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潜山历史上常闹水灾。据史料记载,自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年)至1987年的680年中,发生水灾的就有121年,平均每5.6年发生一次。记有“夏月连雨,至冬始退”、“城门漂长江”、“河流失其故道”、“溺死居民无数”、“尸流数十里”等大水灾有48年。
历代明官贤士,不少人为治理水患、兴修水利作过努力。
早在东汉时期,杨州刺史刘馥、庐州太守朱光,先后于建安五年(200年)、十九年(214年),创建吴塘、乌石二陂,引潜水、皖水灌田。宋元丰五年(1082年)九月,舒州“暴水漂居民,知州杨希元筑堤千百五十丈,置泄水斗门二,遂免淫淹入城之患。”潜山县城护城堤即始于此。南宋绍定四年(1231年),石匠吴通建县北门石闸。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全县共兴塘、堰、陂、塥、塅、涧等工程43处,为民国9年《潜山县志》所记水利设施总数88%。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知县陆元锡筑沙堤,今称“陆公堤”。清顺治年间(1644—1662年),修职郎葛行仁妻何氏,卖去嫁妆,资助丈夫,添修龙形庄之护城牮。康熙三年(1664年),知县周克友“按额均亩,筑埂疏河”。康熙十年(1671年),周克友见乌石堰以下“堤岸甚多不时崩刷,近河之田颇为漂荡,遂督夫挑筑完固,民多赖之。”清嘉庆年间(1796—1810年),袁焰高捐资修建白水湖出水闸;附贡生侯达同建洋荡圩下游平心闸。嘉庆十三年(1808年),监生张绪韬修筑老石坝溃口,“历五十余年无患”。道光年间(1821—1850年)袁家河堤(今河镇乡洋荡圩)溃,殃及潜、怀两邑。周书堂邀聚七十余圩,“合力同筑,人皆德之”。光绪八年(1882年),“蛟灾堤溃”,廪生董杏生捐资督修陆公堤、殷家嘴、护城堤;贡生郭万涵监修堤坝城垣;周钰监修袁家河、菱河畈、萧家圳等处堤坝;知事陈慎容建梅树嘴、殷家嘴两座石牮,并立碑纪念。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周凤梧“捐俸赈济灾黎,筑城修堤,且置水龙,以防火灾”。
民国2年(1913年),西官堤溃。次年,知事吴俊年亲自督修,日上民工近万人。民国4年春,新坝筑成,因县官上坝督办,故名“上官坝”。民国8年,省长吕调元,鉴于怀、潜、太河流为患,筹款施治,“潜邑费款万六千余元,将前后河下流裁弯取直,去其障害,水患已减十之二三。”民国9年至民国11年,对金潭河一带裁弯取直,共做石牮9座。民国16年,吴塘堰堤溃300余丈,乡绅操凤阶、许少恒等,组织民工万余人,历时4年堵复。县政府从非灾区按每亩田征银2分,筹资支持。民国20年,加固护城堤、横夹洲、罗汉洲、西官堤等堤段。民国22年,县长黄新彦亲自督修李家湾、大同圩、洋荡圩等溃口。县督学张立纲率众劈开青田铺徐家船形船尾稍山岗,排除青田湖积水,围田600余亩。民国23年,全县共修筑堤防43处,完成土方51070立方米,投工62820个。民国26年,三保圩堤工会建三保圩老双闸,3孔,高2.1米,宽1.06米,为建国前排水闸之最。民国16年,吴塘堰堤溃时,长安坝(亦名长案坝)亦溃,后几经堵筑,均未奏效。民国28年,国民党48军军长区寿年,应罗汉乡乡长李自律之请求,组织修复长安坝。这年春,区寿年率该军176师526旅旅长邱清英和安庆行政督察区专员张威霞、潜山县长王建武、罗汉乡长李自律等,进行实地查勘,并召开民众大会,进行动员。施工期间,日上工数千人,历时一月,筑成长560米的大坝。为纪念建坝之功,当地民众立碑记其事。据统计,从民国28年至民国34年,全县历年培修河、圩堤的土方共达179.2万立方米。民国35年,全县新建和整修塘、堰共95处,灌溉面积8900余亩。
建国前,历代为治理水患、兴修水利虽做过不少努力,但由于历史原因,时兴时废,效益有限。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县内水利设施甚少,水利条件极差,“月明三夜告旱,雨落一日行舟”,大灾之年,饿、病、死亡和外流乞讨者甚多。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