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耕作制度民国时期,水田多为一年一熟制,收割后长期水沤,仅气温较高的白帽、店前、五河、菖蒲及汤池区的部分地区有少量一麦一稻、一油(菜)一稻的连作习惯。旱地普遍种两季,店前、白帽为小麦与山芋连作,其它6区则以小麦与玉米连作为主。杂粮多属间种。水田田埂普遍种大豆。全县年总播种面积34万至36万亩,复种指数125%至144%之间,粮食占95%,油料、棉、麻、烟、蔬菜等仅占5%。
1954年,贯彻省“三改”精神,改一熟制为两熟制,改种低产作物为种高产作物,改旱地为水田。此后,水田大部分改为两熟制。到60年代初,复种指数达195%。1956年,推广双季稻,店前区及姚河乡等地有小面积种植。70年代初,农业技术人员多点试验,行政手段加强,双季稻种植面积逐渐扩大。1973年达54980亩,占水田总面积的30%。同期,红花草等绿肥大面积引种推广,水田“二熟”制转入“二熟”、“三熟”混合制。在推广双季稻中,由于品种不配套和忽视地区气候条件差异,导致增产不明显或增产不增收,气温较低地区甚至出现早稻减了产、晚稻无收成现象。70年代后期,农民种植双季稻积极性降低。80年代,双季稻种植面积大幅度减少,麦一稻、油菜一稻、绿肥一稻连作面积相对缩减。
岳西是地处北亚热带的中低山地,气候的垂直分布又为垂直(立体)农业带的建立提供有利的条件,大别山主脉延伸境内的多丛山脉以北,秋季冷露风偏早,往往出现严重霜冻和低温,只宜水田“一熟”制,旱地小麦、玉米二熟制。多丛山脉以南,无霜期长,≥10℃积温值高,少数地区适宜水稻“二熟”制,大部分地区水田适宜稻、麦(或油菜)二熟制。全县总体耕作制度适宜一年二熟制(小麦、油菜一水稻、玉米、山芋、大豆)。大农业生产适宜于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全面发展。
良种选育与推广民国年间,县农业推广所曾组织推广农作物优良品种,但种类、数量少,成效不显著。
建国后,逐渐形成良种引进、选育与推广配套体系,耕地虽然不断减少,但粮食单产与总产量仍大幅度增长。50年代初期,提倡种子年年选,发现较优种子,即组织串换推广。1953年,县农场引进良种,定田繁育,供应农户。1963年后,县农业局种子站推行“自选、自繁、自留、自用,辅之以国家必要调剂”的方针,大量引进新品种,交由县良种示范场试种繁育后推广全县。1965年,全县建立良种队280多个、种子田1.2万余亩,共推广水稻、玉米、小麦、山芋等良种面积13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33%。1970年,县、大队、生产队三级种子繁育体系得到完善。1979年4月,改县种子站为种子公司,重点建立种子基地,检验良种区域适应性,增加良种数量。80年代,种子工作正形成生产专业化、质量标准化、布局区域化、加工机械化和由县统一供种的新体制。1985年,全县供应良种94.15吨,是1972年的1.7倍。
经过历年来的精心选育和推广,主要农作物品种不断翻新,逐年优化演变。
