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性别构成
民国17年(1928),县内人口中男性492366人,女性452086人,性比例109(女性为100,下同)。民国26至38年,国民党在桐城县加额征集壮丁,男性人数减少,性比例在103至104之间。建国后,性比例大体保持在102至105之间。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县总人口629888人,男性353305人,占总人口的50.99%,女性339583人,占总人口的49.01%,性比例为104。
性别构成按城乡划分:城镇和农村性比例差异较大。城关、青草、孔城三镇,平均性比例为110.57。农村因历年招工、征兵、升学,离乡的男性较多,平均性比例为103.57。其中大关区106.44,孔城区104.05,双港区100.73,黄甲区112.07,石河区101.85,金神区103.12,青草区102.84,范岗区102.75,罗岭乡102.42,鲟鱼管理区151.07(占管理区总人口27%的集体单位人员多为男性)。
性别构成按年龄段划分:0至17岁年龄段性比例在105左右;18至22岁年龄段性比例为95.77;23至55岁年龄段性比例较高,其中30至39岁的性比例为110,40至44岁的高达124;56岁以上人口中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性比例为83;95岁以上人口性比例为20。与1964年相比:0至4岁年龄段性比例由105.56上升到106.35;5至34岁年龄段性比例由112.24至121.56下降至99.93至110.04之间;35至84岁年龄段性比例由109.28至20上升到123.62至28.99;85岁以上的人口由227人增加到448人,性比例由66.42下降到19.94。
建国后几个年份人口性别构成概况表单位:人

二、年龄构成
1982年与1964年相比,县内人口年龄构成变动较大:一是全县人口年龄中位数由21.75提前到19.40,人口年龄年轻2.35岁;人口老化指数(65岁以上人口同15岁以下的人口数之比)由6.27%上升到9.78%。二是人口负担系数增长,1982年全县人口总负担系数(14岁以下和65岁以上人口与有劳动能力的人数之比)由1964年的62.03%上升到69.14%,其中负担65岁以上人口系数由3.65%上升到6.18%,负担14岁以下少年儿童系数由58.39%上升到62.69%。三是各年龄组人口变动大,其中婴儿组由1964年22276人下降至11310人,学龄前儿童组由54438人增加到80267人,18至22岁年龄组人数由21709人增加到27455人,法定起点婚龄组青年男女由8615人减少到5960人;育龄妇女(15至49岁)由115367人增加到161592人,被抚养的14岁以下和65岁以上人数由174375人增加到283233人。
建国后,社会生活安定,医疗卫生条件日益改善,人口平均寿命逐渐提高。1981年平均寿命,男性61.87岁,女性64.28岁。1982年人口普查,县内70至94岁年龄组的人口由1964年的3903人增加到13118人,占总人口百分比由0.86%提高到1.75%,6名95岁以上老人分布在黄甲、大关、青草山区及县城等地。大部分70岁以上的老人尚能从事农活及家务劳动。
1964、1982年人口普查各年龄组人口概况表

三、文化构成
民国17年(1928),全县总人口944452人,识字人数144286人,占人口总数的15%。民国25年,全县识字者增加到16万余人。
建国后,人口文化素质逐渐提高。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全县6岁以上(含6岁,下同)人口415390人,识字者(不含初识字即半文盲)142817人,占6岁以上人口总数的34%。其中,大学毕业文化程度508人,高中(含在校生,下同)4226人,初中17458人,小学120625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6岁以上人口617042人,识字者375602人,占6岁以上人口总数的61%。其中大学文化程度976人,高中18871人,初中94171人,小学261884人。
1982年,全县人口中各文化层次人数与1964年相比:每万人中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由11人增加到14人,高中文化程度由90人增加到269人,初中文化程度由373人增加到1391人,小学文化程度由2581人增加到3731人。每万人中大学文化程度人数,比全国和安徽省每万人中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分别少46人和26人,高中程度的分别少38人和128人,初中程度的分别少440人和88人,小学程度的分别多240人和810人。
