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孔城镇位于县境东部。相传三国时,吴将吕蒙曾在此筑土城屯兵布防,北宋时为桐城9镇之一。明代有居民五百余家,明末战乱,毁散殆尽,后遗老刘元勋归里,人往依之,渐成聚落。清代和民国时期均设孔城镇,为县内四大名镇之一。建国初设孔城镇,隶孔城区。1956年9月析为区级镇,1957年1月复隶孔城区。1958年9月改设人民公社,后又改为孔城镇。1986年4月,范圩乡并入,并从孔城区析出为区级镇。1987年,辖3个居民委员会,9个村民委员会,138个村民组,4698户,19115人;面积21.42平方公里,其中镇区面积0.64平方公里;水田9223亩,旱地579亩。社会总产值143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2元。该镇北依桐梓山,南滨白兔湖,湖光山色,风景宜人,“孔城暮雪”为老桐城八景之一。座落在镇中街的清代桐乡书院朝阳楼,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旧时,孔城舟楫往来,商业兴盛,有经营绸缎布匹,京广百货的商店及粮行鱼肆、茶馆酒店200余家,并开展煤油、蚕丝等进出口贸易。建国初期,家具、服装、鞭炮、竹器、小农具、棉布等传统手工业蓬勃兴起,商业网点遍布全镇。后几经兴衰,1978年,在“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古镇重又恢复生机。1984年后,沿桐(城)枞(阳)公路两侧,一条长约一公里的新街平地崛起,新建国营和集体企业142家,全镇从业人员达3176人。有职业高中1所,初中3所,小学11所,幼儿园1所。镇政府设三里街,距县城14公里。孔城区党政机关亦设于此。
青草镇位于县西南境大沙河上游,西与潜山、南与怀宁毗连,旧称青草塥。清乾隆时设青草塥镇和小河沿保。民国时由桐、怀、潜三县分管,中街和横街属桐城青草乡,东街属怀宁县,西北临街一带属潜山县。建国初设青草镇,1956年东街、西北临街一带,分别由怀宁、潜山县析出,划入桐城县的同卫、团结乡。1957年,青草镇和同卫、团结乡合并为青草乡,1958年改为青草人民公社。1966年析置青草公社和青草镇。1984年青草公社改为青草乡,1986年,青草乡并入青草镇并升为区级镇。1987年辖3个居民委员会,9个村民委员会,143个村民组,4373户,18250人;面积24.18平方公里,其中镇区面积0.98平方公里,耕地9036亩。社会总产值283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4元。该镇位于桐、怀、潜三县交界处,明清时期土特山杂交易活跃。民国27年(1938),沿江沦陷,安庆及江南各埠商人迁避此镇,人口剧增,市场兴旺,被称为“小安庆”。抗日战争胜利后,外地商人散归原籍,市况渐趋衰落。建国后,先后开辟了青草——范岗和青草——徐河公路,交通闭塞状况大为改观。传统的竹木、牲畜市场渐次恢复;纸伞、千张、麻丰糕等名特产品畅销县内外;大沙河黄沙、铁砂被大量开发利用。工业产品主要有电机器材、塑料、电池、炸药等,全镇有国营、集体和个体工商企业159家。有初中2所,小学10所。镇政府设青草街,距县城28.7公里。青草区党政机关亦设于此。
鲟鱼镇位于县境东南部,地滨长江,与枞阳县城隔河相望。清代属上枞阳保。民国时属巢永乡。原系江边芦洲,随潮出没,渺无人烟。建国后,筑江堤于鲟鱼嘴,始有人来此定居。70年代发展为生产大队,隶杨桥区罗塘公社。1979年罗塘公社大部地区划归安庆市,因鲟鱼嘴是桐城县通往沿江各埠的唯一咽喉要道被保留下来,设鲟鱼管理区,由县直管。1987年改为鲟鱼镇。辖1个行政村,256户,1158人;面积2.81平方公里,养殖水面120亩,年产珍珠130公斤,鱼苗500万尾。社会总产值12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00元。镇办企业8家,有航运、搬运、鞋厂等。有初中、小学各1所。镇政府设鲟鱼嘴,距县城61公里。桐城县航运公司设于此。
龙河乡位于县城南,以龙河得名。清康熙时设龙河保。民国时设龙河乡。建国初设余桥、龙河乡,1956年1月龙河、法华、余桥乡合并为龙河乡,1957年1月并入石河乡,1958年改为石河公社,1961年12月析置龙河公社,1984年改公社为乡。1987年辖7个村民委员会,77个村民组,2237户,9349人;面积13.22平方公里,水田8279亩,旱地828亩,林地200亩,水面1500亩。社会总产值65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2元。以生产粮食、油料为主,兼有甘蔗、蔬菜、水果、生猪、家禽、鲜鱼等。乡村企业以橡胶、塑料制品、服装、针织、水泥构件、砖瓦等为主。有初中1所,小学7所。乡政府设在206国道线龙河桥北,距县城7公里。
石河乡位于县城西南郊,以石河得名。清康熙时设西宜、阳和、南城外各保,有爽园、望母塔、太霞宫等景观,后圮废。民国时设石河乡。建国初设石河、法华、陈智、南塘、官桥乡,1956年1月,石河、南塘乡合并为石河乡,陈智、官桥乡合并为官桥乡。1957年1月,石河、龙河、官桥乡合并称石河乡,1958年置石河公社,1960年改为管理区,1961年12月重置石河公社,1984年改公社为乡。1987年辖11个村民委员会,164个村民组,4207户,18034人;面积34平方公里,水田10452亩,旱地1369亩,山场17945亩,水面3845亩,菜园736亩。社会总产值88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0元。石河桥上游两公里处建有汪洋水库,设计灌溉面积1.44万亩。农业以粮为主,多种经营并举,是县城蔬菜、果品、肉类供应基地。泗水桥一带所产水芹菜,为桐城县名土特产之一。乡村企业以饮食、服务、修理业为主,另有橡胶、塑料、小五金、卫生劳保用品、服装、农机具修造等业。有初中1所,小学9所。乡政府设县城西南郊青莲庵侧。
龙眠乡位于县城西北,以龙眠山得名。清代设龙眠山保。民国时置龙眠乡。建国初设龙眠、双燕、双溪乡,1956年1月,合并为龙眠乡,1958年置龙眠公社,1960年1月改为管理区,1961年12月置龙眠公社,1984年改公社置乡。所属双溪村李庄“龙眠山庄”旧址,为北宋名画家李公麟晚年归隐之所,庄头修竹扶疏,古木荫翳,遗迹依稀可辨。双溪村还有清代父子大学士张英、张廷玉和桐城派著名作家姚莹墓地,分别为县级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辖10个村民委员会,82个村民组,1717户,7433人;面积43平方公里,水田1481亩,旱地1423亩,山场68200亩,松杉等用材林1.3万亩,薪炭林2.44万亩。社会总产值277.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4元。年产柴炭数十万公斤,“桐城小花”茶1至2万公斤,板栗、水果、芳香植物的培植亦初具规模。有初中1所,小学9所。乡政府设胡家畈,距县城10公里。
