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学校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九月,县人吴汝纶去日本考察教育回国后,在安庆借巡抚衙门南院,筹建桐城中学堂。翌年招生开学,由知县分乡录取正额生52名(供津贴伙食),附取生60名(自缴膳食费),分两个班上课。设堂长(后改名总监)主持校务,另设教务长、监察长、庶务长,并在学生中遴选五人为学长。光绪三十年秋,桐城中学堂迁回桐城县城,并遵清政府颁布的中学校令,改名桐城县公立中学堂,废总监及学长制,由马其昶担任总理,主持校务。设文牍、庶务、会计、田租经理、洲租经理,协助总理工作。至宣统三年(1911),共有毕业生3届(含师范班)97人,先后选送房秩五、吴竹其等20人赴日本留学。
民国元年(1912),桐城中学开设蚕桑科,招收新生1班,学生30人。民国7年,有初中3个班,学生122人。民国14年,全校有5个班,其中始招的高中一年级新生1个班,45人。民国17年2月,桐城西乡绅士郑靖侯将家乡王屋山麓三育高等小学校拓建为私立三育初级中学,东乡房秩五在浮山(今属枞阳县)原两等小学校内增设初级中学。翌年,全县有县立完全中学1所,初、高中各3个班;私立初级中学2所6班。民国21年12月,桐城中学校长、教导主任由省教育厅委派,教员由校长聘请。私立浮山、三育中学校长由校董推举,报省备案。学校内设教导处、训育处、事务处、童子军团等组织。
民国27年夏,日军侵袭县城,各中学停课。民国28年春,桐城中学、私立浮山初中、三育初中、菁华初中先后复课,并招收新生。安徽省教育厅在桐城黄甲铺设立省立第二临时中学,有初中7个班,高中5个班,分别借用方氏祠堂和吴氏宗祠为校舍。全县各中学均实行导师制,各班设导师1人,学校设主任导师或训育主任。年底,县内共有省立临时中学1所15班,县立中学1所5班,私立初中3所10班,在校学生1400余人。民国33年,县内有县立桐城中学,私立三育、孟侠、浮山、笃山、菁华、宏实、天柱等中学,以及省立第二临时中学等9所。其中高中14班,初中63班,学生4074人。民国34年,学校增加到13所,学生5500余人。抗日战争期间,桐城中学高、初中毕业生共500余人,省立第二临时中学高、初中毕业生达千人,其余中学共有毕业生四、五千人。民国35年春,省立第二临时中学迁往安庆,县内相继增办私立天城中学、麻溪女中、四毅中学。民国36年秋,全县计有各类中等学校16所,学生6107人,其中私立中学13所,学生4751人。10月,县政府下令各乡村中学迁至县城,城内公、私立中学达10余所。
建国后,县人民政府对原有公私立中学进行整顿,将三育、孟侠、笃山、天城、天柱分部等私立中学合并为桐城县私立联合初级中学,校址设于原三育中学内。有初一、初二各2班,初三1班,学生135人,教职工16人。麻溪女中并入桐城县师范学校。桐城中学更名为皖北行政区第一中学,由副县长兼任校长,并由政府配备行政、教学人员,有高中4个班153人,初中5个班210人,教职工49人。菁华、浮山私立中学迁回原址继续开办,隶属枞阳县。1950年6月,全县中学有桐城中学和联合中学两所,桐城中学更名为皖北区安庆专区桐城中学。1952年秋,中学取消春季班,原春季招收的新生,通过测验,按上升和下降的办法重新编班。联合中学更名为桐城县初级中学(简称桐城初中)。全县有普通中学2所,高中学生132人,初中1005人。1956年8月,在双港区原私立天城初中旧址新建桐城县第二初级中学,招收新生7班,学生412人。1957年,全县有普通中学3所39班,在校学生2412人(当年招生933人),毕业451人,教师180人。
1958年,桐城中学被确定为安徽省重点中学。并增设大关、青草、孔城全日制普通初中3所、民办农业中学108所。全县普通中学在校学生3741人,教师236人;农业中学学生4447人。其中,桐城初中9个班、第二初级中学12个班、桐城中学高中11个班、初中9个班。学校管理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下设教导处和总务处。1959年,增设金神、杨桥、范岗、黄甲4所普通初级中学,实现区区有中学。其中桐城县第二初级中学改为桐城县天城初级中学,并被确定为安庆地区重点初中。全县普通中学10所,在校学生5109人。师生大部分时间参加大办钢铁、支农垦荒、种菜种粮等劳动,教学质量难以保证。1960年根据中央和省、地委指示精神,进行教学改革实验。桐城中学试行五年一贯制,招收初一新生两班。当年夏,桐城中学校长吏耀民作为安徽省重点中学先进单位代表、天城初中校长赵剑英作为安庆地区重点初中先进单位代表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
