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学校
清末,公、私立小学设置与停办,均需报地方官核准。光绪三十年(1904)正月,县人潘缙华、孙发绪借方架君屋宇创办崇实小学,招收学生1个班25人,经费从桐城中学堂收入中拨支。翌年春,迁址旧考棚(今县委会址),易名公立桐城高等小学堂。秋,大关镇绅士潘剑甫以当地火神庙创办私立崇治小学堂,招收学生30人,遴聘教师2人。光绪三十一年,废科举、兴学堂。县原有书院和部分私塾相继改办为小学堂。光绪三十四年,枞阳镇绅士童烽劝捐兴办公立化俗女子高等小学堂,此为桐城创办女子小学之始,宣统二年(1910),后,实行男女同校学习。宣统三年,全县有小学堂16所,其中高等小学堂5所(含女子高等小学堂1所),两等小学堂(指初小、高小合设的学堂)6所,初等小学堂5所。小学堂设总理、堂长主持校务。规模较大的学堂设助手,协助总理、堂长管理学校。堂长聘任教习、主任、文牍等,负责教学和文印册籍管理。小学堂每年均将教授课程、教员人数、毕业人数及经费,具文呈报县官审核。
清末小学堂概况表

民国元年(1912),县劝学所将原公立桐城高等小学堂改为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校长孙发绪;将原乡村集镇书院改为4所高等小学堂,分别称第二、三、四、五高等小学校(通称“五高”)。同时在县城儒学旧址、枞阳镇、唐湾、孔城和大关分别创办第下、二、三、四、五女子小学校。小学校长由县府委任,教员多遴聘社会名贤、乡梓宿儒担任。民国5年,桐城中学国文教习陈石桥创建私立六艺小学校。开设高、初级班各1个,学生60余人。民国7年,全县有小学50余所。其中县立高等小学校5所11班学生332人,初级小学校8所13班学生421人,女子小学校5所9班学生192人;私立小学32所。
“五四”运动后,县内小学教育有所发展,先后增办县立、区立、私立高小7所,初小16所,共51班,学生1521人。民国17年,城厢绅士捐资捐产创办区立城厢高等小学校,以儒学内东、西庑为校舍,开设高、初级各2班,学生112人。民国18年,全县有小学140所,其中高小21所(县立8所、区立7所、私立6所),有高级班25个,学生556人,初级班27个,学生661人;初级国民学校52所(县立13所,区立25所,私立14所)58班,学生1591人;义务小学63所67班,学生1701人;县立女子小学4所16班,学生365人。民国19年后,女子小学或并入他校,或改为普通小学。民国20年,县内遭受严重水灾,教育经费短缺,全县三分之一私立小学停办。翌年秋,新建于县城东门外东岳庙(今东关小学址)私立孟侠小学开学,校长孙闻园。招收高、初级学生3班123人。民国22年,全县分九个学区。有县立完全小学6所,区立完小9所,私立完小21所;县立初级小学14所,区立初小9所,私立初小29所。在校学生5563人,教职员450人。学校设教导部、辅导部、社教部,每部配主任1人,由校长从教员中选派,报县府委任。小学各年级成立童子军组织。民国24年10月,县成立义务教育委员会,县长兼任主任委员。主要任务是训练师资,取缔私塾,实施普及初等小学义务教育。翌年,全县有完小32所113班,初小56所120班,短期小学74所,中山民校3所,民众学校12所。
民国27年夏,日军侵犯桐城,县内除山区10余所小学继续上课外,其他小学停课。10月,日军退驻安庆,小学逐渐复课。抗战初期县立小学经费由县统筹统支。各乡设乡中心小学,每三保设保国民学校2所,乡(镇)保长兼任校长。省立临时小学由省委任专职校长。小学设教导主任,由县政府委任,教员由校长、主任遴聘报县政府加委。民国28年2月,安徽省教育厅长方治(桐城人)委派吴一清为筹备员,借民房为校舍,在黄甲铺设省立第四临时小学。3月中旬,招收沦陷区失学儿童5个班231人,遴聘教员8人。并在会宫(今枞阳县境内)设立分校,招收3班,学生158人,有教员7人。战时四临小的规模、设备、教学等为全省八所临小之首。3月,县立第一临时小学借用桐城中学高中部校舍,招收2个高级班,4个初级班,学生200余人。后又在离公路较远处设立7所临时小学,校舍多利用祠堂庙宇及公用房屋。并恢复短期小学30所,由县政府委派专职教师任课。8月,县立临时小学及短期小学一律改为乡(镇)保小学,乡(镇)长兼校长,设教导主任主持教务。时县城划为三镇,中心镇(城内)中心小学设于镇公所,阜城镇(南门外)中心小学设于王氏宗祠,孟侠镇(东门外)中心小学设于东岳庙。全县有乡(镇)完全小学68所,分校7所,其中高级79班,学生2735人,初级107班,学生6175人,初级保小学125所,学生5714人。次年保小发展到323所,入学儿童达12920人。桐城望族捐资兴办的私立小学20余所。民国29年,县城三镇合为孟侠镇,原三镇中心小学改名为“孟侠镇示范中心国民学校”,下设2所分校。民国30年9月,奉省通知,第四临时小学由县接收,改为桐城县挂车山乡示范中心国民学校,有学生8个班289人,教师13人,乡长兼校长。