1982年人口普查表明,县内人口男性文化程度高于女性文化程度。全县大学文化程度976人中,男性860人,女性116人;12岁以上人口中文盲、半文盲201855人,其中女性140550人,男性61305人,女性文盲、半文盲是男性文盲、半文盲人数的2.29倍。干部、职工文化程度高于农民。全县农村劳动力中,文化程度达到大学、高中、初中、小学者分别为0.024%、1.445%、15.551%和39.17%,半文盲、文盲为43.81%。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县内人口文化素质明显提高。1984年全县人口707874人,其中大学文化程度2111人,占总人口的0.298%。同年全县有干部6716人,其中大学文化程度的1124人,占干部总数的16.74%。1987年农村住户基本情况抽样调查表明:文化程度高中以上、初中、小学、初识字或不识字者分别占4%、24.5%、55.6%和15.9%。
四、职业构成
县内居民历来以务农为主要职业,清顺治二年(1645),全县有农业劳动力6935人,户均1.38人。民国25年(1936),全县农业劳动力15万余人。从事工业、手工业的仅6000余人。建国后,随着地方工业、商业、交通运输及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的发展,县内居民的职业构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1960年,全县农业劳动力140800人,行政企事业单位职工10168人。1982年,全县劳动年龄人口(男16至59岁,女16至54岁)360727人,占总人口52%,其中在业人口(包括务农人口)330449人,占劳动年龄人口的92%。在业人口按行业划分:从事农、牧、林、渔业的265583人,占在业总人数的80.37%;从事食品、纺织、缝纫、印刷、机械及其他制造业、修理业的人员38710人,占11.71%;从事教育、科研、文艺、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等事业人员9272人,占2.8%;从事商业、饮食服务业的6636人,占2%;从事建筑业的4335人,占1.31%;从事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的1612人,占0.49%;机关、团体工作人员2550人,占0.77%;其他劳动者175人,占0.053%。
1987年全县总人口723889人,共有劳动力444345人,其中在业人员334087人,劳动力资源利用率为75%,与全省平均利用率80%相比,低5个百分点;城镇待业人员546人,占劳动力总数的0.12%;16岁以上在校学生48383人,占1.9%;家务劳动者100973人,占22.72%;宗教职业者及其他人员356人,占0.08%。在业人员中,全民和集体所有制单位职工26870人,占总数的8.04%;城镇个体劳动者2148人,占0.65%;农村劳动者30.51万人,占91.31%,其中从事农业的20.56万人,占农村劳动者总数的67.39%,从事工业(含建筑业)的6.22万人,占20.38%,从事工商各业的3.73万人,占12.23%。
几个年份主要行业职工人数统计表单位:人

五、民族构成
桐城县是汉族聚居区。历史上偶有少数民族人口因战乱、灾荒、婚嫁、工作等原因迁入境内定居。1954年全县汉族人口499775人,占总人口的99.97%;少数民族4个共158人,占总人口的0.03%。1964年,有少数民族5个,计187人,其中城关镇91人,孔城区47人,金神、范岗区各11人,双港区9人,水利工程第五支队8人,杨桥区7人,石河区3人。1982年,全县汉族692674人,占总人口的99.97%;少数民族8个,共241人,占总人口的0.03%,其中城关镇103人,孔城区58人,石河、金神区各16人,双港区15人,大关区14人,范岗区11人,青草区5人,罗岭乡3人。
1987年境内有回、壮、满、苗、藏、彝、达斡尔、土家8个少数民族,计101户,339人,约占全县总人口的0.04%。在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回族有74户291人,居住在城关、孔城、青草、范岗4镇的计50户,217人,其余分布在金神、卅铺、双河口、练潭、石河、陶冲、新安、包圩、唐桥、红庙、石南、童铺、大关、白果14乡;壮族7户11人,分布在孔城、范岗2镇及石河、金神、朱桥、老梅、白果5乡;满族10户19人,分布在城关、卅铺、双铺、高桥、龙头等地;藏族2户3人,居住在城关镇和甑山乡;苗族4户4人,居住在卅铺、石河、双铺、白果等地;彝族2户6人,居住在龙头、徐河两地;达斡尔族1户4人,居住在城关镇;土家族1人居住在杨树乡。
县内少数民族居民,主要从事医疗、教育事业。1987年,全县有少数民族干部41人,其中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10人;担任公司以上领导职务的9人。
几个年份少数民族人口表单位:人

六、姓氏构成