毛河乡位于县城西北郊,以毛河得名。民国时属黄甲乡。1950年1月建古潭乡,1952年改称毛河乡。1956年1月,毛河、马寨乡合并为毛河乡,1958年设毛河公社,1960年1月改为管理区,1961年12月重置毛河公社,1984年改公社为乡。桐城名胜“披雪瀑”在其境内碧峰山下,瀑流飞泻,如雪帘悬空,有宋绍圣年间游人石刻三处,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辖6个村民委员会,61个村民组,1407户,6165人;面积24.6平方公里,水田1771亩,旱地914亩,山场24599亩,黄草尖、马鞍寨诸峰有松杉林23000亩。社会总产值256.3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5元。每年向县城提供柴炭、蔬菜、果品、肉类数千吨。乡村企业以块石、石灰、水泥构件等建材为主。有初中1所,小学6所。乡政府设石板村周庄,距县城2公里。
蔡店乡位于县城东南,清道光时设火炉岗保。民国时属夜炉泊乡。建国初建新胜乡,1952年改称蔡店乡,1956年1月蔡店、塘桥乡合并为蔡店乡,1957年1月并入天林乡,1958年划入白马公社,1961年12月设蔡店公社,1984年改公社为乡。1987年辖6个村民委员会,73个村民组,1580户,7078人;面积16.6平方公里,水田8426亩,旱地166亩,林地200亩。社会总产值45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5元。该乡地处丘陵,旧有“火炉岗,光山头,土如铁,水似油,树长千年靠天收”之说。1958年以后,开通境主庙水库东干渠,冲坂田基本实现自流灌溉,旱涝保收。乡村企业有塑料、服装、砖瓦等。有初中1所,小学6所。乡政府设蔡家店,距县城9公里。
白马乡位于县城南郊,以白马庙得名。清康熙年间,设南门畈、夜插畈保。民国时属夜炉泊乡。建国初设九如、涧桥、炉泊、添桥乡,1956年涧桥、九如乡合并为涧桥乡,添桥、炉泊乡合并为添桥乡,1957年1月涧桥、添桥乡合并为白马乡,1958年设东风公社,1959年改为白马公社,1960年1月改称白马管理区,1961年12月重置白马公社,1984年改公社置乡。明、清时,有“畅园”、“壶园”、“止园”、“西湖景”等景观,后圮废。1987年辖11个村民委员会,156个村民组,3340户,14143人;面积22平方公里,水田13992亩,旱地1270亩,林地200亩。社会总产值968.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2元。东北6村为丘陵,西南5村处龙眠河东岸平畈,土地肥沃,是粮油轮作高产区。乡村企业有塑料拉管、砖瓦、服装、农机修配、粮油加工等。有初中1所,小学10所。乡政府设白马庙,传为唐代县丞张孚卿祈雨丧生时所乘白马的埋葬地,有街长300米。距县城约4公里。
南演乡位于县城东郊,旧时设有演武亭,故名。清乾隆年间,设北城外、东城外保。民国时设南演乡。建国初设南演、东升日、凤鸣、黄岗乡,1956年南演、东升日、凤鸣乡合并为南演乡,1957年1月黄岗乡并入,1958年设南演公社,1960年1月称南演管理区,1961年12月重置南演公社,1984年改公社为乡。三国时为魏、吴争锋之地。境内原有投子寺,为唐大同禅师所建,“投子晓钟”为桐城八景之一。1987年辖12个村民委员会,200个村民组,5098户,22417人;面积33平方公里,水田15565亩,旱地557亩,山场2530亩;社会总产值1919.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7元。地处境主庙水库干渠源头,全乡稻田均可自流灌溉。乡村企业有化工、塑料、建材、服装等。新市街和油炸巷是该乡两个经济繁荣区,与县城街道衔接,各有商业、饮食服务业、工厂、作坊近百家。有初中、幼儿园各1所,小学12所。乡政府设王锅炉庄,距县城2公里。石河区党政机关、石河高级中学、县水产养殖示范场、县苗圃设于该乡。
大关乡位于县北境,与舒城县毗连。境内北峡山为古硖石兵戍遗址,同南3.5公里的大关,合称“两峡雄关”,吴黄武七年(228)陆逊曾大败曹休于此。清代设大关保。民国31年(1942)设关麻乡。建国初设大关镇和小关、晓园、笃山、麻山乡,1956年合并改设大关、笃山乡,1957年并为大关乡,1958年置大关公社,1960年1月改为大关管理区,翌年12月复为大关公社,1984年改公社为乡。1987年辖10个村民委员会,157个村民组,4054户,17748人;面积46.54平方公里,水田7689亩,旱地2631亩,山场36000亩。社会总产值76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5元。三面环山,中为丘陵,是桐城县林、茶产区。年产茶叶约8万公斤,每年春季有茶叶市场,桐城和邻县茶农,多携带名茶在此交易。乡村企业有麻纺、金属加工、砖瓦和茶叶制作等。有初中1所,小学10所。乡政府设大关街,距县城20公里。
龙头乡位于歧岭、莲花尖脚下,隔山与舒城县西汤池接界,以龙头山得名。境内有明大理寺卿孙晋墓、“双忠墓”和清“香露寺石窑造像”以及1930年欧家岭起义遗址等胜迹。清乾隆时设龙旺山保。民国时属关麻乡。建国初属精忠乡,1950年设龙头、歧岭乡,1958年置龙头公社,1960年1月改为龙头管理区,1961年12月复为龙头公社,1984年改公社为乡。1987年辖7个村民委员会,88个村民组,2611户,11273人;面积34平方公里,水田5426亩,旱地1719亩,山场25401亩。社会总产值44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5元。以林为主,林粮兼作,办有林场3个,郁闭松杉2000亩,近年培植的板栗、金针菜、果类已有收获。乡村企业有砖瓦、家具、电镀、制鬃等。有初中1所,小学8所。乡政府设界牌石村,距县城14公里。
吕亭乡位于县城北。相传三国时,吴大将吕蒙曾在此屯兵,故名;亦传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在此开泉引水,而谓吕亭。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448)置吕亭左县,治所在今吕亭驿西北侧的吕亭山。明洪武十五年(1382)设吕亭驿,清末废。明名臣左光斗墓地在所属松鹤村。清乾隆间设吕亭镇和鲁谷共山保。民国时置鲁坦乡。建国初设吕亭、狮山、榆店乡,1956年合并为吕亭乡,1958年与鲁谷共乡合并成立吕亭公社,翌年重新析置吕亭、鲁谷共公社,1960年1月吕亭公社改为管理区,1961年12月重置吕亭公社,1984年改公社为乡。1987年辖10个村民委员会,188个村民组,4958户,20713人;面积35.64平方公里,水田14786亩,旱地1537亩,山场10293亩。社会总产值1761.8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6元。西3村依山,东7村平畈,杨河、双龙河、鲁王河横贯其境汇入孔城河,有“三河六岸水东流”之称,是桐城县农林工商全面发展的大乡之一。拥有乡村企业65家。西部有松杉林场3500亩,已郁闭成材。有初中1所,小学10所。乡政府设吕亭街,距县城7公里,206国道(安合公路)穿街而过。
