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新石器时期,境内就有人类生息劳动,留下大量文化遗迹。明清时期,桐城文化兴盛,文化遗迹更加奉富。建国后文物胜迹得到保护。1979年成立桐城文物管理所,陆续征集一批玉器、石器、陶器、瓷器、铜器、书画、碑帖等类文物。1987年,全县发现地面文物500余处,属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个,其中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个。
一、历史遗迹
古遗址
鲁王墩遗址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位于鲁谼乡鲁谼村,台形高地,面积2万平方米。遗址处发现有红烧土堆积3处,灰坑8处,剖面文化层厚2至3米。采集遗物有石斧,石,以及陶器和陶片等。1983年县人民政府公布此遗址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丁家冲遗址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位于红庙乡红庙村丁家冲,面积6.6万平方米,剖面文化层厚1至2米。遗址表层现出灰坑、红烧土多处。采集遗物有石、箭簇、单孔石矛头,以及鼎足、鬲足和陶片。1983年县人民政府公布此遗址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朱家墩遗址商周时期文化遗址。位于天林乡建政村,面积3万平方米,剖面文化层厚1至2米。遗迹发现红烧土、灰坑多处。遗物有磨光石斧、粗磨石,以及鬲足、高足鼎、陶片等。1985年县人民政府公布此遗址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吕亭左县遗址吕亭左县建置于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448),南朝齐建元二年(480)废。县治故址在今吕亭乡吕亭村的吕亭山脚。城址呈长方形,东西宽约4公里,南北长约1公里。城西藕山麓残存古城墙高1米余,城南地下2米处曾掘到旧城门遗迹,城东掘到多口古井和石制井圈及石砌井台。
六儿城遗址元末县民黄荣六为保障一方安全所筑,因其乳名“六儿”而得名。址在天林乡鹿城、高峰两行政村,土夯城。北面尚存较完好的城垣长44米,宽11至30米,高5至7米。城内今已开垦成农田,建有村落。1985年,县人民政府公布此遗址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峡石兵戍遗址亦称南峡戍,古称峡石,又称南峡关,今称小关,海拔142米。山脊为桐舒两县分界线。东西山崖高耸,地势险要,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东汉建安十九年(214),吕蒙与甘宁伐皖,张辽率军往救,闻城已拔,乃退峡口,筑南峡戍,阻吴军北进。吴黄武七年(228),吴帅陆逊在此斩获曹休军万余人。明崇祯八年(1635)张献忠起义军经南峡攻桐城,史可法曾率部守关激战。清咸丰三年(1853),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攻破峡石关,斩清将朱麟祺,并歼其所部千人。
六尺巷遗址位于桐城县城西后街,安徽省荣军休养院内。巷南原为清康熙文华殿大学士张英府(俗称宰相府),巷北为吴氏宅。全长100米,宽2米。鹅卵石路面。清康熙年间,张氏家人与吴氏因地界发生纠纷,张英给家中写诗劝阻,家人便拆让三尺,吴氏感其义,亦退后三尺,故成此巷。六尺巷遗址作为胜迹已载入国家文物局主编的《中国名胜词典》。今巷旧址犹存。
古建筑
桐城文庙亦称“圣庙”,位于县城人民广场北端。始建于元代延祐年间,址在东门外,毁于元末。明洪武初年移建于今址,后相继修葺19次。“文化大革命”中损坏严重,1987年仿明清图式重修。以南北成中轴线,对称布局,门楼、棂星门、泮池、泮桥及两边厢房为前院;大成门、东西庑、月台、大成殿为后院;占地面积4150平方米,建筑面积1803平方米。文庙门楼为三开间亭阁式建筑,高9.2米,进深4.12米,左右为红色宫墙,嵌有“宫墙万仞”石刻。棂星门为汉白玉石建筑,四柱三开间冲天石坊,宽8.2米,中柱高5.3米,边柱5米。正中横梁上镌楷书阳文“棂星门”三字。泮池为青砖平砌半月形,围以汉白玉石雕栏柱;泮桥拱形,横架池上,长9米,宽2.7米,两边安石雕扶栏。东西面有青瓦、白墙、红柱厢房相衬。大成门面阔三间,进深两间,为抬梁式木结构架建筑,一对汉白玉石狮雄踞朱门两侧。月台台面平铺方砖,构成棱形图案。三方台沿均为汉白玉石所砌,围以石雕扶栏。前沿正中,为汉白玉石浮雕双龙戏珠陛,为旧时晋谒通道。东西两侧,为通廊长庑,房屋各11开间,无隔墙,廊檐宽坦,朱色格门。大成殿为文庙主体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宽22.66米,深15米,高17米,重檐歇山顶,以斗拱为梁柱结点的木构架抬梁大木殿式建筑。正脊两端安鳌鱼吻,飞檐翘角,四条垂脊,下悬风铎。1987年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紫来桥初称“桐溪桥”,为便桥。元末,邑人方德益,捐建甃石桥。明嘉靖末易为木桥。天启间,桐城知县陈赞化倡捐集资,修复石桥,始名紫来桥,袭“紫气东来”之意。清初,桥基毁圮,顺治十八年(1661),知县邬汝楫倡议重造,请邑人内阁中书陈焯作《桐城县重造东门桥记》,勒石立碑(今已毁),以纪其事。康熙四年(1665),毁于洪水,继建木桥。七年,知县胡必选重加修葺,更名“子来桥”。乾隆初,再度被洪水冲塌,保和殿大学士张廷玉以谕祭张英的结余银款重建石桥。乡人颂其德,名曰“良弼桥”。嘉庆五年(1800),桥又毁于洪水,嘉庆二十年,知县吕荣易建木桥。咸丰间又遭洪水及兵燹。同治三年(1864),知县薛元启募资再建石桥,九年又整修加固。民国22年(1933)再修。1984年县人民政府拨款维修。现桥长48米,宽4.5米,高4.5米,五孔四垛,桥面条石铺设,桥墩为麻石嵌砌,迎上流部位,砌成箭头三角形,以减小对水流的阻力。1985年9月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桐乡书院座落于孔城镇学校内。道光二十年(1840),里人文聚奎、程恩绶、戴钧衡首倡集资创建。有房屋五幢,设朝阳楼、漱芳精舍、讲堂、内堂、课堂、仓房、帐房等,又辟旷怀园,广植异树名花,大门上方嵌戴钧衡手书“桐乡书院”石匾,两侧有石鼓、石狮。桐乡书院显名全国,经典有载,戴钧衡的《桐乡书院四议》(即择山长、祀乡贤、课经、藏书),清廷曾谕令全国效法,并载入《皇朝正典类纂》。桐乡书院因战火及年久失修,现仅存朝阳楼和《桐乡书院记》碑。碑记为清翰林、通政大夫罗惇衍撰文。
县城东大街古建筑群街道东西走向,长480米,宽4米,呈微弧形,两侧房屋多为清代建筑,以抬梁式为最普遍。巷道5条,街北2条,街南3条。大街东道曾建有牌坊群,向北郊野,绵延里许,今已不存。东大街昔为县城繁华的商业街之一,建国后保护完整。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建筑专家、全国政协历史文化名城考察组古建筑专家分别于1982与1986年来此考察,均认为老街布局典雅,建筑颇具特色。
半山阁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两层砖木结构,由楼、阁两部分组成,暗依楼西山墙而建阁,外露东山墙,故名。“阁”座东向西,面阔三间,进深一间,两层,仿歇山式顶。上层为木结构抬梁式,北、西、南三面临空,檐下装有挂落,内装木板天花,中镌一长方藻井。阁东为楼,南北朝向,面阔五间,进深两层。东西墀头山墙到顶,前后上下设廊,两面四柱到顶,檐下亦设挂落。“半山阁”的设计形式和建筑艺术,具有独特风格,全国政协历史文化名城考察组的古建筑专家曾称颂它是“凝固的音乐”。
名人故居
