隔墙听课》
《山乡风云》《台湾怒吼》《出嫁之前》
《杨开慧》《刘四姐》《焦裕禄》
《江姐》《农中归来》《螺号长鸣》
《八一风暴》《雪夜春风》《军民一家》
《小二黑结婚》《风华正茂》《两个苹果》
《红色娘子军》《丰收之后》《小保管上任》
《红嫂》《社长的女儿》《打铜锣》
《白毛女》《两兄弟》《补锅》
《红色的种子》《空花轿》《双救子》
《红姐妹》《瑶山春》《母子会》
《红松林》《五一前夜的战斗》《园丁之歌》
《彩虹》《雷锋》《三月三》
《王杰》
2、弹腔
《渭水河》《辕门斩子》《双插柳》
《二进宫》《郭子仪上寿》《双丝带》
《三奏本》《王春娥教子》《双救举》
《四郎探母》《三堂会审》《湘江会》
3、高腔
《长畈坡子龙救主》《观音送子》《八仙过海》
《五马跑槽》《天官大赐福》 《麒麟送子》
《财神送宝》
4、徽调
《劈山救母》《铁丘坟》《五娘上京》
《扫松下书》《昭君和番》《水淹七军》
《古城会》《文昭关》《蓝天渡》
《举鼎观画》
(四)剧场
建国前,县内少有固定剧场,演戏场所多为在露天临时搭成的戏棚。建国后50年代,县城内始建固定剧场。1979年以后,农村开始兴建固定剧场。至1987年,全县有影剧院(场)58个。农村影剧院(场)均设在乡村中心。至今在偏僻农村演戏仍有就地搭棚习惯。
万涧古戏楼万涧古戏楼又名杨氏宗祠戏台,位于县内龙潭乡万涧村,始建于清乾隆初年。道光十九年(1839年)、民国3年重修。古戏楼位于祠内前厅,有正台、副台之分。正台面积为33平方米,供演出用;副台面积40平方米,供乐队伴奏、演员化妆用。戏楼对面为看楼。两楼间为露天庭院,可容纳观众700余人。戏楼属亭阁式木质结构,曾接待过京戏、徽调、高腔、弹腔、黄梅戏等班社演出。今台上除部分木雕及土方板有损坏外,整座戏台尚好,现仍接待县区级剧团演出。
皖河剧场1954年3月在县城东街文化馆内将一旧舞台改建而成。舞台系砖木结构,面积为80平方米。台面宽7米,高5米,空间高度6米。舞台左侧为乐队伴奏处,右侧为服装室,后为化妆室。观众厅为竹木结构,四面由竹板编成竹墙,场顶为茅草棚。内设木板凳座位867个。剧场为“皖河剧社”的固定演出场所。该剧场建成后,先后接待过“宋长荣京剧团”、“庐江京剧团”和外地黄梅戏剧团的演出。50年代后期废。
潜山剧场1957年冬开始兴建,1958年3月落成。地址在梅城镇后街路3号,南北向,为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总面积为1200平方米。分观众厅(前座、后座、楼座)、舞台、化妆室、乐池、灯光楼、布景室、门厅7个部分。有长木靠背椅观众座位1104个。舞台高出地面1.1米,宽15米,深14米,空间高度为13米。剧场落成后,接待过安徽、江西、湖北、江苏、河南等省及所属市、县的各种文艺团体的演出。1963年,著名演员严凤英、王少舫来潜山剧场演出。
70年代,观众厅墙壁开始出现裂缝。1986年,省文化厅和县财政拨款维修。后又将长木靠背椅改为活动靠椅。现有观众座位746个。
二、电影
民国初年,始有外地人来县城文昌宫和汪氏宗祠进行无声黑白片电影放映,片名不详。抗战开始,也曾有外地人来县内流动放映。民国28年,安徽省电影教育工作队来潜山,放映《我们的首都》、《国货年》、《上海抗战童子军》等黑白片,每部影片均放2场,每场放映90分钟,放映地点在护国寺内(今文化馆、粮食局所在地)。每场观众达3000余人次,共放映3天。建国后,安徽省编放映队来潜山,在城乡巡回放映,后改为潜山县电影队。此后电影在县内城乡稳步发展,由组织国办电影队下农村巡回放映,到兴办社(乡)办电影队、乡村影剧场。70—80年代,是县内电影大发展时期。至1987年,全县有放映队54个,影剧院(场)58座,观众座位38093个;35毫米放映机8台,16毫米放映机55台,8.75毫米放映机14台,16毫米立体机1台,35毫米立体机1台,发电机36台;放映网点遍及全县,形成电影普及网络。近年来,因电视、录像冲击,加之乡村电影院放映设备差,电影上座率下降,一些乡村电影院停映。
(一)管理机构
1978年建潜山县电影管理站,1980年8月改为潜山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隶属县文化局,业务上受安庆地区分公司指导。1987年,有职工40人。县电影公司主要任务是负责16毫米和8.75毫米影片拷贝发行,对各级各类电影放映单位实行排片供片;对农村放映网点进行管理;对放映人员实行技术培训等。县电影公司每年对放映单位均下达工作日、放映场次、观众人数、放映收入、利润等五项指标,进行综合考评。
1983年1月,建立黄柏区电影管理站,编制3人。1984年建立黄泥镇电影管理站,不久撤销。区镇管理站为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派出机构,对所在区各电影放映单位行使业务管理职能。
(二)队伍
