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农作物品种、分布与产量
耕地面积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全县田地计39.27万亩,成化十七年(1481),增至41.04万亩。清康熙至道光年间(1666—1827),全县有耕田40万亩左右。民国25年(1936),全县耕地33.3万亩;民国33年,耕地41.81万亩。
1950年土地改革时,全县丈量耕地面积为71.74万亩。后因区划变动,水利、交通、城乡建设占用等其他因素影响,耕地面积减少。1987年,全县耕地54.06万亩,其中水田49.11万亩,旱地4.95万亩。
农作物品种桐城县农作物素以水稻为主,辅以小麦、大麦、米麦、山芋、玉米、黄豆、蚕豆、豌豆、油菜、棉花、芝麻、花生、麻类、蔬菜和瓜果等。
稻分早稻、中稻、晚稻三大类。早稻,建国前和建国初期仅有五十日早、六十日早、野禾子、包官茶等农家品种。1955年大面积推广双季稻后,引进了南特号、南特16号、陆才号、西湖早、莲塘早、莲塘早3号等。60年代中期普及矮杆良种,大面积推广应用矮脚南特号、有芒早粳、朝阳1号、矮南早1号、二九南1号、珍圭51、圭陆矮8号、湘矮早3号、湘矮早8号、芜湖七一早、竹系26、竹广23、竹广29、竹莲矮、二九圭、二九青、先锋1号、广陆矮4号、6044、华矮17、辐育1号等。80年代大面积推广早丰矮、浙辐802、二九丰、早矮6号等。中稻,原有农家品种繁多,主要有天生早、三粒寸、一朝齐、三朝齐、弯腰六、拖犁归、靠埂畚、黄壳糯、虎皮糯等。50年代初开始引进推广胜利籼、中籼399、南京11号等。70年代引进推广桂朝2号、国际26、农垦57号。80年代主要有BG902、BG910、691,以及杂交水稻汕优63等。晚稻(包括单季晚和双季晚稻),50年代前均为农家品种,如小红稻、小白稻、小冬稻、柳籼、禾尖、雪花糯、鸟咀糯、深水拖等。60年代引进推广晚粳良种,推广面积最大的是农垦58号,次为公社1号、农虎6号、早农垦、当选晚2号等,再次有老来青、青杆早、沪选19号、武农早、安庆晚2号、桂花黄等。70年代末,杂交晚稻推广和普及,主要组合有南优6号、汕优6号、威优6号、威优64、汕优64、协优64、当优C堡等。同时还推广了一批晚粳常规良种,如鄂宜105、鄂晚5号、徽粳80—4、78270、粳系212等。
麦有大麦、米麦、小麦三类。小麦为县内麦类大宗,50年代中期以前均为农家品种,如蜈蚣刁、和尚头、大黄皮、火焰早等。50年代中期开始推广南大2419、矮粒多、碧玛1号等良种。60年代推广吉利麦、华东6号、矮杆早、阿勃、阿夫、内乡5号等。70年代主要有丰产3号、万年2号、武麦1号、宁麦3号、早洋麦、友谊麦等品种。80年代推广杨麦4号、宁麦7317、绵阳11号等品种。
油菜50年代前,均为农家品种,如大五花子、小五花子、大乌子等。60年代引进芜湖104、油冬儿、武油1号等,逐步成为县内油菜当家品种。部分地区推广甘兰型油菜,如胜利油菜、甘油5号、广德761、202—23等。
棉花50年代中期以前,除少数陆地棉外,大多是中棉,俗称小花子。50年代末,开始引进岱字15号,逐步成为当家品种。60年代末,增加鄂光棉。70年代,沪棉204成为当家品种。80年代初,以沪棉479为主,次为早熟良种中棉所10号。1985年后,开始示范推广泗棉2号。
山芋建国前多为大红袍、白皮山芋等农家品种,建国后为胜利百号所取代。70至80年代,先后引进一窝红、栗子香、徐薯18号等品种。
农作物分布建国前大致分为两大农作物区,即圩畈稻油作物区和山地丘陵稻杂作物区。圩畈稻油作物区分布在县境东南部和中部部分地区,主要种植单季稻、油菜或麦类;山地丘陵稻杂作物区分布在县境西北部和中部大部分地区,主要种植单季稻、玉米、山芋、黄豆、棉花、麻类、小麦、蚕豆、豌豆等。
建国后,特别是1955年大面积推广双季稻后,因气候、水热、生产水平、土壤条件等差异,作物布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全县逐步形成三个农作物分布区。