鲁谼乡位于鲁谷共山谷间,因山得名。西境荒草尖海拔769米,隔山与舒城县毗连。境内有鲁王墩遗址,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是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有明虎头寨遗址,鲁肃试剑石石刻、鲁谷共山暴动遗址等。清初设鲁谷共山保。民国时设鲁坦乡。建国初属谷林乡,1950年设鲁谷共、李店乡,1956年合并为鲁谷共乡,1958年并入吕亭公社,翌年析置鲁谷共公社,1960年1月改称鲁谷共管理区,1961年12月置鲁谷共公社,1984年改公社为乡。1987年辖6个村民委员会,64个村民组,1865户,7828人;面积35.5平方公里,水田2774亩,旱地851亩,山场36770亩。社会总产值46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9元。农业生产以林为主,多种经营。办有林场4个,郁闭松杉、毛竹3600亩,茶叶、板栗、油茶、油桐产销历史悠久,茶油年出口量约2000公斤,远销香港和东南亚地区。乡村企业以建材为主,有石灰、砖瓦、砂石、水泥构件等。有初中1所,小学6所。乡政府设大园村,距县城7.6公里。
新店乡位于县境东北,东与庐江县隔界河相望。清乾隆间属石冲铺保。民国31年(1942)属黄适乡。建国初属适集乡,1950年设新店、桃园、陡岗乡,1956年合并为新店乡,1958年新店、王集乡合并成立新店公社,1959年析置新店、王集、陡岗公社,1960年1月新店公社改为管理区,1961年12月重置新店公社,1984年改公社为乡。1987年辖8个村民委员会,135个村民组,3340户,14162人;面积23.65平方公里,水田13609亩,旱地1177亩,林地5635亩。社会总产值71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9元。该乡浅丘绵亘,有两岗两畈平行向南延伸。建有10万立方米的水库4座和一道15公里的新店大堰,灌溉农田6000余亩。辟有鱼苗场、良种场、瓜果园。岗上遍植杉树、油桐和从美国引进的火炬松。乡村企业有羽绒厂、饲料厂、砖瓦厂等。有初中1所,小学8所。乡政府设新店街,距县城29公里。
王集乡位于县境东北,东与庐江县隔河相望。清乾隆间属甑苤山保。民国时属黄适乡。建国初属黄甑乡,1950年设王集、缸窑乡,1956年合并为王集乡,1958年并入新店公社,翌年析出置王集公社,1960年1月改称王集管理区,翌年12月重置王集公社,1984年改公社为乡。1987年辖6个村民委员会,103个村民组,2121户,9382人;面积23.16平方公里,水田8050亩,旱地964亩,山场18027亩。社会总产值535.8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8元。起凤尖、红头岭屏障于北,岭下两岗三冲向南伸展。农业以粮食生产为主,粮林兼顾。办有林场3个,培植马尾松4200亩。另分户承包的5000亩林地,多为70年代培育的中幼林。境内陶土资源丰富,界河、季店河有大量优质砂石。乡村企业主要有砖瓦、陶瓷、油漆刷、毛笔、机械修配、农产品加工等。另有700多名剩余劳动力外出包工,劳务收入是该乡主要经济来源之一。有初中1所,小学6所。乡政府设庙岗,距县城20公里。
卅铺乡位于县北境,旧称三十里铺,与吕亭同为古吕亭左县遗址,曾置驿站。清乾隆时设三十里铺镇。民国时属关麻乡。建国初设兴国、孟河、胡埠乡,1956年兴国、孟河乡合并为孟河乡,1957年改称卅铺乡,1958年置卅铺公社,1960年1月改称卅铺管理区,1961年12月重置卅铺公社,1984年改公社为乡。1987年辖8个村民委员会,157个村民组,3986户,17191人;面积27.56平方公里,水田10797亩,旱地3557亩,林地2000亩。社会总产值137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0元。地处丘陵,北高南低,大关河、三十里铺河、木桥河流经其境。以粮为主,林业、畜牧业、油、茶、果等多种经营全面发展。乡村企业以羽绒加工、水泥构件、农贸市场为支柱。有初中1所,小学8所。乡政府设卅铺街,距县城15公里,是桐城县北境新型集镇和交通枢纽。沿206国道两侧新建大街长约1公里。大关区党政机关、大关高级中学设于此。
甑山乡位于县境北部,以境内甑苤山得名。清乾隆时,设甑苤山保。民国29年(1940)设麻投甑乡,民国31年属黄适乡。建国初属黄甑乡,1950年1月析为甑山、铜山乡,1956年合并为甑山乡,1957年1月分别划入新店、卅铺乡,1961年12月置甑山公社,1984年改公社为乡。境内有明武英殿大学士何如宠晚年归里时力举开挖的茅草堰灌溉渠,长3公里,至今仍能灌溉农田6000亩。1987年辖7个村民委员会,103个村民组,2044户,8585人;面积13.06平方公里,水田8712亩,旱地544亩,林地1000亩,其中寄母山有成林马尾松300亩。社会总产值641.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7元。乡村企业以建材为主,建有轮窑和采石场。有初中1所,小学7所。乡政府设大黄荆笨,距县城17.8公里。
晴岚乡位于县境东部,与庐江、枞阳两县毗连,因境内有“桐梓晴岚”景观,故名。清代属阳和岗保。民国时属阳和乡。建国初设桐梓、砂岗、庙公乡,1956年合并为桐梓乡,1958年并入孔城公社,1959年析出为桐梓公社,1960年1月改为桐山管理区,1961年12月置桐山公社,1983年更名为晴岚公社,1984年改公社为乡。1987年辖8个村民委员会,89个村民组,2484户,11147人;面积29.89平方公里,水田8559亩,旱地708亩,山场21300亩。社会总产值32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5元。境内桐梓山,海拔188米,西南麓背风向阳,土质松软,植有自浙江温州引进的桔树,年产无核蜜桔5万公斤左右。乡村企业以砂石开采、水泥预制、劳务输出为主。有初中1所,小学8所,乡政府设桐梓山西麓桐(城)砂(岗)公路东侧,距县城17公里。
