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茶
早在唐代,县内(时为舒州)天柱茶即已驰名九州。《茶经》:“杭州临安、于潜二县生天目山者,与舒州(茶)同。”《国史补》:“常鲁公使西番,煮茶帐中。赞普问曰:‘此为何物?’鲁公曰:‘涤烦疗渴,所谓茶也。’赞普曰:‘我此亦有。’遂命出之,以指曰:‘此寿州者,此舒州者,此顾渚者,此昌明者……’”《玉泉子》中,记有宰相李德裕向舒州牧索天柱茶的故事。
《宋史·食货志》:淮南设13个榷茶山场,舒州就有3个,后并在各山场置茶事官衙。淮南生产“散茶”,官定其斤售起码价格为“十五钱”,而“舒州罗源场茶,斤售钱五十有六。”
清顺治年间,潜山县“岁派供应库”:芽茶145公斤,茶叶142.5公斤。
民国8年(1919年)调查,县内仅北乡种茶100亩,茶叶总产40担(每担折合50公斤,下同),民国15年,省建设厅统计潜山县茶叶产量只28担。到抗日战争头两年,产量又上升为500担和292.5担。1949年,全县茶园532亩,产茶280担,总值3.5万元。
1954年起,县内开始以年增百亩、数百亩以至千亩、数千亩的速度扩大茶园面积。1958年新增2500亩,1971年新增1789亩。进入80年代后,除极个别年份外,年年新增茶园都在千亩以上。其中增长较多的是1982年4430亩,1983年6787亩。茶园总面积,1976年全县始达万亩;采摘总面积,1973年都在千亩之下,1974年猛增到6500亩,以后逐年上升,到1986年便超过万亩。1987年,全县茶园总面积23606亩,可供采摘的14776亩,茶叶总产253.1吨,总值达151.6万元。
全县茶叶基地,分优适生区和适生区两大类,各类中都有一个次适生区。
优适生区:该区包括水吼全区及龙关、槎水、逆水、彭河、官庄、龙潭诸乡共89个村。它们的茶园多在海拔200~600米的中低山上,植被较好,日照较短,常有云雾呵护,茶叶内质好,是县内名茶的主要产区。次优适生区为水贵、大水、后冲、塔畈、黄柏、杜埠、岭头、双峰、源潭、野寨、痘姆、牌楼等乡的61个村,其间茶园主要分布在海拔100~300米的低山丘陵上。这些地带处于大山外沿,植被破坏严重,茶农栽培目的以自用为主,所以多零星种植或与其它农作物间种。
适生区:该区指县内中部冈地一线,包括国营园艺场、县茶场,以及双峰、棋盘、三妙、岭头、青楼、余井、潘铺、野寨、痘姆、牌楼等乡的全部或大部分村。该区主要是自6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茶园,分布在海拔50~100米缓坡地上。培植管理水平较高,是我县目前商品茶的主要产地。次适生区在县西南部的低冈地上,主要包括桃铺、古井、罗汉、河镇、黄泥等乡和王河农场。该地区可耕地多,产粮多,茶叶质量稍次之。
从1980年起,县内茶叶科技人员致力于茶叶制作的研究,用水吼区采摘的天柱中叶种(暂名)茶树的幼嫩芽叶,摸索制成“天柱晴雪”,1985改名“天柱剑毫”(叶形似剑)。同年6月,被评为全国名茶之一。1987年,天柱剑毫产量达1074公斤,总产值约5.4万元。
近年来,县成立了名茶开发公司,组织专门班子研究茶叶的制作技术,开拓名茶销路。目前,天柱剑毫已打入合肥、上海等地市场,而且带动了大宗茶的产销。
二、桑
明代县内已是桑麻遍野,知县铁处义“以农桑为政务”而入历届《潜山县志·名宦传》。
植桑有准确统计。1953年,全县桑园面积为410亩。大跃进的1958年,突击植桑7590亩,成活者仅占5.1%。三年困难时期,毁桑种粮,造成60年代桑园萎缩状态。
