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本县山场广阔,资源丰富,气温高山低谷悬殊,多经生产条件优越。主要多经生产项目及产品有茶叶、蚕桑、药材(详见第十五章《药物》)、油桐、乌桕、生漆、棕(油桐等后四种参见第十三章《商业·土特产品》、苧麻、蘑菇、板栗、水果、养鱼(养鱼参见第六节《渔业》)等。80年代后,多经生产发展速度大为加快,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1985年,全县多经产值1540余万元,农业人口人均多经收入约45元。
茶叶县内栽培历史悠久,内质优良。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霍山县志》载:“南乡茶优异多入贡”。民国9年(1920年)《潜山县志》载:“潜山多茶,近六安者佳。”两县志所指地域,均属今本县地。境内海拔500米至1000米的中山谷地,常年云雾缭绕,雨露滋润,林木葱茏,昼夜温差较大,土壤PH值在4.9至6.6间,多产名茶。建国前民间流传的皖西山区“三棵半神茶”,位于此区域内的石佛寺产云雾茶独占一棵,明山寨的黄茅茶列为半棵。今包家、美丽、青天、明山、道义、虎形、平等、黄尾、石盆、头陀、黄羊、主簿、沈桥、姚河等乡所产茶叶最为有名,此外,斑竹、和平、来榜、石关、田头、古坊、西坪、茅山、中关、岩上等乡所产茶叶,外形内质亦皆良好。
茶为本县传统大宗产品。二三十年代,境内茶粮间作的茶园面积达万亩,年产干茶100至200吨。50年代,不断扩展。1956年,面积达1816l亩,产量为513.75吨。1959年后,粮食紧张,农民毁茶种粮,茶园面积骤减。1960年,县委提出“夏茶超春茶,秋茶超夏茶”的采摘计划,7月份掀起万人采摘夏茶的高潮,结果老嫩一把抓,严重损坏茶树,致使以后多年茶叶产量锐减。1963年,面积减至最低点,仅6066亩。70年代,贯彻执行毛泽东主席对舒城县舒茶公社发展茶叶问题的指示,政府投放资金,大面积辟山坡地为茶园,年新增茶园五六千亩,年增采摘面积二三千亩,产量随之上升。1980年,茶园面积达62244亩,为历史最多年份。1981年后,部分不适宜茶叶生长的陡坡地还林,茶园面积减少。1985年,茶园面积53388亩,茶叶产量499.2吨。1950年至1985年,年均产茶373.6吨。
茶叶品种,民国时期,生产黄大茶和绿茶。60年代,主产黄大茶。70年代后期,又大量制作炒青绿茶和小兰花,逐渐重视恢复与发展优质名茶生产,经济效益、茶农收入大幅度提高。1982年至1984年,小兰花在安庆行署优质茶评比中名列榜首,高档茶毛峰、翠春、天堂云雾等新品种相继问世。1985年春,创制成“岳西翠兰”。6月,岳西翠兰被评为全国名茶(表5——4)。
表5——4岳西县若干年份茶蚕果生产情况单位:亩、吨

蚕桑境内有野生乔木桑和中杆板叶桑,农民取叶养蚕年代久远。民国18年(1929年),潜山县设蚕业讲习所于黄沙岭(今属本县硃屋乡),招收男女青年24人,培训蚕业技术。26年,曾留学日本攻读蚕桑专业的吴廓民,返乡携回湖桑苗百余株,栽插于槎林河(今毛尖山水库区)等地,但未能发展推广。28年,全县产茧300余公斤。1949年,共有以乔木桑为主的桑园650亩,年产茧5.1吨。1958年,再度引植湖桑和少量大叶瓣桑,该年有桑园5336亩,产茧9.75吨。其中,白帽区约占三分之一。1962年,全县桑园仅490亩,产茧2.45吨,均为历史最少年份。1964年,白帽区首次育苗、嫁接桑获得成功。1966年,县政府组织部分区、社干部赴浙江参观蚕桑生产发展情况,调进大叶瓣桑30万株栽植。此后3年,又从浙江、江苏等地购进桑苗44万株。1963年至1970年,桑园面积发展到2000余亩,年产蚕茧15吨左右。1970年后,一度大力发展集体养蚕,10年中先后建成蚕桑场76个。最大的菖蒲区长岭场,有桑园百亩,蚕室4幢,年饲养蚕种50张,产茧1350公斤。同期,桑园面积大幅度减少,但饲养方法年趋科学,蚕茧产量增加。1976年后,年扩展桑园达千亩以上。1980年,县投放支农资金用于蚕桑业,全年植桑园面积较上年增加5倍,高达7668亩。同年,蚕茧产量首次突破50吨,达65吨,跨入全省11个千担县行列。1981年栽桑300余万株。1982年,推广培植亩产鲜叶高达2.5吨的速成丰产桑园。1983年,全县有桑园20038亩,为历史最多年份。
