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50年代开始,县区两级陆续建立了农业技术推广所、站,从事以水稻为主的粮油栽培技术科学化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1986年起,又分别建立13个乡(镇)级推广站。现在,全县三级农技推广机构,共有国家技术干部91人。
一、水稻栽培技术
浸种催芽50年代中期起,开始改变过去草包浸种,听其自然发热催芽的方式。现在浸种催芽程序为:先翻晒种子使之干湿均匀,再通过不同筛选、风选或水选等手段除稗、除瘪,然后再用容器装盛,以1%的石灰水或加入其它消毒溶液的清水浸泡。三四天后,捞起摊匀,做高温促破胸、适温催芽和低温炼芽三个不同阶段的技术处理。温度不适时,则淋热水调剂。
秧田分畦过去,不问多大秧田,多做成一整块秧板,很少中间拉沟,块大难平,排水不便,烂秧严重。1954年起,推广菜畦式“合式秧田”。畦宽约2米,人行沟中整平畦面,畦上无脚印,沟多排灌便,有利育秧,很快在全县推广。70年代后期,提倡改水耕水做为干耕干做,先将秧畦秧沟初步做平做光,而后灌水挨平畦面,捞沟底溶泥将畦面糊平,称之为“通气秧田”。现合式秧田与通气秧田同时被农户采用。
播种50年代即改过去播种“谷迭谷”为“谷挨谷”,提倡育青秀扁蒲秧。70年代,约定俗成地形成一个稀播标准,早稻秧田亩播种子100公斤,晚稻秧田亩播种子50—70公斤;提倡育分蘖壮秧,大田用种量亩约10公斤。接近80年代,杂交稻秧田,亩播种子7.5—12.5公斤,提倡育“五爪秧”,大田用种量亩约1.5公斤。原都浑水撒播,后改为清水撒播,做空气秧田的又改为露畦撒播,再做塌谷入泥处理。
育秧推行双季稻后,提出了避开寒潮提前育秧的新课题。1964年,县内即开始小面积塑料薄膜棚式育秧试验,成功后,因费用较高,到70年代才有较大面积的推广。
在推行薄膜棚式育秧的同时,人们逐步摸索出充分利用日照增加地温,促使秧苗快长的湿润育秧新技术。即在秧子下泥后,除初期(秧苗二叶一心前)寒潮期中短时灌满水护秧外,一律按“晴天满沟水,阴天半沟水,雨天排干水”要求排灌,以能保持畦面濡渍为适度,此法有效而不花钱,被广泛采用至今。
1983年,在湿润育秧技术基础上,试用地膜保温促长,获得满意效果。即在秧子下泥之后,即时用0.01—0.05毫米地膜覆盖,以抗风御寒。地膜重量轻,只须注意扫除膜上露水,不断生长的幼秧可将其自动撑起,不致于“贴膏药”烂秧,较薄膜棚式育秧少了支架,每亩用量又只须10公斤,费用要减少60%,1985年后,采用面积已达85%以上。
70年代初,在早稻“不插‘五一’秧”的口号下,部分社、队曾推行小苗带土移栽新技术。小苗秧畦大多做在稻场或平整旱地上,亩播种子300—350公斤,水沟湿畦,盖薄膜棚促长,抢季节带土铲苗掰栽。80年代,此方式已被废弃。
1977年春,黄泥新闸农科队与县农科所试行温室蒸汽催芽获得成功。随后,青楼糖岭队、余井万丰队曾以温室育秧为附近社队作有偿服务。此举在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被搁置。
进入80年代,为解决甘兰型油菜让茬迟的季节矛盾,多将早稻秧苗分两段培育。即在第一段秧苗可以动手拔起时,先在空白田里做一次密植式的移育,等大田让茬时,再作正式移栽,以保证增产。近些年,人们又运用这一技术,将撒播不匀的双晚秧苗作移密补稀处理,对培育分蘖壮秧大有好处,年移补面积在两万亩左右。
插秧在时间上,传统的单季稻插秧期在小满到芒种之间。推行双季稻后,通过摸索、总结,确认县内最佳插秧期分别是:双季早稻,4月下旬至立夏前。双季晚稻,一段育秧的粳稻与6号组合杂交稻,大署至7月底,不能如期栽插的,则作两段育秧处理;64号组合杂交稻,可缓延到处署后至立秋前,但必须插足基本苗。
在密度上,过去也流行行株距七八寸为宜的说法,但实际上有大部分人插“一尺挂两头”的稻棵。农业合作化开始,逐步强调“往往(行株距)六七寸。棵棵六七根”的统一插秧标准。人民公社规定插秧要以2×2.5寸或2×3寸为标准,强调拉绳子定行距,带“插秧指行器”比株距。其结果是,浪费劳力,降低了产量。60年代后期,农技部门提出新的密植标准:早稻,早熟品种5×3寸,基本苗亩须25万;中迟熟品种5×4寸,基本苗亩须20万,中稻、单晚6×5寸,基本苗亩须15万;杂交中稻的基本苗亩只须8万,双晚秧,以6×4寸或5×4寸为宜,杂交稻基本苗亩只须10—12万,粳稻稍密,基本苗亩须20万以上。近年,一些科学种田基点单位,正在进行7×4寸、8×3寸或8×2.5寸的宽行窄株试验,比较何种密度最科学。拉绳插秧可有效地控制需要的行距,30年来一直盛行。