1970年,潜山县开始广植湖桑,是植桑事业的新起点。1973年,潜山县第一次参加省蚕桑会议,被列为蚕桑生产重点县之一。1974—1977年,虽然盲目移湖桑上山遭到失败,但桑园面积仍有大跨度扩展,其成林面积,由1000多亩到3000多亩,到8000多亩,再到1.3万多亩。进入80年代,递增年多,递减年少,1983年的20195亩是最高数额。1987年,通过逐级核实,全县桑园共为12568亩。
现今的桑园,主要分布在黄柏、塔畈、大水、槎水、源潭、余井、杜埠、横中、五庙、牌楼10个乡,其中的塔畈、体元、大桥、油坊、五庙、乐明、陆河、三河、万丰、暗冲、进士、佛岭、程冲、双河、蓟河15个村,据1986年统计,成林桑园占全县的40%。此外,双峰的柴庄、大水的平峰、后冲的杨庄、塔畈的双畈、槎水的昆明、龙关的皂河、牌楼的陈桥等村,也有一定数量的成林桑园。1987年分区统计桑园面积的比率:黄柏41.94%,水吼15.58%,源潭15.45%,余井14.79%,黄铺9.5%。
桑树品种:民国26年,由在日本专攻蚕业的留学生吴廓民引进了湖桑苗木,在五庙一带栽培,但未获推广。建国初,野桑树种(实生桑)仍占绝对优势。1965年,开始引进浙江桐乡县的湖桑种苗,随即逐步发展成大气候。当前的当家品种是:湖桑197号、湖桑32号、湖桑7号、湖桑199号,以及金寨和青阳的湖桑等等。
三、苎麻
历史上,潜山用自产的苎麻织成苎布,作为贡品进贡皇上。《新唐书》:“舒州,土贡苎布。”《元丰九域志》:“舒州,土贡白苎布二十匹。”
旧志:“苎麻宿根在地,至春自生,每岁三刈,获利甚速,为前后河大宗出产。”民国23年,全县产苎麻900担(每担50公斤,下同);25年,增产到1100担,但到1949年,苎麻生产濒临灭绝状态,总产仅115担,播种面积也仅250亩。
建国头三年,全县苎麻亩数与总产担数都在100—300之间。后因组织生产自救,供销合作社大力经营购销,故从1952年开始大幅度上升。1953年即达1115亩和1520担,到1959年,面积虽稍减,总产却增加到82.5吨。再后,则由天灾、政策失误和产品滞销等缘故,苎麻生产出现惊人回落状况。自1961—1979年,播种面积长期徘徊在三四百亩之间,除个别年外,产量也只上下于20—35吨之中。
1985年,县外贸公司组织苎麻出口,1986年,县棉织厂生产棉麻混纺和棉麻交织布,苎麻有了销路。其种植面积骤由1984年的428亩升到865亩,再升到2528亩,总产量也由38.85吨、51吨,再增到180吨。1987年,全县苎麻猛增到5233亩,产麻达250吨。
50年代县域调整后,县内苎麻产区主要集中在潜水沿岸的雾下、白水、水吼、杜埠等乡,它们历年的面积、产量都占全县的九成上下。
70年代末期,为鼓励农民种麻,每发展一亩麻园或多交0.5公斤麻,分别奖励粮票500斤或5斤。80年代中期,引进湖南芦竹青和园叶青麻种,产量及出麻率都超过老品种青麻。
四、水果
村前屋后种水果是潜山县的历来习俗。黄庭坚在《题潜山》诗中,曾以“人家橘柚间”之句描述此地村落风光。
过去,农家多自种自食,水果作为商品上市的数量很少。1958年,县建立国营园艺场,在以潘铺为主的荒冈上垦殖果园1864亩,揭开了潜山县有成片果园的历史扉页,但因土壤不宜,管理不善,成活林多年只在千亩以下。70年代后期,部分果园改为茶园,到1979年,其面积减少到565亩。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生产水果的积极性也得到发挥。1980年,果园面积骤增一倍;1986年,又在此基础上再增两倍,有效面积为3245亩。