一是圩畈双季稻、油菜作物区。位于县境东南部,有16个乡(镇)97个村,耕地面积16万余亩,占全县耕地面积29.7%,人均0.83亩。区内地势低平,海拔高程在20米以下,多冲积平原沙壤土,土质疏松,肥力较高,易于耕作。无霜期年平均230天以上,年降雨量1200毫米左右。区内河渠纵横,水网化程度较高,抗御旱涝灾害能力较强,双季稻栽培占耕地面积95%以上。午季以油菜为主,冬闲田多种红花草。粮油单产高于全县平均数10%以上,常年粮食总产在2亿斤以上,油菜籽总产800万斤左右。粮油产量均占全县总产三分之一强。
二是丘陵稻、棉、油作物区。位于县境中部,有44个乡(镇)298个村,耕地面积31.78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58.8%,人均0.82亩。区内海拔高程在20至100米之间,地势起伏不平,岗、土旁、冲、垄较多,以水稻土、红壤、黄棕壤为主,不易耕作。无霜期220至230天,年降雨量1200至1400毫米。历史上以一季稻和杂粮为主。建国后随着水利条件的改善,双季稻逐步扩大到水田面积80%左右。60年代开始,棉花种植面积扩大,全县90%以上棉田分布在该区,午季以油菜、小麦为主,冬闲田大部分种红花草。常年粮食总产占全县总产60%左右,棉花占全县总产90%以上,油菜籽占全县总产50%以上。
三是山地粮食和多种经营作物区。位于县境西北部,有16个乡74个村,耕地面积6.22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11.5%,人均0.67亩。该区为海拔100至1050米之间的中低山区,农田多分布山间河谷和低山缓坡,土层较浅,沙性较重。无霜期200至210天,年平均降雨量1400毫米以上。主要农作物是水稻和杂粮,水田多为稻—麦、稻—油、稻—豆的一年两熟,或一季稻的一年一熟,旱地多为玉米—小麦(或豆类)、山芋—小麦(或豆类)。茶叶生产发展很快,茶园面积已由建国初的469亩发展到5900亩,干茶产量占全县干茶总产70%以上。
此外,蔬菜、瓜果各地均有种植。70年代前,全县种植蔬菜2000亩左右。80年代后,随着城镇建设的发展,商品蔬菜需求量大,县城及孔城等集镇近郊蔬菜种植面积相应扩大。
农作物产量建国前,农作物产量低。民国33年(1944),全县(含今枞阳县)粮食总产量2亿多斤,油料总产量2千多万斤,棉花总产量2千多担。建国后,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革耕作制度,革新耕作技术,实行科学种田,农作物产量稳步提高。1987年,全县主要农作物总产量:粮食56276.4万斤,油料1799万斤,棉花252.6万斤,分别是1949年的4.1倍、2.4倍、17.7倍。
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其次是小麦、大麦、玉米、山芋、豆类、荞麦等。民国时期,丰收之年全县年产稻谷600万石左右(含今枞阳县),除供给县内需要外,尚有输出。全县粮食作物中,稻占90%,麦占5%,其它约占5%。民国33年(1944),主要粮食作物产量为:水稻亩产305斤,总产163.84万担;小麦亩产116斤,总产27.08万担;大麦亩产87斤,总产2.29万担;山芋亩产468斤,总产5.29万担;玉米亩产140斤,总产3.64万担;大豆亩产150斤,总产5.66万担;蚕(豌)豆亩产89斤,总产4.97万担。
建国后,粮食生产发展较快。1949年,全县粮食总产1.386亿斤,亩产260斤。1955年,总产2.932亿斤,亩产485斤。1965年,总产4.1亿斤。1971年总产达到5.05亿斤,平均亩产1050斤。1984年,总产6.16亿斤,创历史最高纪录。1985至1987年,因自然灾害和其它因素影响,粮食产量略减,分别为5.9亿斤、6.11亿斤和5.63亿斤。在粮食生产中,水稻产量一直占粮食总产90%,50年代末双季稻又成为水稻生产的大头。如创粮食生产最高纪录的1984年,水稻总产占粮食总产的92.54%,双季稻总产又分别占水稻总产和粮食总产的94.8%和87.8%。
油料作物主要是油菜,次为花生、芝麻等。油菜栽培历史悠久。明清时期“人因油利、种者甚广”。民国33年(1944),全县油菜种植面积32.02万亩,总产25.6万担,平均亩产80斤。建国初期,全县油菜种植面积稳定在12万亩左右,总产800至900万斤,单产60至80斤。60年代,因冬种绿肥面积扩大,油菜种植面积缩减到3至5万亩,总产300至500万斤。70年代油菜生产有所回升,每年种植5至8万亩,总产700至1100万斤,单产稳定在100斤以上,最高的1973年,单产达到259斤。1980年后,油菜生产发展迅速,面积稳定在10万亩左右,产量提高。1982年播种11.51万亩,单产201斤,总产2312.49万斤,当年国家收购油菜籽1346.12万斤,商品率达58.2%,此为县内油菜总产和向国家交售油菜籽最多的一年。花生、芝麻是县内秋收油料作物,零星种植或与其它作物间作套种。面积和产量在油料作物中比例甚小。年平均种植花生、芝麻各1000至2000亩,花生亩产200至300斤,芝麻亩产50至80斤。