桐梓乡位于县境东部,以桐梓山得名。清代属孔城保。民国31年(1942)属石桐乡。建国初设歧山、金螺、桐溪乡,1956年合并为桐溪乡,1957年并入南坊乡,1961年设桐梓公社,1984年改公社为乡。1987年辖7个村民委员会,131个村民组,2765户,11778人;面积18.23平方公里,水田9689亩,旱地134亩,山场11000亩。社会总产值62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0元。该乡半圩畈、半丘陵,农业以粮为主,粮棉油兼作。乡村企业有塑料加工、气门垫圈加工、建材、粮油加工、劳务输出、制鬃、运输、商业等。有初中1所,小学7所。乡政府设高家旗杆,距县城14公里。
红庙乡位于县境东部,旧时境内有红墙土地庙,故名。清代属孔城保。民国37年(1948)属南炉乡。建国初设南坊、团结、红庙、新民、院前乡,1956年合并为南坊、红庙乡,1957年1月红庙乡与南坊乡部分地区合并为南坊乡,1958年置南坊公社,1960年1月改为红庙管理区,1961年12月置红庙公社,1984年改公社为乡。所属清水村砚庄为清初名士戴名世出生和耕读之地,庄东南山坡上有戴名世墓,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辖7个村民委员会,104个村民组,2087户,8361人;面积18.25平方公里,水田7748亩,旱地643亩。社会总产值4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1元。农业以粮食生产为主,乡村企业有农用药械、针织、砖瓦、家具、农机具、粮油加工等。有初中1所,小学7所。乡政府设清水塘,距县城10.3公里。县属国营十八里长岗茶场在该乡境内。
南口乡位于县境东北部丘岗地带。清代属十五里坊保。民国31年(1942)属南炉乡。建国初设南口、农元乡,1956年并入南坊乡,1959年设南口公社,1960年1月改称南口管理区,翌年12月重置南口公社,1984年改公社为乡。所属双山村一旷平畴,昔时溪流环绕,来往阻隔,清戴名世中年安砚乡里,倾囊沿溪建石桥5座,名“南山桥”,遗迹今存。1987年辖8个村民委员会,104个村民组,2479户,10794人;面积19.3平方公里,水田9333亩,旱地699亩,林地700亩。社会总产值7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2元。农业以粮为主,每年向县种子部门提供水稻良种10万公斤左右。乡村企业主要有砖瓦、农机修配、粮食加工,以及劳务输出等。有初中1所,小学7所。乡政府设土旁头村,距县城7公里。
石南乡位于县境东北,隔界河与庐江县毗连。清代属孔城保。民国31年(1942)属石桐乡,建国初设石南、杨河、尹河、铜湾乡,1956年石南、杨河乡合并为石南乡,尹河、铜湾乡合并为尹河乡,1957年1月石南、尹河乡合并为石南乡,1958年置石南公社,1960年1月改称石南管理区,翌年12月重置石南公社,1984年改公社为乡。1987年辖12个村民委员会,184个村民组,3797户,16228人;面积26.73平方公里,水田15782亩,旱地638亩,林地1639亩。社会总产值48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4元。乡村企业有砖瓦、印刷、孵坊、食品加工,以及劳务输出等。有初中1所,小学10所。乡政府设庙嘴村,距县城15公里。
高桥乡位于县城东,因高桥河得名。清代设十五里坊保。民国31年(1942)属南炉乡。建国初设高桥、团墩、新桥乡,1956年合并为高桥乡,1958年置高桥公社,1960年1月改称高桥管理区,翌年12月重置高桥公社,1984年改公社为乡。1987年辖10个村民委员会,128个村民组,3338户,14568人;面积23平方公里,水田11722亩,旱地195亩,林地400亩,鱼池50亩。社会总产值1305.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2元。该乡农工贸全面发展,乡村企业有农用药械、塑料制品、纸盒、汽门座圈加工、运输、商业等。有初中1所,小学9所。乡政府设十五里坊,距县城7.5公里,桐(城)枞(阳)、桐(城)双(店)公路在此交汇。
双河口乡位于县境东南白兔湖之滨,有两条小河在此汇入白兔湖,故名。清代属十五里坊保。民国31年(1942)属南炉乡。建国初设古井、双河乡,1956年合并为古井乡,1958年置古井公社,1960年1月改称古井管理区,翌年12月重置古井公社,1983年更名双河口公社,1984年改公社为乡。1987年辖8个村民委员会,156个村民组,3121户,14369人;面积36.76平方公里,水田14264亩,旱地1336亩,林地1000亩,水面4000亩。社会总产值83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5元。农业以粮为主,粮棉油兼作。乡村企业有电子陶瓷、塑料制品、水泥构件、粮油加工等,其中电子陶瓷为安徽省重点开发项目。有初中1所,小学8所。乡政府设桐(城)双(店)公路中段新建的居民点,距县城11公里。
金神乡位于县境东南部。清代属郭家墩保。民国时设郭家墩镇,民国31年(1942)划属金桥乡。建国初设金神镇和苏梅、亲平乡,1956年合并为金神镇。1957年与朱桥、包圩乡合并为金神乡,1958年置金神公社,1960年1月改称金神管理区,翌年12月重置金神公社,1984年改公社为乡。境内牛角墩、驴子墩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1987年辖1个居委会,7个村民委员会,119个村民组,3260户,14972人;面积37.15平方公里,水田9201亩,旱地714亩,林地280亩,园圃245亩。社会总产值984.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8元。农业以粮为主,多种经营有畜产、水产。乡(镇)村企业有塑料、彩印、造纸、粮油加工等。有初中1所,小学7所。乡政府设金神墩街,距县城17.3公里。金神区党政机关和金神高级职业中学设于此。
包圩乡位于县境东南部、龙眠河河口、嬉子湖西岸,以圩命名。清代属郭家墩保。民国时属平永乡。建国初设莲塘、双闸、童圩乡,1956年合并为包圩乡,1957年并入金神乡,1958年分属金神、杨公、香铺公社,1961年置包圩公社,1984年改公社为乡。境内有包家墩、蛤蟆墩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1987年辖8个村民委员会,133个村民组,3186户,14097人;面积26.7平方公里,水田11769亩,旱地288亩,林地1300亩,水面2000亩。社会总产值102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0元。该乡是桐城县重点产粮乡之一。乡村企业有橡胶厂、综合厂、窑厂等。产品干胶脱辊轨枕垫、铜脱辊等,畅销省内外。有初中1所,小学8所。乡政府设东河口,距县城17公里。