在深度上,原来提倡“早稻水上漂(浅插),双晚插齐腰(深插)”。推广稀播育秧后,双晚稻也宜于适当浅插,以根部入泥可使秧苗竖立为适度。
田管传统的水稻灌溉,多用通庄串灌、漫灌方式。60年代提出“浅水勤灌”新措施。70年代推行田间各扶“子坝”做排水沟,使共水田块沟沟相连,形成临时排灌系统。各田块独立门户,按各自实际情况,该排则排,该灌则灌,不受外界干扰,奠定了此后实施科学肥水管理基础。沿山田、冷水田,多做背沟、环埂沟以排除冷浸水。
70年代才广泛推行“早管促早发”的技术措施。首先改变过去“满月三交草,十天耘头交”的传统方式,早稻一见“活棵”(插后5—7天,新根长稳)即开始田管;早晾脚(排水露田)、早耘草、早追(分蘖)肥,以使其前期一轰而起,很快搭起丰产苗架。插双晚用稻草还田,及时以氮肥打板,避免稻棵熬苗,随即抓紧施肥、中耕、治虫,步步突出“早”字,落实“发”字,以确保其增产。
矮杆早稻封行后,要立即排水晒田,控制其无效分蘖。早熟品种插后25天左右,晚熟品种插后一个月左右,是最佳烤田控长时机。凡苗足、势旺、田肥、泥脚深的,遇阴雨天多时,要开沟早烤,重烤,烤到“田边发大裂,中间人站得”;一般天气,也要烤到“田边鸡毛裂,中间晒僵皮,脚踩不沾泥”。苗情差的高塝瘦田,只须排水晾田,到田里长出“蚯蚓粪”即可,在达到“中控”目的后,即时灌水,保持一定的抽穗水层。齐穗后则宜浅水勤灌。最后,保持田间湿润即可。
二、小麦栽培技术
播种期一般在霜降—立冬之间,少数年份因此期间内阴雨天多,无法整地,推迟到立冬之后。农谚有“寒露早,立冬迟,霜降种麦正当时”之说。
种子处理传统做法用风选、筛选。50年代为防止虫害,采用“六六六”药剂拌种;为防治腥黑穗病、线虫病,采用泥水、盐水、石灰水浸种。现因上述病虫已不造成危害,仍采用传统的种子处理方法。
播种方法传统做成宽沟窄畦,畦宽3—4尺,沟宽约1.5尺,土地利用率低,一般不超过60%。多为打宕点播,密度(8—10寸)×(10—12),亩播种量10—15斤。从50年代中期起,推广宽幅条播,接着改为窄行条播,用种量每亩增加到15~20斤,后来,多数地方又沿用打宕点播的播种方法,但窄畦宽沟的现象有所改变,土地利用率增加20%左右。
施肥、田管一般采用每亩10—15担水粪点宕,每亩30担火粪盖籽。年前锄两次草,追施1—2次稀薄人畜粪尿,腊月天重浇一遍人畜粪尿,并收集垃圾和猪、牛栏粪壅盖麦苗。春季经常清沟排水,并再锄一遍草,一般至5月中旬小满边收获。建国后推广化肥,小麦施肥量大增,主要化肥种类为氮肥和磷肥。施肥原则为“重施基肥,巧施追肥”,基肥施用量占整个施肥量的七成左右,一般每亩用25公斤磷肥加5公斤尿素拌火粪做基肥,尿素兑人畜粪尿做追肥。
70年代后,县内出现育苗移栽新技术。1977年,黄泥文昌等农科队,曾试验寒露前密播小麦,然后抽苗移栽到双晚田,比直播小麦明显早熟高产,且有利于麦茬后早稻夺取丰收。1982年起,野寨东风村,一直利用油菜育苗地让茬后撒播小麦,播期宜在11月上旬,然后抽苗移栽到胡萝卜地里,亩产可达200公斤左右。
三、油菜栽培技术
传统采用直播方式,一般寒露边播种。早播往往造成冬前抽苔,过迟苗小易冻死。农谚有“霜打油菜夹,到老都不发”之说。播前整地做畦,畦宽3—4尺,打宕点播,密度约8×10寸,每亩约五六千宕,用种量约0.25公斤。每亩用30担上下火粪拌籽点播,播后薄土盖宕。出苗后间苗定苗,一般每宕留3—5苗,并及时锄草追肥提苗。阴历年关一般普遍浇一次粪水,立春后再浇一次抽苔肥。白菜型油菜收获期一般在5月上旬。80年代初,推广育苗移栽,但至今直播面积仍占70%以上。一般加施磷肥做基肥,甘兰型油菜普遍推广施用硼肥,以防花而不实。
70年代后期,大力推广甘兰型油菜和油、稻、稻三熟制,配套推广甘兰型油菜育苗移栽技术。1979年,县农业局系统在今潘铺乡山塝村民组和野寨乡东风村河畈村民组进行油菜大苗移栽试验获得丰收,其中有2.4亩平均亩产达222.5公斤。1980年,全县油菜育苗移栽面积发展到3000亩。油菜育苗移栽技术要点有:适期早播(甘兰型9月中下旬,白菜型10月上旬),施足基肥,防治蚜虫。菜苗要达到移栽时“三个‘六’”(六片绿叶、六寸高、茎杆粗6毫米)。冬前“三个‘八”(八片叶、八寸高、茎杆粗8毫米)的大壮苗标准。当前,不少区乡都在采用此技术。野寨东风村,逐年以大壮苗移栽甘兰型油菜600来亩,亩产平均在125公斤以上。他们多是在黄豆茬旱地上育壮苗。
1985年起,推广午季粮油作物免耕播种技术。县内,以在双季稻茬后板田上免耕播油菜者居多,仅三妙乡近两年都有500多亩。因这一技术试种成功,人们在开始怀疑插水稻秧时必须做到田糊泥溶的传统耕作方式。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