棉花明清时期,棉花已广为栽培,品种以小花棉(即中棉)为主。民国35年(1946),全县种植小花棉2.8万亩,皮棉总产2052担,亩产7.3斤。洋棉(陆地棉)300亩,总产87担,亩产29斤。建国初期,全县每年种植棉花1万亩左右,多为小花棉,50年代平均亩产皮棉13.2斤。60年代陆地棉取代了小花棉,种植面积逐步扩大,产量逐步提高。1964年全县植棉2.38万亩,总产1.1万担。1967至1980年,植棉面积稳定在5万亩左右,皮棉总产3至4万担,其中1978年植棉5.09万亩,皮棉总产4.68万担,亩产92斤,单产创历史最高纪录。1982年植棉6.06万亩,皮棉总产4.85万担,是县内历史上植棉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的一年。1985年后,由于植棉成本高,经济效益下降,种植面积缩减,产量徘徊在2.5至3万担之间。1987年全县植棉3.24万亩,皮棉总产2.53万担,单产78斤。
多种经济作物茶叶为县内主要经济作物。1987年,全县茶园面积9756亩,年产干茶2200担。苎麻、西瓜等经济作物历史上有零星种植。80年代后,麻园发展到3000亩,年产麻60万斤;西瓜种植千余亩,年产西瓜500多万斤。70年代前,最多时有桑园2155亩,年产茧70余担,后因经济效益不高,桑蚕养殖逐年减少,至1987年,全县桑园不足200亩,年发蚕种仅3张。
1949—1987年农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一)面积:万亩亩产:斤总产:万斤

1949—1987年农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二)面积:万亩总产:万斤

1949—1987年农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三)面积:万亩总产:万斤

1949—1987年农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四)面积:万亩总产:万斤

1949—1987年农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五)面积:万亩总产:万斤


二、农技农艺
耕作制度50年代以前,水田大多栽培中稻和单季晚稻,一年一熟,部分田块稻——麦或稻——油一年两熟,滨湖圩区少数田块栽插双季稻,一年两熟;旱地基本上是一年两熟,春种玉米、山芋或豆类,秋种麦类或豆类。土地利用率不高,复种指数低。1949年全县复种指数为120%。1953年始,改种高产和早熟避灾作物,扩大午季种植面积,提高夏收比重。1955年多点示范推广双季稻,形成以双季稻为中心,以“一肥两稻”或“一油两稻”为主体的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耕作制。1957年,全县双季稻面积25.73万亩,约占水田总面积45%,双季稻总产占全年粮食总产50.9%,占水稻总产的58.9%,复种指数上升到150%,成为全省发展双季稻的典型。当年10月17日至27日,中共安徽省委组织39个县846人的参观团来桐城考察了解大面积种植双季稻的经验。1958年后,基本确立以“一肥两稻为主,一油两稻为辅”的耕作制度。60年代初期又建立了养地与用地相结合的轮作换茬制度,圩畈地区,秋播以油菜与红花草轮换种植,双季稻则调换更新品种;丘陵地区实行稻棉轮作,秋播以油菜、红花草和麦类轮作换茬,旱地以棉花与山芋、玉米与山芋、大豆与山芋、花生与玉米换茬,秋播以小麦、油菜、蚕(豌)豆轮换种植。1962年以后,全县双季稻面积占年复种面积75%以上,双季稻总产占全年粮食总产85%左右。1972年后,推行浙江、江苏、上海等省市一麦两稻的一年三熟制多点试验,取得较好的效果,试验田年亩产粮食2500至2800斤,为粮食高产探索了新的途径。1980年以后,随着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种植结构的调整,早稻——秋冬菜、西瓜——双季晚稻、花生——双季晚稻、早稻——荸荠等新的耕作制度逐渐施行。1984年全县施行新耕作制度的农田3000亩左右,1987年已发展到2万亩。