肖店乡位于县东南境。清代属白兔河保。民国时属金曹乡。建国初设九店、珠城、元龙乡,1956年合并为曹岗乡,1957年与双店乡合并为肖店乡,1958年设肖店公社,1960年1月析为肖店、双店管理区,1961年12月重置肖店公社,1969年4月双店公社并入,1974年3月,再度析置肖店、双店公社,1984年改公社为乡。1987年辖7个村民委员会,110个村民组,2185户,9879人;面积43.7平方公里,水田7678亩,旱地1757亩,林地4750亩,水域10897亩,养殖水面1152亩。社会总产值59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2元。该乡以粮为主,渔、林、航运、乡村工业全面发展。有初中1所,小学6所。乡政府设东肖店,距县城24公里。
双店乡位于县境东部,三面临湖。清代属白兔河保。民国时属金曹乡。建国初设喜河、苏瓦、水上乡,1956年合并为双店乡,1957年并入肖店乡,1960年1月从肖店公社析出设双店管理区,1961年12月置双店公社,1969年并入肖店公社,1974年复置双店公社,1984年改公社为乡。1987年辖6个村民委员会,83个村民组,1881户,7822人;面积44平方公里,水田4681亩,旱地762亩,山林200亩,养殖水面3132亩。社会总产值50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0元。境内瓦竹嘴和榆树嘴之间有深水湖汊1500亩,沿汊居民世代以捕鱼为业,现为专业渔村。有初中1所,小学5所。乡政府设双店街,距县城35.5公里。
朱桥乡位于县境东部,境内有清康熙年间朱斋公修建的石桥,故名。清代设朱家桥保。民国时属金桥乡。建国初设朱桥、永安、松桂乡,1956年合并为朱桥乡,1957年并入金神乡,1959年设朱桥公社,1960年1月改称朱桥管理区,翌年12月重置朱桥公社,1984年改公社为乡。所属蟠龙村,有张神墩古遗址,据采集的文物鉴定,为商周文化遗存。1987年,辖6个村民委员会,87个村民组,1882户,8600人;面积32平方公里,水田6817亩,旱地569亩,林地30亩,水面1800亩。社会总产值5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3元。该乡以农为主。乡办企业中有35年厂史的红光毛笔厂,以传统技艺制作的各种毛笔、排笔、油画笔远销全国和海外。有初中1所,小学6所。乡政府设孙瓦屋,距县城16.6公里。
塘桥乡位于县境中部丘岗,以境内塘桥得名。清代属朱家桥保。民国时属金桥乡。建国初设塘桥乡,1956年并入蔡店乡,1961年置塘桥公社,1984年改公社为乡。所属骑龙村,有辛亥滦州起义时成立的“北方革命军政府”总司令施从云烈士墓,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辖5个村民委员会,74个村民组,1596户,6988人;面积18.5平方公里,水田7108亩,旱地554亩,林地4000亩。社会总产值468.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0元。农业以粮为主,粮棉油兼作。西部林地成片马尾松已郁闭成材。畜牧、饲养业较为发达。有初中1所,小学5所。乡政府设吴庄,距县城12.5公里。
天林乡位于县境中部丘陵,以所属天林庄得名。清代设天林庄保。民国时属天林乡。建国初设洪桥、天塘、金山乡,1956年合并为天林乡,1958年置天林公社,1960年1月改称天林管理区,次年12月重置天林公社,1984年改公社为乡。所属鹿城、高峰两村,有元末明初县人黄荣六为策应江淮农民起义所筑的军事据点“六儿城”遗址,今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辖6个村民委员会,98个村民组,2373户,10164人;面积22平方公里,水田9007亩,旱地1610亩。社会总产值87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0元。农业以粮为主,粮油兼作。西部河堤竹林茂盛,年更新砍伐元竹5000公斤以上;东部丘陵陶土资源丰富,建有轮窑两座。有初中1所,小学6所。乡政府设天林庄,距县城12公里。
香铺乡位于县城南棋盘岭长岗中段,因旧时境内有庙宇开设香火铺得名。清代属桦林岗保。民国时设香铺乡。建国初设南普、塍塘、净安乡,1956年合并为香铺乡,1958年置香铺公社,1960年1月改称香铺管理区,翌年12月重置香铺公社,1984年改公社为乡。1987年辖7个村民委员会,115个村民组,2713户,11777人;面积21平方公里,水田11931亩,旱地225亩,林地500亩。社会总产值875.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5元。该乡土地肥沃,是县内重点水稻产区之一。乡村企业产品有塑料制品、砖瓦、毛笔、鬃刷、劳保用品等。有初中1所,小学7所。乡政府设香铺,距县城20公里。
杨公乡位于县境东部、嬉子湖北岸。清代属黄盆嘴保。民国时属平永乡。建国初设杨公、鸭子、马宕乡,1956年合并为肖店乡(西肖店),1957年1月并入双铺乡,4月析出置杨公乡,1958年置杨公公社,1960年1月改称杨公管理区,翌年12月重置杨公公社,1984年改公社为乡。1987年,辖6个村民委员会,119个村民组,2668户,12406人;面积21平方公里,水田8956亩,旱地754亩,林地20亩,水面6000亩。社会总产值858.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8元。境内嬉子湖边,旧时有湖滩数千亩,是天然牧场和野禽栖息之地。建国后,已圈圩垦殖。乡村企业有橡胶、彩印、鬃刷、毛笔、劳保用品等。渔业有马宕、南圩两鱼场,养殖水面3000余亩。有初中1所,小学6所。乡政府设西肖店,距县城24公里,旧时为桐城至安庆的邮传通道。
范岗镇位于县城南206国道线上,以古集范家岗得名。清代属挂车河保。民国时属石龙乡。建国初设新岗、石龙乡,1956年合并为石龙乡,1957年1月铁铺乡并入称范岗乡,4月复置石龙、铁铺乡,1958年合并成立范岗公社,1960年1月改为范岗管理区,翌年12月析置范岗、铁铺公社,1984年改公社为乡,1987年范岗乡改为乡级镇。所属朱公村,有汉大司农朱邑墓。西境栲栳山,旧为桐城游览胜地之一。1987年辖13个村民委员会,127个村民组,3560户,16641人;面积32平方公里,水田10239亩,旱地536亩,林地5000亩。社会总产值127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9元。境内陶土资源丰富,烧制陶器为当地居民的传统技艺。建国后,县、镇、村三级在此开发利用陶土资源,先后办起了轮窑厂、陶瓷厂10多家,所产龙缸制作精细,造型生动,色泽柔和,远销香港和东南亚各国。有初中1所,小学13所。镇政府设范岗街,距县城9.2公里。范岗区党政机关和范岗高级中学设于此。
