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职工教育】
1949年底,创办市沐浴职工业余学校。1950年贯彻政务院《关于开展职工业余教育的指示》,大新烟厂、华美烟厂、棉纺厂,邮电、搬运、店员、海员、手工业等基层工会相继创办职工业余学校。年底,有职工业余学校11所,29个教学班,学员1700余人。学习内容以识字扫盲为主,学习形式分晨读、日读、夜读。1951年,市职工教育委员会成立,统一规划全市职工教育。是年,有职工业余教学班93个,其中扫盲班56个、高小识字班33个、初中补习班2个、会计班2个,学员4330人。1952年,有晨、日、夜校33所,设高级班1个、中级班36个、普通班55个,学员4134人。1953年,推广祁建华速成识字法,办识字班15个,学员517人(含部分干部、市民、农民),经3个月教学,学员能识汉字1000~1500个。推广后,入学职工为8000余人。同年,开办技术学校(班)3个,学员853人。1954年,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定前进的方针,精减办学条件差、教学质量低的职工业余学校。调整后的学校20所,教学班93个,学员3782人。是年,市总工会创办职工业余学校,设普及班、高小班、初中班77个,专职教师105人,在校学员3113人,成为全市规模最大,班次、学员最多的综合性职工教育中心。1955年,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扫除文盲的决定》,开展全市性大扫盲和初等教育。1957年,有职工业余学校20所,教学班92个,在校学员近万人。1958年,“红专”学校取代职工业余学校,由学文化为主改为学政治为主。是年底,全市有“红专”学校105所,在校学员6135人。次年,有“红专”学校163所,学员32206人。另设大专班6个,学员808人。1960年,市委提出“一条龙上天”,即集大、中、小学校为一体的成人教育设想,大办扫盲教育,各级各类学校增办扫盲班。当年,入学职工(含农民)32659人。1962年开始整顿,确定以办好东、西区联校为主,重点扶持大型企业职工业余学校。1963年,有职工业余联校2所、厂办职工业余学校25所、市总工会办职工业余学校1所,学员共1433人。1964年职工扫盲人数11201人,脱盲率82%。评出无文盲行业3个,无文盲企、事业单位118个。完成初中、高中教育的职工2100余人。职工业余技校(班)18所(个),接受业余专业知识教育职工1058人。此后几年间,平均每年有1500~2000人在职工业余学校学文化、学技术。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职工业余学校和技校(班)全部停办。1973年5月,市建筑公司开办职工业余学校,学员130余人。其后市钢铁厂开办“红工校”。两校组织在厂职工业余学习时事和毛泽东语录。1975年均停办。1976年,落实毛泽东“七二一指示”,各工厂办七二一大学30所,学员245人。1977年停办7所,学员减至157人。1978年停办22所,仅剩石化总厂七二一大学,学员30人。次年亦停办。
1980年,市总工会职工业余学校复办,对职工进行文化进修和技术培训。同年,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安庆分校、安庆石油化工总厂职工大学创办。各中专、职业中学、技工学校、普通中学普遍附设职工中专班、培训班、夜校等。1982年1月,民革市委、民建市委和市工商联联合创办求实业余学校。1983年8月,民盟市委创办育才补习学校。是年,有职工业余文化技术学校91所,学员1.1万人。1984年有1.1万职工参加文化、技术补课,文化课合格率为51.6%,技术课合格率为17.7%。同时,在全市开展振兴中华职工读书活动,共成立读书小组2000个,参加学习职工2万余人。同年,安庆自修大学、安庆师范学院夜大学和成人大专班相继开办。1985年,全市成立社会科学、文化技术管理科学读书小组1762个,参加职工2.6万人。同年,民革市委创办市中山外语学校。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1981—1985年),参加补习文化、补习技术(“双补”)教育的职工4万余人,接受中级技术培训的技术工人2000余人,参加业余轮训学习的企业班组长4000余人。1987年后,民建市委创办省中华职工学校安庆分校,农工民主党市委创办卫生职业学校,民进市委创办振华职业学校,市台胞联谊会开办星煌日语专科函授班,市黄埔军校同学会开办黄埔英语速记函授班,安庆师范学院开办函授部。1980—1988年,各类业余学校培训职工25231人次(不含单位自培自训人数)。其中“五大”(夜大、职大、函大、电大、自修大)在校学习职工9082人,毕业生3326人。市总工会职工业余学校补习初、高中毕业(结业)职工1.1万余人。市求实职业学校毕业(结业)生3455人。1988年,全市有职工中专学校4所,职工中小学9所,职工职业中学4所,英、日语专科班2个,在校学习职工1898人,教职员工120人;职工业余学校33所,在校生9021人,专职员工66人,兼职教师401人。