啖椒堂与左忠毅公祠明左佥都御史左光斗故居和祀祠,啖椒堂西邻左公祠,座落在县城北大街桐城中学内。故居建于明万历初,原有三进,前门楼已毁;中、后进保存完好。中进明间堂屋即啖椒堂,次间为左右上房,后进为住宅。左忠毅公祠,建于崇祯年间,原为三进,前进门楼已毁,中、后进为木构架建筑。1985年9月,县人民政府公布啖椒堂及左忠毅公祠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载入国家文物局主编的《中国名胜词典》一书。潇洒园明末清初大学者方以智故居。前身为“廷尉第”,因方以智祖父方大镇曾任万历朝大理寺左少卿而得名。后方以智孙方正瑷加以扩建,改称“潇洒园”,它座落在县城寺巷。清同治朝兵部尚书彭玉麟赠题“潇洒园”匾,手稿今藏县博物馆。1985年9月县人民政府公布潇洒园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姚元之旧馆明左都御史、画家姚元之故居。座落北街小学内。由前楼、东西厢房、后楼三组建筑及前后院组成。前楼五开间,板门、板壁、木地板,地板下安通风孔道。窗下为砖砌坎墙,廊顶装木板天花,屋顶盖青灰小瓦。前后走廊均以汉白玉石砌沿,青砖铺面,有柱。东西厢房各三开间。后楼建筑格调与前楼大致相同。北墙有高大白玉兰树两棵,枝繁叶茂,馆西原有亭,名“竹叶”,今已不存。姚元之晚年辞官居此,著书、吟诗、作画,有不少名作传世。
姚莹故居座落今城关镇寺巷。后裔姚永概曾辟此为“慎宜轩”,有联云:“门前青竹邀君子,窗有红梅见故人。”故居为木构架抬梁建筑,共12间,前后进各5间,东西厢房各1间,四周环廊,中有长方形小院。1985年9月,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方宗诚九间楼清代学者方宗诚藏书楼,因九开间,故名。位于城西南隅,短垣外障,圆门通达,砖铺回廊,雕花木扇,具有桐城典型民居风格。西为一列五间楼房,东北厢房各两间,今楼保存完好。
吴越故居座落于县城西后街,原有前厅、后厅、厢房、后院等建筑。现尚存吴越幼年书房、卧室等平房5间,为砖木抬梁结构,每室前后开窗。1985、1986年桐城县、安徽省人民政府先后公布为县、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墓葬
朱邑墓位于县城西南9公里处,今属范岗镇朱公村。汉宣帝时,朱邑任桐乡(现桐城)啬夫,继为朝廷大司农,卒后葬此。唐元和八年(813)重修其墓并立碑,唐大书法家李邕书丹。后碑毁,子孙继为立碑,碑面文:“汉大司农朱邑之墓”,上方横额“循良事业”,两边楷书楹联“云横墓首山生色,露滴碑旁草亦春”。碑西侧建有朱公祠,今已毁圮。现墓地护墙倾圮,墓冢微壅,碑石移作他用。
方法墓为方法爪发衣冠与夫人郑氏合葬墓。座落于今县城西北龙眠乡双河村。坟向西南,乱石垒圹,封土完整。靠山碑为其八世孙所立,碑文正楷阴刻“明四川都司断事方公伯通暨配郑孺人合墓”。
孙晋墓孙晋为明大理寺卿、兵部侍郎,晚年乞归故里。卒后葬龙头梁山堰,乾隆十六年(1751)迁吕亭狮子山,道光七年(1827),再迁龙头乡平桥村。今存墓碑系道光年间立,碑正文镌阴文正楷:“明诰授通议大夫少司马大中丞孙氏显考鲁山府君,明诰封淑人孙氏显妣左太君合墓”。碑左上方阴刻小字铭文:“大清道光七年岁次丁亥季冬月初二日十世孙寿廷、登九、应台重捡”。
双忠墓位于桐城枫香岭东南麓,今属龙头乡平桥村。明监军副使孙临与兵部右侍郎杨文骢守卫福建仙霞关,清军破关,被执壮死。孙临兄子韦奔走数千里,求得其骨,与文骢骨莫辨,遂皆裹以归,合葬于枫香岭,后人称为“双忠墓”。碑正中阴文大宇:“明孙氏显考兵部职方司主政武公府君”。碑左上方阴刻铭文:“大清康熙元年岁次壬寅仲冬月少司马中丞杨公讳文骢字龙友桂(贵)阳人同兆”。碑下款阴刻,“男中础、中岳立墓。大清雍正十年岁次壬子仲冬月谷旦”。
戴名世墓俗称榜眼坟,位于红庙乡清水村,清康熙年间戴名世因文字狱被斩,其弟辅世自京师扶亲归葬于所居南山砚庄之南。有碑,文曰:“戴南山墓”。1986年7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其墓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英墓位于县城西北7.5公里的龙眠山,系张英与其妻合墓。坟地原面积2000平方米,九级台阶,上为拜台,设石制供桌、烛台、香炉祭具。台下对称排列高大的石雕翁仲两对,石雕狮、马、羊各一对。前沿立四柱牌楼石坊一座,正中横梁上刻阳文“恩荣”大字。康熙、乾隆御赐碑二方,分立于牌坊后。墓地两旁各有一溪(名双溪)。“文化大革命”期间,墓冢两次被炸,墓地装饰物遭毁。1983年3月,县人民政府公布张英墓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载入国家文物局主编的《中国名胜词典》一书。
张廷玉墓位于县城西北龙眠山,今属龙眠乡双溪村。张廷玉历事清康、雍、乾三朝,先后充任礼户、吏部尚书,文华、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卒后配享太庙。墓与其妻合葬,距其父张英坟约两公里,原占地1200平方米,墓葬规格,石制祭具墓饰,亦与其父相同。1968年9月“文化大革命”中,墓上装饰物均遭毁坏。1983年3月县人民政府公布张廷玉墓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载入国家文物局主编的《中国名胜词典》一书。
方东树墓位于县城西13.5公里,今汪河乡汪河村吴家嘴西南侧山麓,系同夫人合墓。墓地面积约300平方米,乱石垒圹,墓前依山就势,石砌三级拜台,墓后碑为光绪三年(1877)立,楷书阴刻:“皇清诰赠中议大夫显祖考仪卫府君墓”。1985年9月,县人民政府公布该墓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姚莹墓位于县城西北9公里,今属龙眠乡双溪村,此墓系姚莹夫妇合墓。墓前沿山势陡坡以乱石砌成三级拜台,冢后环以乱石墓圹,中嵌墓碑,同治元年立,楷书阴刻:“皇清诰授通议大夫广西按察使姚公石甫先生墓”。
戴钧衡墓位于县城东9公里,今红庙乡红庙村丁家冲东南侧小塘边。前后皆立碑,前碑楷书分两行阴刻:“大清举人戴君存庄之墓”,为曾国藩所题。1985年县人民政府公布此墓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施从云墓距县城14公里,位于今塘桥乡骑龙村。辛亥革命时期,施从云在滦州率军起义。被害后,其三兄扶柩南归,安葬于此。墓前有七级台阶,墓坪上有香炉;石香案、左右侧各立石狮一尊。墓碑阴刻铭文“故显考施公燮卿之墓”。1984年,县人民政府拨款重修,墓碑正面镌刻“施从云烈士墓”,下刻“桐城县人民政府立”,背面镌刻其简历。1986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此墓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石刻
披雪瀑摩崖石刻位于县城西北4公里的碧峰山麓,今属毛河乡石板村。披雪瀑分前瀑、披龙、后瀑三部分,崖壁间现存石刻三处:前瀑西崖石壁上,留有宋绍圣年间游人三行竖书题刻:“敷阳王孚信道、建安陈信臣、荥阳张侥子厚、合肥皇甫崧升,宋绍圣丙子正月甲寅日同游”。西南崖壁上,刻竖行楷书“披雪崖”二字。后瀑北面崖壁上,刻篆书“崩雪”二字。此两处石刻,风格古朴,未署年代和作者姓名。1983年3月县人民政府公布披雪瀑摩崖石刻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绕云梯冲摩崖石刻位于龙眠乡凤形、宝山村绕云梯冲,离县城5公里。东西两山相峙,中有一条狭长山冲,悬崖绝壁上有明代石刻10多处。冲口1米高的崖壁上,镌刻楷书“云门”二字。西行6米山溪中,横卧一块2.4平方米的巨石,上刻楷书“龙眠处”,旁署行书体“柱老书”三字。西山路旁石壁上,直刻楷书“听泉”二字,署款仍为“柱老书”。溪北折抵绕云梯崖,谷底石壁上横刻隶书“清凉处”三字。崖左上方有瀑布悬流,其旁崖石上刻有楷书“璎珞崖”三字,款为“鼎卿书”。“柱老”、“鼎卿”即明代赵,桐城人,曾任佥都御史、贵州巡抚等职。