水稻1957年前以当地农家种为主,品种多至百种。其中大面积栽培的品种有大蛮稻、麻壳籼、雷火粘、大铜陵、小铜陵、徽州早、天生稻、乌咀川、小白稻、齐稻黄、红杆籼、江西红、杨柳籼、白糊粘、籼糯稻、吊死鸡、冷水糯、黄金糯、木子白、乌壳糯、黄壳糯等20余种。50年代引进的新品种为胜利籼、桂花球、老来精、中籼三九九、农垦57等5种。60年代引进的品种,早稻有团粒矮、矮脚南特、莲塘早、陆财号、湖北早;中稻有珍珠矮、杨籼5号、南京6号、广矮34、广场矮3784;晚稻有农垦58、公社一号、雪花糯、小红稻等。60年代末70年代初,大量引进双季稻良种,其种植面积较大的早稻有二九南一号、二九南二号、矮南早一号、青小金早、九农早一号、二九青、浙福802;中稻有爱武、69——1、Bg90——2;晚稻有红壳糯、虹糯、武农早、广峰粳、桂花黄等。至此,水稻品种由高杆走向矮杆化。1976年,引种杂交水稻。80年代,以推广杂交水稻为主,种植面积年达2万亩的杂交组合品种有汕优3号、汕优63、汕优64;常规中稻有桂朝2号、桂朝13号、窄叶青8号;新品种有80133、910、湘州6号、广二石等。老品种中的杨柳籼、木子白等,因米质优良,仍有少量保留。
小麦民国34年(1945年),曾由省发来美国白皮小麦和洋小麦试验播种,次年推广达2000余亩。建国初期,主要品种有桦树球、和尚头、望山白、江西早等。1955年后,引进品种有罗田老、矮粒多、碧玛1号、碧玉麦、南大2419等。60年代后,引进吉利麦等。至1979年,共有27个品种,其中推广面积较大的有万年2号、杨麦1号、武麦1号、安徽3号、徐州14号、丰产3号、毕麦6号、鄂麦6号、杨麦4号。80年代,当家品种以毕麦6号为主,其特性是耐肥抗倒伏,赤霉病感染轻,成熟较早,产量较稳定。
大麦老品种有三月黄、红茎大麦、白须大麦等。1973年,引进早熟3号、六担准两品种。1985年,引进啤酒大麦80——15和饲料大麦西行2号。经栽培试验对比,引进品种比本地老品种增产一倍左右。
元麦历来种植面积不大,老品种有乌米麦、洋腊子等。1973年,引进矮杆齐米麦(又名六棱元麦),产量高,播期弹性大,推广较快。1979年,元麦播种面积4400亩,其中矮杆齐占3638亩。
玉米老品种有二寒、黄腊丁、矮脚黄、白大汉、白寒子、寒白、大寒等。1956年引进金皇后,1970年引进杂交玉米双跃3号。1976年后,杂交玉米播种面积逐渐扩大,老品种逐渐淘汰,仅二寒适于小麦茬口,大寒适于高山播种未被淘汰。80年代,杂交玉米年种面积2.5万亩,并在斯桥乡建成杂交玉米制种基地。
山芋1953年以前栽培的为红皮白心芋和白皮红心芋两种。1954年,大量调进胜利百号,单产提高。1958年后,相继引进北京553、大红袍、胭脂红、一窝红等品种。1976年,引入徐薯1号。1979年引进徐薯18号,今已成为当家品种。
马铃薯1954年始从山东引进白马铃薯和红马铃薯7900公斤,试种成功,一度发展。80年代后,各区有小面积栽培,其中石关、凉亭、黄羊等寒冷山区乡有较大面积种植。
大豆老品种有姑娘豆、灰角豆、猴子毛、酱色豆及早种青豆、晚种牛皮黄等。1958年,引进金大332。1978年,引进陈寨大豆。80年代,种植面积大的仍为灰角豆、青豆、牛皮黄。
杂豆仍袭用老品种,主要有油绿豆、赤豆、米豆、白饭豆、卷山鸡、大白豌豆、小白豌豆、小粒麻豌豆、蚕豆等。
油菜60年代前种植白菜型油菜,品种有大乌子和小乌子两种。60年代后,逐渐引进白菜型五花籽、油冬儿、芜湖104、白油2号,甘兰型勺叶青、铁杆青、202——23、胜利52、甘油5号、820、821等品种。1985年,以五花籽和821两种种植面积较大。
花生本地品种“岳西小花生”具有每荚双仁、种仁饱满、结果率高、早熟等优点,被列为安徽省花生良种之一。产量以头陀、汤池两区为多。从县外引进的品种有白沙1016和海花1号等。
芝麻袭用本地品种,有白芝麻、霸王鞭、黑芝麻等种。
栽培技术本县人均耕地少,农民一向惜土如金,历来重视精耕细作。水田通常三犁两耖一耙,秧插后耘三遍草。旱地通常一年两翻土,少数寒冷山区秋种一般免耕,以穴播为主。山芋采用穴插,中耕锄草二三次,均注重施基肥,适施追肥。
