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粮油加工设施
建国前,县内粮油加工以手工业生产为主,粮油加工工具主要是土碓、土砻、土磨、土榨等,既简陋又笨重,且产品量低质差;其次是畜磨、畜碾,多为长年从事加工的面坊、油坊使用,全县有100余家;还有水碓、水磨,因受条件限制,使用不便。建国后,县内粮油加工业从无至有,从小到大,从半机械化至全机械化、电气化,生产设备和规模都有较大发展,建立了基本能适应粮、油粗细、精加工需要的加工体系。
碾米设施民国26年(1937年)春,黄泥港富户赵子行,从无锡购回米机和24匹马力柴油机各l部,加工粮食,号“熙湖米厂”,从四乡收购稻谷,边收购边加工,日需原料1.5万多公斤,成品运往安庆、镇江、上海等地出售。开业半年,后因日军入侵,遂告停业。1949年,县总工会组织梅城镇闲散劳动力和四乡具有粮食加工技能的农民,成立砻坊,承接县粮食局的粮食加工任务。1950年,梅城、黄泥先后组织砻坊小组13个,工人121人;1951年,庐江县人来县加工粮食,工具为石臼、石锤,每臼日加工200多公斤。1953年,全县有砻坊29个,工人348人,日产大米3万余公斤,每百斤稻谷收加工费0.4元。1954年,县城砻坊解散,各区砻坊仍代国家加工粮食,直至1964年全部解散。
1955年1月,县工人碾米厂改称潜山县第一米厂,为县内第一个国营半机械化米厂,有职工24人,有以木炭为燃料的24匹马力煤气机一台,砂盘砻谷机1台,2号木斗1台,大风车1乘,每天生产9小时,加工大米9吨。1956年,王河、源潭米厂先后建成投产,两个米厂日产大米24吨。1958年,新建土米厂3个,水碾厂3个。60年代初期,先后建黄铺、黄泥镇、余井3个简易米厂,日产大米共1.5万多公斤;1963年,对县米厂厂房、设备进行改造更新;1964年4月完工投产,产量提高到20吨,并建有化验室,配合车间生产,加强产品检验制度,从而提高了产品质量。1966年,黄铺米厂改建投产,日产大米15吨,1968年再次改建,机械化程度显著提高,日产大米提高到20吨。1969年,重建的余井米厂日产量达22吨。1972年底,全县有米厂5座,厂房6座,固定资产29万多元,年产量10560吨。1973年,县内首次出口大米,保质保量完成标一籼米200万公斤、标二粳米150万公斤的任务;1974年,再次出口标二粳米100万公斤。是年,县米厂改电工程开始,安装变压器1台,电动机26台,装机总容量132千瓦,更新了配套设备,全部实现一条龙自动化生产线。米机台时产量由625公斤,增加到842.5公斤。到1983年底,源潭、王河、余井三个米厂也相继完成了改电安装工程,全县5座米厂,共有变压器5台,电动机147台,装机总容量748千瓦,班产量由原来的100吨提高到125吨,年产量由原来的8.64万吨提高到11.9万吨,产品质量普遍提高,由过去单一品种,发展到多样品种。1984年,大米加工量为30646吨,其中精米13329吨,占总量的42%。到1987年底,全县米厂及黄泥大米车间全部实现了电力生产,日产量提高到450吨,年产量提高到13.8万吨。农村粮食加工也得到较大发展。60年代初,县内王河、梅城、黄铺、源潭、余井等区部分大队、生产队购置米机和柴油机,成立集体经营的碾米厂,为农户加工口粮。1964年,全县有碾米、磨粉机36台,1974年增至638台,1978年后,集体经营的厂坊承包给个人,私人粮食加工业更加发达。1985年底,全县农村有碾米、磨粉机2041台,比1964年增长55.7倍,平均每村占有6.8台,平均2.7个村民组就有一台碾米、磨粉机。
