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低产因素
县内水田土壤,存在着冷、砂、粘、酸、浅、板等多种低产因素。盆谷冲垅的底部田块和潜、皖、沙等大河坝脚的低洼田,常年冷水浸渍,“冷”得作物不易生长发育,其面积约占水田总面积的15.4%。中部冈地,有34.6%的水田,土壤酸性较高;各处冈地,有4%的水田,耕层浅于13厘米。冈、畈地区共有的粘重田块,约占28%;粉砂量高,易于淀浆板结的水田,有3%,质地偏砂,有漏水漏肥现象的田块,在近河的圩畈地区,约有25%。
长时期的花草双季稻连作,使土壤次生潜育化的面积,已达到双季稻田的22.8%。
二、改良措施
建国后,土壤改良的主要措施有:
客土改土一是发动千军万马,搞泥田掺沙,沙田掺泥的大协作;二是常年累月,持之以恒地捞沟塘泥,换老墙土、锅台土下田,潜移默化地改良土壤的砂、粘、浅、板等状况。70年代中,黄铺区掀起过改土高潮,大搬罗汉的平桥余湖地方河堤溃口时的积沙,改良了一些典型粘重板结的犟泥田。同时,该区还大量采用红砂岩含量很高的草皮垫猪圈,而后下田改土。这既改善了部分田土的耕性,但也出现了小部分田块因施砂过度而产生轻度的砂化。
增施有机肥1953年,县内开始施用化学肥料,到1963年,年平均施用量仅近500吨。但自1964年超千吨之后,年年增长,1978年超万吨,到1987年前,年施用量已经常接近于两万吨。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土壤结构起了破坏作用。为制弊兴利,县农业部门推动绿肥的种、采、积、制工作。全面指导用磷肥种好红(蓝)花草和夏季绿肥,鼓励山区打槎头、割青草下田。圩区大放“三水一萍”(水浮莲、水花生、水葫芦、绿萍),经畜类过腹或直接沤制下田,丘岗区做闷包,大搞稻草还田等等,并提倡多养生猪,圈肥下田。由于对这些工作常抓不懈,多年来,水田的有机质逐渐增加,耕性不断改善,培厚了耕作层,活化了土壤。
换茬轮作长期采用“肥稻稻”耕作制,水田次生潜育化现象日益显著,起初“花草种三年,孬田变好田”的农谚逐渐改成了“花草年复年,好田变孬田”。县农业部门及时提出合理轮作换茬办法,要求山区扩麦压肥,圩区畈区扩油压肥,推行花草与油菜麦3年一轮换的耕作制。黄泥地带坚持轮作制多年,每年秋种油菜占其水田面积的40%以上,以致水稻高产再高产。1985年,农技人员指导潘铺山塝村民组,试行在花草种子田中育地膜花生一杂交晚稻,或者育地膜西瓜—杂交晚稻的新耕作制,取得了当季增收、后茬增产的明显效益。近两年,花草西瓜稻接茬已在全县扩大到500来亩。
排水治“潜”对潜育型水稻土(俗称烂泥田、陷泥田、冷浸田或沉水田),采用开沟排水为主、午季种植为辅的措施。山区实行明沟(环山沟、环田沟)和暗沟(田内沟)相结合,以排除山水泉水,并避免用冷泉水灌田。圩畈低洼田,着重开好排涝沟,沿河开好侧渗沟,田内深沟高畦,改冬沤为冬翻、冬种。提倡在冷型田中施用腐熟的有机肥、速效磷钾肥、石灰和猪、牛粪肥,以提高地温。
1987年秋,全县开展大规模改沤扩午活动。农水部门合力,各自提出国家下达的“以工补农”款共4万元,在余井圩陷六段搞改沤扩午试点工程。1988年竣工,将沿河坝脚老沟,拓宽加深,筑成一条长1700米、宽3米、深1米的主干沟,并在圩内开了四条全长1100米的“井”字辅佐沟,较有效地排除大河渗水和圩内积水。此举,直接改造沤水田730亩。1987年当年,即扩种菜麦类365亩,花草342亩,冬种指数由原来的13.7%提高到96.8%(加上单季稻增产,双季稻面积扩大而增收等因素,1988年,该圩区净增产值相当于投资总额的1.45倍)。
安排“低改投资”在中央、省下拨的发展粮食生产专款中,1987年,县农业部门安排低产田改造资金10.9万元。年底验收,实际改造各类低产田4965亩,超计划近25%。
1987年全县低产田改造情况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