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网点】
解放前,私营水产业在业人员约320人,鱼行约20家,多数分布在朱家坡和大新桥一带。另有部分串街掮贩。
1950年8月,成立皖北水产运销公司安庆分公司。1951年9月,该公司在朱家坡设水产收购站,1952年改为水产批发部,内增设加工厂,1953年又改为水产营业部。1954年,水产营业部在四眼井、鸭儿沟和邻近东流、姜坝、山口、巨网、复兴等地设站收购,统一运销。1956年,水产品统购统销,市境外收购站分别划归当地县水产经营企业。市水产营业部划归市食品局,并增设海味、渔需品2个专营网点以及吴越菜市场水产门市部和玉琳路水产收购站,扩建龙狮桥水产品加工厂。1960年,水产营业部更名为水产办事处,划归市商业局领导,并增设解放路、龙山祠水产门市部。
1951年,私营水产商业有专营鱼行24家,共有资金30万元,兼营鱼行60多家,鱼贩130个。1952年,私营水产业划归市商业部门领导。1956年,全行业228人合作经营,成立2个水产合作商店。1958年,水产合作商店撤销,人员大部分并到副食品和蔬菜合作商店。
1962年,为稳定市场鱼价,市商业局抽调原水产合作商店人员组建城区东门和西门2个水产门市试验点。1964年,2个试验点合并成立市水产合作商店,为水产办事处下属网点。1968年,水产办事处增设东风路水产门市部。1969年,增设大新桥水产收购站。1973年,水产办事处更名为市水产公司。1979年,水产公司划归市水产局归口管理。同年,公司创办知青商店,下设康熙河、体育场2个门市部。1984年,公司在康熙河设一直属网点,公司知青商店更名为市水产品贸易公司,直属水产局。1987年,水产合作商店停业,大部分人员调出,余下12人由水产公司借用。同年,水产品贸易公司更名为三江水产商行。
1988年,除安庆地区所属企业外,全市有水产经营企业2个,即市水产公司、市三江水产商行,均隶属市水产局。共有职工212人,网点18个。其中水产公司职工192人,网点13个:水产品批发部、老峰、大新桥、梅林收购门市部、渔需品门市部、东风路、高井头、吴越街、解放路、康熙河、蔡家桥、龙山路门市部、水产品加工厂;三江水产商行有职工20人,网点5个:沿江收购门市部、体育场、石化一招、工农街、康熙河门市部。
【购销】
解放前,每年秋冬之际,安庆鱼商辐辏,仅销往徽州、汉口、南京、镇江、上海等地的水产品日装运量就达百余石,贵池、桐城、望江、宿松、湖口、彭泽等地水产品也多从市内转运外销。经营品种主要为地产鱼类。计价方式一是按品种分等级,鳜、鳊为一等;青、鱼感、鱼白为二等;鲤、草、鲫为三等;鲢、鲶、鱼回为四等,其他为五等杂鱼,珍稀品则另论。二是按大、中、小分级,如鱼回鱼5寸以上为一级,4~5寸为二级。野禽则按“联”计价。天鹅(白毛黑嘴)1只为1联,西鹅(灰毛黑嘴)2只为1联,草雁(灰毛黄嘴)3只为1联;此法一直沿用至50年代中期。为广招生意,一些鱼行逢年遇节送给与本行常年保持业务联系的渔民1公斤肉、4~8块豆腐、几张黄裱纸和几根柏子香,称之为“神佛”,以祷佑渔民兴旺发达。此种“神佛”后演变为奖励手段,渔民每交鱼40公斤,鱼行犒赏酒、肉各1公斤、豆腐4~8块。
1949~1955年,水产市场实行自由购销,国营、私营同时经营。国营水产商业企业广设网点,内销外调,并组织莲子、芡实、鱼、蟹等品种出口。经营品种有鲜鱼、虾、蟹等淡水产品以及海产品和渔需品,并承担抗美援朝军需咸干鱼加工任务。1954年特大洪水后,为支援灾区生产自救,国营企业全力收购鱼货,坚持按质分等计价,使市场收购价基本保持在与大米等斤等价的水平,批零差率约15~20%。
1956年,水产商业统一实行计划管理,购销计划按年、季层层下达,收购网点相对固定,产鱼旺季增设流动收购点。当年,购销品种增加蒲草、蒲棒、荷叶、蚌壳、野禽等。同年,鱼收购价提高约25%,国营企业进行糟醉鱼特种加工。1957年,增加鲜鱼、卤鱼、盐干鱼、干虾、淡干毛鱼、活乌鳢等品种出口,主要销往罗马尼亚、苏联和东南亚。1958年,水产经营企业执行“大买大卖、有卖必收”的政策,不分昼夜,随到随收,并流动收购。一些渔民酷捕滥捞,优质鱼自售,劣质鱼交售,致使资源受损,购销失衡。1959—1961年间,市场鱼货紧缺,集市价格高出牌价二三倍。1961年初,收购价再次上调17~19%,购销价格基本保持平衡。在此期间,水产经营企业按“先上调,后内销”的原则,货源首先保证出口需要。1962年,渔业生产回升,鱼集市贸易价格下降,市场收购价相应下调29%。第二年,一些城市、工矿企业未按计划调拨,水产经营企业库存鱼货增多,被迫加大加工量。1964年,按照省财办要求,大力推销带鱼、海带等海产品。
1966—1976年间,水产品市场混乱,收购量下降,供求矛盾突出,吃鱼难成为普遍存在的问题。为满足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水产经营企业大量购进海产品。其中1972年从浙江调进海蜇近5万公斤,第二年调进带鱼、黄鱼15万公斤,并从天津调进对虾供应。1974年,收购鱼价再次调高,但销价未动,致使购销价格倒挂,产生政策性亏损。为稳定市场,市财政拨款补贴。
1977年后,水产品市场逐步放开,既下达派购任务,又实行议购议销,收购量有所回升。1979年,在收购鱼价再次上调后,销售价相应提高。1980年,卤鱼、莲子、芡实等相继停止出口,河蟹、虾米等出口量增加,并增加河鳗出口。当年,市水产公司购进鲜鱼6.14万公斤、鲜虾0.58万公斤、河蟹3.55万公斤,调进鲜鱼16.6万公斤、海鱼25.6万公斤、海带90.87万公斤,共销售鲜鱼19.8万公斤、鲜虾0.48万公斤、河蟹0.71万公斤、海鱼10.34万公斤、海带42.13万公斤,出口河蟹26.65万公斤,销售总额266.74万元,亏损14.88万元。1985年,水产市场全面放开,价格随行就市。当年,市水产公司销售总额407.37万元,利润3.54万元,公司加工的糟醉鱼获亚太地区博览会首届水产加工品展销优良奖。此后,水产品腌制、干制加工逐渐被冷冻保鲜所替代。水产经营企业从上海购进2台组合冷库,每台可冻存鱼货5吨。1987年又借贷200万元,建容量200吨的冷库1座。1988年,共购进鲜鱼7.45万公斤、河蟹3.71万公斤,调进鲜鱼4.05万公斤、河蟹0.13万公斤、海鱼12.95万公斤、海带31.05万公斤,销售鲜鱼6.73万公斤、河蟹0.07万公斤、海鱼13.39万公斤、海带18.5万公斤,调出鲜鱼2.84万公斤、河蟹3.79万公斤、海带1.01万公斤,期末库存鲜鱼0.33万公斤、海鱼4.11万公斤、海带7.82万公斤,销售总额641万元,利润54万元,产品出口16个国家和地区。

上一篇:捕捞
下一篇:渔政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