石门冲摩崖石刻位于县城西门外4公里,今属石河乡汪洋村,冲长1公里。东南崖壁上有楷书石刻“石门真隐”四字,竖行阴刻,左下方跋书曰:“云间陈仲缕为□治金先生书”。石刻西北侧有悬崖峭壁、飞瀑流泉;古称“石门”。崖间,桐城人明武英殿大学士何如宠曾题书刻石,后为采石者所毁。
椒子崖摩崖石刻位于龙眠乡双溪村椒子崖山中,距县城西北10公里,峭壁上有石刻多处;其中有篆体横刻“品泉隈”三字,崖岭溪流岩石间有楷书阴刻“兰亭”二字,前崖瀑流处石壁上有隶书阴刻“喷玉泉”三字,缘崖行5米处有阴刻“雪栏”二字,峡口处有阴刻隶书“游龙峪”三字。据清徐璈《桐旧集》桐城人苏惇元推断,此石刻殆北宋以后所刻。
盛仪墓表位于县城北3公里投子山南麓;今属南演乡长生村,明监察御史盛仪82岁卒于乡,安葬于此。墓表为青润石,横额篆文为翰林院学士、句容李春芳书。四周雕卷草纹饰,表中行书阴刻,主要记述盛仪生平,由翰林院国史检讨、溧阳马一龙书丹。
天台令方公神道碑系明天台令方印神道碑,位于龙眠乡双溪村“金交椅”山间,距县城8公里。碑刻原竖立墓前,现平放在地。横额篆书“天台令方公神道碑”。碑文楷书阴刻1034字,主要记叙其生平。此碑由郡人阮自华撰文,邑人张淳篆额,乡人鼎名书丹,曾孙方学渐立石。
汪祠碑刻桐城县双港铺汪氏宗祠碑刻,系清初汪志伊邀请当时社会名流书丹镌刻,颂其功及祖德。碑刻现存63块,其中完整无损47块,断残16块。为横面竖行阴刻,字体分篆、隶、真、行四种,撰书者近30人,其中有清代名家阮元、梁同书、铁宝、袁枚、姚鼐、钱大昕、刘镛、董诰等人手迹。原嵌于汪祠墙壁上。1986年8月25日,桐城县政协组织调查组,专程赴实地考察。9月,桐城县人民政府拨款征集,交博物馆收藏。
《桐乡书院记》碑刻存孔城镇中街的孔镇学校内。碑横条形,青润石质。直书38行,全文423字。楷书阴刻,为道光乙未(1835)翰林院编修、通政大夫罗惇衍撰文,记载书院教化育才的功绩,称赞乡里贤达兴学的风尚。碑文为(标点为编者所加):
曩岁丁未,予督学安徽桐城,训导马国宾以新刊《桐乡书院课艺》进阅。其文雅正有法,观其序例,知训导所以教士者,务根柢而崇正学,欣然誉之。既复以《桐乡书院志》进请为之记,诺之,而未暇以为。庚戌春,门下士戴生钧衡来都,复以为请。生即创建桐乡书院人也。公余阅志。桐乡为桐城治北一隅之地,烟火数万家,而其人乃能好义兴学,崇礼道,培风化,任其事者,矢以实心,不数年,而文教蒸蒸,斐然可观,如是乡校之有益于人才,非明验哉!今天下府州厅县,盖莫不有书院矣,课士者,但以文、帖体、诗赋,而以经史课者百不二三见焉。课经史者,又第搜罗笺注、否藏人物,求能与诸生讲明圣贤之道,考镜治乱之本,实践返已之修,以务成明体达用之学,则千不二三闻焉。桐城向多儒者,望溪、姬传诸先生,流风未远,今又得贤训导为主师,宜乎其教士与!士之所以学者,与世俗异也。吾又观志载:戴生择山长,祀乡贤,课经,藏书四议。知生务正学,自勉以勉乡人者,与训导意合。予犹恐知此义者,独训导与戴生,或戴生同志一二人已耳。游斯校者,未必能人人信从而慕悦之也,乃为言以张之,书授戴生归,语训导,坚持此意,以导斯乡之士也。道光三十年四月,顺德罗惇衍记。
革命纪念地
桐舒庐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大关乡麻山村欧家岭。距县城北19公里。界于桐(城)舒(城)边境。四周高山环抱,群峰叠障,山势险峻。1930年6月,中共安庆中心县委在此成立“皖中工农红军独立团”和“桐舒庐边区苏维埃政府”。“桐舒庐边区苏维埃政府”设于一陈姓农民家中,有土墙茅屋5间,门前有一平地,可容百余人。同年农历7月3日,欧家岭举行暴动,国民党军队分别从大关、小关、北岗、草鞋店、霸王街五路进攻,为保存力量,独立团和边区政府撤出欧家岭。今边区政府旧址仍为陈姓住宅,茅屋已改为瓦房。1985年9月,县人民政府公布此旧址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鲁谼革命暴动旧址位于县城西北9公里,今鲁谼乡倪店村倪氏祠堂。该祠建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砖木结构。原为三进,每进五间另加东侧脚屋11间,总面积399.6平方米。1930年6月中共鲁谼区委书记黄少庭,在鲁谼山策划农民革命暴动。7月初,县委书记吴克正来倪氏祠堂召开动员大会。事泄,遭桐城自卫团袭击,吴克正在掩护群众转移中牺牲。建国后,祠堂后进房屋保存完好,为倪店小学使用,脚屋归倪店村管理。1985年9月,县人民政府公布此旧址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倪楼农会旧址位于县城西北8公里,今属鲁谼乡板桥村倪家楼。旧址为倪氏享堂,两进各三开间,砖木结构。民国36年(1947),在中共桐北地区党组织领导下,以倪楼为中心,建立了13个农会小组。入冬,成立倪楼农会,打土豪,分田地,声势浩大。民国37年(1948)正月,由于叛徒告密,国民党25师突然袭击,农会领导成员李小楼、占新才、倪益恩、桂仲福、项家玉、黄干事(名不详)、方四指(名不详)等七人牺牲。今旧址前进保存完好,后进已毁。1986年4月,县人民政府公布此旧址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野渡江司令部旧址址为桐城中学图书馆。系高台基近代建筑,抬梁式砖木结构。面阔一间,进深三间,四周设回廊。1949年4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司令部设于此,并在此召开师以上干部会议,邓小平传达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精神,刘伯承作渡江作战动员报告。渡江战役取得全线胜利后,司令部于4月28日迁离桐城。1980年6月,县革命委员会将此旧址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桐城烈士塔在县城西门外祈雨岭南麓。1963年,县人民委员会拨款兴建。烈士塔座北朝南,连同烈士陵园总面积3万平方米,四周筑有片石围墙。塔台呈长方形,面积1700平方米,周围环水泥钢筋栏杆。塔高10米,方体梯形。正面镌刻:“烈士精神永垂不朽”八个大字。东侧镌:“光荣归于为国家为人民为革命而英勇牺牲的烈士们!”西侧镌:“革命烈士的光辉事迹永远为人民所景仰!”系书法家原安徽省委副书记张恺帆手迹,行书阴刻。塔台后壁嵌水泥质塔碑一座,隶书阴刻碑文。碑文为:
“五四”运动以后,桐城与全国人民一道,把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推向新的阶段。中同共产党成立,桐城人民有了正确的革命方向,走上了彻底胜利的道路。一九二八年,中共桐城支部诞生。次年,中共桐城县委会成立。一九三O年,党领导欧家岭起义,桐北首创红色地区,揭开武装斗争的序幕。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党又在桐南、桐西等地,先后建立了革命根据地,进一步开展了武装斗争,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贡献了自己最大力量。一九四九年二月,桐城全境解放,全县人民又奋勇地投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胜利。
在千回百折的长期革命斗争中,战斗在桐城地区的革命先烈,有共产党人,有工农群众和革命知识分子。他们为神圣的共产主义事业,为子孙万代幸福,富贵不摇,贫贱不移,威武不屈,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的光辉生命,写下了可歌可泣的英雄诗篇。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有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永垂不朽,与世长存!
今天,我们缅怀先烈,决心继承先烈遗志,发扬先烈革命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为建设伟大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全人类彻底解放奋勇前进!
死难烈士万岁!