水果年产,建国初年为70吨左右,以后虽小有回旋,但总趋势仍在逐渐增长,到1967年,年产达205吨。因受自然灾害影响,第二年陡跌到20吨。1973年,恢复到建国初的水平。再后,则平均每年以50吨巨额递增。1978年跃居历史顶点,年产水果390吨。果改茶时,加上果树老化等原因,又有三四年年产100吨左右的过程。1983年后,复呈回升势头。1987年,全县果园面积3617亩,总产255.3吨,内含梨29.8吨,桃80.4吨,柑桔120.5吨。
县内传统的水果品种,主要是梨、桃、杏、柿、李、梅、柑桔、葡萄、枇杷、苹果、樱桃等等。梨与桃,历来是县内商品水果的大宗,建国初至60年代末,它们分年占水果总产的比率,由30%逐步上升到70%左右,整个70年代,其比率几近于100%。进入改革之年,其它品种上市量增多,人们对水果的需求习惯改变,其比率已下降到50%上下。
柑桔是县内水果近年来发展的大宗品种之一。1973年末,引进浙江黄岩的温州蜜桔苗10万株,在余井公社建军大队试栽1100株成活。后又在中部冈地,如余井公社的文治、万丰大队,三妙公社的大兴大队试种,效果不佳。截至1981年,栽植苗共328万株,而存活有价值的植株尚不足1万。经过专门班子调查论证,认为县内安宿公路西北侧沿山丘陵带,气温、海拔、土壤、湿度、朝向等条件较宜种植柑桔。如岭头公社的黄岭、双溪、丈良、高楼、蓟河、天圣、岭头、程祠、天明大队,余井公社柴阁、松岭大队,杜埠公社的暗冲、杜埠、湖田大队,野寨公社的风景、双塘大队,白水公社的白水、仙岩大队,痘姆公社的元峰、段冲、汪岭、红星大队,源潭公社的路口、长安、西山大队,牌楼公社的棋盘、金河、陈桥、湖墩大队,双峰公社的杨冲、双峰、联盟、柴庄、友爱大队等地,都属于宜桔冈地,共约5000余亩。1982年,将栽植重点移向这一地带,发展很快,当年面积200亩,第三年便是1210亩。1987年,全县柑桔有效面积2990亩,总株数为54万边近,商品桔由1977年的“0”,上升为水果年总产的47%。目前重点集体柑桔场有长春场、长春水库场、枫树组场、友爱村场、建军村场、仙岩村场、红旗水库场等,栽培200株以上的重点户也有200余家。近年来,产量虽在增加,但品味还不尽如人意。
五、蔬菜
县内菜园地,1949年及其以后四年为7000亩上下,1954年增到9585亩,第二年超过万亩。从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大多数年稳定在1.1万多亩,而1959和1960两年,因经济困难,农业歉收,蔬菜生产出现过大起之势,前一年为1.93万亩,后一年竟为2·83万亩,跃居历史之最。随即恢复正常数目。“农业学大寨”高潮中,社员菜园地几被全部没收归公。1967年至今,虽然小有涨落,大体稳定在1.4万至1.6万多亩的数目中。
由于一地多茬和稻后种菜的安排,特殊年份的蔬菜实播面积与菜园地面积悬殊很大。1957—1964年,所谓“瓜菜代”,年平均实播约6.3万亩,其中1959年高达16.9万亩,此后两年也分别为8.6万和7.5万亩,形成一个高峰期。“农业学大寨”和“文革”时期,把农民私人种菜卖菜看作“资本主义行为”,大砍大削。1967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仅有2423亩,人均0.006亩,菜园地利用率为14%,而且用老品种老办法兴种,出莱率低,是城乡蔬菜供应最困难时期。尔后随政策的或宽或严,市场管理的或松或紧,蔬菜生产呈小涨小落状况,截止1978年,菜园地的利用率都只上下于47%至23%之间。改革开放后,经济效益意识普遍增强,蔬菜生产也从中崛起,1984年种植面积达14067亩,1987年又上升到19983亩。