良种选育和推广县内历史上一直沿用家家种田,户户留种的传统方式。主要方法是穗选。1953年,县农业部门在金神、城南、大关等区建立良种繁殖基地,当年全县种植“胜利籼”良种中稻1.6万亩。1954至1957年,全县开始建立种子田制度。选种方法有穗选、片选和场上风选。1958年开始在“自选自繁自留自用、国家辅之调剂”的种子工作方针指导下,逐步建立起县农科所(包括县示范农场)、社队良种队(场)、生产队种子田三级繁育推广体系。同时,实行良种预约繁殖、预约收购、优质优价的种子收购政策。1971年起,县种子站和各良种繁育基地,以销定购、以购定产与生产队签订良种预约繁殖、预约收购合同,实行产、供、销一条龙管理。1977年,全县57个公社建有良种队(场),42个大队建有种子队,3749个生产队建有种子田。部分社队良种队(场)还建立了一级种子田和“三圃”(株行圃、株系圃、原种圃),全县共建水稻、棉花“三圃”分别为715亩和155亩,每年分别生产水稻、棉花原种5.5万斤和1万多斤。
1978年,为逐步实现种子“四化一供”(即种子生产专业化、加工机械化、质量标准化和品种布局区域化,由县统一供给),全县建立了乔庄等10个杂交水稻繁殖、制种基地,每年由县种子公司统一收购、加工精选种子40至50万斤,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一、二级良种标准。1982年后,为适应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对良种的需求,分别在三河乡乔庄村、南口乡南口村、吕亭乡杨湾村、陶冲乡双塘村、金神乡寿元村、新店乡横店村,组建以良种繁殖专业户为基础的良种特约繁育和制种基地,计有良种繁殖专业户1495户,种子田2627亩,每年可繁育一、二级杂交水稻不育系和杂交种65万斤左右。各乡、村还有一批常规良种繁育专业户,计有种子田2500亩,每年可生产稻、麦、棉等常规良种100万斤以上,初步形成由种子公司、县农科所(示范场)、区农业站、种子专业村和专业户构成的良种繁育体系。1987年,由县种子公司、县农科所和各区农业站经营的各种良种近100万斤。
建国以来,桐城先后引进鉴定、试验示范主要农作物良种552个,其中水稻370个、麦类115个、油菜37个、棉花14个、玉米3个、山芋7个、绿肥6个,大面积推广近300个。县内自行培育的优良品种,种植面积较大、增产效果较好的有以下6种。
新民706:1970年由三河公社从农垦58号中系统选育而成,为早熟晚粳品种。具有早熟稳产,米质较好的特点。作双晚栽培,全生育期125至130天,千粒重26至27克,出糙率84%。1979年,在安庆地区推广种植36564亩,一般亩产600斤左右,高产田块亩产700斤以上。1987年全县栽培3万亩左右。
桐农1号:1965年,由县农科所李新尚等人从吉利麦中系统选育而成,为半冬性小麦品种。全生育期205天左右,千粒重36克,出粉率较高,品质好。1979年全县栽培面积12495亩,占小麦播种总面积的14.6%,一般亩产300斤以上,高产田块亩产可达600斤。1983年载入《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志》。
徐河1号:1965年,徐河公社农民技术员雷伯贵从老来青中系统选育而成,为迟熟晚粳品种。作双晚栽培,全生育期135至140天,亩产700斤左右;作单晚栽培,全生育期145至150天,亩产800至900斤。1979年,全县种植4820亩。
辐选3号:1970年,县农科所姚汉文等人从辐育1号中系统选育而成,为中熟早籼品种,1975年定型后推广,1979年安庆、池州两地区推广种植1401亩。全生育期110至112天,中熟偏迟,米质中等,亩产800斤左右。1983年载入《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志》。