桐城县人民委员会第七次全体委员会议通过建立。
一九六四年七月八日
二、馆藏文物
石器
单孔磨光石斧县博物馆收藏石斧4件,其中单孔磨光石斧于1980年白杨桥区花山公社(今划归安庆郊区)出土。该斧为青灰色砾石,斧通长16.5厘米,厚1.6厘米,肩部正中有一孔,直径2厘米,作系柄之用。刃部为微弧形中锋。刃宽10厘米。通体光润,为新石器晚期砍凿工具。
单孔石矛县博物馆收藏2副,均于1985年自红庙乡丁家冲出土。由“矛身”和“梢柄”两部分组成。现仅存“矛身”后部和“梢柄”。青石质,残长6.5厘米,梢柄圆锥形,梢尾磨尖,肩下中部单面凿孔,直径1.7厘米,作绑系固定用。该矛通体磨光,两侧锋刃犀利,屑新石器晚期遗物。
石器时期松土工具之一。1979至1986年,县博物馆(文物管理所)先后收集石9个,其中1986年自鲁王墩出土的1件石通长8.8厘米,厚3厘米。上宽9厘米,下宽3.5厘米。刃为边锋,通体布有轮纹。
铜器
青铜戈白马乡叶庄出土。质为铜、锡、银合金,属直内戈。分锋、援、刃、胡、穿、齿、阑、内等9部分,主体部分为刃、援(柄)。刃分上、下两部分,上刃15厘米,下刃10厘米,中间安15厘米的柄,经省鉴定为西周早期的礼器或兵器。
青铜鼎县博物馆收藏,2只,质为青铜。其中一只于“文化大革命”中自范岗公社朱邑大队出土。通高28厘米,口径38.4厘米。鼓腹中部饰阔回纹一道,上下各镶两道凸重环纹。造型典雅,经鉴定,属春秋时代祀鼎。
青铜剑县博物馆收藏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剑4把,80年代分别自白马、老梅等地出土。剑由剑身、剑茎(柄)两部分构成。其中一把通长62厘米,全宽4.1厘米。呈宝绿色,两刃犀利,经鉴定,为战国时期兵器。
兽面环铜壶若悬河石南乡出土,1984年县博物馆收藏。质为铜锡合金,高46厘米。圆口,削肩,肩上部铸两个相对排列的蚩吻兽首,张口一贯环。大圆鼓腹,中部铸一道宽带状凸纹饰。平底,高圈足。此壶造型典雅,工艺精良,经鉴定,为西汉初期盛酒器皿。
“大布黄千”钱范桐城文化馆移交,1984年县博物馆收藏。铜质,分上下两部分。上部长方形,里面镌有正反两个币模,右为币的正模,微凸起,上铸有“大布黄干”篆文。左为币模反面,无纹饰。下部为半圆形,中间铸有钱模浇铸口,背面内凹。经鉴定,为汉代王莽新朝的钱范。
孔雀牡丹葵花镜1984年县文化馆移交,县博物馆收藏。铜质,镜直径18.6厘米,厚0.5厘米,重1094克。呈青黑色,半球形钮,八瓣葵花状。背面上下各铸一朵牡丹图案,左右各铸一只开屏孔雀,皆作高浮雕状。镜缘凸起,镜面光滑锃亮。经鉴定,为唐代铜镜。
双喜绶带云龙月宫镜1984年由县文化馆移交,县博物馆收藏。铜质,八瓣葵花形,直径15.2厘米,厚0.4厘米,重572.5克。背面边缘凸起,上方为月宫图,下方铸游龙戏水图案,两边各有一朵如意云纹。镜钮半球形,左右有一对飞鸟,卸绶图案,图案凸起。经鉴定,为唐代铜镜。
双喜双浮菱花镜1986年青草镇朝阳村出土,县博物馆收藏。质为青铜,半球形钮,八瓣菱花形,直径20厘米,厚0.6厘米,重1310克。镜背面内凹,分内外两区。内区上方为一对喜鹊展翅飞翔追赶蜜蜂图案,下为一对鸳鸯对如意云头同心结绶带。左右各有避邪一只,作飞奔状。外区为如意、蜜蜂纹饰,相间排列,边缘凸起,作菱形。经鉴定,为唐代铜镜。
陶器
西汉三足陶鼎1980年老梅公社永久窑厂出土,1984年县博物馆收藏,共2只。红陶质,全露胎,通高17.5厘米。子母口,外径20.5厘米,内径18厘米。鼓腹,饰以五道上凸相同的阔带纹。平底,三足浮雕兽形足。经鉴定,属西汉炊具。
西汉陶釜1980年老梅公社永久窑厂出土,1984年县博物馆收藏。计2只,大小、形状相同,质均为灰陶。通高23.5厘米。宽沿敛口,大阔肩上安一对富有寓意的饕餮兽竖系,口下有十余道须状细竖纹,鼓腹形,上半部施以褐黄色釉,下半部素面,平底。经鉴定,为汉代炊具。
东汉三足陶仓1984年县文化馆移交,县博物馆收藏。红陶土质,通高42厘米,敛口,口沿宽平,宽肩略下斜。腹提桶形,平底,下配以三浮雕矮兽足。该件上大下小。上半部施以低温铅釉,下半截素面。经鉴定,为东汉葬器。
瓷器
青瓷虎子1982年县文物管理所收购,县博物馆收藏。质为高岭土,通身施以青色釉,通高19厘米,长26厘米。首部呈虎头状,微仰,张圆形大口,四周有双弦纹饰,项粗短而后缩,凹脊,上装一绳状提梁。胸腹粗大底部四足跪状。该件高温烧瓷施釉,形象别致。经鉴定,为三国至西晋时期溺器。
唐代黄釉瓶1984年县文化馆移交,县博物馆收藏。质为粗白瓷土,高35厘米。折沿圆口,削肩。腹较大,最大直径16厘米,逐渐内敛至胫。平底露胎,矮圈足。粗白瓷土经高温烧结,通身施黄色釉,肩部饰兔丝纹开片。经鉴定,为唐代寿州窑烧制。
白花青釉瓷注子1984年县文化馆移交,县博物馆收藏。高岭土质,施以青釉,通高16.3厘米。大侈口,高柄,高流注,圆鼓腹。四周饰以五条黄白色直线弦纹,线条处下凹,将腹分成六瓣,形似香瓜。平底,矮圈足。经鉴定,为北宋时期家庭实用器。
瓷熏炉县文化馆征集,1984年县博物馆收藏;白瓷质,通体施以淡黄釉。由盖、身两部分组成,通高8.5厘米。盖为子母口,盖面镂空雕花,中间为佛教“卐”字文,四周围以缠枝忍冬纹饰。炉身上部为直口,素面,平底,内部正中粘有一方形小瓷块。底下有三个倒“凸”字形小足。经鉴定,为北宋景德镇窑生产的精品。
北宋小瓷碗1984年县文化馆移交,且博物馆收藏。2只,质地、形状、大小相同。高岭土质,施以青釉。
倒置笠形。通高4.5厘米。侈口,内底较平,四周一道凹环纹,外底为割切露胎。
双凤朝阳斗笠碗1982年毛河公社毛河大队出土,1984年县博物馆收藏。亦称“影青浆胎双凤朝阳碗”,计10只(其中有5只残破)。碗为倒置笠形,内外壁施以白里泛青透明釉,胎细釉纯,质薄而轻,通高5.6厘米。撇口,直斜腹,平足。内壁模印花纹,上为云雷纹一周,下为“双凤朝阳”图案。为北宋景德镇瓷器中之精品。
龙泉平底碗1982年毛河公社毛河大队徐湾队出土,1984年县博物馆收藏。2只,大小、形状相同,白瓷质,通高3.9厘米。侈口厚唇,直斜腹,矮圈足,露胎。通件无纹饰,施以豆绿色釉,莹润如碧玉。为北宋龙泉标准瓷器。
元代印花瓷碗1984年县文化馆移交,县博物馆收藏。质为紫色瓷土,通高8厘米。直口厚唇,口沿和内外壁均施青色釉。外壁为素面,内壁四周模印6棵花卉,为荷花、菊花、牡丹花、如意花等。花与花之间,均以双竖线凸线条相隔。矮圈足,底内外露胎。经鉴定,属元代安徽寿州窑出品。