偏远农村的蔬菜品种仍是传统的萝卜、白菜、茄子、葫芦、黄瓜、北瓜(南瓜)、丝瓜、豇豆等,自种自食而已。
1976年3月,梅城镇划出123家农户、240亩耕地成立蔬菜大队,揭开了县内有商品蔬菜专门生产基地的历史。近年来,以此为中心,带动城关附近的太平、东风、利民、八一诸乡村商品蔬菜生产,保证了不断发展中的县城居民的蔬菜供应。一般乡镇周围村民,也正在形成出售商品菜的习惯。
商品蔬菜各类品种有:
白菜类
白菜,有矮脚黄、三月白、四月慢、上海青、水白菜(伏白菜)、圆杆青、高杆白等;
结球白菜(大白菜,俗称黄心白),有70年代引进的山包头,80年代引进的山东4号、核桃纹、鲁白1号、鲁白3号、鲁白6号、北京大青口、北京小青口、城杂5号、83—2、小杂55等;
芥菜,有本地品种扁杆青、油叶芥,有引进的花叶雪里蕻、圆叶雪里蕻等。
甘兰类
结球甘兰(俗称包心菜或包菜),有京丰1号、晚丰、紧心包、黑叶子平头、日本小平头、夏光等;
花柳菜(也称花菜),全系引进品种,有珍珠60天、法国80天雪球、瑞士120天雪球等;
球茎甘兰(俗称工兰),70年代末曾有引进,现未见种植。
根菜类
萝卜,原仅有当家品种枞阳白,80年代引进象牙白、火车头早、浙大长、北京心里笑、上海杂交白等;
胡萝卜(俗称红萝卜,城西沿西河产者最佳),是本地著名土产。
茄果类
西红柿(俗称蕃茄),60年代初从安庆引进,有台湾大红、强力寿、早丰、早魁、蒲红5号、组合l号(皖杂1号)等;
茄子,本地品种有白茄、青茄、紫茄,80年代初从安庆、合肥等地引进广州羊角茄、杭州红茄等;
辣椒,本地品种有潜椒、朝天椒,1982年引进和县早椒,1983年引进华椒7号,1984年引进早丰1号,1987年引进善后椒等。
瓜类
黄瓜,本地品种有黄白皮黄瓜,青皮黄瓜,1984年引进津研2号、3号、4号、5号、6号、7号及长春密刺、宁阳大刺等;
冬瓜,有本地青皮冬瓜和青白皮冬瓜;
其它瓜类,有丝瓜、瓠子、葫芦、苦瓜、南瓜(俗称北瓜)、菜瓜等。
豆类
豇豆,本地品种有八月白、八月乌,引进的有一点红(鹰咀红)、之豇28—2等;
毛豆(俗称黄豆),有五月拔、六月爆、青阳早选、东北毛豆等;
其它豆类,有蚕豆、豌豆、扁豆(俗称月亮菜)、刀豆(有蔓生、矮生两种)、四季豆、梅豆、绿豆等。
绿叶菜类
芹菜,有桐城水芹(旱作)、白银杆香芹、青杆香芹等;
菠菜,有尖叶、圆叶两种;
莴笋,有本地品种尖叶鸭蛋笋、圆叶鸭蛋笋,引进的有结球笋等;
蕹菜(俗称空心菜),有水生、旱生两种;
其它绿叶菜,有蓬蒿、芫荽菜、苋菜(分红、青两种)等。
葱蒜类
大蒜,原有舒城大蒜、湖北大蒜两种,近年又引进了产量高、成熟早的洋蒜;
洋葱,原有红皮洋葱,又自合肥引进美国黄皮洋葱;
其它葱蒜类,有香葱、大葱、韭菜(分细叶、宽叶两种)等。
薯芋类
马铃薯(俗称土豆),50年代自北方引进,现种薯主要从宿松引入:
豆薯(俗称地瓜),80年代前期引进,现种植者较少;
山芋(俗称红芋,即红薯)爪,即山芋之叶柄,居民喜以其作菜食。
其它薯芋菜,有芋头、生姜等。
水生蔬菜类
有藕、菱、荸荠、蒋白(俗称高瓜)、慈菇等。
多年生蔬菜类
有洋生姜(亦称洋芋)、春(竹)笋、冬(竹)笋、黄花菜等。
野生半野生蔬菜类
有地耳(俗称地踏菇、学名葛仙米)、莲花姜、荠菜(俗称地秧菜)、蕨菜、马齿苋等。
食用菌类
天然生长的有茅草菇、松树菇、雷打菇,人工生产的有蘑菇、草菇、凤尾菇、平菇等。
县内当地蔬菜品种中,雪湖藕、野寨胡萝卜、五庙生姜、蔡林庄白萝卜,因气候、土壤、湿度等自然条件关系,特别鲜嫩可口。
上一篇:第二节 绿肥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