1961年,根据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县内中学进行调整,全县仅保存桐城中学、桐城初中、天城初中全日制中学3所,共52班,在校学生2228人。桐城中学改归省教育厅管理,天城初中归地区教育局管理,桐城初中由县教育局管理。1958年后兴办的大关、孔城、青草、杨桥、范岗、金神6所农村初中,转为业余学习,称改制中学,全年业余学习4个月,农忙假8个月。黄甲初中实行半耕半读,全年在校学习时间6个月。1962年,根据安庆地委关于进一步调整教育事业和精减学校教工的意见,确定桐城中学、天城初中、桐城初中三所全日制中学,全年学习时间9个月;农村初中7所44班,学生2073人,全年学习时间5至8个月;同时停办平坦农校。1964年全县有区、公社和大队办农中12所14班,学生489人;完全中学1所13班、学生566人,教职工103人,初级中学9所58班,学生2434人,教职工252人。1966年2月,在孔城团结圩兴建白兔湖农垦学校,招收孔城、青草、城关三镇知识青年,实行半耕半读。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全县中学停课,学生多参加“造反”活动和进行“大串联”。全县中学教师有187人到县城集中训练,桐城中学及天城初中被诬为修正主义的“黑样板”,1967年,桐城中学成立“新桐中”与“红桐中”两派组织,相互间由大辩论演化成武斗。学校图书资料、教学仪器损失严重。1968年,各中学相继建立三结合(学生、教师、干部)革命委员会,桐城中学、桐城初中、桐城农技校由县革委会领导。初中开始招生,大多数大队小学附设初中班。7月,工人宣传队进驻城镇中、小学,农村各学校相继成立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委员会。1969年3月,桐城中学、桐城初中、桐城农技校合并为桐城县五·七中学,大部分教师被下放或调往外地,桐城中学68名教师中下放与调出达55人。翌年,普通中学发展到68所,共218班,在校学生7306人。石河区高中始设高中班2个,招收新生100余人。县内务校均采用推荐与选拔相结合的方式招生。1972年,全县每个公社基本有初中l所(少数设乙至3所),部分小学内附设初中班,有完中10所,分别为县五·七中学、石河、大关、孔城、青草、范岗、杨桥、天城、黄甲、金神中学,在校高中学生1957人。1974年,恢复桐城中学建制,并在原桐城初中校址建立桐城县第二中学。1975年,全县普通中学66所(其中高中10所),在校学生21012人,教职员工1302人。1977年,全县有高中11所,初中68所,在校学生46198人。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1978年全县普通中学发展到89所(其中高中12所),在校学生43292人,教职员工2450人。当年恢复校长负责制。1979年4月,桐城中学、天城中学再次被分别定为安徽省重点中学、安庆地区重点中学,桐城二中、南演初中,包圩初中被定为县重点中学。同年秋,在县城增设县第三中学,当年招收高一新生3个班158人。1980年秋,桐城中学开始招收三年制高中新生6个班,面向安庆地区录取新生275名。1981年,对初中进行调整,小学附设初中班陆续并入当地初中。至1982年,全县形成区有高中、公社有初中的布局,少数规模大的公社设立初中分部。全县有高中11所(其中完全中学4所),初中63所。1983年始调整中等教育结构,桐城三中、金神中学、孔城中学、黄甲中学先后改为职业中学。1984年秋,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办法,高中由县管理,初中由区、乡(镇)管理。1987年,全县有普通初中64所554班,在校学生30795人,教职工2100人;普通高中8所98班,在校学生3783人,教职工649人。
二、学制与课程
学制光绪二十九年(1903),桐城中学堂执行清政府颁定的“癸卯学制”,学生五年卒业。宣统三年(1911)后,桐城中学堂修业年限改为4年,学生入学年龄16周岁以下。桐城中学堂学生多为廪监生,少数是高小毕业生。其毕业生可以直接升入高等学堂本科,少数未毕业者进预科。
民国元年(1912),桐城中学校遵照南京临时革命政府教育部公布的中学校令,规定学生修业年限为4年。民国11年后,初中、高中修业年限各为3年,分春、秋两季招生。原旧制一律改为新制,年级不变,修满旧制三年级课程者,可参加毕业考试。
50年代,县各中学沿用旧学制。1960至1965年,桐城中学每年招收五年一贯制新生2个班。1967至1969年,全县初中均改为2年制,后初中恢复3年制,高中改为2年制,并改秋季始业为春季始业。1978年起,全县各中学均恢复秋季始业。1980年后,全县各高中先后将学制由2年改为3年。
课程设置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桐城中学堂开设国文、日文、法学、数学4门科。光绪三十一年秋,增设伦理、物理、化学、博物、英文等科。教材多自选自编,一般来自古籍和外国教科书。光绪三十二年后始有部编教科书。宣统元年(1909),桐城中学堂文科以读讲经、中国文学、外国语、历史、地理为主课,英文、算学、博物、理化、法制、理财、图画、体操为通习课。实科以外国语、算学、物理、化学、博物为主课,修身、读讲经、中国文学、历史、地理、图画、手工、法制、理财、体操为通习课。