串块白瓷枕1984年县文物收购站收购,县博物馆收藏。由144个大小、形状、质地、釉色相同的白瓷方块,直排9枚,横排16枚,穿以丝绦,串成长方形软枕。质为高岭土。每块长宽均为1.9厘米,面平而略显凸形。底部露胎,有两道凹槽,块身正中有“十”形穿孔,用以固定和连缀。左上角的一块,有蓝色楷书“不老瓷枕”四字;右上角的一块,亦用蓝色楷写“专卖特许”四字,均作两行排列。
灰釉兔耳花瓶1985年县文物普查工作队在陶冲乡三庵村征集,县博物馆收藏。质白瓷土,通体施以灰蓝色釉。通高22厘米。敛直口厚唇,短项,上装一对兔首竖耳,腹鼓形,矮圈足,大平底。底正中有蓝色方印一颗,小篆阳文“雍正年制”。经鉴定,为雍正年间生产的清供用品。
杂件
张英石印1983年龙眠公社文化站征集,后为县博物馆收藏。质为较好的寿山石,黄红色间以不规则大红块。长、宽各6厘米,高4.5厘米。上面刻有阳文“大学士章”,下底刻有阴文“张英之印”,均为小篆体。
虎钮铜印1981年县土产公司废品收购门市部收购,后县博物馆收藏。质地黄铜,印身通高5.5厘米,由印身、印钮两部分组成。印身呈长方形,印面四角截圆,四周单线凸边,印上方横铸“御赐”二字,其下竖刻“调梅良弼”四字,字体均阳文小篆。文两边铸有两条螭虎,蜿蜒向上,相对拱卫。印钮为虎形,经鉴定,为清雍正年间保和殿大学士张廷玉虎钮铜印。
碧玉铭文扳指1982年县文化馆征集,1984年县博物馆收藏。质为碧玉,色青绿,间以细墨星,通体半透明。高2.5厘米,直径3厘米,厚0.3厘米。外壁上下均饰以回纹花边。中铸阴文行楷五律诗一首:“深绿出羭次,引规靓制图。琼华体宁比,韭叶色如鲜。五德不离佩,六钧可发弦。树侯连命中,逊者每惭然。”落款“乾隆御题”。
翡翠佛手佩饰品。质为红绿翡翠,半透明体。高7厘米,宽4厘米,厚2厘米。通体凸雕,底部群茎交错,组成三系孔,用以穿绦佩带。下部阳面以四茎托一叶,阴面用两叶寄一茎,茎叶上丛集十五根长形花蕊,共组成下阔上尖扁平佛手。茎粗细不一,叶大小各异,蕊下粗上细。
黄玉雕花鼻烟壶质为黄玉,一面色深,一面色浅。通高9.5厘米,宽5厘米,厚2厘米。小敛口,腹大扁,内镂空,以装鼻烟。外壁正面凸雕一老者,宽袍大袖,神情雅逸,周围以缠枝梅花,转绕至背面。
名人字画
方氏五代遗书手卷先由方氏后裔收藏,1980年县文物管理所征集,1984年移交县博物馆收藏。宣纸本,绫装裱。由方昌翰(宗屏)搜集祖先遗墨,邀名流题书作跋,共16部分。手卷分主、副两大部分。主卷原由方孔炤、方以智、方仲履、方正瑗、方张登5人8部分墨迹组成(方以智手卷今不存);副卷8部分系余杭谭诗跋隶书。主卷方孔炤遗书,写于明万历八年(1558),部分水渍。方仲履遗书《便足楼记》,小楷。方正瑷楷书墨迹三幅:第一幅,读《梦溪笔谈》心得;第二幅,读《宣和书谱》心得;第三幅,读《吕氏春秋》心得。方张登草书两幅,一为读《论语·子路章》心得,一为给家人问安便笺。方昌翰楷书卷跋,跋文主要称颂其方氏累代贤哲。钤印计23颗,或方或圆,或篆或隶,或阴或阳,古拙素雅。
方以智草书立轴1984年由县文化馆移交,县博物馆收藏。宣纸本,全绫裱,长125厘米,宽35厘米。其文曰:“蚁封旋马床头有易撒手便行无顺逆今日一众佥摩诃未审常寂光申如何砍额一道飞流玉峡香搴兰自得儿孙力”。左署款“七世长者、壬书,原调经□□□子以智□引”。下钤朱色方印附文“方外人无可”。
方贞观行楷中堂1984年县文化馆移交;县博物馆收藏。夹宣纸本,全绫装裱。长136厘米,宽65厘米,以行楷书五律诗一首“宝阁临无地,青莲发妙香。坐来山吐月,夜久水生凉。心与境俱寂,僧同客两忘。明朝入城市,容易梦沧浪。”落款:“贞观”。下钤朱色小篆方印二:一是阳文“方贞观”,一是阴文“三乳老人”。
程芳朝草书中堂1951年程芳朝廿世孙程亦鸣捐献给县文化馆,1984年交县博物馆收藏。绢本,全绫裱。长208厘米,宽51厘米。是作者为其伯父七十寿辰而作的七律诗二首:“草堂春暖日迟迟,杖履花间事事宜。樵竖陇云归野唱,耕儿初雨放朝犁。床头瓮热新成酒,竹里香生未探芝。浪说神仙行地上,吾家今有老庞眉。”十年索伴在长安,子舍迢遥入望难。书到喜传能健饭,客来随意足交欢。自矜持檄徒劳梦,谩道燕鱼作意看。千里称觞无可似,全凭笔墨劝加餐。”下款“侄芳朝”,盖朱色篆书大方印“笠庵”。
《十二真图》系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县人江磊斋、张英和福建画家陈山人三人合作完成的艺术珍品,陈山人作画,江磊斋配诗,张英和诗。《十:二真图》以江磊斋宦迹游踪为内容,原有十二幅为:匡庐种花、浔阳送客、飞雪渡陇、华山采药、岳麓观碑、漓江秋泛、峨嵋春望、泰山观日、崆峒招鹤、沧海浮槎、燕市酒人、龙眠著书。江磊斋、张英据图配诗亦十二幅,加前序、后跋各一幅,凡二十六帧。每幅长55厘米,宽76厘米。画为设色绢本,序、诗、跋均宣纸本,皆绫边装裱。序为楷书;诗、跋均行草。《十二真图》,辗转相传,已失《燕市酒人》画、诗和《龙眠著书》画,现存二十三帧。
姚鼐对联和扇面1981年县文化馆征集,县博物馆收藏。姚鼐对联,宣纸本,绫裱,长122厘米,宽27厘米,行楷书体。联文:“万类同春人己合,太虚为室岁年长。”上联右上方“集楔帖似”,下联上款:“浣江六侄”,落款:“惜抱居士鼐。”下钤朱色印章二:一为阴文“臣鼐制印”,一为阳文“姬传”,均小篆。姚鼐扇面质为洒金宣纸,纸裱,折扇形。以行草体书七绝诗一首:“沙笼寒月树笼烟,香彻梅溪水底天,斜□升林未窥得,更寻西路上渔船。”诗后款“书以宋卿学兄”。落款:“惜翁”。下盖“姚鼐”篆字阳文方印。右上角钤一阳文篆书、椭圆形启首章“惜抱轩”。
姚元之花卉四吊屏1966年姚元之后裔姚伯将捐献与县文化馆,1984年移交县博物馆收藏。均为宣纸本,皆设色工笔兼写意画,绫装裱,每幅长133厘米,宽31厘米。第一幅“寿似金石”,绘玉兰花、茶花、蟹脚兰草,款“荐青居士戏作”,下钤葫芦形阳文篆书“元之”朱印和“姚氏伯昂”方印。第二幅“天中丽景”画石菖莆、牡丹花等,署“仿石田老人笔法”,款“姚元之”。第三幅“半榻茶烟”,白玫瑰供于高几之上,芭蕉扇、铜水壶置于火盆之旁,署“仿两峰道人法”,落款“伯昂”。第四幅“南斋清供”,作梅花、水仙等,上款“道光辛已初秋偶作”,下署“庸青姚元之”,印章同第一幅。四吊屏,标题均大字隶书,署款皆小字行草。
张若澄山水中堂1983年县文物管理所征集,1984年转交县博物馆收藏。宣纸本,绫裱,长120厘米,宽62厘米,画面取“僧敲月下门”之意。左上角以行楷体书五言古诗一首:“月上惊栖鸟,山僧归自邻。应门乏五尺,扣扇借孤筠。小立莓苔滑,低临松竹匀。上人权在外,守者未生嗔。讵识袈裟露,凭参响寂尘。维摩不二法,司户有前因。剥啄原无碍,形容直逼真。本来敲绝好,推字想欺人。”上款“御制赋得僧敲月下门”,落款“臣张若澄敬写”,均小楷。下盖“臣张若澄”等朱印两方。
