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黑河治理
黑河系潜水右岸一支水系,上承太湖县的罗家河、石马河、汪洋河、小池河、白沙河诸水,中纳潜山县牌楼河,右纳长河分支斗宕河,诸河汇集,在黄泥乡金家墩下入王家河注潜水。王家河为黑河流域干流,起自黄泥乡金家墩下,经王河街、李家湾、马过水到叶家闸入潜水,全长13.3公里。黑河流域总面积为446.27平方公里,包括太湖县的刘洋、花园、小池、沙格,潜山县的黄泥、古井、黄铺、牌楼、河镇、王河诸乡。流域内水田旱地总面积19.89万亩,其中太湖占40.3%,潜山占59.7%。
过去,黑河流域洪涝灾害严重,1959—1956年,连续4年破圩,累计受灾面积22.13万亩,其中潜山境内溃堤近百处,累计受灾面积9万多亩,沙压耕田2694亩。形成灾害原因:一是黄泥地区河叉纵横交错,在不足22平方公里的圩区,就有大小圩口43个,堤多质差,难御洪水;二是斗宕河分洪,加大王家河和潜水的负担;三是潜水洪峰出现先于王家河洪峰出现两小时,倒灌王家河,而王家河内竹木、沙滩等障碍较多,洪水受阻,以致成灾。灾害最重的有黄泥、梅湖、龙湖、西联、洋荡等圩。
党和政府为避免洪水成灾,决定治理黑河,使之改道而流。1955年冬、1957年秋,经上级批准,将太湖县花洋乡(今黄泥乡前进、胜利两村)、怀宁县的王河乡,划归潜山。1957年5月至8月,安专水电局派员进行实地查勘,制订治理规划。通过三个方案相比较,确定采取“集太湖诸水于方家山嘴至长河王家坝,开一条新河入长河”的方案。
1960年1月,黄泥公社组织3千多民工破土动工。是年夏,黄泥、王河、河镇三个公社共组织民工5千多人,突击挖河半个月。是年冬至次年春,黄泥公社又发动民工2千多人开挖黑河。但几次均未达到标准,造成太湖花园公社农田受淹。
1961年4月和6月,地委先后两次召集太、潜两县有关负责同志进行磋商,并达成协议。根据协议,太湖、潜山两县以黑河为界,原属潜山的黑河以南红旗生产队和及长河对岸五星大队划归太湖。后在安专水电局领导的主持下,编制了《太、潜黑河治理计划书》,于1962年报省水电厅转报省计委批准施工。1962—1965年,黄泥公社又组织2千多人连年开挖黑河,按照“二十年一遇”防洪标准、“五年一遇”治涝标准进行施工。
1965年底,黑河治理潜山段工程全面竣工。开挖的新河长3.4公里(堤距150米,河槽宽70米,泄洪流量1000立方米/秒),建排涝闸3座,灌溉闸3座,机灌站2座,累计完成土方148.1万立方米,石方4424立方米。挖压耕地985亩,迁移居民44户、176人,拆迁房屋215间。国家总投资51.07万元。1969年11月—1970年4月,国家又投资7万元,建成跨越黑河总长193.7米的六孔双曲拱大桥1座和人行桥2座,使潜、太交通大为方便。
黑河改道工程告竣后,黄泥地区43个小圩联成一个大圩。原有69.6公里的堤防,缩减至17.27公里。王家河两岸堤防和潜水下游河堤,减轻了来自洪水的压力。县境内直接防洪除涝面积达1.5万亩,间接防洪除涝面积3万多亩,新增耕地6000亩。灌溉面积1.29万亩,其中自流灌溉9000亩。大旱时,可引太湖花凉亭水库水灌溉王河、河镇两乡农田2万多亩。黑河改道成功,黄泥、王河、河镇一带,变成了高产稳产的粮油基地。1969年,黄泥公社将在王坝闸打坝引水改在黑河口打坝引水。从此,潜、太、怀三县历史性水利纠纷大为缓解。
二、皖水治理
皖河中游,地跨潜、怀两县,支流密布,灾害严重,纠纷颇多。
中共安庆地委、安庆专员公署,为治理皖水,自1962年冬—1965年夏,先后组织潜、怀两县有关领导,正式协商8次,非正式磋商20次。在取得一致意见后,安专水电局编制《皖水改道设计任务书》,报经省计委批准。1965年8月,地委、专署对治理皖水作了具体部署。后因“文化大革命”浪潮掀起而被搁置。
1969年7月大水,皖水溃堤严重,小市港以下河堤,百孔干疮,难于修复。11月,安庆地区革命委员会领导召集潜、怀两县革委会负责人,就治理皖水问题,进行协商,并达成协议:小市港以上以复堤为主,结合退建立坝、切滩、扫障、开引河;小市港以下对河流进行改道,自小市港至黄龙一段走西线,黄龙以下走东线,经鼎成圩、人定圩入皖河。施工步骤:先进行小市港以下河流改道,后完成小市港以上退建、复堤,然后再建乌石堰水库。工地成立“安庆地区革命委员会治理皖水工程指挥部”,设在潜山县油坝小学。指挥部下设潜、怀两个皖水工程指挥所,具体指导施工。
1969年11月底,潜山从县直机关抽调20余名干部到指挥所办公。12月中旬,从全县各地组织3万多民工开进工地,在从小市港至捉生圩10公里长的河堤上摆开战阵。至1970年4月,新建了高7米、长22.5公里的新堤,开通了宽229米、长10公里的新河,完成油坝大闸1座和小闸4座,实做土方374.61万立方米,石方6000多立方米。共移民200多户,迁房1300余间,挖压农田2000余亩。