挂镇乡位于县境西南,以挂车河南岸一古镇得名。清代设挂车河保。民国时属银峰乡。建国初设挂镇、晓棚、高墙乡,1956年设挂镇、晓棚乡,1958年合并成立挂镇公社,1960年1月,改称挂镇管理区,翌年12月析置挂镇、晓棚公社,1969年合并为挂镇公社。1984年改公社为乡。1987年辖10个村民委员会,109个村民组,3044户,13209人;面积27.44平方公里,水田9775亩,旱地987亩,山场8100亩。社会总产值1054.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4元。境内曾为古战场。三国时,魏将曹休领兵十万救皖城,溃败于此;明崇祯间,张献忠率农民军20万众曾在此与明军展开激战;清咸丰十一年(1861)七月,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大将杨廷杰亦在此处大战清军。建国后,挂镇河上游筑起牯牛背水库,黄沙弥漫的古战场,已变成大片良田,成为县内重要粮棉生产基地之一。乡村企业有塑料、木器加工、农机修配、制鬃、建材等。有初中1所,小学10所。乡政府设唐圩村,距县城13公里。
童铺乡位于县境西南。清代属牛栏铺保。民国时属银峰乡。建国初设童铺、樟枫乡,1956年分别并入挂镇、晓棚乡,1961年设童铺、樟枫公社,1969年10月合并为童铺公社,1984年改公社为乡。1987年辖10个村民委员会,113个村民组,2961户,12690人;面积36平方公里,水田9603亩,旱地1052亩,山场9000亩。社会总产值647.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1元。山区3个村以林为主,松杉郁闭成材;圩畈各村以粮为主,棉油兼作。乡村企业有橡胶、砂轮、小五金、制鬃等。有初中1所,小学10所。乡政府设童铺新街东南1.5公里的丘岭上,距县城19公里。
铁铺乡位于县境中部,以古老村庄得名。清代属花园畈保。民国时属平永乡。建国初设铁龙、铁石、花园乡,1956年合并为铁铺乡,1957年1月并入范岗乡,4月析出设铁铺乡,1958年并入范岗公社,1961年析出置铁铺公社,1984年改公社为乡。1987年辖11个村民委员会,119个村民组,2536户,11070人;面积24.34平方公里,水田10240亩,旱地573亩,林地5000亩。社会总产值56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1元。所属花园畈为桐南三大名畈之一,土地肥沃,盛产水稻、油菜。河堤绿荫如带,竹木葱茏。水面养殖5000余亩。拥有乡镇企业65家,以生产砖瓦、塑料制品、小五金、鬃刷等为主。有初中1所,小学10所。乡政府设黄家水圩,距县城13公里。县陶瓷厂在所属庙岗村。
龙塘乡位于县境西南。清代属撩风铺保。民国时属梅陡乡。建国初设香山、龙塘乡,1956年并入老梅乡,1961年析出设龙潭公社,1983年改为龙塘公社,1984年改公社为乡。1987年辖8个村民委员会,94个村民组,1886户,8655人;面积21平方公里,水田8561亩,旱地934亩,林地2453亩。社会总产值480.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1元。农业以粮为主,兼产棉花、油菜。林业初具规模,郁闭成材林约占林地总面积的20%。乡村企业有塑料制品、砂轮、化工产品和劳保用品等。有初中1所,小学8所。乡政府设在新童公路东北侧的蛤蟆墩,距县城27公里。
老梅乡位于县境南部,以老梅树街得名。清代属陡岗畈、新安渡保。民国时老梅树街为全县13镇之一。建国初设老梅(镇)、永镇、永久、新城、双庵乡,1956年合并为老梅、土桥乡,1957年1月老梅、土桥乡合并为老梅乡,1958年设老梅公社,1960年1月改称老梅管理区,1961年析为老梅、土桥公社,1969年再度合并为老梅公社,1984年改公社为乡。所属永久村,有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1987年1月为县直属乡。辖11个村民委员会,119个村民组,2972户,13093人;面积20.2平方公里,水田11723亩,旱地359亩,林地400亩。社会总产值1052.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6元。境内土质松软,沟渠纵横,素为桐城县水稻产区之一。乡办渔场年产鱼苗约300万尾。乡村工业75家。有初中2所,小学11所。乡政府设土桥村、206国道东侧,距县城18.2公里。
双铺乡位于县南境。清代属双港铺保。民国时属木杨乡。建国初设双铺、南阳、大桥、三桥乡,1956年合并为双铺乡。1958年设双铺公社,1960年1月改称双铺管理区,次年12月重置双铺公社,1984年改公社为乡。所属双港铺街,北宋时为全县9镇之一,镇南北均可泊船,故称双港。1987年辖12个村民委员会,188个村民组,4330户,20556人;面积29平方公里,耕地15677亩,林地200亩,水面1326亩。社会总产值283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5元。该乡是桐城县重点产粮区之一。乡村企业以塑料加工业为主,有区、乡、村和联户塑料厂18家。部分农户亦利用农事间隙,焊制各种塑料包装袋,由乡村推销员推销到全国各地。有初中1所,小学13所。乡政府设双港铺街,距县城29公里。双港区党政机关、安庆地区重点中学天城高中设于此。
练潭乡位于县南境、菜子湖西岸。清设练潭镇和练潭保。民国时设双练乡。建国初设练潭镇和横山、福冲、金岭、沙河、清河乡,1956年合并为练潭镇和横山、福冲乡,1957年合并为练潭乡,1958年置练潭公社,1960年1月改称练潭管理区,翌年12月重置练潭公社,1984年改公社为乡。所属练潭镇为古驿站,与枞阳、汤沟、孔城并列为桐城四大名镇。“练潭秋月”系桐城八景之一,明代诗人王守仁曾写有《练潭馆》诗。境内有清代布衣诗人吴鳌墓,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辖10个村民委员会,204个村民组,3838户,18188人;面积49.2平方公里,耕地13888亩。社会总产值1410.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2元。水产资源丰饶,为桐城著名的鱼米之乡。乡村企业有小五金、电器、吹塑、印刷、农机修配等。有初中1所,小学10所。乡政府设练潭街,距县城36公里。国营桐城县化肥厂设于此。
