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据史册所载:汉建安时,刘馥为扬州刺史,即兴治吴塘堰“以灌稻田”;吕蒙以“皖地肥美”而请急攻曹军,得皖后,亦即“凿石通水,增广(吴塘、乌石)两陂水利”。以后,历代来此执掌州县者,多有倡修堤闸情事,但多是时断时续的短期行为,不能改变农业生产困境。仅以吴塘一堰为例: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堤溃,淹没农田数千亩,一直放淌13年,到道光年间常大忠任知县时始得修复;民国16年(1927年)溃堤300丈,拖延4年才堵口。因此,历史上县内偶或有“米薪饶便”之年,更多的则是“兵燹之后乘以灾歉,生齿众而食艰,物价增而用匮”之时。
在封建制度束缚下,县内大片土地为剥削阶级所占有,广大农民无田或少田,生产技术落后,自然灾害频繁,瘟疫时多流行,这些都严重地制约着潜山农业的发展,使多数农民处于饥寒交迫中。旧《县志》里,“大饥荒”,“百姓采草根树皮为食”,“连年饥馑,米价暴涨”等等记述,屡见不鲜。民国34年至38年间,今梅城乡河湾村焦四坊(亦称桥四方),因血吸虫病流行,使当地劳力死亡和外流100余人,出现61个绝户、10个孤儿寡母户,以致600多亩良田无人耕种。
在漫长岁月里,潜山农业处于封闭状态,直到民国时期,全县农民仍安于春耕夏种,秋收冬藏,一犁一耖,一犁一耙,一稻一麦,一稻一油,或一稻一空(白田)的老式耕作制度,产量低而不稳,生计非常艰难。旧时《安徽省统计年鉴》载:民国23年,潜山县“粮食生产量492千担,消耗量675千担,逆差133千担”;民国29年,“粮食生产量573590担,消耗量799963担,逆差226373担”。1949年,全县粮食总产66656吨,单产180公斤,人均口粮不足200公斤,山区农民更在150公斤以下。长期以来,县内多数农民过着半年糠菜半年粮的生活。
建国后,县委、县政府把发展农业生产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50年代初期,县政府先后设立建设科、农建科。1955年5月设立农业局。1957年6月改设农林局,同年12月复建农业局。“文革”期间一度瘫痪。后又组建农林局,1978年6月撤销农林局复建农业局,1984年3月更名为农牧渔业局,内设4个股、室。现局下设农技推广所1个;土肥、植保、畜牧、水产、农机管理站5个;农、茶、园艺、鱼种、水稻原种场5个;名茶、种子、农机公司3个。全县共有国家农业干部164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4人,中级57人,初级49人,技术员29人,另有专职农民技术员55人。
38年来,县内农业生产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由于某些时期政策上的失误和自然灾害的影响以及其他方面不利因素的制约,农业生产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
1950—1957年,是农业生产大发展时期。这期间,由于实行了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同时,实行了耕作栽培制度的改革,圩畈和丘陵地区开始推广双季稻。在兴修水利、改良土壤、推广良种和合理密植等方面,都迈开了坚实的步子。尽管在1951、1953、1954年,遭受严重洪涝灾害,但农业收成仍大步增长。1957年,农业总产值2573万元,比1949年1347万元增长91.0%,年均增长8.4%。这年粮食总产120585吨,油料总产1756吨,生猪年末存栏91390头,分别比1949年增长0.8倍、2.95倍、1.5倍。
1958—1960年,是农业生产大滑坡时期。这期间,由于“大跃进”左倾错误和严重干旱的影响,农业大幅度减产。1958、1960年,农业总产值分别比上年下降5.6%、3.1%。1960年粮食总产76010吨,油料总产600吨,生猪年末存栏28989头,分别比1957年下降37%、65.8%、68.2%。
1961—1965年,是农业生产稳步回升时期。这期间,贯彻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缩短工业战线,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缩小生产队规模,并一度推行“责任田”。1964年起,又开展“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同时普遍推广双季稻和“油——稻——稻”、“肥——稻——稻”等三熟制,大搞早稻薄膜育秧和早稻良种化。因此,尽管1961、1965年大旱,1964年先涝后旱,但农业生产却出现了稳步回升的好形势。1965年,农业总产值4723万元,比1960年增长41.2%,年均增长7.1%。这年,粮食总产111970吨,油料总产1042吨,生猪年末存栏72095头,分别比1960年增长47.3%、73.6%、148%。
1966—1975年,是农业生产缓慢发展时期。这期间,由于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破坏,由于“文革”的严重左倾错误的影响,“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偏离了正确方向,大部分地区实行大队核算,平均主义倾向严重。同时,1966—1968年连年干旱,1969、1970、1973——1975年又遭受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因而,农业生产遇到极大的困难。但由于广大干群力排来自“左”的方面的干挠和破坏,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大建水库和机电排灌站,大规模地进行皖水、潜水治理,努力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田,因地制宜地改田造田,扩大耕地面积,大搞群众性的科学种田活动,初步形成了四级农科网,早稻薄膜育秧、小苗带土移栽、双晚稀播壮秧等生产技术广泛推广,因而,农业生产在遭受挫折中所前进,呈现缓慢发展的形势。1975年,农业总产值6788万元,比1965年增长44%,年均增长3.7%。这年,粮食总产162415吨,油料总产1143吨,生猪年末存栏139341头,分别比1965年增长45.1%、9.7%、93.3%。
1976—1980年,是农业生产在徘徊中前进时期。这期间的头三年,经济建设在指导思想上仍未摆脱“左”的影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清除经济工作中左倾错误的影响,农业生产形势逐渐好转,但由于1977、1980年洪涝,1976、1978年干旱,农业生产受到很大影响。5年中,农业总产值比上年下降的有2年,比上年上升的有3年。1980年,农业总产值9994万元,比1975年增长47.2%,年均增长8%。这年,粮食总产144760吨,油料总产2229吨,生猪年末存栏158937头,分别比1975年下降10.9%和增长95%、14.1%。
1981—1987年,是农业生产持续发展时期。这期间,农村普遍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出现了土改后又一次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机械化加快了步伐。科学种田掀起了新的热潮。杂交水稻由示范到普遍推广。一些先进的实用栽培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地膜育秧代替了薄膜育秧。从1985年起,又狠抓了农村经济第二步改革——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和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和养殖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庭院经济,促使过去长期单一化的农业生产开始向多层次、综合发展的经济结构转变。1981—1987年的农业总产值,除1986年低于上年外,其余各年都高于上年。1987年农业总产值14002万元,比1980年增长40.1%,年均增长4.9%,为1965年以后年均增长幅度的最高数。是年,粮食总产207736吨,油料总产3947吨,生猪年末存栏195893头,分别比1980年增长43.5%、77.1%、23.3%。
建国后农业总产值表
建国后若干年份农业内部各业产值表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