民国元年(1912),中学课程设修身、国文、英文、历史、地理、博物、物理、化学、法制、经济、图画、手工、乐歌、体操等科。民国11年,桐城中学改课时制为学分制。初中毕业生须修满180分。开设课程有社会(包括公民、历史、地理)、言文(包括国文、英文)、算学、自然、艺术(包括图画、音乐、手工)、体育(包括生理卫生)。民国18年后,全县各中学按课程暂行标准,初中开设党义、国文、英文、历史、地理、自然、生理卫生、图画、音乐、体育、工艺、职业科目、党童军等课程,总学分180分;高中开设课程增加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军事训练等,共150学分。民国21年始,各中学改学分制为课时制。课程设置上,党义改为公民,增加道德修养、政治法律、社会经济等内容;初中英文为三年必修科;初中自然科分为植物、动物、物理、化学等,工艺改为劳作科。
民国21年初级中学每周课程设置表

民国21年高级中学每周课程设置

表民国29年(1940),省立第二临时中学、桐城中学等公立学校按规定开设公民、国文、数学、体育、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劳作、图画、音乐等科,初中增设童子军、博物、生理卫生等科,高中增开军训、英文、生物、矿物等科。初、庙中每周教学总时数31课时。其他私立各中学课程设置和教时安排一般增加国文、英文、数学等主科教时,减少或停开其他学科。
建国后,县内中学课程有所变更。1949年,初中政治教材有《新人生观》、《学习方法与思想方法》、《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高中增开《论青年修养》、《新民主主义论》。1950年,初中开设的课程有政治、语文、数学、化学、物理、历史、地理、外语、体育、音乐、美术,一、二、三年级全年教学时间分别为1160、1240、1200教时,高中开设政治、语文、数学、生物、化学、物理、历史、地理、外语、体育、音乐、美术、制图,各年级全年教学时间均为1200教时。1952年,初中政治讲授《中国革命常识》,高中为《社会科学基本知识》、《共同纲领》。初中生物设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卫生,高中讲授人体解剖生理学和达尔文理论基础。1954年,初中停开英语,高中改设俄语。1956年将语文改为汉语与文学两科,翌年高中取消汉语课。1961至1963年,全日制中学全年教学时间39周,初、高中均开设政治、语文、外国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体育等科,每周上课32至34课时。高中政治按年级分设《道德品质教育》、《社会发展简史》、《中国革命和建设政治常识》、《经济常识》、《辩证唯物主义常识》。全年教学时间为4个月的农村改制初中,开设的课程有政治、语文、数学、生物与农业生产常识、理化常识、史地常识,每周28教时。“文化大革命”中曾一度取消外国语、历史、地理、生物等科,物理、化学为工业基础知识所代替,政治课以毛泽东著作为主要教材。1977年,初三、高二增设农技课。1978年始,教学秩序逐渐恢复正常。初中、高中开设课程有政治、语文、数学、外语(英语)、物理、化学、生物等,每周教学时间为29教时。1979年恢复历史、地理课教学,政治课初中为《政治常识》、高中为《辩证唯物主义常识》。1982年,桐城中学在全县首先执行《安徽省全日制六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初中开设语文、数学、外语、政治、音乐、美术、劳动、班会,初二增开物理,初三增设化学,停授生物,每周33至34教时。高中必修课有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外语、历史、地理、生物、体育等,高三文科班停开物理、化学、生物,理科班停开历史、地理。各年级教学时间每周30至34教时。其他中学亦先后按全日制六年制中学教学计划安排教学。
三、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
清末,中学堂教学沿袭书院及私塾先生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方法。民国11年(1922),实行新学制后,理科教学开始注意演示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多由各校自行购置,仅供演示教学。民国23年起,县内各中学利用暑假举办各科教学讲习讨论会,抗日战争期间停止,各中学成立各科教学研究会,但多流于形式。