张敔双栖图和鸳鸯戏水图解放初由姚伯将捐献给县文化馆,1984年移交县博物馆收藏。双栖图:宣纸本,水墨画,绫裱,长155厘米,宽52厘米。画面为一对白头翁栖身桂花树上,作亲昵欢语状。左上角题五绝诗一首:“不借玉斧媒,飞向蟾蜍窟。枝上好双栖,秋香散金粟。”落款:“张敔”,下钤朱印两方,一为“止止道人”,一为“虎人”,均阴文小篆。鸳鸯戏水图:质为夹宣纸,设色,全绫装裱,长66厘米,宽43厘米。以工笔写真手法,绘一对鸳鸯,游戏子碧水清波之上,交欢于芦苇浮萍之间,神态维妙维肖。此件曾参加1986年安徽省文物珍品展览。
张乃轩花卉四吊屏姚伯将收藏,1966年捐献与县文化馆,1984年移交县博物馆收藏。皆绢本绫裱,各长125厘米,宽33厘米,为一组淡水墨画。第一幅,画梅、兰、石,题“看寿春晖”,款“道光已未年三月虎儿居士轩写”。第二幅,绘荷花,题“千秋定论花君子,风味尤宜近墨池”,署款“虎儿居士轩”。第三幅,作桂花,署“虎儿居士轩仿宋院本”。第四幅,写石竹,题“石竹贯四时,几不改易枝叶,君子以之”,上款“东甫先生世长清玩”,下款“虎儿居士张乃轩”,题跋、落款皆行楷书体。各盖有朱色阳文方印“虎儿”、“张乃轩印”等。
方东树《寒崖独往图》手卷1958年桐中教师姚沛生捐献,1986年移交县博物馆收藏。纸本,绫裱,长5.12米,宽0.43米。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金陵马云作画,附文详述为方东树作图始末。右上角有方东树自题《寒崖独往图》诗:“强共梅花作喜神,犍城水月定非真。君为得失流泉命,不共长生路上人。饥餐茶叶饱歌歈献,独往今无拾得俱。传语丰干莫饶舌,无人知我是文殊。当年亦羡米斋宗,六旬玄同冥谛功。晚了心王如本法,不须莂世转栽松。文殊生被铁山围,异世独遭打笊篱。任尔修行三大劫,我无佛法汝为谁。”又书“面是娘生面,心惟古佛心。一真传法界,无有去来今”。落款“乙已冬月东树”。并书赞、铭、说、诗等,均楷体,各署“歇庵”、“冷斋”,分别钤有“歇庵”、“冷斋”、“方东树”篆文印章。清大学士、书法家阮元隶字手书“寒崖独往图”于卷首。同里方仲山(璋),桐城派著名学者梅宗亮、姚莹及扬州郑銮等相继撰文、写诗、作跋,均行草书体。
吴廷康篆书七言对联和六言对联1984年县博物馆征集收藏。七言对联,宣纸,四周印有绿色梅花缠枝纹饰图案。全绫装裱,长125厘米,宽28厘米。小篆书体,联云:“读书身健方为福,种树花开总是缘。”上联右边书有上款“圣清光绪长至节,呵冻研东海黄畿端砚之节笔”,下联左边下款“皖桐茹芸吴廷康蕃氏时权枫州城甫务年八十”,均行楷书体。下钤两方朱印,阴文“吴廷康印”,阳文“康之”,均小篆体;六言对联,宣纸质,镶绫裱。上下联各长112厘米,宽28厘米。篆体,上联“竹雨松风蕉露”,下联“茶烟琴韵书声”,后署行书款“廷康偶尔效颦为愧耳”。盖有朱色方印两颗,一为阳文“康甫”,一为阴文“吴廷康印”。
吴牧皋山水立轴1984年县文化馆移交县博物馆收藏。夹宣本,长164厘米,宽44厘米。画面为崇山峻岭,崖畔茅屋,古树参天,怪石林立。水中小亭耸起,亭侧垂柳笼烟,亭内两长衣老叟,相对而坐,促膝谈心。无款识,右下角钤有篆文朱印“牧皋画印”。
吴芝瑛行楷扇面1984年县文化馆移交县博物馆收藏。深黄色粗绢本,圆形,直径21厘米,以褐色织花纹绫装裱,外镶兰绢窄边。浓墨行楷书:“九陌黄尘乌帽底,五湖春水白鸥前。扁舟不为鲈鱼去,收取声名四十年。”落款“吴芝瑛”。下盖朱色方印两颗,一为阳文“紫英女史”,一为阴文“小万柳堂”,均小篆。此件为桐城女书家仅存之手迹。
李光炯手书立轴1984年县文化馆移交县博物馆收藏。宣纸本,绫裱,长77厘米,宽24.5厘米。以行楷体书五言诗:“一百五将近,千门烟火□。闲过少傅宅,喜见老菜衣,晚雨竹间霁,春禽花上飞。禅庭清溜满,幽兴自忘归。藻栋起宵间,芳涤俯可攀,晚云淡次政,高鸟坐中还。日映城边树,虹明雨外山。唯有谢池月,来照衮衣间。落叶淮南树,青山遍马头。人烟将近郭,松竹不知秋。夜虎林间啸,溪泉舍下流。门前仲卿庙,遗迹等君求。”上款“苑陵五律三首书奉伯徐仁兄先生正之”,下款“光炯弟李德膏”,下钤朱色方印两枚,一阳文“李氏光炯”,一阴文“德膏之印”,均篆书。
拓片
《表忠观碑》拓片1984年县文化馆移交县博物馆收藏。《表忠观碑》成于北宋元丰元年八月,立于杭州王祠内,现已不存。北宋文学家苏轼曾作《表忠观记》,勒石镌文,称《表忠观碑》。今为清初拓片,楷书,共8幅,每幅6行,每行20字,幅长210厘米,宽96厘米,绫装裱。碑文由前跋、正文、后跋组成。
郑板桥十言对联拓片1984年县文化馆移交县博物馆收藏。宣纸质地,朱底白字,字大盈尺,楷书联文;“霜熟稻梁肥,几村丰乐社;灯红楼阁迥,一片读书声,”落款“七三老人板桥郑燮”。下钤朱印两方,一为阳文“板桥老人”,一为阴文“丙辰进士”,均篆书。联幅长200厘米,宽59厘米。
(附)馆藏客籍名家字画
查士标山水立轴原藏于鲁谼乡村民方水辉家,1985年县博物馆征集收藏。为清康熙十四年(1675)海阳(今安徽休宁)人查士标作。立轴宣纸本,全绫裱,长119厘米,宽40厘米。画面有崇山峻岭,幽径流泉,吹笛牧童,垂钓庄叟,高吟诗翁,动静兼备,意境闲适。左上角以行草题五律一首:“我自径桥上,春风明练群。牧童爱庄叟,口癖如绿云。寻乐清晨出,吟诗尽日闻。沧浪可濯足,常向到斜曛。”落款“乙卯二月查士标”,下钤朱色小方印一颗。
郑簠隶书立轴姚伯将捐献,1984年转由县博物馆收藏。系上元人郑簠所作。轴长129厘米,宽42厘米,宣纸质地,纹绫装裱。隶书五律一首:“湖水绿如染,野花红欲然。昏当二月半,狂胜十年前。小店开新酒,平桥上画船。翩翩身强健,不必愧华颠。”落款“谷口郑簠”。下盖篆体“郑簠之印”阴文图章。
陈亦禧行草中堂姚伯将捐献,1984年转县博物馆收藏。清初海宁陈亦禧作。宣纸本,全绫裱,长115厘米,宽41.5厘米。行草书七绝一首:“碧沼重林起石台,匡庐上系画中开,南州宿老罗夫子,今日重看玉润来。”款为草书“陈亦禧”,下钤有阴文“陈亦禧印”、阳文“大兼”两颗朱色小篆印章。
仰庭宣玉兰牡丹中堂1984年县文化馆移交县博物馆收藏。明末维扬(今扬州)画家仰庭宣作。宣纸本,绫装裱,长198厘米,宽79厘米。绘满玉兰花、牡丹花,几不留隙。近视满纸云雾,远观层次分明。错落有致,清雅豪放。左上角署“口人口口仰庭宣”,下钤朱色阴文“仰庭宣印”方章。
童钰隶书对联原由鲁谼乡村民方永辉收藏,1985年县博物馆征集收藏。清山阴童钰作。宣纸,全绫装裱,长129厘米,宽25厘米。联文:“风清月白香开瓮;水碧山苍总咏诗。”上联盖有启首章,颗,下联书行楷款“丁酉仲秋,为惠兆二兄先生清正”。落款“二树童钰”,下钤朱印两方,一为阴文“童钰之印”,一为阳文“朴岩”,均小篆。
