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根据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植被、资源等自然条件和开发利用情况,县内农业区划分为三大块:中低山(丘)林、粮、牧、茶区(即本志《地貌》一节中大别山侵蚀构造中山区、大别山侵蚀构造低山区、大别山前丘陵区)、丘陵粮、林、牧、桑区(即《地貌》一节中大别山前岗地区)、圩畈粮、油、竹、牧区(即《地貌》一节中堆积平原区)。据1983年《潜山县农业区划报告》,上述三个农业区各有不同特点(文中为1980年统计数字):
中低山(丘)林、粮、牧、茶区位于县西北部,范围包括水吼、黄柏两个区和龙潭、杜埠两个乡的全境,双峰、源潭、岭头、野寨、痘姆、牌楼等6个乡的部分地区,计130个村,36890户,181809人。总面积为997.42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59.2%。
该区山峦起伏,沟壑密布。耕地面积82685亩,占总面积5.53%;林业面积686140亩,占总面积45.45%;牧地面积453165亩,占总面积30.29%;荒地面积265853亩,占总面积17.77%;养殖水面5366亩,占总面积0.36%;其他用地(公路、河流、水库、渠塘等,下同)104892亩,占总面积7%。人均占有耕地0.46亩。人均占有山地7.14亩。
该区海拔为100—1500多米。在100—300米高度之间,属半山温湿区,为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砂壤土、粘土和沙质土均有分布。耕地较多,以山畈田为主,荒山荒地面积较大,且坡度较为平缓。常年平均降雨量为1400—1500毫米,5—9月为1000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为15—16℃。7月份平均气温为27—28℃。元月份平均气温为2—3℃。大于、等于10℃的积温在4400—4800℃之间。无霜期220—230天。在海拔200米以下地区,可栽双季稻;200—300米地区,以一年一麦一稻的两熟制为主,辅以玉米、山芋和豆类等旱粮作物。林业生产主要是利用大面积的荒山荒地,开辟茶园、桑园、草场,发展油茶、油桐等多种经济林。
该区在海拔300—500米之间为低山凉湿区。常年平均降雨量为1500—1600毫米。5—9月为1000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为14—15℃。7月份平均气温为26—27℃。元月份平均气温为2℃左右。无霜期210—220天。山间河谷地带的山田,日照偏少,总辐射量也因云雾、地形的影响而明显减弱。由于光、热条件有限,且光、热、水三要素匹配不良,故只能以一年一麦一稻的两熟制为主。但可充分利用荒山荒地面积大和气候阴湿的特点,营造喜阴湿的经济林和用材林,如毛竹、松、杉、茶、油茶、油桐、板栗等。在坡度较平缓的地带,亦可开辟草场,发展畜牧业。
该区在海拔500—1500米之间,为高寒多雨区,山高谷深,日照少,温度低,无霜期(210天以下)和生长期短,冷浸田多,一般只能一年一熟。即使在海拔800米以下的地带,也只能实行一年一麦一稻的两熟制,但由于该地区雨量充沛,云雾多,气候阴湿,对发展茶、林生产有利,故重点是发展用材林和毛竹、茶、中药材等,同时抓紧粮食生产。
由于“大跃进”和“文革”期间左倾错误的影响,毁林开荒造成山区严重的水土流失。因此,在水利建设上,主攻水保,兼治干旱,采取以生物措施为主的治理方针,封山育林,停垦还林还草,25度以下的旱地可改为水平梯地。同时,努力发展小水电和兴建山塘、堰、塥、水库、谷坊,控制水土流失。
丘陵粮、林、牧、桑区位于山区与圩畈区之间,范围包括三妙、青楼、古井、桃花铺4个乡的全境,双峰、棋盘、源潭、岭头、余井、潘铺、野寨、罗汉、痘姆、牌楼、河镇、黄泥镇12个乡镇的部分地区,计82个村,30906户,151659人。总面积403.1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23.9%。
该区岗川相间,丘冲起伏,但坡度不大。耕地面积147060亩,占总面积24.3%;林业面积215970亩,占总面积35.7%;牧地面积10296亩,占总面积1.7%;荒山荒地面积171322亩,占总面积28.33%;养殖水面18650亩,占总面积3%;其他用地50691亩,占总面积8.4%。人均占有耕地0.87亩,人均占有山场2.56亩。
该区海拔为50—100米,土壤以粘土为主,砂壤土次之。常年平均降雨量为1300—1400毫米,5—9月为800—900毫米。年平均气温为16℃。大于、等于10℃的积温在4850—5000℃之间。无霜期240天。该区光、热、水资源能满足双季稻生长的需要,对实行三熟制有利。多年实行以“肥—稻—稻”为主,“肥—稻—稻”与“油—稻—稻”轮作的耕作制度,是县内重要产粮区之一。由于植被状况较差,土壤蓄水能力弱,自然降水与山区比相对减少,故气候显得干燥,为丘陵易旱区。水利建设以兴修塘库、蓄水抗旱为主,兼顾水土保持。林业上主要是绿化荒坡荒地,发展薪炭林和茶、桑、果树、油桐等经济林。该区有很多塘、库、堰,可充分利用水面发展养殖业。该区“三料”(饲料、肥料、燃料)矛盾突出。多年来,在注意发展薪炭林的同时,努力培植青饲料,养猪积肥,改良土壤。
圩畈粮、油、竹、牧区位于县内东南部,范围包括梅城、油坝、王河、黄泥4乡镇和梅城镇所属村,河镇、罗汉、野寨、潘铺、余井、双峰、棋盘等7个乡部分地区,计75个村,30755户,156219人,总面积285.45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16.9%。
该区地势平坦,河湖交错,良田相连。耕地面积134469亩,占总面积31.4%;林业面积33575亩,占总面积7.84%;牧地面积106505亩,占总面积24.87%;荒山荒地面积18241亩,占总面积4.26%;养殖水面10579亩,占总面积2.47%;其他用地124815亩,占总面积29.15%。人均占有耕地0.95亩。
该区海拔在50米以下,为圩畈湿热区,土壤肥沃,大多通透性好,便于耕作,气候温暖,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常年平均降雨量为1300—1400毫米,5—9月为800—900毫米。年平均气温为16.3℃,7月份平均气温为28.4℃,元月份平均气温为3.5℃,大于、等于10℃的积温在5000—5100℃之间。无霜期242天。该区光、热、水资源丰富,雨热同季,具有发展三熟制的优越条件。故实行“肥——稻——稻”与“油——稻——稻”轮作制度。但由于地势低洼,分属潜、皖、沙三水的下游,容易形成大面积的内涝。因此,在水利建设上,以防洪排涝为主攻方向,多年来致力于开渠建闸,整治河道,加固提防,不断增添和更新排灌设施。林业以发展防护林为主。该区有较多的河滩、隙地,有利于发展元竹和枫、杨、柳、泡桐、苦楝、臭椿等林木。该区向来是竹席生产的重要基地。该区有很多圩、塘、湖等水面,有利于发展渔业和莲藕、菱角生产;有很多湖滩、洲地,有利于放牧和兴种杂粮,发展家禽家畜。该区向来是饲养母猪的重要基地。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