【干部教育】
1951年创办市直属机关文化学校,设普及班、高小班、初中班,学员135人,其中56%为扫盲对象。1953年有教学班13个,学员774人。1954年有教学班16个,学员914人。1955年改设高小、初中、高中班9个,学员537人。同年起,脱盲或修完高小、初中学业干部升入市工农速成中学学习,少数文化基础好的干部由单位保送高等院校进修。1958年停办。此后,干部教育以自学、轮训、参加各种学习班和政治运动为主。1978年后以在职学习、短期培训为主。
1980年起,干部教育逐步正规化。陆续创办市工交干校、财贸干校、农业银行干校、城乡建设干校、粮食干校。安庆师范学院开办干部专修科。市委党校及迎江区委、大观区委、市直机关党委业余党校开办不定期轮训班、补习班。“六五”期间,干部轮训覆盖面83%,其中轮训厂长、经理400余人。大批中青年干部报考“五大”。1981—1988年,市委党校轮训干部4056人,5所行业对口业余干校培训干部6167人。
【市民教育】
1951年,由街道居委会开办民校14所,共设29个班,学习人数1109人,以扫盲为主。1952年有民校31所,学习人数1623人。1954年春,整顿、合并部分有名无实民校,制订《常年民校校务委员会组织细则》,把民校纳入计划控制中。是年夏,受洪涝灾害影响,民校全部停办。1955年,复办民校32所,学习人数2849人。至1957年,市民脱盲者3772人,脱盲率23%。1958年,民校改办中专学校,以学时事、政策、法令为主。1959年全部停办。此后至1988年,城区街道居民均由所在居委会负责组织学文化、学政治。
【农民教育】
1950年冬,市郊以乡、村、组为单位开办扫盲夜校、冬学。每晚集中上课2小时,学文化兼学土改有关文件,参加学习者834人。1954年,市扫盲委员会、市郊冬学指导委员会成立,制订农民业余教育规划。各乡、村、组按规划要求,自办夜校、冬学、识字班、扫盲班542个,参加学习青壮年农民10142人,占同年龄组农民总数的94%。1953年后,部分夜校、冬学因条件差停办,入学农民约减至5000人。1955年,市政府制订关于扫除农村文盲规划,市郊乡、村自办业余民校、夜校、记工学习班、识字班、扫盲班,并采取到户包教包学等多种形式扫盲。1959年,脱盲农民11420人,脱盲率48%。成年农民在高等小学学习者1766人,在初级中学学习者241人。同年6月后,农民业余教育停顿。1963年,各社、队复办夜校、冬学。“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全部停办。1972年,郊区公社、大队贫农协会(小组)和共青团合办政治夜校315所,参加学习者12341人,学习内容是毛泽东语录和时事政治。
1978年冬和次年春,市政府抽调教师、社队会计、回乡知识青年38人组成普及农民教育工作队,在东方红公社试点,协助余桥、机场、前进、红旗、宜光、菱湖、团结等生产队共开办农民业余学校8所、扫盲班26个,每个扫盲班25~38人。设语文、数学、农业常识、珠算等课目,以小学一至四年级课本为教材。此后,实行扫盲承包责任制,由乡、村分期分批限期扫盲,以《农民文化技术课本》为主要教材。继之,杨桥等乡开办扫盲班。长风等乡开办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由学文化为主转为学技术为主。1986年,经省政府组织考核验收,农民非文盲率87.1%。1988年,郊区开办农民文化技术学校13所、科普夜校7所、农业技术培训班10个、科普培训班169期,学习者14138人(次)。是年,长风乡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经省教委、省农牧渔业厅推荐,申报“人口素质调查P20示范学校”,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认可。
【学校选介】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安庆分校