1987年,县内有单姓200余个,其中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有:方、刘、姚、戴、叶、张、李、王、都、施、马、吴、黄、金、严、琚、胡、包、魏、高、徐、袁、朱、许、曹、华、陶、谢、范、赵、陆、汪、江、尹、龙、杨、陈、程、周、章、潘、罗、宋、开、萧、郑、夏等姓;人口在100至5000人之间的主要有:丁、左、石、甘、毛、孔、庄、凤、柯、史、司、艾、田、邓、卢、光、吕、伍、阮、师、黎、安、林、孙、齐、毕、何、余、慈、季、束、邹、邢、邱、汤、祖、连、沈、冯、闵、井、成、房、宗、段、洪、祝、柏、闻、郭、欧、侯、柳、封、项、饶、崔、苏、戚、杭、温、翁、鹿、奚、常、桂、唐、赖、费、洛、傅、耿、管、梁、钱、殷、倪、梅、屠、笪、秦、盛、鲍、韩、储、彭、舒、钟、董、雷、蒋、鲁、疏、熊、操、薛、童、藕、詹、蔡、滕、聂、穆、阎等姓;人口不足百人的有:、于、刁、万、文、尤、水、巴、牛、丰、向、白、莫、喻、卫、颜、芮、冷、戎、米、韦、杜、乔、任、佘、时、武、荣、易、郜、靳、添、苑、哈、邵、姜、孟、郏、俞、路、骆、查、裴、褚、曾、官、郎、阙、贾、廖、缪、康、谈、计、完、瞿、巫、葛、佟、岳、游、凌、宣、鞠、冉、宠、郝、贺、党等姓。复姓有欧阳、夏侯、诸葛、司马等。
县内姓氏,世代土著者较少,外地迁入者甚多。旧时,县内名门大姓主要有张、姚、方、马、左、吴、叶等,他们的先祖多为移民,其来源如下:
张姓,约于明洪武至永乐年间(1368—1424)由江西鄱阳迁桐城定居。五世孙张淳为明隆庆时进士,官至礼部主事。其后代多居县城,仅张湖上一支仍留居松湖(今金神区双店乡)之滨,世代耕渔为业。居县城后裔,自清康熙间大学士张英始,计中进士、入翰林者12人,有“父子翰林”、“兄弟翰林”、“祖孙翰林”之誉。他们是:张英、张廷瓒(英长子)、张廷玉(英次子)、张廷璐(英三子)、张廷王彖(英六子)、张若霭(廷玉长子)、张若潭(英四子廷王綦之子)、张若需(廷璐子)、张若澄(廷玉次子)、张曾敞(若需子)、张元宰(英玄孙)、张聪贤(英来孙)等。近世后裔则有国民党高级将领张世希、旅台著名女作家张漱菡、国家城建研究院院长张启成等。
方姓,祖籍休宁,后迁池口,宋末,其先祖方德益由池口迁居桐城。传六世至方懋,懋有5子,依次为廷献、廷瑞、廷辅、廷实、廷璋。方懋在县城择基建房,袭其先祖方法官职名,称“断事坊”,宏丽壮观,甲于全县。都谏王瑞题其门额曰“桂林”,取折桂登科如林之意,此即桐城“桂林方”的由来。方学渐、方孔火召、方维仪(女)、方以智、方中通、方苞等皆出自桂林方,当代的有著名作家方王圭德(舒芜)、新闻工作者方言、画家方鸿寿等。桐城方氏另一旺族称“鲁谷共方”,其先祖约于宋末由徽州游猎来桐城定居,故又名“猎户方”。传至清方泽为八旗教习,后人从此多步入文坛。方竹圃、方宗诚、方东树、方守敦皆出自鲁谷共方。
姚姓,有麻溪、苓涧、官庄三支,以“麻溪姚”最旺。麻溪姚原籍浙江省余姚县,其先祖姚胜三随父官居安庆,后在桐城大宥乡麻溪河畔(今枞阳县浮山乡)落户。传至姚旭,举明景泰二年(1451)进士,官至云南布政使司右参政,告老还乡后,定居县城,78岁卒。自此名哲继踵,遂为世家。孙姚鼐、玄孙姚莹,先后居县城天尺楼、雁轩、树德堂、初复堂、惜抱轩、慎宜轩等名居美轩,部分遗迹今存。后裔有桐城派末期作家姚永朴、姚永概,当代女诗人姚倚云、女作家姚瑜等。
吴姓,祖籍江西省婺源县,约于元代迁居桐城东乡,分麻溪、高甸、马埠山(今均在枞阳县境内)三支。“麻溪吴”四传又分东西两股。东股有明河南右布政使吴一介及其子应寰、应宾、应宠,蓟辽总督吴用先及其子日暠等。西股有明监察御史吴应琦,其子用,官至内阁中书。“高甸吴”后分荣华、宝庄两宗。荣华宗祖先有明潞南(今山西省境内)通判吴承恩,其子善谦官至监察御史。近代著名教育家吴汝纶、爱国女士吴芝瑛、民主革命烈士吴越,皆为荣华宗后裔。
马姓,桐城马姓有多宗,较为兴旺的一宗祖籍河南省固始县,原姓赵,明永乐间入赘桐城马氏,定居桐城。其先祖马宪以义侠著称乡里。马宪曾孙马孟祯官至明光禄寺少卿、转太仆。孟祯孙之瑛,官明兵部督捕主事,在县城建住所“怡园”,生有六子,均以文采知名,时人誉为“怡园六子”,著名汉学家马教思为“怡园六子”之一。马氏后裔有桐城派殿军马其昶、当代著名学者马茂元等。
左姓,祖籍安徽泾县,后徙潜山县,明洪武初年再迁桐城大宥乡横埠河(今枞阳县横埠区横埠乡)。后左出颖一支于明万历间迁居县城“啖椒堂”。左出颖生有九子,左光斗排行第五,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进士,官佥都御史,后死于党祸。光斗曾筑别墅于龙眠山口(今境主庙水库上游),其子国柱、国木秉、国林、国材先后居此吟诗作赋,称“龙眠四杰”。后裔有清潞安知府左文言、琼州知州左兴、内阁中书左衢、清末知名人士左挺澄、当代著名新闻工作者左克等。
叶姓,桐城叶姓有峡山、陶冲、枞阳镇、项家河4支,以项家河一支最盛。“项家河叶”祖籍江西婺源,明永乐年间迁居桐城。其祖先叶灿,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进士,官至礼部尚书,生二子,长子士璋,官户部郎中,次子士瑛,早卒。其后裔有清代著名科学家叶棠、兵部侍郎叶球、当代大学教授叶左、叶孟明等。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