1950年,开始注意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课堂教学为主,辅以课外、校外活动。每班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课前准备、讨论,晚自习时每小组提出具体意见,由授课教师作总结。自然科学课程注重实验,每讲一单元,教师作—次实验报告。桐城中学与联合中学教师实行集体备课,研究改进教学方法,注重采用启发式。1952年,强调个人钻研、集体讨论,桐城中学率先成立教学研究室,举行观摩教学。各校相继组织学习普希金、凯洛夫教育理论,遵循五大教学原则(直观性、自觉性、系统性、巩固性、量力性),积极改进课堂教学结构,实行五段教学法(也称五个环节,即组织教学、检查旧课、传授新知、巩固新知、布置作业)。1953年,规模较大的中学均成立语文、外语:史地、数学、自然科学、政治、体艺教研组,班级较少的学校一般设文科教研组和理科教研组。桐城中学、桐城师范、桐城初中3校还成立政治常识、语文两个校际教研组,每周活动3小时交流经验,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各班级建立课代表制度,课代表亦参与教研组活动。
1954年,县内中学进行以教学内容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教师备课在教研组组织下进行,要求教师对课程深入钻研,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抓住教材重点、难点和特点。并做到科学知识与实际运用相结合。9月,地区召开中学校长会议,要求教师深入钻研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教学,并总结教学经验,举行校际教学经验交流会。当年寒假,各中学教师集中在校备课,写好课时计划,提前备好3至5周课程。1955年,县文教科成立教研室。各校在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指导下,着重进行思想教育,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自觉遵守学习纪律,按时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利用寒假给学生补缺补差,对毕业班,采取全面加工、重点补救的办法,让学生全部毕业。下半年,各科教师按教学大纲及精简课程的指示,确定教学时数,订立教学计划,写好教学笔记,授完一章或一节后,整理写出授课过程与细节。课堂教学要求教师讲解透彻清楚,注意复习巩固,克服抄笔记、抄讲义和随意拖堂现象。减少考试次数,加强平时考查,注重日常观察。此外,还组织文艺、园艺、农艺、科学仪器、标本、模型制造、音乐舞蹈和美术工艺等课外活动小组,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1956至1957年,课堂教学实行因地制宜、因时而异、因材施教方法,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并通过物理、生物、化学、数学、制图、地理等教材中基本生产技术内容,阐明科学原理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使学生获得运用科学知识的技能。桐城中学、天城初中组织教师到工厂、农场、农业社参观学习。校内开辟实验园地,设置金工室、木工室、实验室,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1958年,贯彻“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学校一方面加强思想教育,一方面组织师生参加校内外劳动,大炼钢铁、大力兴办工厂和农场。教学上,各中学均须参加教研室命题的统考,统考成绩排列名次,还不到规定分数线的学校校长、教师则受批斗。
1961年后,各校转向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课堂教学提倡精讲多练,充分保证教师备课与批改作业时间,以及学生读书与完成作业时间,强调打牢语文、数学、外语三个学科的基础。1962年,各校分学科建立备课小组和教研组,坚持教研组集体办公制度和教学交接班制度。当年,桐城中学高考成绩各科人均达80分以上,升入高校本科率超过80%,在全省名列前茅。1963年始,全县各中学先后贯彻“中学五十条”、毛泽东春节讲话和“七·三”指示,努力减轻学生负担。教学中注重运用启发式、少而精和学以致用原则,初步改变满堂灌、作业多、考试频繁的不良现象。桐城中学针对课本实际,在重点班级进行教改试验,减少考试次数,对政治、数学、外语、高中物理和化学等科,只举行期末考试,语文以平时作文评定成绩,其它学科成绩以平时考察为主。