早3号:1968年,县农科所李新尚等人从莲塘早3号中系统选育而成,为早熟早籼品种。1979年在县内种植2432亩,亩产600至700斤。1983年载入《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志》。
528:1972年,县农科所李新尚等人从军垦1号中系统选育而成,为早熟晚粳品种,作双晚栽培,亩产700至800斤。
建国后,桐城主要农作物进行三次大规模品种更新,实现了良种化。第一次是1955至1965年,由农家种更换引进育成良种,粮食总产由1955年2.93亿斤增加到1965年4.11亿斤。第二次是1966至1978年,早稻普及矮杆良种,晚稻普及粳稻良种,1978年粮食总产达到4.94亿斤。第三次是1976年开始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先后派出6批计190人次,到海南岛进行杂交水稻繁殖和制种,为扩大杂交水稻种植面积提供种源。1984年全县杂交水稻种植面积14.5万亩,占晚稻面积33.8%。粮食总产达到6.16亿斤,比1978年增长24.7%。
合理栽培桐城素有精耕细作合理栽培的传统。17世纪中期,邑人方以智的《物理小识》,对水稻栽培有详尽记述。农谚“稻耘三遍猪无糠,棉锄七遍白如霜”、“稀油密麦,玉米地里好请客”、“麦浇芽子(油)菜浇花”等,至今仍为农民在生产中所遵循。建国后,在继承传统栽培技术的同时,更多地学习推广运用现代科学栽培技术。
双季稻高产栽培技术1955年开始大面积推广双季稻。1957年秋,中国农业科学院双季稻考察组来桐城,考察总结罗岭乡公园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双季稻高产栽培技术经验,安徽电影制片厂随团拍摄了纪录片。1961年6月和11月新华社连续发表介绍桐城县双季稻高产栽培技术经验的文章。1964年,安徽省农业厅、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来徐河公社总结双季稻高产栽培技术经验,推广先进农业科学技术。翌年,徐河公社粮食亩产超过1千斤,成为全国双季稻高产典型,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农业生产先进单位。1970年该公社粮食平均亩产1444斤,安徽省革命委员会在此召开淮南地区科学种田现场会。1979年12月,省农业局在桐城召开全省水稻座谈会,肯定桐城县双季稻高产栽培技术经验。80年代桐城双季稻高产栽培技术又有新发展,主要是以双季稻为中心搞好作物、品种和肥料布局。作物布局,安排圩畈、丘陵、浅山区双季稻面积分别占水稻面积的95%、80%和50%左右;品种布局,早稻以早中熟品种为主,适当搭配迟熟品种;双季晚稻以杂交稻和早中熟晚粳为主,适当搭配迟熟晚粳;肥料布局,以红花草和稻草还田为主要有机肥源,年平均播种红花草25万亩左右,占早稻田60%以上,稻草还田占双季晚稻田90%左右。其次是育好两季秧苗,先后试验示范推广10多种育秧技术,逐步形成早稻以湿润育秧地膜覆盖、双季晚稻以湿润育秧“三壳”(油菜壳、小麦颖壳、红花草壳)覆盖为主的育秧技术,防止了早稻低温烂秧和双晚高温煮芽损籽以及草害、雀害等。再次是合理密植,因田、因品种确定合理密植标准,常规稻一般亩栽2.5至3万穴,基本苗18至20万根,杂交稻一般亩栽1.5至1.8万穴,基本苗2.5至3万根。第四是加强田间管理,狠抓病虫害防治工作,早稻“三田”(绿肥田、午季田、冬闲田)并重,晚稻主攻“三增”(增穗、增粒、增重),达到均衡增产。
午季作物六改一配套栽培技术60年代中期,通过学习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先进经验,逐步推广午季作物“六改一配套”栽培技术。即改浅耕为深耕、改窄畦为宽畦、改宽沟为窄沟、改浅沟为深沟、改点播为条播或撒播、改稀播为合理密播,实行排灌配套。此项技术,为全县午季作物主要增产措施。三河公社乔庄大队推广此项技术后,小麦平均亩产由200斤增到400斤以上,1979年达到466斤。1985年后,部分乡村开始推行免耕法,即板茬直播油菜、小麦,施用除草剂除草,收到省工、增产、增收的效果。
