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排水
建国初期,县内圩区12.5万亩耕地、丘陵地区近3万亩洼地,积水排泄困难,涝灾严重。农业合作化以来,分期分批对圩区和洼地进行治理,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农田排水渠系网络。
圩区排水50年代,通过拓河固堤、截弯取直、塞支归干、联圩并圩、排蓄兼治等综合治理,提高和改善河道行洪能力。同时利用人力龙骨水车排泄圩内积水。1956年采取“一撇、二蓄、三排”办法,治理合永长圩,开撇洪沟2504米、中心沟3500米,建高、低自流排水闸2座,将368亩黄泥段用于蓄水,并安装机械排水设备4台套60马力。通过治理,该圩5000亩低洼田地成为保收农田。60年代,圩区大力发展机械电力排水,建固定机电排涝站15座,装机27台套1380千瓦,有效除涝面积2.4万亩。70年代,全县机电排水进一步发展,相继建成机电排涝站48座,装机75台套3858千瓦,有效除涝面积6.47万亩。1981至1987年,圩区又新建固定电力排涝站17座,装机20台套1034千瓦,增加有效除涝面积1.63万亩。同时进一步加固防洪堤坝,建立和完善排水配套渠系,使高水自流排出,低水抽排,基本上实现农田排水自流化、机械化、电气化。1987年,圩区机械电力排水面积8.1万亩,占圩田总面积的66.4%。全县圩区农田,在非特大洪水情况下都能保收,其中高产稳产农田达10.5万亩。
丘陵洼地排水1961年后治理杨树公社合胜洼地,开孔岭排洪沟1500米。1974年建孔岭节制闸,以拒三湾河洪水倒灌。1976年开杨树段撇洪沟并建闸1座。1982年又建方楼大闸。累计完成土方12万立方米,石方和混凝土800多立方米。通过治理,使1600亩低洼易涝农田排水畅通,保收稳收;1967年开始对龙塘公社杨濠、马畈洼地进行治理,将龙塘小河自筹仓至堰口段4000余米改道,沿山开挖新河,建节制闸2座,高水高排,减少洼地来水。1972年,全面调整该洼地上游挂镇公社排灌水系,开新河2.5公里,将长冲以上来水直接引入挂车河,又从挂镇小河至筹仓新开血防河入龙塘小河。累计完成土方35万立方米,石方和混凝土1.4万立方米,使3000亩农田免受洪涝威胁;1974年后,对铁铺公社七淹畈洼地进行治理,开挖自铁铺公社沥水至包圩公社中山大队新河1条,全长7000余米,宽14至20米,建沥水、方屋、铁铺、解放4道节制蓄水闸;1975年,分别对新安洼地和孔城镇马畈洼地进行治理。新安洼地治理共疏通牛车河道5000米,拆除堵塞内水出口的汪塥闸,新建大庙、东方塥、汪塥3道节制闸,共完成土方8万立方米,石方和混凝土1300立方米,使4000亩低洼农田免受洪涝威胁;孔城镇马畈治涝工程主要是顺直高桥河和红庙小河,筑堤导洪,将马畈分成镇西、民政、中心三个小圩,建三处低闸自排,并建中心、民政、胜利三座电力排水站抽排积水,共完成土方18万立方米,石方和混凝土2400立方米,使1500亩低洼农田免受涝灾;1976年,先后完成三河公社中楼三荟和石南公社石南大畈治涝工程。中楼三荟洼地治理,从浠尿坝至三荟苍开沟,拦撇山岗来水,在出口处建节制闸,控制洪水倒灌,开中心沟扩大中楼倒水箱出口量,累计完成土方28万立方米,石方和混凝土1200立方米,使3000亩低洼农田排水通畅,保收稳产。石南大畈处于界河与孔城河汇流处,自石南水库东坝头起经庙山咀至石板桥,沿山开沟,拦撇洪水,累计完成土方32.5万立方米,开山炸石2.2万立方米,使3000亩农田的易涝状况明显改善。1987年,全县低洼易涝的3万亩农田基本得到治理,其中备有机电排水的稳产高产田2.36万亩,占洼地易涝面积78.7%;仍以人力排水的0.64万亩,占洼地易涝面积21.3%。
二、灌溉
建国前,农田灌溉以自流和人力提水为主,由于蓄水工程简陋,全年有效灌溉期20天左右。全县保收农田7.17万亩,仅占耕地总面积13%。
建国后,贯彻“以蓄为主、小型为主、自办为主”的水利工作方针,大力兴建蓄水工程,完善灌溉渠系,发展机械、电力提水。50年代初,以兴建塘堰,扩大塘容,增加蓄水量,提高灌溉效益为主。至1957年,全县修建各类小型水利灌溉工程2.3万多处,其中新建塘口3600多个。1958年后,开始建设中型水利工程和重点骨干水利工程。至1976年,全县兴建中小型水库57座,总蓄水量1.48亿立方米,丘岗区受益农田达32.9万亩。机械提水灌溉由临时单机作业发展到建站固定作业。1965年后,扩建、续建水库灌溉配套工程,整修和扩建当家塘、引水堰800余处。机电提水灌溉逐步成为抗旱的主要手段。双港、金神、孔城等区先后建成的机电灌溉提水站,可把菜子湖水引上丘陵地区。1987年,全县工程蓄水量由建国初期8540万立方米增加到3.38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41万亩,保收面积37.47万亩,分别占全县耕地总面积75.9%和69.4%。其中机械电力提水有效灌溉面积21万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38.81%,余为自流或人力灌溉。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