“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停课“闹革命”,教研活动停止。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后,县内注重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学实践等方面的研究,各校以教学大纲和教材为依据,以课堂教学为基本形式,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1978年,县教学研究室恢复,配备各学科专职教研员,各区成立校际学科教研组,学校亦成立学科教研组,全县基本形成县、区、校三级教研网络。初中以区为单位,分校轮流听课,交流教学经验,并利用暑假集中备课。高中以县为单位,以桐城中学为基地,分学科组织观摩教学,举办各学科会商会,研究教材教法,分析教材重点难点。1980年秋,安徽省教育厅组织全省重点中学数学教师在桐城中学召开数学教学现场会,该校副校长、特级教师慈昌淦在会上交流了教学经验。
1981年后,县教研室与全国60多个单位建立联系,广泛搜集教改信息,掌握各地教改动态,汇集选编了《教改资料集》和《教学研究》等,推动了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工作。1982年后,高中由县教研室组织,每学年举办1至2次教研会,农村初中由区学科教研组负责开展观摩教学和竞赛活动。县教研室人员经常深入各校听课,召开师生座谈会,参与区、公社教研活动,指导教学工作。1983年,省、地、县教育部门分别给桐城中学、天城中学、龙头初中配备电教设备。1986年,桐城中学、陶冲初中、龙头初中3个理化实验中心建成。当年,县内召开初中教研活动10次,并规定每年下学期召开高中4个学科教研会,开展高中教学优质课评比和各科竞赛活动。同时,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开辟第二课堂。不少学校根据自身条件开办工厂、电器维修店、农场、林场、商店、摄影社等,为学生提供实习场地。暑假期间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当年,高中有2500余人写出调查报告2800余篇。
四、招生
桐城中学堂创建时即拟订《招考说帖》。光绪二十九年(1903)春,分乡录取正额生52名(供津贴伙食),附取生60名(自缴膳食费)。翌年又招收新生1个班,学生多是20岁左右男性县学生员。民国时期县内中学自行命题招考,由考生自选学校报名。民国17年(1928)桐城中学增办高中,考试科目有语文、数学、常识及口试。
建国初,桐城中学及私立联合初中根据县教育行政部门下达的招生任务,单独命题,组织考试、评卷和录取,实行独立招生。1951年,桐城中学、联合初中、桐城初师三校联合招生,录取的新生按招生任务统一分配。1956年始,保送一部分品学兼优、身体健康的应届高小、初中毕业生,免试升入初中、高中学习。1957年始,初中招生由县招生委员会组织,实行统一命题、一次考试的办法录取新生。各科由专署命题,拟定标准答案,试卷由县翻印,分科分考场密封,分别于各初中设立考点组织考试。高中招生由省统一命题,拟定标准答案,由地区教育局翻印试卷,分科分考场密封,考场设在安庆市,由地区组织各县高中教师集中阅卷。1962年,县内报考高中人数532名,其中初中毕业生512名,历届毕业生和同等学历考生20名,考试平均成绩55.5分;报考初中1502人,其中历届高小毕业生5人,考试平均成绩46.15分。桐城中学高一录取新生200名,其中外县学生4名,录取平均成绩69.7分。初中新生分三批录取,首批桐中录取,平均分数64.76分;第二批全日制初中录取,其中天城初中录取新生203名,录取平均成绩51.02分,桐城初中208名,录取平均成绩50.32分;第三批由农村初中于所在区范围内录取。初、高中招生增加政治审查项目,工农子弟入学比重增加。当年,桐城中学高考成绩各科人均达80分以上41人,入高校本科率亦达80%以上。1963年,安徽省教育厅在桐城中学首次设高考考点。
1966年,高中停止招生,初中招生虽经考试录取,但后来宣布无效。1968年,初中恢复招生,实行推荐与选拔相结合的招生办法,即自愿报名,大队和毕业学校推荐,招生学校会同有关部门政审,报公社革命委员会审批。1970年,石河高中在县内首次采用推荐与选拔方式招收新生2个班。新生中有农村基层干部,亦有下放、回乡知识青年。
1977年,县内恢复招生考试制度。根据德、智、体全面考查,择优录取的原则招收新生。1982至1984年,对初、高中毕业生实行预选,预选名额分配到校。由县命题,分校组织考试,确定预选学生名单。预考入选者方有资格参加中等、高等学校招生考试。1985年后,应、历届高中毕业生不经预选,可直接参加高考。当年桐城中学高考升学率82.88%,在全省25所重点中学中位居第二。1987年,应、历届高中毕业生参加考试人数2299人,录取高校及高中中专767人(文科226人,理科541人);初中毕业生报考高中及中专3140人,录取1578人,其中录取重点中学450人,中专228人(系分配指标),普通高中750人,职业高中150人。此外部分高中计划外招生484人。