建国后,政府重视和积极推行科学耕作,健全技术指导服务机构,培训科技人才,普及科学知识,栽培技术不断得到改进。在水稻栽培方面,首先注意培育壮秧,改哑谷下秧为泥水、盐水选种,增温催芽;改大板块秧田为合式秧田;改密播为稀播;改水育秧为湿润育秧,寒冷山区和双季早稻区采用塑料薄膜育秧;早施分蘖肥,巧施“送嫁”(移栽)肥等,促进苗壮早分蘖。其二,适当密植,由建国前的一尺两挂头,改为按品种分蘖能力和土质情况而定株行距,一般肥田采用6×6寸、6×5寸、5×5寸及瘦田6×4寸的行、株距栽插。杂交稻每穴多蘖1苗、少蘖2苗,常规稻5至8苗,改圈插法为拉绳定向栽插。第三,改进水、肥管理方法,实行浅水勤灌(即浅水插秧、寸水活棵、干干湿湿到封行),分蘖后期早烤田;改串灌为沟灌,以提高水温和保肥能力;追肥推广“前期轰得起(下足基肥,早施攻蘖肥)、中期稳得住(对瘦弱苗补施肥,适时烤田,控制无效分蘖和疯长)、后期攻大穗(巧施穗肥,苗好不施,苗弱普施或偏施)”方法,提高产量。
其它粮油作物,在选种、密植、施肥等技术措施方面普遍有所改进。油菜,推广大壮苗移栽,冬前促早发,巧施苔肥。70年代后期,推广花期施硼肥,减少花而不实现象。玉米,50年代中期,推广去雄受粉和人工授粉技术,对杂交玉米,则培土增肥攻大穗。小麦,改就地选种为泥盐水选种,改大棵稀播为少本密播,促个体与群体协调。山芋,推广覆盖育秧,早插秧,在店前、白帽两区,改白犁白插为穴施肥而后插。各项栽培技术的改进,多已取得效果。
肥料施种境内的农民历来重视施肥,有积集人粪尿、厩肥、塘泥、垃圾、草木灰及换陈墙土、锅灶土和制作熏肥(俗称烧火粪)、堆肥等农家肥的习惯。经济条件好的农户用饼肥。水田用嫩槎头、青草、秸杆等沤绿肥。红花草,建国前只有无愁、前河等地有少量种植。建国后,于1954年调入种子予以推广,后随双季稻的种植面积同步扩大。1965年,播种红花草3.3万余亩,较上年扩大22倍。1977年种植79095亩,占水田面积的42.2%。80年代,花草播种面积下降。60年代还先后引进柽麻、泥黄豆等种植作绿肥。1982年,引进细绿萍放养于花墩公社,亩产鲜萍5000余公斤。
化肥于1952年始由供销合作社试销,后施用数量逐渐上升。初以硫酸铵、碳酸氢铵、氨水、氯化铵、尿素等氮肥为主。60年代后期,增施磷钾肥,但应用不广。80年代,引进、施用复合肥,效果良好,推广迅速。同期,对全县土壤进行历时3年的普查分析,逐步开展因土配方施肥,部分试点乡村施肥水平有所提高。化肥年使用量,“三五”、“四五”时期为1000至2600吨,“五五”中期后为3200至4390吨,1985年达5511吨。1966年至1985年,共施化肥57140吨。现有不少农民依赖化肥当家,农家肥的施用量减少,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
病虫害防治建国前,缺乏植物保护机构和系统防治措施,农作物病虫危害多采用人工防治。建国后,生态失去平衡,虫害严重,植保工作被列为农业部门的常规职责,虽然病虫种类大量增加,但预防技术日趋进步,根治手段逐渐增多,病害、虫灾得到有效控制,农作物收成有了保障。