1970年冬,潜山县皖水工程指挥所由油坝迁至梅城八一堤委会。11月中旬,油坝、梅城、余井、模范4公社,动员民工11000多人,再次掀起皖水治理高潮。至1972年冬,小市港以下新河、新坝全部达到标准;小市港以上退建、立坝、切滩、开引河等任务也全部完成,共退建7处,总长3.15公里,开引河2处,长2.1公里,切滩、扫障15处。共完成土方327.8万立方米。国家先后下拨潜山经费380万元。
皖水中游经过治理,既使小市港以下支流归一,又使小市港以上河宽达400米,仅潜山境内堤线就由106.3公里缩减至41.3公里(不含梅河22.5公里堤防),减少防洪负担堤线65公里。县内皖水两岸5.9万余亩农田,摆脱了“二十年一遇”洪水的威胁,潘铺、梅城、油坝等乡的钉螺也因之得以消灭。
三、潜水治理
潜水,是皖河流城潜山境内的主要河流,流域面积1320平方公里,自野人寨出口至河口总长30.5公里,两岸堤长62.4公里,它关系着野寨、痘姆、罗汉、梅城、梅城镇、油坝、河镇,王河等8个乡镇11万亩农田的收成和沿河两岸9.58万人口及潜山县城、高宿公路的安全。历史上,洪涝灾害严重。建国后,虽经多次整修,灾害有所减轻,但因上游山区水土流失严重,河床受淤高出圩内田面1—4米,洪灾仍时有发生。从1951—1969年的19年中,两岸溃堤成灾就有7年,平均2.7年就有一次。累计受灾农田面积16.97万亩,减产粮食3619万斤。
安徽省治淮委员会勘测设计院和安庆专署水电局先后于1958年、1963年,在《巢、滁、皖流域规划》和《皖河流域治理规划》中分析论证:在水吼岭水库未兴办前,采取截弯取直、放宽堤距、加高培厚堤坝、扫障降滩、拆除挑流水牮,以加大河道泄洪能力,是为重策。县革委水利管理站、县水电局,先后于1970年、1973年,编制潜水治理《设计任务书》和《计划任务书》。1974年6月,县委、县革委文报地委、地革委审批,但未获准,故未组织施工。
1975年8月大水,潜水堤岸创伤严重。11月,县委、县革委成立“整治潜水工程指挥所”。12月,梅城、王河、黄铺三个区和梅城镇共组织民工1万余人,掀起治水高潮,日上工最多时达1.5万多人。至1976年4月,完成挖河、筑坝土方计150万立方米,石方1850立方米,浇筑混凝土650立方米,拆迁房屋700余间。地、县投资9.9万元。小圩桥以下河道、堤防治理工程基本完工。
1976年9月,第二期工程开始,日上工1万多人。至1977年6月,共完成土方204.11万立方米,石方3754立方米,拆迁房屋208间,支出经费26万元。其中,地区水电局拨款16万元。
1977年9月,第三期工程开始,日上工3万余人。“三秋”结束后,又动员受益区组织民工1万余人,继续施工。至1978年4月,第三期工程基本结束,共完成土方162.74万立方米,石方3418立方米,浇筑混凝土71.14立方米,拆迁房至1211间,共投资30万元,补助大米24.97万斤。
1978年汛后至1984年7月,每年“三秋”前和冬春农闲季节,潜水工地都有5000—9000余人上工,完成扫尾工程。共完成土方101.62万立方米,石方34962立方米。投资32.44万元,补助大米23.5万斤。
潜水治理从1975年11月开始,到1984年7月结束。共完成进建工程2处,共长1.81公里;退建工程18处,共长11.35公里;开引河4条,长4.7公里;扫除挑流水牮28处;切滩5处;整建涵洞16座;做反滤层6处,共长2.56公里;做护岸38处,共长17.6公里,共完成土方618.47万立方米,石方43984立方米。安装闸门启闭机20台。拆迁房屋2489间,挖压农田676亩。国家共投资98.34万元。
潜水治理,效益显著。1983年7月5日,潜山站出现最高洪水位31.36米,低于1953年6月25日最高洪水位0.38米,而通过洪峰流量4280立方米/秒,是1953年1880立方米/秒的1.28倍。1953年大水,下游溃堤13处,1983年大水,潜水两岸大堤却安然无恙。同时,潜水下游因新建了永和至芦家大房新坝,使王家河与潜水汇合口下移1公里,故王家河水位,在遇到历史上同等洪水位的情况下,仍下降0.7米,相应地提高了王家河两岸堤坝防洪标准和两岸涵闸自流排水能力,并为消灭钉螺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其他小河治理
建国后,除集中力量整治了黑河、皖水、潜水等主要河流外,各地还依靠自身力量,治理了一些小河流,增强了这些小河流的防洪能力。这些小河主要是:潘铺乡、梅城乡的东关河,痘姆乡的苍畈河,古井乡的野鸡湾河,野寨乡的九井河,源潭镇的范庄河,牌楼乡的云峰河,槎水乡的南堡河,罗汉乡的茅岭河、支子涧河,岭头乡的亭子河等。治理时间,大都是1975年冬—1976年春、冬,共动员民工12300多人,共完成土方60多万立方米,石方近1万立方米。地、县补助经费2.7万元。排涝灌溉农田1万多亩。新增耕地369亩。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