边寿民秋滩栖息图原由教师张先述收藏,1984年转为县博物馆收藏。清初江苏山阴(今淮安)边寿民作。宣纸,全绫裱,长171厘米,宽86厘米,画面芦苇数茎,秋雁四只,一对卧息芦间,一只回首云空,一只张翼飞落。左上角以行楷书七绝一首:“江村稻熟水平沙,塞雁南归万里家,一夜西风吹不断,霜天月白卧芦花。”落款“边寿民”,下盖篆文朱印两方,一镌“颐公”,一镌“寿民”。
王文治行书中堂原由姚伯将收藏,1984年转县博物馆收藏。清乾隆时期丹徒王文治作。宣纸本,绫装裱,长115厘米,宽53.5厘米。以行楷书七绝一首:“杏花红锁玉楼人,试拂山龙日正春,愿得圣朝无阙事,不烦纤手号.。”左上方题“补衮图”,落款“七十老人王文治”。下钤朱印两颗,一是阴文篆书“王文治印”;一是阳文篆字“梦楼”。
邓石如行草立轴1982年县文物管理所征集,后县博物馆收藏。清怀宁邓石如作。立轴宣纸本,全绫装裱,长125厘米,宽45厘米。以行草体书七绝一首;“佛国西偏小有天,摩崖汉隶刻前贤。苔花封护琳琅字,风雨名山五百年。”左上方题“庄圃先生教之”,落款“邓石如”,下盖篆体朱印两方,一为阴文“邓石如字顽伯”,一系阳文“完白山人”。
钱沣行楷对联1982年县文化馆征集,1984年县博物馆收藏。清昆明钱沣作。宣纸质,绫装裱,长121厘米,宽28厘米。行楷书体,联文:“自极清珍无所杂,人承高论不须卑。”落款“沣”,下钤朱色方印两颗,一为阳文“沣”,一乃阴文“南园”,均小篆。
伊秉绶隶书七言对联1984年县文物管理所征集,县博物馆收藏。福建宁化伊秉绶作,红色洒金纸质,绫边装裱,每幅长159厘米,宽41厘米。联文:“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落款“伊秉绶”,下贴小篆体朱色印两方,一是阳文“墨卿”,一为阴文“秉绶之印”。
阮元行楷对联原由吕宣泽收藏,1984年转为县博物馆收藏。清江苏仪征阮元作。宣纸本,绫装裱,长129厘米,宽28厘米。联文:“换养鹅群存鹤意:洗摩桐树待琴材。”落款“节性斋老人阮元书”,下盖阴文篆书“臣字伯仁”印章。
何绍基行书立轴1959年吕宣泽献,1984年县博物馆收藏。清道光年间湖南道州何绍基作。宣纸本,绫装裱,长133厘米,宽30厘米。行书五律诗一首:“郑南伏荐寺,潇洒到江心。石影衔珠阁,泉声带玉琴。风杉曾曙倚,云峤忆春临。万里苍茫水,龙蛇只自深。”上款“恚泉同年大兄大人属”。落款“子贞弟何绍基,”。下钤朱色印章两颗,一是阳文“何绍基印”,一为阴文“子贞”,均小篆体。
吴熙载《垂柳芙蓉图》和《芭蕉图》原由姚伯将收藏,1984年转县博物馆收藏。清咸丰三年吴熙载作。立轴均宣纸本,绫装裱。皆设色水墨画。《垂柳芙蓉图》长176厘米,宽44.5厘米,中部绘一苍劲垂柳,上方画数株盛开白芙蓉,下绘池水,水上几丛浮萍,略呈晃动之状。左上角署“仿石田老人笔法”,下款“让之吴熙载写”,下钤朱印两方,一为“吴熙载印”,一为“让之”,均阳文小篆。《芭蕉图》长179厘米,宽44.5厘米。以写意笔触,绘芭蕉一株,蕉叶三片。
蒋予检兰草中堂1984年县文化馆移交县博物馆收藏。清末河南睢州蒋予检作。质地宣纸,全绫装裱,长159厘米,宽80厘米,绘墨兰两株,左上方自题寄情诗一首:“写叶写花并写根,全身毕露众香尊。洛灵未见秋遗佩,山鬼合来夜打门。敢向风前称画手,聊凭纸上吊忠魂。心持一瓣欣能托,雪白泥南当爪痕。”上款“绍庭二兄先生雅正”,下款“矩亭蒋予检”。盖朱色篆印两颗,一印“号棱隐字矩亭名予检”,一印“睢阳蒋氏”,均篆字。
郭尚先行楷对联1984年县文化馆移交县博物馆收藏。清福建莆田郭尚先作。洒金宣纸质,全绫裱,长123厘米,宽27厘米。以行楷书联文,“满外江山皆秀色,此中草木亦常闲。”以草书落款“郭尚先”。下钤篆文朱印二方,阴文“郭尚先章”,阳文“兰石”。
赵之谦七言对联原由鲁谼乡村民方永辉收藏。清会稽赵之谦作。每幅长170厘米,宽38厘米,宣纸本,全绫装裱。书为北魏碑体,联文:“义取延和谦则吉,功资养性寿而康。”上联右方款“光绪乙卯夏四月书于洪都客次”,下联左下方款“沩叔赵之谦”。下贴朱色印章两方,一为阴文“赵之谦印”,一为阳文“叔”,均小篆体。
洪福“寿”字中堂由张先述捐献,1984年县文化馆移交县博物馆收藏。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长子洪福作。洒金朱红纸,全绫装裱,长160厘米,宽87厘米。以浓墨正楷书一“寿”字,高132厘米,宽65厘米,下贴白纸朱色阴文篆书“洪福之印”大方章一颗,边长6.1厘米。
苏曼殊仕女图1984年县文化馆移交县博物馆收藏。清广东香山(今中山县)苏曼殊作。长27厘米,宽39厘米,宣纸本,绫裱。绘一长袂飘举,绰约多姿的仕女,怡然观赏芭蕉。左上方题句:“往见改玉壶,本与此仿佛,大有不食人间烟火之态。”上款“拟为□□先生□□教正”(在“文革”中因避嫌,擦去名讳等字),下款“己巳夏六月曼殊于海上”,下钤一“殊”字,楷体朱色方印。
三、风景名胜
旧时,县内名胜景观甚多,有以摩崖石刻而驰名省内外的浮山,有令人流连忘返的“孔城暮雪、练潭秋月、投子晓钟、荻埠归帆、竹湖落雁、桐梓晴岚、枞江夜雨,浮山夕照”等桐城八景,以及风景秀丽的龙眠山庄、洪桂山村、披雪瀑等景区、景点。今部分景区、景点或划归枞阳,或已不存。境内尚有的景区、胜迹主要有:
试剑石位于县城东北7.5公里鲁谼山试剑岭。现屑鲁谼乡龙井村陈湾。《安庆府志》:“鲁谼山,桐城东北十五里,相传鲁肃居此,其上有试剑古石。”试剑石高1.53米,宽1.73米,灰青色,呈半圆球形,状若中剖,东北方向为剖面,光滑平整。阴刻行书三行:“此石,三国吴鲁子敬试剑古迹。士人汪天笑叙。”《桐旧集》载;“鲁谼,县东北十五里,吴鲁肃镇地。”试剑石标明鲁肃破皖殊功。清方中发《鲁谼》诗云:“鼎足隆中对,东城见略同。识时真俊杰,择主必英雄。水激横江怒,山标破皖功。楼船东下后,失蜀悔何穷。”此石现已从试剑岭巅滚落岭下,侧立路旁。
寄母山位于县城东北20公里处,北邻抱斗山,南临杨河,现属甑山乡梅湾村。东汉建安十九年(214)孙权破皖城,请鲁肃为横江将军,经营皖地。据传:肃携母出征,戎马倥偬,途中母病,寄养于甑苤山西,战后来此探母,母已谢世。肃扶柩上山,葬于山巅。后人称山顶为“望母岭”,称此山为“寄母山”。
洞宾泉在县城北6公里处吕亭驿南街后,泉水池呈桃形,北为菜园,东南两方为草堤,西岸垒石。有古枫、老柳两棵覆盖其上。面积349.75平方米、水深2米,清澈见底。传说唐吕曲(即吕洞宾)经吕亭。见一孝妇取水事姑,因天旱不得,乃示之曰;“此间自有甘泉,不须远去。”遂拔剑划之,泉遂涌出。时至今日,每逢大早,泉水仍不枯竭。