民国31年春,乡(镇)保小学改为乡(镇)中心国民学校和保国民学校,并为木崖、孟侠等41所乡(镇)中心国民学校配备了专职校长。民国32年,全县有学龄儿童89937人,入学38752人,入学率43%。民国34年后,城乡先后兴办族学10余所,如城内孙姓办乐安小学、张姓办聪训小学,乡村会宫方姓办培英小学、双港程姓办伊洛小学、沙岗施姓办述德小学、青山殷姓办培根小学、金神王姓办礼门小学等。民国35年下半年,盂侠镇中心国民小学第二分校改为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小学,设在县城西成门内赵氏祠,后迁至文庙旁,共6个班,学生320人,教师11人。孟侠镇中心国民学校,由东岳庙迁至城内方氏节孝祠,改为县立简易师范附属小学,共6个班,学生310人,教师13人。同时将孟侠镇中心国民学校第一分校,改名为县立中正小学,6个班,学生297人,教师11人。当年全县有小学教师1082人,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13人,师范毕业445人,其他文化程度624人。入学儿童49199人,入学率38%。民国37年,全县有公、私立小学392所689班,在校学生18644人,教师1344人。其中县立小学2所15班,学生514人,乡镇中心国民学校48所172班,学生5420人;保国民学校270所286班,学生6150人,私立小学72所216班,学生6560人。
1949年,民主县政府教育科陆续接收和恢复公、私立小学。同时兴办东关、南关、孔城、金神、平坦、黄甲、练潭、罗岭公立完全小学8所45班,学生1658人,教职工91人;兴办曹岗、老梅、挂镇乡小3所11班,学生389人,教师20人。县城原私立小学合并为私立第一联合小学和第二联合小学;农村有私立小学和乡保小学68所151班,学生2858人,教师257人,部分区设中心小学。翌年,全县小学增加到438所,在校学生25732人,教职员工725人。各区设文教区员,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县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任命学校行政人员,调配教师,发放经费。民办小学由乡(镇)村(街道)管理,报县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小学设校长,并设有校董会、校务委员会。班级较多的完小,设有副校长、教导主任或副教导主任,区中心小学和乡辅导小学配有专职会计。
1951年2月,全县第一届文教行政会议后,小学教育发展迅速,至4月,全县有公办小学25所,民办小学413所(其中由私立小学、私塾、冬学转为民办小学的340所,新建73所),私立小学2所。儿童入学率26.5%。下半年,对全县小学进行整顿。整顿后,全县有公立小学44所(完小19所,初小25所)152班,学生4817人,教师247人;民办小学430所(完小34所、高小7所、初小389所)820班,学生20679人,教师1255人;私立小学4l所(完小17所、高小2所、初小22所)116班,学生3603人,教师174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30%。1952年8月,全县民办及私立小学全部转为公办,基本形成区有中心小学1所,乡有完小2至3所、初小3至7所的格局。学龄儿童入学率达45.6%。
1953年,全县进行学校布局和班级调整,整顿教师队伍。经整顿,小学为467所,学生40588人,教师1715人。1954年,全县遭受特大水灾,小学减少60所。1955年,全县有计划有步骤地调整学校布局和班级、充实学额,部分初小并入完小。1956年,全县有小学400所,教职员工1774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上升到73%。各学校积极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县文教科以城南区官桥小学与黄甲区第一中心小学作为试点,总结经验,全面推广。1957年,全县有小学380所,在校学生53840人,入学率65%。有高小毕业生2867人,770人升入高一级学校,2097人回乡参加农业生产。同年开展反右斗争,全县小学教师有323人受冲击,158人被错划为右派。
