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结构】
解放前,安庆三代同堂乃至四世同堂家庭很多,但十几人乃至几十人所组成的大家庭仅限于达官显贵、富商大贾阶层中,平民百姓家庭因生活条件所限规模较小。
解放后,家庭规模逐步缩小,结构趋于简单,过去的“大户人家”开始解体为若干小家庭。60年代,由于人口数量的急骤增长、城区住房紧张等因素,家庭规模又趋扩大。1982年,全市家庭户96895户(不含集体户),平均每户人口4.07人。其中3~6人户居多。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市家庭户133329户(不含集体户),其中1人户11265户,占8.45%;2人户17590户,占13.19%;3人户42427户,占31.82%;4人户32051户,占24.04%;5人户18109户,占13.58%;6人户7487户,占5.62%;7人户2771户,占2.08%;8人户1029户,占0.77%;9人户369户,占0.28%;10人以上户231户,占0.17%。
家庭结构一般分为:以夫妇与未婚子女组成的核心家庭,父母与一对已婚和其他未婚子女组成的主干家庭,父母与多对已婚子女组成的联合家庭。不完全家庭和聚族而居、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均属少数。80年代后,以夫妻及其独生子女所组成的“三口之家”急骤增加。
在郊区,虽尚有一些三代同堂户,但以一对夫妇为基础的小家庭户同样大幅度增加。
(表63—6)民国16年(1927)安庆城区家庭规模

(表63—7)1990年全市家庭结构情况

(表63—8)郊区家庭结构情况

【内部关系】
解放前,家庭内部关系多以封建伦理道德维系。其中表现突出的是男尊女卑的父权制——家庭权力集中于家长。因家庭规模较大,结构复杂,家庭关系在“统一”中隐藏着各种矛盾。
解放后,家庭规模缩小,内部关系简化。广大妇女普遍就业,在经济上摆脱“靠人养”的状况,在家庭里则实现与丈夫共理家务,相互平等。70年代以后,有些家庭出现“气管炎”(妻管严谐音)现象,即妻子在家庭中起主导作用。男子在家庭中担负洗衣、买菜、做饭等家务劳动的,司空见惯。据1987年调查,认为“家庭生活中最满意的事为夫妻平等”的男女比例为1.1:1。妇女对自己所处家庭地位不满而提出离婚的,亦屡见不鲜。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因时代的变迁而日益民主化。50、60年代,子女不仅在婚姻上基本实现自主,而且在处理日常家庭事务中,充分发挥作为家庭成员的作用。子女多能孝敬父母,尊重父母,在处理事务时,尽量取得父母的同意和支持;父母则往往能充分考虑子女的志趣和意愿,以达成家庭的和睦美满。70年代中期之后,由于下放、就业困难等问题,一般家庭的父母对子女普遍存有负债感,而相当部分的刚成年子女则加深了对父母的依赖,在升学、参军、就业、婚嫁、生育、小孩抚养,甚至入党、提拔等方面均仰仗父母利用社会关系以实现其愿望。郊区农村情况与此稍有不同,在一些生产专业户家庭中,虽父母健在,但因子女有文化、善管理、信息灵、懂技术,当家的权力悄然转向子女。
解放前,市民重男轻女思想根深蒂固,多认为女孩“迟早是人家的人”,女孩在家中地位较低。兄弟姐妹间,以长子为尊。年老体弱的父母,首推长子当家。解放后,男女平等,兄弟与姐妹同享就学、就业和继承财产的权利。80年代,独生女儿同样被视为“宝贝”。由于婆媳关系难处,使不少城区的父母认为“女儿贴心”,与女儿、女婿共同生活。
赡老抚幼为家庭公认的义务。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人民法院无受理赡养案件的记载。70年代,家庭赡养矛盾陡增。80年代以后,就业面大幅度增加,此类矛盾逐渐下降。由于父母退休均有一定的退休金,除去自给生活外尚有节余。有些子女平时与父母分居,逢节假日则齐往父母处聚餐;还有一些子女则将自己的小孩送至父母家中,以减轻自己负担。对于这种“刮老”现象,大多数父母出于无奈,但也有以此为幸福者。
1979年,市妇联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全市性的“五好”家庭评选活动,并将其作为创建文明城市的一项重要内容。评选“五好”家庭的条件包括:(1)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集体,遵纪守法;(2)提高素质,努力工作,勤劳致富;(3)计划生育,教育子女,勤俭节约;(4)移风易俗,文明礼貌,清洁卫生;(5)尊老爱幼,家庭民主和睦、邻里团结互助。其中家庭关系和睦,尊老爱幼是评比中最基本的一条。
(表63—9)历年“五好”家庭评选情况