1949—1987年普通中学发展概况表

1977—1987年大学、中专录取人数统计表

(附一)桐城中学简介
桐城中学座落在县城西北,校内古木参天,清溪宛转,素有公园学校之称。光绪二十八年(1902)九月,县人吴汝纶赴日本考察回国后,开始筹建桐城中学堂,自任堂长,并聘请日本学者早川东明教授日文和法学。吴汝纶亲题“勉成国器”匾额一方,及“后十百年人才奋兴胚胎于此,合东西国学问精粹陶冶而成”楹联一副。翌年,借安庆安徽巡抚衙门南院书屋为临时校舍,首次招生112名。此为安徽省创办最早的新式学堂之一。
光绪三十年秋,桐城中学堂迁回桐城,设于县衙旧址,更名桐城县公立中学堂。至三十二年,先后选送房秩五、吴竹其、孙闻园等数十名学生赴日本留学。民国元年(1912),改为桐城县立中学校。民国6年,定农历重阳节为校庆日。民国8年,“五·四”运动爆发,该校200余名师生于5月9日举行示威游行,并成立学生联合会,声援北京学生爱国行动。民国15年,制定校徽、校训和校歌。民国16年,中共桐城地方组织吸收该校学生吴国华等人入党,翌年在学校建立共青团支部。民国27年,日军侵占桐城,100多名学生参加抗日学兵队。民国年间,中国农工民主党创建人章伯钧,哲学家方东美,美学大师朱光潜,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外交家黄镇,作家叶丁易、舒芜等先后毕业于该校。
1949年2月,桐城县立中学校由民主县政府接管,更名皖北行政区第一中学。1949年4月,刘伯承、邓小平在该校图书馆举行渡江战役高级军事会议。1950年6月,该校易名皖北区安庆专区桐城中学。1958年,被确定为安徽省重点中学。1960年,进行大改五年制学制试验。当年在全国文教群英会上,荣获国务院授予的“先进单位”称号。1962至1965年,该校高考成绩均名列安徽省前茅。“文化大革命”期间,撤销桐城中学建制,与桐初、桐城农技校合并为桐城县五·七中学,原桐城中学68名教师下放调离55人,教学秩序混乱,教育质量下降。
1977年恢复安徽省桐城中学,1979年秋再次被定为省重点中学。自1980年始,该校高考升学率一直保持在80%左右。在全国数学、物理、化学等科联赛中,桐中学生先后有300余人次获奖,位居全省前列。1985年,经桐城县人民政府和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批准,桐城中学设立爱国华侨胡以智奖学金,每年奖励4至5名成绩优异的学生。1987年,桐城中学占地面积8.67万平方米,有教学楼、科学实验馆、图书馆、电教馆、微机室、语音室和教工宿舍等建筑面积1.58万平方米。教学班29个,其中高中21班,学生748人;初中8班,学生438人。教职工165人,其中高级教师34人,中学一级教师55人。
1949至1987年,该校共培养高、初中毕业生1.41万余人。在6800余名高中毕业生中,80%以上升入高等院校,其中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重点高校400余人,在国外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100余人。1982年桐城中学80周年校庆,老校友黄镇为学校“后乐亭”题额,朱光潜及在京的40余位老校友赠给母校“人才的摇篮”金字匾额一方。
(附二)天城中学简介
天城中学位于县城南约60华里的双港铺。校址原名梵天城。清道光六年(1826)建为天城书院。光绪三十二年(1906),兴办公立天城两等小学堂,后改为县立第五高等小学堂。民国34年(1945)10月,创办私立天城初级中学,校长张护棠,董事长汪少伦、姚汴侯、孙闻园等。5个班,学生180余人,教师14人。民国37年,学校迁移至县城内海门厅,桐城解放后迁回。1949年秋,天城初中停办。1956年,县人民委员会决定在原天城中学旧址创建县第二初级中学。1959年,改称桐城县天城初级中学,并被定为安庆地区重点中学。60年代初,大力实行“教学、科研、生产劳动”三结合教育体制,曾繁育10多种动植物优良品种,受到省、地、县的表彰。1960年全国文教群英大会上,该校获国务院授予的“先进单位”称号。1971年设高中班,1977年初中班停止招生,1979年被重新确定为地区重点中学。1986年被评为县“文明学校”。自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以来,先后为高等学校输送新生近千人。
1987年,天城中学拥有教学楼、科学馆、图书馆、教工宿舍等建筑面积万余平方米。有高中班12个,学生726人,教职员83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7人,中学一级教师20人。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