1958年4月,在“全面跃进”的口号下,全县掀起群众办学热潮,小学管理下放。教学形式有全日制,半日制,间日制和早、午、晚班,巡回班,送教上门等。全县小学393所,在校学生64548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近90%。但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出现偏差,教师被安排参加烧炭、炼铁、下生产队劳动,不少小学出现弄虚作假现象,教学质量下降。1959年8月,对全县小学进行整顿,撤并公办小学45所,民办小学29所。1961年,调整小学布局,全县318个大队,基本实现每大队一所学校。全县有教职员工1773人,学生47161人,毕业生2498人。1962至1963年,对小学进行精简整编,共减少班级42个,精简教职员工171人,同时将61个班由公办转为民办。小学由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地方党组织双重领导,以县教育主管部门为主。各校设教导处,并成立少年先锋队组织。1964年9月,贯彻国家主席刘少奇提出“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的指示,农村兴办耕读小学。全县共办耕读小学750所782班,入学学生17212人。有15个公社162个大队基本普及小学义务教育。1965年,全县有小学1489所,其中耕读小学984所。学龄儿童入学率92.5%。
1966年,全县小学教师在县城集训3个月,有315名教师被划为“四类分子”,受到批斗。大部分耕读小学与公办小学合并,学龄儿童入学率下降20%。1968年12月,《人民日报》发表山东省教师侯振民、王庆余关于“公办小学下放到大队来办”、“教师回原籍工作”的建议,教师纷纷返回家庭所在地学校任教,学校教师配备失去平衡。农村大队设立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委员会和各学校革命委员会或革命领导小组,共同领导学校工作。设于城关镇的实小、北街、东关3所学校,则由进驻的工人宣传队管理。小学升初中废除考试制度,实行“推荐选拔”。多数完小普遍附设初中班,与小学争校舍、争师资。
1977和1978年,拨乱反正,县内两次召开教育工作会议,制定学校规章制度,实施校长负责制,先后任命小学正、副校长598名,教导主任600名。并对3619名民办教师进行文化、业务考查,发给符合条件的3299人任用证书,余者辞退。同时恢复公社辅导小学59所。1979年,县文教局组织两个调查组分赴南口、双铺公社调查普及小学教育情况。根据调查情况,规定各校适龄儿童入学率必须达到95%,留级面必须控制在5%以内,并在全县范围内实施以普及小学教育为中心的“三率”承包责任制,即大队负责入学率,学校负责合格率,大队与学校共同负责巩固率。同年,县实验小学被定为安庆地区重点小学,石河公社翻身小学及罗岭公社火炬小学定为县重点小学。1980年,县文教局组织区、公社文教干事及部分公社辅导小学校长100多人,分赴全县各地调查适龄儿童情况,建立起小学适龄儿童和学龄前儿童档案,并据此重新制定出全县1981至1987年普及小学教育规划。
1981年,实施调整初中、加强小学的方案,全县193所小学附设的初中班合并到62所公社初中,退还小学校舍1950间、课桌凳6000余套、教师643人。同时将小学调整为492所。经地区、县检查验收,当年小学入学率达94.9%,双港、范岗、青草、黄甲4个区入学率达95%以上。1982年,全县城乡各小学均恢复少先队组织,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1983年,全县有完全小学451所,初级小学37所,教职员工4380人,在校学生111636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5,4%,巩固率98。3%,普及率(11—15周岁少儿)95.5%,毕业率91%。语文、算术两科及格率76.3%,初中录取最低分数130分。10月,中共中央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科教委员会副主任胡克实来县考察普教工作,称赞桐城“坚持了高质量的普及”。
1984年进行教育改革。小学实行县、区、乡分级管理,县与区,乡双重领导,以区、乡为主。并把普及小学教育列入考核区、乡、村干部工作实绩的内容之一,实行“四率”承包,即学龄儿童入学率由乡、村干部承包,巩固率和普及率由乡村干部与学校共同承包,毕业率(包括合格率)由学校承包。每学期开学前后,县教育行政部门,区、乡、村干部和学校教师,分片包干,动员学龄儿童入学。翌年制订实施九年义务教育规划,1985至1986年度,全县入学率达95.7%,巩固率100%,毕业率94.5%,普及率95.7%。1986年,全县开展创建文明学校和文明班级活动。1987年,首批建成文明学校71所,其中受省表彰的7所,地区表彰的5所。全县有小学470所,在校学生98805人,当年招收新生13682人,毕业18930人,教职员工4209人。通过县教育行政部门检查验收,全县实现初等教育普及。
二、学制与课程
学制清末,县内小学修业期多为9年,其中初等小学修业年限5年,高等小学4年。少数小学修业期为8年。
民国元年(1912),初等小学修业年限4年,高等小学3年。民国12年始,各小学改行新学制,初小4年,高小2年,并按新学制举行毕业考试。各科成绩合格者,发给结业证书,有两科成绩不及格者,发给肄业证书。