白果乡位于县南边境,人形河、柏年河下游冲积区,以一老白果树得名。清代属倒流河、黄马河保。民国时属双练乡。建国初设白果、青城、立道、黄马、久远乡,1956年合并为山圩、新河乡。1957年合并为白果乡,1958年置白果公社,1960年1月改称白果管理区,翌年12月重置白果公社,1984年改公社为乡。1987年辖9个村民委员会,142个村民组,3257户,15596人;面积18.7平方公里,耕地9690亩。社会总产值1475.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4元。该乡原为河流冲积的沼泽地,芦荻丛生,野禽起落,渺无人烟。清道光时,始有移民来此“兴田土、辟草荒”,渐成聚落。民国时,仍是一片“茅檐矮屋晒破网,断堤歪柳系渔盆”的荒凉景象。建国后,经过修堤建闸,疏浚河道,逐步发展成为桐城县高产粮区。1958年大面积栽培双季稻,粮食平均亩产在全省率先超过《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指标,国务院曾为此颁发了奖状。乡村企业以塑料加工为主。有初中1所,小学9所。乡政府设汪老屋,距县城33.5公里。
徐河乡位于县南边境,人形河、柏年河中段冲积区,因有徐家河贯穿其境,故名。清代属云天畈保。民国时属张云乡。建国初设永丰、柏年、云水、徐河乡,1956年合并为徐河、柏年乡,1957年合并为徐河乡,1958年置徐河公社,1960年1月改称徐河管理区,翌年12月重置徐河公社,1984年改公社为乡。1987年辖11个村民委员会,139个村民组,3860户,17736人;面积21.2平方公里,耕地10949亩。社会总产值2456.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2元。该乡土地平旷饶沃,田园规划整齐,沟渠成网,排灌便利。通过大面积栽培双季稻,实行科学种田,推广良种化、矮杆化,1965年,粮食平均亩产在全省率先超过1千斤,被国务院授予“农业学大寨”先进单位称号。乡村企业有塑料、鬃刷、劳保用品加工、建材及农机修配等。有初中1所,小学12所。乡政府设徐家河,新街位206国道两侧,距县城26.7公里。
杨树乡位于县西南境,206国道西侧。清代属云天畈保。民国时属张云乡。建国初设文公、净德乡,1956年合并为杨树乡。1957年1月并入新安乡,4月重析为杨树乡,1958年置杨树公社,1960年1月改称杨树管理区,次年12月重置杨树公社,1984年改公社为乡。1987年辖7个村民委员会,87个村民组,1963户,9008人;面积22.4平方公里,水田7250亩,旱地750亩,林地200亩。社会总产值9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1元。该乡北境岗丘,土层较为瘠薄;南部平畈,土地肥沃,为水稻丰产区。乡村企业以塑料加工为主,另有农机修配、砖瓦、运输、毛笔、鬃刷、陶瓷等。有初中1所,小学6所。乡政府设杨树店,距县城30公里。
新安乡位于县南境,206国道线两侧。清代设新安渡保。民国时分属梅陡、张云、木杨乡。建国初设新安、元通、蛟宕乡,1956年合并为新安乡。1957年1月,杨树乡并入,4月析出,1958年置新安公社,1960年1月改称新安管理区,次年12月重置新安公社,1984年改公社为乡。1987年辖9个村民委员会,124个村民组,3061户,14305人;面积20平方公里,水田10881亩,旱地270亩,林地20亩,水面1000亩。社会总产值107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2元。农业以粮为主,棉油兼作。1953年,合安公路新安大桥建成,北岸居民纷纷迁至南岸,沿路形成长街,两旁各有工商和饮食服务行业100余家,其中绝大部分进行塑料制品加工与经营,成为塑料专业市场。乡村企业主要产品有铅笔、毛笔、塑料制品等。有初中1所,小学8所。乡政府设新安渡,距县城22.4公里,合(肥)安(庆)、杨(桥)新(安渡)、新(安渡)童(铺)公路在此交汇,交通发达。县第二人民医院设于新安街。
沙铺乡位于县西南边境,西隔大沙河与潜山县毗连。清代属小河沿保。民国时属青草乡。建国初设胜利、自安乡,1956年1月,胜利、自安乡与由潜山县划入的双河乡部分地区合并为沙铺乡,1958年沙铺、三河乡合并为沙河公社,1959年析置沙铺公社,1960年1月改称沙铺管理区,次年12月重置沙铺公社,1984年改公社为乡。1987年辖9个村民委员会,102个村民组,2646户,10456人;面积49.4平方公里,水田5523亩,旱地1179亩,山场45462亩。社会总产值578.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2元。该乡以林为主,有大型林场三处,林竹郁茂,生态环境较好,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盛产松、杉木材、毛竹、桐油、茶油、柴炭。乡村企业有水暖厂、砖瓦厂等。有初中1所,小学9所。乡政府设界牌石,距县城38公里。
三河乡位于县西南境,有柏年、三湾、黄祠河流贯其境,故名。清代属小河沿保。民国时属青草乡。建国初设青峰、高龙、青草乡,1956年合并为三河乡,1958年与沙铺乡合并成立沙河公社,1959年析置三河公社,1960年1月改称三河管理区,次年12月重置三河公社,1984年改公社为乡。1987年辖12个村民委员会,154个村民组,4521户,18483人;面积33平方公里,水田13114亩,旱地1971亩,林地7588亩。社会总产值140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2元。该乡为青草区腹地,农业、多种经营和乡村企业全面发展。所属乔庄村自70年代起,一直是县内的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乡村企业主要生产塑料制品、纸盒、化工产品、鞭炮、编织品、漆刷等。有初中1所,小学12所。乡政府设江家磨形地,距县城27公里。
姚塝乡位于县西南境。清代属九重岗保。民国时属青草乡。建国初设清白、石松、相公乡,1956年合并为姚土旁乡,1957年1月并入三河乡,4月析出复置姚土旁乡,1958年与陶冲乡合并成立陶冲公社,1959年析出置姚土旁公社,1960年1月改称姚土旁管理区,翌年12月重置姚土旁公社,1984年改公社为乡。1987年辖8个村民委员会,68个村民组,1792户,7281人;面积17.3平方公里,耕地7622亩,山场4351亩,水面1000亩。社会总产值4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0元。农业以粮为主,粮棉油兼作。山场松杉茂郁。全乡约有300人为新安、陶冲、青草等地乡村企业推销产品,被称为推销员之乡。有初中1所,小学7所。乡政府设姚土旁街,距县城32.5公里。
陶冲乡位于县境西南,以古驿站陶冲驿得名。清代属牛栏铺、陶冲驿保。民国时设松陶乡。建国初设陶镇和民主、牛栏、伏虎乡,1956年合并为陶冲乡,1958年与姚土旁乡合并成立陶冲公社,1959年姚土旁公社析出,1960年1月改称陶冲管理区,翌年12月重置陶冲公社,1984年改公社为乡。1987年辖13个村民委员会,189个村民组,4382户,18285人;面积55.42平方公里,水田13092亩,旱地1191亩,山场40119亩。社会总产值1287.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0元。该乡山区河谷深邃,林竹茂密,水源充裕,生态环境较好,是县内农林工商全面发展的大乡之一。乡村企业有磨具、塑料、五金、化工、玻璃、砖瓦、砂石等。有初中1所,小学13所。青草高级中学设在所属牛栏村叶祠。乡政府设陶冲街,距县城31公里。
