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工商各税税制】
民国以前,以赋税为主体。清咸丰十一年(1861)九月开征厘金。民国时期,陆续开征新税种,形成地方税和国家税两个体系。民国3年(1914),国家税有盐税、关税、厘金、统捐、矿税、契税、牙税、当税、牙当捐、烟酒税、茶税、糖税、渔业税以及印花税等。地方税有商税、牲畜税、船捐、房捐、车捐等,以厘金制为主体。20年1月全国裁厘改税,安庆实际开征的国家税10余种,地方各税及各类附加50余种。
1949年5月,市政府沿用民国税制,照旧开征卷烟税、土烟土酒税、营利事业所得税、租赁所得税、印花税、普通营业税、屠宰税、盐税、公产(民国时省政府资产)租息税、进出口货物税、房捐等12种税。6月,根据皖北行署规定,改征货物统税、印花税、营业税、牙帖税、屠宰税。8月增征行商税。11月增征房捐、牲畜交易税、娱乐税。全市实际开征各税9种。
1950年1月,政务院颁布《全国税政实施要则》,统一税制,全国统一开征的税种14种(不含农业税、关税)。市在原开征的9种旧税中修整保留货物税、印花税、屠宰税、交易税4种,新开征工商业税、利息所得税、特种消费行为税、城市房地产税、车船使用牌照税5种,实际征收税种保持9种。
1953年1月,国家简化税制,试征商品流通税,从生产到零售一次课征。将原应征的货物税、营业税、商品批发和零售的营业税及其附加、印花税4税合并起征。调整城市房地产税、货物税及特种消费行为税等税目。依据新税制,市实征的税种有10种。其中保留税种有货物税、工商业税、印花税、屠宰税、城市房地产税、车船使用牌照税6种,新开征的有商品流通税、存款利息所得税、牲畜交易税、文化娱乐税4种。1958年7月,把商品流通税、货物税、印花税和工商业税中的营业税合并改为工商统一税。把工商业税中的工商所得税改为单列税种开征,连同保留的6种税共为8种独立税种。1959年停征存款利息所得税。1962年开征集市交易税。1966年1月试征国营企业工商税,停征文化娱乐税。1962—1966年,实征税种有工商统一税、工商所得税、屠宰税、牲畜交易税、集市交易税、城市房地产税、车船使用牌照税7种及试征的国营企业工商税。1972年7月,把原工商统一税及其附加、城市房地产税、车船使用牌照税、屠宰税、盐税合并为工商税。对国营企业只征工商税,对集体企业征工商税和所得税。对个体、外侨、房地产、管理部门、集体伙食单位征收牲畜屠宰税、城市房地产税和车船使用牌照税。1978年停征个人自行车牌照税。1982年国家财政部颁布《增值税暂行办法》,同年6月,省确定开征电风扇、自行车、缝纫机3种产品增值税。全市仅试征电风扇1种产品。同时开征的还有烧油特别税。1983年6月,国营企业实行第一步利改税,开征国营企业所得税、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同年10月又开征建筑税。1984年10月改税利并存为以税代利,先后开征10种税及附加。1988年底,全国统一开征的税种为31种(不含农业税、关税),市实征税种有产品税、增值税、盐税、营业税、国营企业所得税、国营企业调节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集体企业所得税、中外合资企业所得税、烧油特别税、建筑税、屠宰税、集市交易税、国营企业工资调节税、事业单位奖金税、集体企业奖金税、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私营企业所得税、个人收入调节税、国营企业奖金税、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教育费附加等25种。
【农业税税制】
清光绪年间,正税与耗杂随征,加征的附加税多达数十种,各种耗杂附加占税收的34%。民国初年沿用旧制,按民田和卫田两种计征银两,并将地丁漕粮一律折银征收。安徽都督倪嗣冲将田赋平余改归省有,各地随征税目增多,有自治费、保安附加费等。民国4年(1915)全国田赋加征十分之三或十分之四,安徽因连年灾荒,获准加征十分之一点五,又称为“一五加征”。5月,安徽护理巡按使徐鼎康电令全省把“一五加征”从田赋扩大到所有税捐。至9年停止加征。20年,田赋征收改银两为银元。35年恢复征收实物。同时,加征5年后方能偿还的“征借”粮。37年每亩征稻谷8斗3升,折糙米62斤4两,每元(银元)应征积谷1升5合,与正税随征的各类附加税目更多,有粮食特捐、自卫特捐、劳军捐、购枪费等。
1950年9月废除田赋制,改行农业税,为大差额全额累进税制,以户为单位,按人口计征。税率分40级,并依据正税的20%征收农业税附加。1951年又改为评产人均累进征收。1953—1957年,再改为小差额累进税制,税率分24级,以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为单位核算计征。1958年改累进税制为比例税制,按正常年景产量评定计税产量,以17%的税率征收。1979年,计征对象改为农业生产承包户。1985年起,实行征收实物和征收代金并举,至1988年未变。
上一篇:引子
下一篇:税种税收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