以磷增氮栽培技术1964年始,全县丘陵地区推广“以磷增氮”栽培技术。针对丘陵地区缺磷和红花草喜磷的特点。每亩红花草增施过磷酸钙40至50斤,结合轮作换茬,选用良种,合理密植,防冻保温,防旱防渍,防治病虫害等措施,逐步形成以“以磷增氮”为中心的一整套红花草高产栽培技术。亩产鲜草由50年代2000斤左右提高到4000斤左右,成为双季稻的主要有机肥源。
棉花育苗移栽技术1964年后,逐步试验推广棉花育苗移栽技术。主要有营养钵育苗、塘泥方块育苗、火粪育苗等,以解决棉花迟茬不能早播而影响增产问题。1981年在重点植棉地区挂镇公社试验,同是小麦茬的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比套种直播播期提早9天,亩产皮棉109斤,比套种直播增产11%。塘泥方块育苗和火粪育苗,方法简单,省工易管,逐步替代了营养钵育苗,成为棉区的主要育苗方式。60年代中期推广的芽苗移栽技术,对解决棉花缺苗断垅效果明显,也一直被棉区广泛采用。
科学施肥建国前,农田以施用人畜粪、绿肥、饼肥、草木灰、土杂肥等农家肥为主。民国33年(1944),县农业推广所试用磷肥育苗,此为县内使用化学肥料之始。建国初期,仍以农家肥为主,并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积攒农家肥的“五字经”,即养(饲养家畜、家禽)、种(种植绿肥)、积(积土杂肥)、制(制造沤肥)、还(稻草还田)。1958年,一度推广使用根瘤菌肥。1960年后,全面推广施用化学肥料,1964年以前以氮素化肥为主,1964年后增加磷素化肥。并一度推广使用土法生产“5406”、“920”等菌肥,但收效不明显。1978年后,开始使用硼肥、磷酸二氢钾等微量元素肥料。1980年开始施用钾素化肥和氮、磷、钾复合化肥。化学肥料施用量越来越大。1987年,全县施用化肥总量40229吨,平均亩施化肥74.4公斤。在合理施肥上,一般重视底肥(基肥),有“有钱难买安棵肥”、“麦要胎里富”、“三追不如一底”的说法。70年代后,一些乡村和农户,忽视农家肥的积攒和施用,红花草种植面积缩减,使农田土壤理化性状逐渐变坏,农作物产量难以稳定增长。部分地区大量施用氮素化肥忽视磷钾肥的施用,造成土壤养分失调,增加了生产成本,难以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据典型调查,1966年前每斤标准氮肥可增产稻谷20至25斤,1985年每斤标准氮肥仅能增产稻谷10至15斤,1981至1985年,对全县农田土壤进行了全面普查,开始根据各类土壤肥力,示范推广因土配方施肥法,即根据不同土壤理化性状和肥分含量施肥,做到有机和无机、三要素和微量元素、施肥和改土三个结合,以提高肥效。1987年全县因土配方施肥面积3.7万亩,其中优化示范1.2万亩,每亩增收粮食100斤左右。
此外,境内农民历来有烧包子、烧土粪和施用石膏、石灰等传统施肥方法。烧包子是用稻草(也有掺加麦草、柴草等)捆成3至5斤的草球,点燃后,覆土堆成半球形,使稻草在土内熏烧。此法多用于稻田、冬闲田和午季田。一般每亩150至300个,对冷湿粘重土壤效果最佳。烧土粪是用作物禾秸捆成“包子”熏烧闲土、草皮,磷、钾含量较高,质地疏松,多用于旱地和午季作物播种后覆盖,一般每亩施用30至60担不等。石膏用于绿肥茬水稻田,一般每亩施石膏粉40至50斤,耖田时撒施,以防止水稻栽插后矬棵熬苗,又能补充土壤中的钙、硫养分,圩畈地区施用广泛。60年代后,逐步被过磷酸钙替代。石灰主要用于山区和丘陵的冷浸田,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代换土壤中可供作物吸收的养分。随着土壤改良,冷浸田减少,现已很少施用石灰。
植物保护境内水稻病虫害主要有螟虫(以三化螟为主,其次是二化螟和大螟)、稻苞虫、稻纵卷叶螟、稻叶蝉、稻飞虱、绵腐病、稻瘟病、白叶枯病、黄矮病、普矮病、小球菌核病、纹枯病等。小麦病虫害主要有黑穗病、锈病、赤霉病、麦蚜、粘虫等。油菜病虫害主要是蚜虫、菌核病、病毒病等。棉花病虫害主要是小地老虎、蚜虫、红蜘蛛、红铃虫、棉铃虫、炭疽病、立枯病、红叶茎枯病、棉叶蝉等。各种病虫害的发生和为害程度取决于气候、水肥条件、品种、耕作制度等因素。
建国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主要用特制的木梳梳篦稻苞虫,用鞋底拍打稻纵卷叶螟,用马蓼、烟茎等植物煎制药水或鱼腥水、烟锅土等喷杀。同时注意轮作换茬,清沟沥水,适时烤田,撒施草木灰等。