地址菱湖南路157号,占地3800平方米。1980年2月创建时租用双莲寺小学1间平房。1983年迁至双莲寺小学幼儿园1间旧式民房办公。建校初期,布点设班教学。委托市重工业局、交通局、港务局、供电局、手工业局、市第二中学、安庆船用柴油机厂、安庆船用电器厂、市财贸干部学校等自办教学班、自聘兼职教师。设机械、电子等专业,招全科生269人、单科生214人(其中全科生146人、单科生99人由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安庆地区分校转入)。1987年,迁今址,建5层教学楼1幢,面积2500平方米。安装卫星地面接收站1个,各教室闭路电视可同时播出3套教学节目。同年,安徽广播电视中专学校安庆分校并入,成为中专部。1980—1988年,共开办专业24个,招生3032人,其中全科生2000人、单科生1032人。大专毕业生1234人,其中文科481人、理工科564人、经济类189人;单科结业104人。中专部无毕业生。1988年,开办专业12个;教学班23个;在校生1073人,其中全科生808人;教职员工57人,其中专职教师6人、兼职教师33人。历任校长周培三、蔡伯儒等。
安庆市自修大学
1984年5月创办。每期分点办班,面授辅导30天。各专业教师均从安庆师范学院、安庆石化总厂职工大学、安庆商业学校、安徽化工学校、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安庆分校延聘。设办公室处理日常教务。1984—1988年,共开办辅导班9期280班次,参加学员1.4万人(次)。1988年开办8个专业。修完专业全部学科发给大专文凭429人,其中党政干部行政管理专业68人,汉语言文学专业225人,财会专业103人,统计专业33人。校长蔡伯儒。
安庆石化总厂职工大学
地址安庆石化总厂内。1977年创办,始名七二一大学,招化工机械大专学员30人,学制2年。1979年,改办电视化工自动化大专班,学员35人。1980年改为安庆石化总厂职工大学。建6500平方米教学大楼1幢,有教室、阶梯教室、实验室、语音室、演播室、电视电教室、图书资料室、闭路电视系统、计算机室等。藏图书资料3万余册(套),订中外期刊200余种。1984年经中国石化总公司、省政府联合考核验收,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备案,为厂办独立设置的职工高等学校。陆续开办有机化工自动化、化工设备与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工业与民用建筑、计算机应用、机械电子工程、石油化工、财会、物资管理、仪表自动化等专业,学制3年。1987年开办化工设备与机械和石油化工专业大专班,业余学习,学制4年。1977—1988年,共招生1361人,为总厂和全国石化系统输送大专毕业生405人。分期分批培训结业的总厂干部职工3906人。另开办教育学习班9期、管理培训班16期、专项进修班47期,培训干部、职工5000余人(次),其中结业者3906人(次)。1988年与省内有关高校合办制浆造纸工艺、生化制药专业大专班,在全国和省内招收职工学员48人。是年在校学员107人,教职员工82人,其中专职教师61人。
安庆市工交干部学校
地址肖坑乡安庆钢铁厂旧址。1981年建校,开办培训班。5期共培训企业管理干部467人,每期3个月。1983年增办工业经济管理成人电视中专班,学制3年,学员56人。1984年与市统计局合办工业统计、设备管理专业培训班,学员89人。是年底开办整党学习班,轮训政工科长以上党员干部300余人。1985年开办工业普查培训班。1986年增办工业企业管理成人中专班,学制2年,开设19门课目,首届招生24人。1984年9月至1988年12月,分10批培训参加全国厂长、经理统考者374人。培训后统考合格率96%。
安庆市求实职业学校
1982年1月由民革市委、民建市委和市工商联合办,初名安庆市求实业余学校。开办商业会计和工业会计7个班,学员430人。为集体企业培训财会、家电维修、服装裁剪、文书档案等专业学员1310人。1985年秋,报经省、市教委备案,改校名为市求实职业学校,开设职业高中班和职业中专班。学员参加市中考统一招生,学制3年,自费走读,毕业生不包分配,由市集体经济办公室向所属企业推荐,用人单位择优录用。1985—1988年,招收4个职业高中财会班、1个职业中专对外贸易班共255人。首届财会职业高中班学员58人即被用人单位录用。校内教职员均为离退休民主人士或教师。连续多年被评为省、市支持集体经济先进单位。校长童惕暹。
(表52—7)其他干部、职工学校简况


上一篇:特殊教育
下一篇:思想品德教育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