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50年代中期,全县有300余名笔墨小贩,把金神、双港、新安渡、老梅树街等地生产的毛笔、烟墨等贩运到外地销售,又从原料产地购回原材料供应笔墨生产者。这批笔墨小贩,是桐城县社队企业的第一代推销员。
1958年,随着社办工业的发展,将原农业生产合作社毛笔厂、墨子坊收归公社,人员集中,规模扩大,推销员由厂方聘请,实行固定工资或按产品购销量计酬,逐渐形成了一支专业化推销员队伍。他们四出寻找市场,签订购销合同,把产品直接推销到城市的专业商店、企业和单位。60年代初,县内生产的毛笔多由云南、贵州、广东等省、地级百货站包销。1963年,朱桥公社红光毛笔厂生产的净尾狼毫毛笔获省手工业局优质产品称号,远销新疆、甘肃等地。1964年,大队办企业兴起,企业数增加,推销员队伍增至500余人,他们的足迹遍及全国各省市,并通过外贸部门,把社队企业产品打入国际市场,远销到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推销员被当作投机倒把的典型受到批判。1968年推行“大寨经验”,大队一级“两头在外”的企业几乎全被关闭,推销员大部分归队务农。1970年贯彻全国北方地区农业会议精神,社队企业得到恢复和发展,推销员队伍再度崛起,他们根据市场需求,从江苏、浙江等地引进漆刷、制鬃、油石磨具、服装、劳保用品等方面的信息、技术和人才,在全县办起了一批新的社队企业,使笔墨、鬃刷、油石磨具成为全县社队企业的三大拳头产品。1973年初,全县推销员队伍通过以老带新、以师带徒等方式发展到1000人左右。1973年秋,社队企业被列为“资本主义倾向”,重新受到批判。一部分推销员回队务农,一部分被审查处理。1974年,龙塘公社综合厂一名推销员得到白金砂条(磨具)在市场上畅销的信息,经公社党委和综合厂同意,厂长与推销员一起边引进技术和人才,边购货供给需方,为该厂创收数万元。但在路线教育中,被定为投机倒把行为(即龙塘公社白金砂条案),公社党委书记被撤职,厂长被开除党籍、逮捕判刑,推销员被定为“投机倒把分子”开除回家,创收款全部没收上交。同时全县停办“两头在外”社队工业企业800多个,推销员队伍仅剩下200余人。粉碎“四人帮”后,县内社队企业恢复生机,一部分推销员重操旧业,但仍心有余悸,徘徊观望。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过拨乱反正,实行农村经济改革,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全县社队企业迅速发展,新一代的推销员队伍不断壮大。1981年,一批有文化、有才干的年轻人被吸收或聘请到企业中当推销员,1982年全县有推销员2000人左右,1984年初发展到4000人。由于“左”的影响尚未完全肃清,以及“崇本抑末,重义轻利”的世俗偏见,社队企业推销人员的正常推销活动被人们视为“不务正业”或“歪门邪道”。1984年元月,县委公开为推销人员正名,明确指出:乡镇企业推销员在国家政策和法令允许范围内进行推销采购活动正当合法,在发展乡镇企业、搞活桐城经济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同年5月,为“龙塘公社白金砂条”一案平反,给有关人员恢复名誉和待遇。全县先后有数百名推销员被选拔进入乡村行政或企业领导岗位。10月,县委、县政府召开推销员代表大会,表彰和奖励120名优秀推销员,使他们的劳动受到社会尊重,充分调动了推销人员积极性。同时,对推销人员应得的经济利益给予保护,坚决按合同兑现,上不封顶,下不保底,鼓励勤劳致富和带头致富。1984年3月,新安乡新安村永兴塑料制品厂推销员毕长生,与云南省玉溪地区林业局签订塑料育苗袋1760万条供货合同,总金额14万元。成交后,厂方如数付给推销员毕长生提成费14170元,玉溪地区林业局给厂方1760元信守合同奖金,厂方亦全额奖给毕长生。年底全县推销员增至6000人,他们活跃在全国城乡各地,一年之内,签订一亿多元产品销售合同,采购大批原材料,并提供了大量经济技术信息,使全县乡镇企业获得突破性发展,产值、利润、税收分别比1983年增长1.4倍、2.0倍和1.1倍。至1985年,全县推销员引进新技术、新项目400多个。1986年,全县推销员队伍发展到1万人。县委、县政府于9月召开全县优秀推销员表彰大会,给200名优秀推销员颁发了《优秀推销员证书》。推销人员的商品意识和业务素质不断增强。全县出现63个推销联合体。其中云南烟叶塑料育苗袋推销联合体,组织7个乡56家企业,一年内生产推销塑料育苗袋3亿多条,推销总金额137万元。白马乡40名推销员组成驻西藏联合体,把大批服装、棕毛制品、塑料制品等推销到西藏的草原牧区,就连不通公路的墨脱县,推销员也骑马前往推销产品。该联合体一年内推销总额达200万元。青草镇推销员蒋景生为熟悉市场和掌握信息,购买了6个省的工商企业名录。每年自费订阅全国各地的信息和科技报刊数十种,根据所获信息为本地企业采购原料、推销产品。1984至1987年,蒋景生利用信息做成交易金额达40多万元,本人获利2万多元。1987年,县委在《关于继续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若干问题的意见》中,提出“要放手发展和壮大推销员队伍,采取政治上关心,经济上优惠,生活上照顾等措施,最大限度地调动推销员搞活经济的积极性。”当年,全县推销员队伍发展到1.5万人。全县乡镇企业的厂长或经理,有80%来自推销员队伍,典型调查29名农民企业家,有27名当过推销员。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