建国后,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着重综合防治。50年代初,县、区、乡开始配备植保技术干部。1955年后,绵腐病造成早稻烂秧,每年损失种子200万斤以上,影响早稻栽插面积和双季稻产量。对此,各地采取种子处理、合式秧田、湿润育秧、药剂保护等综合治理措施,到60年代初已基本控制绵腐病的发生和流行。1962年,成立县农作物病虫预测预报站,开始进行病虫测报。其时,三化螟成为县内水稻主要虫害,双季晚稻枯心率达10—20%,迟中稻白穗率一般在10%左右,少数高达20%。通过合理栽培与药剂防治,到1965年,枯心率和白穗率降到1%以下。1971年,小球菌核病大流行,仅徐河公社发病面积即达5300亩,占双晚面积的52%,后通过合理施肥、适时烤田、减少菌源和药剂防治,第二年即得到全面控制。此后,各公社、大队相继配备农民技术员,普遍开展病虫害综合防治。1982年安庆地区植保植检站在徐河公社调查,水稻病虫害实行综合防治,比单一药剂防治,可降低农药费用34—45%,稻谷增产近20%。
全县防治虫害使用的主要药剂品种50年代有六六六粉剂、二二三乳剂。60年代有汞制剂、氯制剂和有机磷制剂等。70年代为有机磷制剂、氨基甲酸脂类和稻瘟净,汞制剂逐步被淘汰。80年代开始,沙蚕毒素系列和氨基甲酸脂类农药逐步取代有机氯和部分剧毒有机磷制剂,并开始普及井岗霉素、川化—018和三环唑等高效低毒低残留杀菌剂。
县内长期威胁农业生产的还有草害。70年代前,杂草全赖人工薅除。1980年,试用推广敌稗、杀草丹、丁草胺、除草醚等除草剂防除农田杂草。1985年,通过调查,较全面地掌握了田间杂草的种类、分布、发生和危害情况,为进一步推广化学药剂除草提供了科学依据。
鼠害是县内农作物又一大害。明清时期有“田鼠害稼,自江南衔尾而渡”,“沿江圩洲硕鼠害稼,大者数斤”的记载。1983年,县植保站调查,田间鼠类率23.66%,室内鼠类率高达34.66%,均超过暴发标准,不仅危害庄稼,而且发生老鼠咬死耕牛,咬伤幼儿事件。防治鼠害,历来以人工捕杀、器械捕杀和投药毒杀为主。但灭鼠活动大都是分散进行,效果不够理想。1985年开始,全县每年统一开展灭鼠活动,城乡一齐动手,室内田野全面投饵,取得较好的灭鼠效果。1987年,田野、室内鼠类率降到5%以下,被评为全省灭鼠先进县。
三、农用机具
传统农具主要有整地、排灌、中耕、收割脱粒、加工等类。
整地农具主要有木犁、木耙、木秸、木制列车、铁齿耖、两齿山锄、四齿钉扒、条锄、平口铁锹和各种锄头等。耕耙田地以牛力为主,不便于牛耕的田地,或没有牛力的农户,凭借人力翻挖。
排灌农具主要是龙骨水车,分手摇和脚踏两种。手摇龙骨水车,车槽短小,戽水板较小,使用时以手持摇柄摇转车头带动戽水板,1人或2人操作,多为小面积排灌用。脚踏龙骨水车车槽长,戽水板大。由车槽、车头、车架三部分构成,使用时组装在一起,人扶在车架上,用脚踏推木(俗称车锤子),带动戽水板。脚踏龙骨水车有二人头、四人头两种,用于较大面积和水位落差较大的农田排灌。1964年,全县有大小龙骨水车2.24万部,1970年为2.66万部,后由于机电排灌逐步普及,龙骨水车渐少。此外,建国前山区有水力推动的提水车,圩畈有牛力牵引的水车。
中耕农具水稻中耕农具为耘扒(俗称刮扒),有矮扒、高扒两种。矮扒柄长3至4寸,弯腰操作,高扒柄长5至6尺,直立操作。旱地和午季作物中耕均用锄头,锄头有宽窄、长短之分,用于不同的地区、土质和作业范围。
收割脱粒农具收割用的镰刀,分有齿和无齿两种。有齿镰,俗称雁翎刀,刀口呈弧形,有细齿,刀柄短,用于收割稻、麦、油菜等作物;无齿镰,俗称砍刀,刀口平直无齿,刀柄较长,用于收割玉米、高梁、豆类等作物。山芋、花生等则用钉扒、锄头刨挖。传统的脱粒农具有连枷、禾桶、石滚等,辅助农具有木制手摇风车、铁叉、扬掀、拖扒等。
加工器具传统加工器具有木砻、石碓、石磨、篾筛、簸箕、木榨、土轧花机、弹花弓、纺车等。建国前和建国初期,山区和丘陵地区有少数水轮碓磨。