1955年,安徽省编电影放映63队在县内城乡巡回放映,有工作人员3人。1956年,增省编134队在县内巡回放映,有工作人员6人。1957年5月,省编63队、134队改为潜山县电影一、二队,为潜山县建立电影放映组织之始。1963年,全县有国营电影队3个:一队在源潭、黄柏、余井三区巡回放映;二队在水吼、梅城二区巡回放映;三队在王河、黄铺二区巡回放映。1970年,全县有国营电影队7个,集体电影队1个(为安徽省文化局和安徽省电影公司在槎水公社试办8.75毫米电影放映队),有工作人员59人。1976年,县电影放映队发展到24个,其中国营电影队9个,集体电影队15个,有工作人员76人。1982年起,实行电影管理体制改革,走“集体为主,多家经营”的路子。至1983年,全县在农村国营电影队除源潭区电影六队、余井区电影五队外,其余全部改为乡办、村办、场办、联户办及个体办。1987年底,全县有电影队54个,其中国营5个,区、乡办34个,村办7个,厂办2个,联户办、个体办6个,有工作人员269人。其中全民职工63人,集体、个体职工206人。全县有放映技师7人;一等放映员1人,发电员1人;二等放映员1人,发电员4人;三等放映员17人,发电员18人。
(三)放映
建国后,全县城乡放映主要有三个类型拷贝影片:35毫米、16毫米及8.75毫米。50、60年代县内放映的影片主要为黑白片。1964年,县内第一次放映彩色影片(《洪湖赤卫队》)。1979年10月,县城首次放映宽银幕影片。1982年,农村首次放映16毫米宽银幕故事片(《少林寺》)。1985年底,首次放映立体电影(《枪手哈特》)、16毫米立体电影(《他,我们见过》)。
建国初期,电影在城乡免费放映。1953年,开始实行包场,每场人民币30至40元。1955年,实行售票,城关每张票成人0.1—0.15元,儿童0.05元,农村票价一律0.10元。60年代,农村放映又由生产队或大队包场,每场人民币20至25元,由大队或生产队从提留的公益金中开支。1979年以后,城乡改为售票放映,仅少数乡村实行包场放映。城关每张票为0.25元,农村为0.15元。1985年,影片租价及放映票价开始浮动。对不同城乡,不同轮次、色别、片种、幕幅的影片,规定适当的差价。对娱乐性强、观众喜看的新故事片,经物价等部门批准,可按成人场每张票上浮0.1—0.3元,对反复放映多次的影片下浮票价。1987年,县城电影最高价0.60元,最低票价0.25元;农村最高票价0.45元,最低票价0.20元。
(四)电影院
1958年以前,县内无固定放映场所,电影放映均在露天进行。1958年,县城借县人民政府礼堂开设电影俱乐部,为城内固定放映场所。1960年,电影俱乐部迁至工人之家。1961年,占用县工会工人之家礼堂,建立潜山县电影院。1979年,又建立潜山县影剧场。
1980—1983年,县内各农村大建影剧院(场),其间共兴建53座。至此,农村电影露天放映已不多见。至1987年底,全县有影剧院(场)58座,其中县城4座。全县重点电影院有潜山县电影院、舒州电影院、311地质队电影院、黄泥镇电影院。
潜山县影剧院1979年初建成,为县内电影放映、文艺演出两用主要场所。剧院为三层楼房,建筑面积2249平方米,其中观众厅672平方米,楼座210平方米,舞台252平方米,院内有观众席1489个。1980年正式放映,该院为“二轮”供片单位。1985年,改进设备,安装宽银幕,开始放映宽银幕影片。12月,增开立体电影放映,首映立体影片为美国《枪手哈特》。同年,该院开始接待外来文艺表演团体。至1987年,共接待文艺表演团体98个,演出296场次。该院为事业单位,隶属县文化局。至1987年底,有职工22人。
舒州电影院1961年9月,在工人巷建立潜山县电影院,配16毫米放映机1台,发电机1台,784个座位。1979年,改名潜山县知青电影院。1983年10月迁至县城北门新址。1987年2月改建,更名“舒州电影院”,建筑面积434平方米,观众座位636个。配有35毫米松花江牌座机2台,发电机1台,该院隶属县电影公司,有工作人员8人。
黄泥电影院1983年12月,县电影公司利用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和中国建设银行扶持农村发展电影事业低息货款及其它贷款13万元,在黄泥镇建电影院1座。院内有35毫米放映机2台,16毫米放映机1台,发电机1台,有观众座位765个。隶属县电影公司,现有工作人员6人。
311地质队电影院该院位于黄铺镇,1978年由311地质队投资6万多元建成。总面积700平方米,观众座位928个,职工4人,隶属311地质队队部。1982年开业。
1978—1987年全县电影放映实绩表

三、录像
1983年冬,电视录像开始进入县内。最先进行录像放映的是工人文化宫和县黄梅戏剧团。到1984年,全县电视录像放映队发展到9个,其中个体户6个。
1985年,县成立社会文化管理委员会,对县内录像放映及其它社会文化活动实行统一管理,规定属国家主办的城乡广播站、文化馆(站)、工人文化宫、俱乐部等宣传文化单位,方有权放映电视录像,经广播电视局审批,发给《准放证》后方可营业。放映的录像带由电影公司按国家规定的范围统一出租。1987年,全县有录像放映队5个。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