唐湾乡位于县西境山区,毗邻潜山、舒城两县。清代属挂车山保。民国时设蒋铁乡。抗日战争初期,县政府曾一度迁避此处。民国36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桐城民主县政府驻此。建国初设古塘、长岭乡,1956年合并为长岭乡,1958年与大塘、汪河乡合并成立长岭公社,1959年析出置唐湾公社,1960年1月改称唐湾管理区,翌年12月重置唐湾公社,1984年改公社为乡。1987年辖6个村民委员会,81个村民组,1462户,6574人;面积39.05平方公里,耕地2473亩,山场40498亩。社会总产值247.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5元。该乡北有二姑尖横亘,南有天台庵、白云寨障蔽,处半封闭型裂谷中。1974年徐(家花园)刘(屋)公路竣工后,交通条件大为改善。以林为主,有松杉、毛竹林3.1万亩,生长茂盛,木材蓄积量居全县之冠。乡村企业产品有木器、车木、小五金、鬃刷等。有初中1所,小学6所。乡政府设八角亭,距县城32公里。黄甲区党政机关、黄甲职业高中设所属唐湾街。
大塘乡位于县西境山区,毗邻潜山县。清代属挂车山保。民国时属黄甲乡。民国29年,中共桐怀潜中心县委第一次党代会在所属望师岭火神庙召开。建国初设大塘、蒋潭乡,1956年合并为大塘乡,1958年并入长岭公社,1959年析出置大塘公社,1960年1月改称大塘管理区,1961年12月重置大塘公社,1984年改公社为乡。1987年辖8个村民委员会,96个村民组,1607户,6958人;面积30平方公里,水田1914亩,旱地892亩,山场3.1万亩。社会总产值33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7元。全境大山蔽日,林壑幽深。1974年徐刘公路竣工后,交通状况大为改善。全乡已办林场10处,有林面积2.1万亩,经济作物有留兰香、三桠、元胡等。有初中1所、小学8所。乡政府设望师岭,距县城49公里。
中义乡位于县西北境山区,毗邻舒城县。清代属龙旺山保。民国时属龙眠乡。建国初设中义乡,隶黄甲区。1958年与黄铺乡合并设黄铺公社,1961年析置中义公社,1966年撤中义公社,划属汪河、黄铺公社,1972年复设中义公社,1984年改公社为乡。1987年辖4个村民委员会,43个村民组,693户,3008人;面积23平方公里,耕地1636亩,山场25871亩,人均山场8.7亩,居全县之冠。社会总产值11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8元。全境有五岭、中岭、猪栏寨、号寨、黄草尖五座海拔700米以上大山环蔽,是挂车河、龙眠河的源头和分水岭。1972年桐(城)舒(城)公路竣工后,交通状况显著改善。乡办大型林场两处,遍植松杉、枫香和桦栎。经济作物有留兰香、茶叶、元胡,是“桐城小花”茶重要产地之一。乡村企业产品有车木、石灰、砖瓦等。有初中1所,小学4所。乡政府设赵家畈,距县城22公里。
汪河乡位于县西境、牯牛背水库西北岸。清代属挂车山保。民国时属黄甲乡。建国初设太安、复兴、板桥乡,1956年太安、复兴乡合并为汪河乡,1958年并入长岭公社,1961年置汪河公社,1984年改公社为乡。所属吴嘴西南侧山麓,有桐城派著名作家方东树墓地,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辖5个村民委员会,54个村民组,1063户,4611人;面积32.15平方公里,耕地1320亩,山场36000亩,水面2885亩。社会总产值184.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5元。该乡南西北三面有五聚岭、老鹰岭、道姑尖群峦屏障,东有北冲河、南冲河、汪河汇入牯牛背水库,青山叠翠,碧水扬波,是林果渔业之乡。植有猕猴桃、李、梨、杏、板栗、生漆等树木10万余株,乡村企业产品有节能器、景泰蓝、食用菌等。有初中1所,小学6所。乡政府设吴嘴村,距县城28公里。
黄铺乡位于县西境群山中,以山村店铺得名。清代属挂车山保。民国时属黄甲乡。建国初设黄铺、东桥乡,隶黄甲区。1956年合并为黄铺乡,1958年与中义合并为黄铺公社,1960年1月改称黄铺管理区,翌年12月析置黄铺公社,1984年改公社为乡。所属栋树村倒爬岭山麓,有“皇清通议大夫榜眼及第詹太常寺正卿”程芳朝之墓,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辖5个村民委员会,55个村民组,1291户,5662人;面积28.4平方公里,耕地1737亩,山场27777亩。社会总产值2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5元。该乡以林为主,用材林、薪炭林各占山场总面积的50%。乡村企业有白云石开采和烧制石灰等。其中葛湾烧制石灰已有一百多年历史,远近闻名。有初中1所,小学5所。乡政府设栋树村,距县城11公里。
罗岭乡位于县南境小龙山北麓,以古镇罗家岭得名。清乾隆时属大宥乡。民国初仍属大宥乡,民国31年(1942)改置罗黄乡,民国37年改为罗岭乡。建国初设罗岭、大王、华潭、石桥、西峰、梅凤乡,1956年合并为罗岭、华潭、石桥乡,1957年合并为罗岭乡,1958年置罗岭公社,1960年1月改称罗岭管理区,翌年12月重置罗岭公社,1979年12月由原隶杨桥区改为县直属公社,1984年改公社为乡,仍为县直属。境内山湖明媚,名流辈出,明清时以“五里三进士(姚孙非木、龙鲤门、许鲤跃),隔河两状元(刘若宰、龙汝言)”闻名遐迩。当代以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的故乡蜚声远近。所属小龙山有“风动石”、“千曲洞”、“孔雀听泉”、“杜鹃谷”、“玉兰峰”等自然景观。明代诗人王守仁曾写有《游龙山》诗。1987年辖14个村民委员会,230个村民组,5705户,27319人;面积97.8平方公里,水田15581亩,旱地954亩,山场37284亩,为桐城县著名的鱼米之乡。社会总产值209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1元。岱赛湖渔场年产鲜鱼100多吨,特产凤凰鱼,旧为贡品。乡村企业产品有塑料制品、复写纸、竹编、砖瓦、块石等。有初中1所,小学14所。乡政府设罗岭街,距县城49公里。

下一篇:第四节 县城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