在建国后的30多年中,桑苗时栽时毁。有的辟良田为桑园,影响粮食生产;有的在无法养蚕的寒冷山区植桑,因未能利用而荒芜。有的社员不愿栽桑,结果把从外省购回的桑苗当柴烧。1983年,进行布局调整,确定24个公社为蚕桑生产基地,各社聘蚕桑辅导员1名,在资金、技术上给予重点扶持;并以汤池区为重点,培训技术人员,普及自繁、自育、自嫁接、自栽桑和养好蚕的“四自一养”技术;淘汰、毁弃低劣桑园。1985年,桑园面积比1983年减少33%,产茧量却增加47.2%,达186.6吨,创历史最高水平。本县蚕茧主要产地为汤池区,约占55%;次为来榜、菖蒲区。1950年至1985年,全县年均产茧32.3吨。
饲养蚕种,50年代前均采用近亲交配的自留土种。60年代,引进新品种,春供种为东肥×华合,夏秋供种是东34×603。70年代,全部采用引进品种。80年代,相继引进7307、育二号、杂交丰驰、三元、四元、豫4×豫5、2×23等新品种。同期,推广小蚕共育技术。1983年,县建成标准催青室1座,全县建成小蚕共育点60个,采用地火龙加温或沼气、红外炉加温等方法催育幼蚕,定点供应蚕种。
水果主要栽培地为店前区,次为五河、汤池区。主要品种为梨、桃。50年代,引进苹果种苗,分散栽培。1950年至1957年,年有果园六七百亩,年产水果百吨。1964年至1970年,年有果园二三百亩,年产果5至25吨。1972年至1981年,年有果园600亩以上。1975年、1984年,先后引植柑桔约3万株,主要栽植于徐良、撞钟、南庄、河图、余河、白帽、店前等乡,其中徐良乡引种11600株,主要品种有贡川、尾章、温州蜜桔等,已有少量挂果。1980年,引进金帅、元帅、国光、青香蕉等苹果苗,集中栽植于黄羊公社黄羊、来榜公社中河两大队,面积约百亩,1983年始花,多未挂果。1985年,有果园1198亩,面积居历年之首,产水果70吨。其中,梨149亩,产果38.8吨,集中产于和平、五河、主簿等乡;桃131亩,产果23.7吨。最高年产量为1960年的163吨,最低为1968年的5吨。
此外,本县野生猕猴桃资源十分丰富。有中华、狗枣、小叶、黑蕊、毛花等11个品种,年产量约750吨。1985年,始引进外地品种百株,进行人工培植。
板栗建国前,多于宅旁零星栽植,自产自食。1949年,产栗13.5吨。1958年,产栗32.4吨。同年秋,在大炼钢铁运动中,大批栗树被砍伐烧炭,产量一度骤减。60年代,人工嫁接幼苗成功,栽植面积逐渐扩大。70年代,始组织出口。1973年,产量达82.9吨。最高年产量的1980年产138吨。今白帽、店前、菖蒲、主簿4区产量最高,撞钟、姚河两乡品质最佳。
麻以苧麻栽培历史最久。民国时期,手工织布户,利用苧麻织成夏布,制作蚊帐、口袋。多数农户栽培自用。1949年,全县栽培980亩,产干麻18.2吨。至1962年,年植一二千亩,后渐少。1969年,仅种156亩,产2.6吨。1970年后逐渐回升,年栽五六百亩。80年代,引进黄麻和红麻等品种,但栽培面积小,产量低。1983年,市场需求量呈上升趋势,引进圆叶青、芦竹青、黑皮蔸等苧麻新品种,组织发展生产。1985年,盲目大发展,水田也改种麻,麻地面积猛增至2568亩,产麻247吨,均居历年之首。
棉花县东南与西南地区,农民素有少量种植,不能自给。1949年至1960年,年种2440亩至5000亩。1962年至1971年,年种一二千亩。1972年后,种植面积急剧下降。1980年后,年种二三十亩。
蘑菇本县美丽、包家、凉亭、平等、黄尾等乡,盛产野生蘑菇,其中美丽黄栗园出产的香菇为出口特产。1980年,县供销社大量收购,同时,大搞人工培植,建起菌种厂。1983年,生产菌种7718瓶,组织217户农民生产。1984年收购干菇2462公斤,价值4万多元。
蔬菜传统品种有白菜、芥菜、萝卜、豇豆、毛豆、豌豆、蚕豆、四季豆、扁豆、刀豆、葱、蒜、韭、莴笋、茄子、辣椒、菠菜、芹菜、苋菜、茼蒿、南瓜、黄瓜、冬瓜、丝瓜、菜瓜、葫芦、瓠子、冻瓜、生姜、洋姜等。建国后,引进的品种有番茄、马铃薯、包心菜、甘香豌豆、莲藕等。蔬菜中,以青菜、南瓜量最多,南瓜兼作饲料,荒年亦可代粮,籽实又是县内著名土特产,销售省内外并出口。蔬菜园地随农户零星散布,多属自种自食,仅与县城毗连乡村农户种菜出售。但栽培面积小,不能满足市场需要,镇民蔬菜供应,靠外进调剂。1985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13831亩。
西瓜1958年,天堂公社石桥大队小面积引种试种成功。此后,菖蒲、店前等地均有栽培。1985年,石桥村培植西瓜40亩。同年,白帽区引种杂交西瓜7亩,亩产瓜1400公斤。
薏苡其仁俗称五谷米,为本县海拔300至600米地区传统栽培作物,药食兼用,含有甘油酯和薏苡脂两种特殊成份,营养价值高,常被用作自食补品和宴客佳肴。1984年,栽培面积扩大,年产薏苡仁250吨,其中,中关乡产50吨。
下一篇:第五节 畜牧业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