【家庭生产】
安庆旧为商业手工业城市,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现象十分普遍。沦陷前夕,由家庭独立经营的各类商店达1100家。据解放初统计,全市工商业家庭户有5159户,其中手工业2160户、商业1763户、牙行业249户、摊贩987户。随着社会主义改造,家庭个体生产基本消失,市民绝大多数于全民、集体所有制单位就业,仅少数居民以磨粉、缝纫、糊火柴盒或做小生意为生。1979年后,城区许多家庭又独立从事生产经营。开始时范围多限于饮食小吃、编织缝纫等。1982年,郊区出现个体经营的专业户,如“万斤粮”户252户、“千斤皮棉”户92户、“千斤油料”户139户、“千斤水果”户31户、“千斤鲜鱼”户71户、“百只肉鸡”户1户、“百棵桐”户7户、养牛5头以上的3户等。
(表63—10)郊区专业农户统计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在安庆素为人们重视。解放前,隔代教育比较多见。主要是孩子父母多忙于生计,往往由无工作的祖父母教养孩子。解放后,隔代教育虽仍存在,但已逐渐转由父母施教。尤其是80年代以后,独生子女增多,被视为掌上明珠,其启蒙等教育基本由父母承担。
由于传统观念,人们多有“养儿防老”的思想。父母当子女尚幼时,就教育其要尊重孝顺长辈,培养家庭成员间的感情。解放后,单纯以“防老”为目的的亲情教育已逐渐淡化,但要求家庭和美的愿望并无改变。
解放前,贫民家庭多无力供子女上学读书,仅使其认识姓名等少量文字即罢。家庭教育的方式主要是口头上,以讲传统礼节习俗和所谓人情世故为主。解放后,家庭教育主要集中在学龄前和课余时间,培养子女德、智、体全面发展。从70年代末开始,人们更注重子女的学龄前教育,甚至有注意胎教的。
就业技能教育在解放前普遍盛行,一般小工商业、手工艺者的子女,从小就耳濡目染,受到专业方面的训练,为的是掌握一门手艺,多一条谋生道路。解放后,青少年主要在校学习文化科学基础知识。70年代后出现就业困难现象,不少家庭在课余时间安排子女学习学校课程以外的专业技能,最多的是学习钢琴、小提琴、绘画、书法、武术、歌舞等文体专业。方式主要是参加青少年宫等组织的培训班,也有的是家长自训和请人辅导。目的是希望被专业部门或学校录取,有个较好职业而不必下放农村。80年代,家庭教育偏重于智育方面,不少家庭“望子成龙”,往往使学习成为子女的负担。有的在子女学习文化课的同时,另购大量辅导材料和课外书籍,给子女“加餐”,或让子女在课余时间参加培训班,或教习其他专业知识。还有不少家庭为使孩子提高学习成绩而聘请家庭教师。应聘者有学校教师,也有安庆师范学院的在校学生。家庭教师每周几个晚上或星期天往学生家中面授,聘金一般为每小时2~5元。
近几年,青少年涉嫌刑事犯罪的有所增加,不少家庭对此忧心忡忡。与此同时,品德教育相对薄弱,对子女在尊重长辈、讲究礼貌方面的要求放松。

上一篇:婚姻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