建国初期,县内小学沿用“四、二”分段制;19S2年9月,实验小学招收两班新生,试行五年一贯制。1953年秋暂停,改行“四、二”学制。1960年,在师范附属小学(原实验小学)和东关小学重新进行五年一贯制教学试点,各招收年龄7周岁的新生2个班。1969年始,全县小学均实行五年一贯制。1970至1977年,小学改为春季始业。1978年,恢复秋季始业,原有春季始业的班级,延长半年学习时间,毕业班推迟半年毕业。1983年后,实验小学从一年级起,施行六年制与五年制对比教学改革试验,其他小学仍实行五年一贯制。
课程设置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县内小学开设的必修科有读讲经、中国文学、地理、算术、历史、格致、图画、体操;随意科高小为农业、商业,初小为图画、手工。每周教学时间高小36课时,初小30课时。光绪三十四年,中国文学科改为国文科。宣统二年(1910),初等小学堂必修科为修身、读讲经、国文、算术、体操;随意科为图画、手工、乐歌。高等小学堂必修科为修身、读讲经、国文、算术、历史、地理、格致、图画、体操,随意科为手工、乐歌、农业、商业、英文。每周教学时间,初小一、二年级24教时,三、四年级30教时,高小36教。时。开始12天为一周,后改为7天一周。每节课45或50分钟,课间有10至15分钟休息。教员多数为教私塾出身的县学生员或庠生通称秀才)。考试有升级考、年终考和卒业考三种,实行百分制,60分及格。
民国时期,县内各小学课程设置先后变更16次。民国初年,初小开设修身、国文、算术、手工、缝纫等8科,高小开设修身、国文、算术、历史、地理、英语等13科。民国4年(1915),高小恢复读经科,女生缝纫课改为家事科。民国9年,将国文改为国语。民国12年,废止读经科,修身科改为公民和卫生2科,国语科改文言文为语体文,手工科改为工业艺术,图画科改为形象艺术。初小增开社会、自然科(包括历史、地理),高小废止英语。民国17年,高、初小一律增加三民主义科及童训(即童子军训练),高小增加职业科。形象艺术与工业艺术仍改称图画及手工科。民国18年,初小社会、自然科合并为常识科,高小社会科包括公民、卫生、史地,三民主义改称党义,图画、手工扩大教材范围,改称美术、工作。民国22年,县立洙泗小学遵照教育部颁布的小学规程规定,开设公民训练、卫生、体育、国语、社会、自然、算术、劳作、美术、音乐等课程。全年教时划分,社会、自然、算术、劳作4科因年级不同而异,其余课目教时安排各年级相同。民国25年,按照教育部颁布的修正小学课程标准,初小将社会、自然两科合并为常识科,一、二年级劳作、美术两科合并为工作科,体育、音乐合并为游唱科,取消卫生科。自四年级始,算术科加珠算内容。
抗日战争时期,县内公、私立小学开设的课程主要有学科训练(国语、算术、常识等)、精神训练、体格训练、生产劳动训练、特殊教育与战时后方服务训练等。学科训练一般在上午,生产劳动训练、特殊教育与战时后方服务训练安排在下午,其他训练安排在晨间及晚上。学业成绩考查分临时考试、学期考试、毕业考试等。此后,县内战事频繁,城镇小学及部分乡中心小学尚能执行课程表,开设国语、算术、社会、常识、体育、图画(美术)、音乐、团体(公民)等课目。农村乡、保小学的课程设置和教时安排,多自行确定,适当增加国语、算术、公民等主科课时,减少或停开音乐、体育、劳作等课。
50年代初,县内低、中年级开设课程有语文、算术、音乐、体育,美工等,每周24至26课时,每课时40至45分钟;高年级设语文、算术、历史、地理、自然、音乐、体育、美术等,每周29课时,每课时45分钟。各班级每天下午开设20分钟习字课,另外尚有课外活动等课目。1954年县内遭受特大水灾,灾区小学开设课程主要是语文和算术,教学形式有早晚班、半日制、间日制、巡回班等。
1955年,小学增设手工劳动课。1957年秋始,各班级增设周会,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时事教育。农村小学高年级增设农业常识课。1964年,根据中央减轻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小学生在校活动时间控制在7小时以内。全年教学时间为九个半月,41周。其中四至六年级每周在教学时间内安排劳动课2节。农村小学结合农时,集中安排1至2周春、秋忙假。1965至1966年,农村全日制小学实行“一、二、九”制,即全年教学时间九个月,劳动时间两个月,寒暑假一个月。全日制小学均使用全国统一教材。农村耕读小学开设语文、算术、生产常识、音乐、体育、周会等课。“文化大革命”期间,各小学根据政治形势需要,自行安排,一般只开设政治、语文、算术、军体、唱歌等科,使用省编试用教材。部分学校半天上课,半天劳动(学工、学农)。