油脂加工建国前和建国初期,县内城乡有私营油坊44家,其中21家建于清末,23家建于民国时期。19家于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先后歇业,15家时开时歇,直至现在仍在生产。其经营方式:一是来料加工,收取加工费,每榨收费3元(银元);二是料、油兑换。各油坊先以自家菜籽铺底,或预收部分换油户菜籽,加工出油后,挑油上门换籽,兑换、加工,如此循环,扩大业务。每5公斤菜籽换油1.4—1.5公斤,余油和油饼为油坊主人所得。50年代,粮食部门对油料产量多的社、队油坊选择技术好的,如黄泥乡的菱湖、余井区的工农、源潭区的大众、黄铺区的木盂等,委托其代为加工,作为县内油坊加工的定点油坊。1963年,为加强对农村土榨坊的管理,对出品率、加工率、产品质量、副产品收回以及奖赔制度等,均作了统一规定。1964年,全县农村油坊24个,生产工人172人,日产量为0.55万公斤。1978年后,农民购置各式新型制油机械;1987年底,全县农村有大、小油坊113个,日加工量4万多公斤。
1957年秋,县植物油厂划归粮食系统管理,改称潜山县粮食局榨油厂,职工30人,主要设备有:以木炭为燃料的英国产25匹马力煤气机1台,铁流筒米机、轧子机各1台,小木榨6部,流海大锅6口,主要加工菜籽、芝麻,原料以梅城区为主,并从其它区调入一部分,每年加工菜籽40多万公斤。此外,还开展加工棉油、花生油、豆油、青油、皮油、桐油、糠油等业务。1964年,油料增产,油脂加工任务日益增大,是年购进43型榨油机2台,连同木榨生产,班处理料750公斤,到1966年已有43型榨油机4台,班处理料1300公斤。1970年起,又先后安装95型榨油机4台,同时组装了相应能力的配套设备,生产能力提高到日处理料20吨。1974年起,先后加装了滤油机、炼油机,1976年改用电力生产。1979年建起化验室,对原料、成品进行检测管理。1985年,年加工菜籽能力达到5200吨,生产菜油已达到二级标准。到1987年底,全县年生产能力达到520万公斤,拥有固定资产13.61万元。
二、饲料加工设施
建国前,县内并无饲料专业生产工具和经营机构,农户用土碓、土磨加工粮食的谷皮、麸壳即成为家庭养猪的主要饲料。建国初期,县城建立工人碾米厂,所产的粉糠、米糠,年约25万多公斤,分给从业人员或投放市场出售。1953年起,县内国营第一米厂及各区砻坊所生产的副产品全部交给粮站,从此,饲料产品即成为粮食部门的经营品种之一。加工单位有国家、集体,生产工具有半机械化,有土碓、土磨,年产“两糠”等饲料达50多万公斤,均由粮站门市部销售。1957年,县第一米厂研制统糠生产工艺成功。加工稻壳成为大糠粉,每百斤加入30%的粉糠,经过匀拌,即成为“三七”糠,定为统糠。年生产统糠6.2万公斤,投放市场。黄铺、梅城、余井也开始生产统糠。1960年,粮食减产,饲料产量仅11.1万公斤;1962年,生产统糠43.6万公斤;1965年,潜山、王河、源潭米厂以及黄泥大米车间共生产统糠122.5万公斤,比上年增产101.9%。到1976年统糠饲料产量一直稳定在150万公斤左右,质量也有提高。是年,县成立了粮油饲料加工工业公司,由于没有生产饲料的专业工厂,公司未有效地发挥职能作用。1980年,统糠年产量达到387.4万公斤,比1977年增产56.6%。1984年,全县各米厂普遍改进饲料加工设备,安装饲料粉碎机11台,当年产量达528.1万公斤。是年4月,潜山县饲料公司成立,下辖中型配合饲料厂和门市部各1个,专业经营饲料、生产配合饲料品种。开始只有育肥猪、蛋鸡饲料,1985年,经不断研制,试喂比较,制成5个品种,即:仔猪饲料、育肥猪饲料、蛋鸡饲料、鱼饲料、奶牛饲料等。1987年,全县生产统糠产量527.6万公斤。
农村饲料生产,从1965年起也逐步有了发展。部分大队、生产队购置了饲料粉碎机,加工农作物秸杆。1973年,全县农村有饲料粉碎机22台;1987年底,全县农村有饲料粉碎机192台。农村饲料加工已初步实现机械化。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