50年代中期,农业、气象部门即已开展病虫预测预报工作。60年代后,逐步建立起以农业部门为主体的县、区、社三级植保体系。1961年,于汤池区建起病虫测报站,农业局和各区农技站均配备专业植保干部。1965年,增建店前区病虫测报站,负责本县南部地区测报工作。1967年,因“文化大革命”动乱,测报业务中断。1970年6月,汤池测报站恢复,承担起定期向全县发布病虫预报任务。1974年,县成立植物保护站,配专业人员6名。1983年,61个乡均配齐农民技术员,并设立植保专业队39个、专业户1个,另设置植保服务部10个,配合农资部门及区农技站,及时向农民提供适用对路的新型农药器械,形成以县站为中枢、区站为桥梁、乡农技员为纽带的植保网络。
病虫害情,建国前生态系统自我调节控制能力强,保持自然平衡,农作物病虫种类少,成灾率低。除偶然出现过迁飞性蝗虫外,危害水稻的只有稻苞虫、螟虫、蚰子和稻瘟病等几种,造成小麦减产的仅有麦蚜虫和麦锈病。民国时期的30多年间,仅出现3次严重虫灾,其中一次属稻苞虫,两次为螟虫。建国后,生态平衡逐渐遭到破坏,病虫危害频繁。1950年至1960年,发生3次较大虫灾。其中,1951年、1952年均为稻苞虫灾,1955年除稻苞虫外,兼有螟虫为害。稻瘟病仅在宅水田中发生,且常与飞虱并发。50年代末,新作物品种大量引进,检疫措施一时未能跟上,致豌豆象、稻叶枯病、稻曲病、油菜菌核病、小麦赤霉病、稻纹枯病等数种病虫传入境内。60年代中期,偏施氮素化肥,作物禾叶生长过旺,引进病虫滋生。同时,由于复种指数提高,病虫繁衍机会增多;气候变化,境外害虫侵入;过量使用农药,误杀大量害虫天敌,以致害虫危害程度日益严重。稻苞虫、螟虫由原来的二、三代危害,发展到第四代的产生与危害。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50年代末仅在汤池区个别田块中少量发现为害,1972年后均上升为水稻常发性虫害。70年代中期后,病、虫灾害年有发生,1977年、1979年、1982年、1983年4个间隔时间不长的年份都是重发年,其中稻苞虫和稻纵卷叶螟发生最严重的1977年,4万余亩水稻受害,减产2到3成。
病虫害的重发年份常与气象性灾害相关联。6月中上旬的强风大雨、七八月间的高温高湿与时雨时晴、久旱不雨等特殊气候,常导致病虫害发生。1955年6月26日和28日,隔天两度倾盆大雨,山洪成灾,7月份稻苞虫、稻蚰子即相继重发。1969年7月,发生特大山洪,8月份水稻多种病虫害同时发生。1977年6月,暴雨成灾,8月,先是洪灾,中夹久雨低温,后伴风暴肆虐,导致稻纵卷叶螟、稻苞虫、稻飞虱、稻瘟病等普遍发生。1983年,再度出现上述类似的病虫害。此外,5月中下旬遇久雨低温天气必发负泥虫;久雨或久旱多遭蚰子为害;涝灾后,低位农田易感染稻瘟病和叶枯病。
病虫防治方法,60年代前主要采取人工扑灭结合土农药防治。波尔多液、赛力散、滴滴涕(DDT)、223乳剂、鱼藤精等亦有少量使用。50年代,全县有单种土农药30种,混合配方剂10余种,如石灰硫磺合剂、烟筋脉石灰、楝柳枫合剂等。同期有土农药厂10余家。人工治稻苞虫多用抬梳梳除。60年代始,进入以化学农药防治为主时期,大量采用“六六六粉”、“滴滴涕”、“889”等农药,使用喷雾器等器械喷洒。70年代中期,“1605”、“1059”、“苏化203”、“敌敌畏”、“稻瘟净”等有机磷类农药投入防治,与有机氯类药并用。上述农药多为高效、高毒、高残留,在取得明显防治效果的同时,大量害虫天敌亦遭误杀,并污染环境。80年代,实行综合防治,以“消灭虫害,保护天敌,增加产量,减少残毒,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原则,禁用高毒农药,推广使用有机氮类和仿生类的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如杀虫双、杀虫脒、叶蝉散及巴沙、呋喃丹等,推广使用杀菌剂波尔多液、西力生、三环唑、青雷霉素等。