1976年后,各小学教学秩序逐步恢复正常,开设课程有政治、语文、数学、常识、体育、音乐、美术。每周教学时间,低年级28节,中年级30节,高年级32节。1978年,小学设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自然常识、体育、音乐、美术8门课。恢复使用全国统编教材。1981年始,全县小学执行省教育厅制订的《安徽省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全年教学时间42周。课程设置主要有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自然、地理、历史、体育、音乐、美术、劳动、课外活动等,其中部分课程设置因年级不同而异。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研究
清末,小学教育重视修身与读讲经科目内容的传授与实际应用。民国时期,随着学制和课程变革,教学始注意实际应用和劳动训练。抗战期间,省立四临小高年级以自学辅导为主,中年级以问题教学为主,低年级以设计教学为主,统以普通教学法为辅,加强民族意识和国民道德教育。
50年代,小学教学吸收传统教学法中有益经验,进行教学改革,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县成立教研组,部分学校建立业务辅导中心。1951年,全县建立16所区中心小学、116所乡辅导小学、9所重点小学,负责辅导小学教学业务。1952年,县城南关小学改为实验小学,为全县小学教学实验园地。1954年开展学习苏联五段教学法(组织教学、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布置作业),试行五级记分法,利用实事实物进行直观教学。1955年,贯彻全面发展教育方针,加强劳动教育。1957年12月后,中心小学改为辅导小学,但小学业务辅导基本停止。1960年,教学推行连堂排课法,使学生在校上完语文、算术课程,便回队参加生产劳动,采取知识归类、路线抓点、实行预习、精讲多练、巩固辅导一条龙教学方法,控制教时,提高质量。1962年业务辅导逐渐恢复。1963年,贯彻《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运用毛泽东的“十大教授法”,讲究精讲多练,注重能力培养,坚持少而精启发式教学原则,加强农村应用知识教学。“文化大革命”期间,批判师道尊严和智育第一,提倡“开门办学”,“贫下中农上讲台”,导致正常的教学工作无法开展。1978年,县文教局教研室恢复后,每年暑假举办全县语文、算术大型备课活动,疏通教材,制订教学计划,研究教学方法,县里培训骨干,再由骨干教师向全县推广。1981年,各公社建立辅导小学,恢复教研活动及业务辅导制度,强调抓基础,抓薄弱环节。1982年,相继成立县小学语文及数学教学研究会。1985年后,教学业务围绕三个重点开展研究活动:一是设计教学模式,调整课堂教学结构,二是选择教学方法,体现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三是提高教学效果。辅导小学经常组织教学观摩活动,举办各种讲演会、座谈会、教学经验交流会。
1949—1987年小学概况表

(附)桐城实验小学简介
桐城实验小学创建于1949年秋,址在县城环城西路,时称桐城县立第二小学。1950年改称南关小学。1952年改为实验小学,承担县内教育改革、教学实验等试点任务。1956年更名桐城师范附属小学。60年代初,被列为安徽省小学试行“五年一贯制”和《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试点学校。1963年秋,恢复实验小学名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亲笔题写校名。1979年被定为安庆地区重点小学。1987年,该校有教学班20个,学生1050人,教师57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25人。附属幼儿园1所,2个班,入园幼儿60余人,保育员10人。
该校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先后在省级以上报刊和出版社发表、出版教学论文著作50余篇(部),其中特级教师、安徽省小学数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张绍月发表论文和著作10余篇(部)。该校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多彩,《课外生活》杂志曾对此作过专题报道。并曾获得省科协、省教育厅、省妇联和团省委联合授予的“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体育达标率亦名列全地区第一。多年来,共接待外地来校参观的教师和师范实习生1万余人次。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