龙眠山庄为北宋名画家李公麟晚年归隐龙眠所建。位于县城西北7.5公里的西龙眠山李家畈,今屑龙眠乡双溪村李庄。座北向南,面积4000平方米。背倚高山,面临平畴,视野旷阔,龙眠河绕西侧南流,四周环筑土墙,朝南建楼门一座,两端辟东西花园,植名木奇葩。山前有一“半月形”池塘,蓄鱼种莲。后山修竹影映,庄头古木荫翳。明桐城籍大司马孙鲁山别业“椒园”相距里许。明末,桐城孙卧公咏“椒园”诗云:“山水多佳色,复忆李龙眠。”清康熙桐城诸生孙日高《怀椒园》诗亦云:“庭前即是公麟画,缅怀三径种蕉人。”清桐城籍大学士张英晚年亦隐居于此。龙眠山庄四周,古有“建德馆”、“墨禅堂”、“芸香阁”、“雨花崖”、“泠泠谷”、“玉龙峡”等二十胜景。今馆、堂、阁已不存,崖谷诸胜,旧貌依稀。
披雪瀑古名“披雪洞”,又名“响玉泉”。位于县城西北4公里碧峰山下,瀑流飞泻直下,如雪帘披挂,故名。瀑长900米,雨后瀑宽达9米。全瀑分三段;前为迭瀑,长约50米,瀑流滚迭,溅玉飞珠,称为“前瀑”;中为溪谷,长约800米,雪浪翻滚,奔腾直前,称“披龙”;后为“悬瀑”,高约50米,瀑流长悬,雪崩雷鸣,称“后瀑”。后瀑左崖有一洞,名“披雪洞”。《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记其胜:“碧峰山,峰峦分列,一洞逶迤,沿涧而入,四方稍觉豁如,倚南一山,壁立千仞,怪石嶙峋,下有四洞。方至洞口,见瀑水悬崖如练。至前仰视,如白鹭之攒集,如风雨之飕飓,即‘披雪洞’也。两旁皆巨石,水啮者利若刃,水凿者深若井,水拭者净若几。”清桐城派著名作家姚鼐曾结伴来游,撰有《观披雪瀑记》,誉此瀑为“吾邑之奇”。今披雪瀑作为名胜载入国家文物局主编的《中国名胜词典》一书。
小龙山亦称洪桂山,位于县城南50公里的罗岭乡洪桂村。面积4,7平方公里,海拔515米,东滨菜子湖,西连大龙山(属怀宁县),南眺花山(属安庆市),北瞰罗家岭。明清时,曾以“五里三进士(姚孙棐、龙鲤门、许鲤跃),隔河两状元(刘若宰、龙汝言)”而闻名遐迩。小龙山腹地称龙窝,东有龙门峡,南有倒桅岗,西有月亮山,北有游龙峪。全山拥有猴子石、船艄石、万鹿洞、聚仙宫、双株柏、进士第、严凤英故居诸胜。有竹海、枫林、杜鹃谷、玉兰山等自然景观。
古洞崖位于县城北23公里处,今属大关乡小关村。主峰云雾尖,峰巅有古洞。明末洞前建“龙泉庵”,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重修。崖洞面积16平方米,曲折幽深,可通山顶。由山腰过山门,越前殿,过后殿,抵古洞,达山顶,设五道台阶,婉蜒曲折,引人入胜。
碾玉峡位于县城北3公里东龙眠山(今龙眠乡)。峡长61米,分峡谷、峡口两部分。峡谷窄狭,两边峭崖陡起,白石峡底,呈鱼脊形,两旁有深沟,飞流迭滚而下,冲入水潭,峡口为扇面形,宽达20米,飞流溢出峡口,平缓悬下。清刘大櫆在《游碾玉峡记》中称:“东龙眠山之幽丽出奇可喜者无穷,而最近治最善为碾玉峡。”峡侧旧有亭,为明末桐城诗人方文所建,今已不存。
“惜抱轩”银杏树在桐城中学校园内东北隅,系姚鼐书屋“惜抱轩”宅树。姚氏十世迁入县城,先后居天尺楼、雁轩、树德堂、初复堂。姚鼐8岁(1738)时由“树德堂”迁居“初复堂”,堂后建“惜抱轩”书屋,植此树。1955年桐城中学拆轩建教学楼,保留了银杏树。树龄200余年,至今枝繁叶茂,四季常青。1986年,县人民政府拨款予以保护,该校勒碑铭文以记。
四、文物保护
1950年初,县文化馆确定1名专职干部管理文物,并聘请1名曾留学法国的考古学家协助征集、鉴定工作。由于社会贤达姚伯将、姚沛生、吕宣泽、程亦鸣等支持和捐献,至1956年底,已征集各类文物近2000件,古籍线装书5万余卷,其中大部分由省文博部门调走,余下由县文化馆收藏保管。1959年10月,县馆藏文物首次在省“庆祝建国十周年综合展览会”展出。
“文化大革命”期间,文物、古籍损失惨重。1966年8月,县城开始“破四旧”。文庙门楼被拆毁,大成殿改为机关食堂,大成门及东西两庑改为职工宿舍,各种雕饰被毁。9月,座落于龙眠双溪的清大学士张英、张廷玉父子墓及墓表巨大装饰物被炸,县文化馆造反派砸毁了三尺多高的稀世珍宝羊脂玉佛像。10月,红卫兵将从居民家抄出的善本书、名人字画、古瓷器、玉器、雕塑等万余件,堆积广场,或乱棒捣毁,或付之一炬。县图书馆、桐中图书馆收藏的古籍也遭烧毁或作废纸出卖。
1979年11月,桐城县文物管理所成立,开始抢救、收集、整理文物和史料,先后翻刻《桐城耆旧传》、《桐城名嫒诗词征略》、《桐城文献书录》、《桐城派研究》等乡邦文献。1981至1987年,中央、省、县政府及文物部门拨款对文庙进行修复。1984年4月,县文物管理所更名为县博物馆,迁馆址于文庙。1986年6月,县文物管理所恢复,与县博物馆合署办公。
文博机构建立后,陆续从民间征集千余件文物,充实馆藏,其中不乏有识之士无偿捐献。并在公安机关配合下,打击非法收购文物活动,截回文物百余件。1984年10月至1985年5月,县内进行文物普查,建立文物普查档案,整理《文物普查索引》,绘制文物分布图。县文博部门核定报请各级政府,公布一批省、县级保护单位,其中1985年9月县人民政府公布朱家墩殷商文化遗址、元代六儿城遗址、元代紫来桥、明代方以智故居、左忠毅公祠、清代戴名世墓、相府帐房楼、六尺巷、方东树墓、姚莹故居、吴鳌墓、桐乡书院、清代戴钧衡墓、近代吴越故居、现代欧家岭苏维埃边区政府旧址、鲁谼革命暴动旧址、现代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故居等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7月3日,省人民政府公布桐城文庙、戴名世墓、吴越故居、施从云墓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上述文物保护单位,都建立了文物档案,县、区、乡层层负责保护。同年,县文化局、公安局、工商局、文物管理所联合查处了南演、白马乡犯罪分子参与潜山、怀宁盗墓案。1987年10月28日,破获龙眠乡项岭村武显将军马莪园与其诰命一品夫人吴氏合墓被炸案件,所盗文物悉数追回。1986、1987年,县博物馆先后被评为“安徽省文物博物系统先进集体”和“安徽省文物安全工作先进单位”。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