同期,农药喷洒器械不断更新、增多。1985年,全县有喷雾器11541部。其中手动式11371部、机动式70部、电动式100部。在改进化学农药防治方法的同时,引进、推广抗性强的作物品种;改变偏施氮肥做法,增施磷、钾肥和微量元素肥料;推行冬翻晒垡,勤除田间杂草,注重种子防疫处理;实行轮流换茬和水旱连作,间隔两造时间;禁止捕杀蛙、蛇、鸟,保护害虫天敌;实行合理施肥与合理用水,促进作物生长健壮,增强抗病虫害能力,减少病虫感染与滋生机会等,初步取得良好效果。
播种面积与产量本县农作物以水稻为大宗,小麦、玉米、油菜、薯类次之,大豆、花生、高梁、荞麦及其它杂粮为数较少。粮食播种面积,1949年为346725亩,占总播种面积的95.2%。1950年至1953年,年播种32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91%至95%。1954年至1960年,因开荒地面积大量增加,粮食种植比重虽降至87%左右,但总种植面积却达39.9万至45万亩。1961年,种植比重为95.1%,面积达455929亩,均为1950年后36年的最高年。1962年后,种植比重整体下降,面积减少。1971年后,比重降至79%以下,面积降至35万亩以下。1979年后,实行农业经济结构调整,重视发展经济作物,部分山地停耕还林,粮食种植面积与比重继续下降。种植比重最低为1981年的76.06%,面积最少年份为1985年。
粮食年产量,民国25年为30029吨。1949年达38476吨,亩产111公斤。1950年后36年,依次比上年增产的有25年,有11年因自然灾害和其它原因比上年减产。减产幅度最大的是1969年,因特大洪灾较上年减产33%。总的趋势是产量逐渐上升。特别是1950年至1952年三年恢复时期和“一五”时期(1953年至1957年)发展最快,年增长7.8%与5.2%。“二五”(1958年至1962年)和“三五”(1966年至1970年)时期处于徘徊阶段,年增长仅0.5%和0.1%。“五五”期间(1976年至1980年)年产量最高,1976年和1979年均突破10万吨。36年年均递增率为2.5%。“六五”期间(1981年至1985年),总产量下降。1985年与1949年相比,播种面积减少12.6%,总产量增加143%,单产增加178%,亩产达308.5公斤。
粮食年产量构成,夏粮占5.2%至13.5%,余为秋粮。1985年,夏粮占8.6%,秋粮占91.4%;按品种分,水稻占79%,小麦占6.4%,玉米占5.5%,薯类占3.6%,大豆占1%,其它杂粮占4.5%。
油料作物,以油菜为主,次为芝麻。花生和向日葵虽有少量种植,但不用于榨油,仅作为零食待客。此外,来榜、头陀、主簿等地还有种植苏麻的传统。1952年,油料种植面积2875亩,总产70吨,为最少年份。1953年,随着征购任务的下达与人民生活需求量的增加,播种面积迅速增至万亩以上。1956年达33555亩,为最多年份。1961年后,因粮食紧张,油料种植面积下降。1970年,仅种4637亩,总产148吨,后随夏秋连作面积的扩大,种植面积复回升。1978年后,发展迅速。最高年产量的1982年,播种24588亩,总产1413.85吨,单产57.5公斤(表5——3)。
表5——3岳西县若干年份粮油播种面积和产量单位:亩、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