农业机械建国初期,全县有3台美国制造的柴油机,单机8马力,用于排灌。1954年开始进行农具改良,推广铁步犁、双轮双铧犁和排灌机械,当年排灌机械已增至31台共558马力。1958年,县内首次使用大、中型拖拉机及配套机具。次年又调进一台农用运输汽车。1960年成立县农业机械局(后改为农机管理站),专门负责农机的生产、供应、使用、管理和人员培训工作。1974年,桐城县被列为安徽省5个农业机械化试点县之一。翌年,范岗公社作为省农业机械化先进单位出席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1987年,县农机管理站下设农机人员培训班、农机供应公司、农机安全监理站和19个区、乡农机管理站。全县有1个县办农机厂和58个乡村农机修配厂,农机修理做到大修不出县,中修不出乡,小修不出村。中、小型农机也多为县内生产。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4.95万马力,机耕面积14.61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7%;机械植保面积10.9万亩,占总面积的20%;机械排灌面积22.44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41.5%;机械脱粒量14.68万吨,农副产品机械加工量51.96万吨,农业机械运输量1943万吨公里。
县内的农业机械主要有:
拖拉机1958年,国家调给桐城县104马力拖拉机3台及配套机具,并成立县拖拉机站。1962年拖拉机增加到9台383马力,配套机具增加到14台。同年8月,县拖拉机站撤销,拖拉机和配套机具全部调拨到宿松县拖拉机站。1966年开始购进手扶拖拉机4台48马力,1972年购进大、中型拖拉机61台套,1976年购进小四轮拖拉机。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大中型耕作机械已不适应一家一户小面积生产作业。1982年开始购进微型拖拉机(工农—3型和江淮—6型),此为县内田间作业的主机型。1987年底,全县拥有各类拖拉机2218台22657马力,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18台5148马力,手扶拖拉机691台6875马力,小四轮拖拉机442台5314马力,微型拖拉机967台5320马力。共配有农机具3370台套。大、中型拖拉机和小四轮拖拉机主要用于短途运输,用于机耕较少。此外,1974年,县内引进机耕船7艘,因不适合县内水田耕作,后停止使用。
农用柴油机1949年有3台24马力,1957年为47台830马力,1979年为1072台23353马力。1987年全县拥有农用柴油机1298台25213马力。
农用电动机1962年开始应用,随着农电事业的发展,到1987年底,全县农用电动机达10229台56048千瓦。
农用水泵1949年有农用水泵3台,1954年增至31台,1966年为413台,1973年增至1392台,1987年底已达6394台,其中小型电动混流泵4457台。有效灌溉面积35.84万亩,旱涝保收面积24万亩。
农用汽车1959年引进27马力农用汽车1辆,1974年为4辆,1987年达207辆20679马力。年农业运输总量(含拖拉机等农业运输机械的运输量)达1943万吨公里。
喷雾(粉)器(机)1956年开始使用单杆人力喷雾器防治农作物病虫害,1962年开始使用背负式人力喷雾(粉)器,1975年引进机动喷雾(粉)机7部。1987年全县拥有背负式人力喷雾(粉)器50308部,平均10.8亩农田一部;机动喷雾(粉)机31部。
插秧机1958年开始试制木质人力插秧机,因工艺要求达不到标准,1960年停止使用。1970年引进机动铁质人力插秧机20部,后增至85部。1974年引进机动插秧机2部。因县内田少劳力多,水稻插秧农艺要求严格,插秧机仍停留在试用阶段。
收割脱粒机械1974年引进机动收割机3台,1977年增至7台,均属试验示范,未能推广。1956年试制应用半喂入式脚踏脱粒机40部,1987年达到14177部,机(电)动脱粒机2737台,年机械脱粒总量为14.68万吨,占农作物脱粒总量的70%以上。
农副产品加工机械民国8年(1919),永茂机器碾米厂购碾米机2台,为县内使用碾米机加工大米之始。60年代后,县内大米、面粉、饲料、棉花等农副产品加工逐渐实现机械化。1987年,全县拥有碾米机1019台,磨粉机961台,轧花机126部,饲料粉碎机252台,年加工农副产品总量为51.96万吨。
几个年份主要农业机械拥有量表

下一篇:第三节 林业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