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家畜饲养】

境内农户有家庭养猪的传统。所养猪多为地方品种,毛色有黑、白和黑白花色3种,优良品种有罗塘大黑猪和六白猪。罗塘大黑猪产于长江安庆至铜陵段两岸,罗塘、花山、杨桥、长风、大枫等地均有饲养。其特点是马脸羊眼、大耳下垂、背平、尾硬、屁股大、五花七层(指肥瘦肉相间)等;耐粗饲,寻食性强,一般饲养10个月体重可达100公斤,净重75公斤;母猪乳头7~8对,性成熟早,五月龄(体重63.5公斤)初配,平均年产2.5窝(孕期114天),每窝产仔8~14头,每仔初生重0.4公斤左右,满月断奶后每头仔猪重4~4.5公斤,成活率90%以上。六白猪是由华北型黑猪与皖西南花猪混交而成,体型中等,质细、皮薄、毛稀,除头和尾端为白毛外,余均黑色,头轻、嘴长、鼻凹、耳大下垂,耐粗饲,乳头7对;一年一肥,体重60~100公斤,屠宰率70%,瘦肉率40%;性成熟较迟,母猪6月龄初配,年产2窝,每窝产仔9~13头,每仔初生重0.8公斤左右。1954年,市政府鼓励社员养猪积肥,提倡圈养,增养母猪,推广优良种苗,并从仔猪、防疫、饲养和收购等方面给予扶持。1956年,市家畜良种繁殖场引进巴克夏、约克夏、长白等外血公猪与当地母猪杂交,所产后代体质好,耐粗饲,一般饲养303天可出栏,日增重0.56公斤,比一般地方品种日增重多0.12公斤。1958年公社化后,一些大队兴办猪场,十里铺、大渡口公社办“万头养猪场”(实际养200~300头),均因管理不善、饲料来源困难、防疫工作未跟上等而先后停办。农户因“全民办食堂”失去饲养条件。1960年,郊区年末存栏猪由1957年的16376头降至4196头。1962年后,养猪业稳步缓升。1963年户均养猪1.5头,存栏0.8头左右。在城市居民和机关单位中一度也兴起养猪热。1971年提倡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办养猪场,公社、大队、生产队和社员四级养猪。1978年,年末存栏猪17954头,其中198个社队养猪场存栏5665头,社员户存栏12289头。1980年后,集体猪场相继停办,全部改为私养。1983年起推行“三化”养猪(公猪外来良种化,母猪本地良种化,商品瘦肉猪杂交一代化)。当年引进约克夏公猪5头,分别在罗塘、肖坑、白泽湖、新洲建立配种站,与当地良种母猪交配,共产杂交一代仔猪5000余头。其中,罗塘“三化”养猪场进行人工授精,1984年2公5母产仔成活160多头,经9个月育肥,体重90公斤,屠宰后瘦肉率比当地猪高5.4个百分点。同年又引进大约克夏10头(2公8母),杜洛克3头(1公2母)和长白2头(公母各1),在五里村建“三化”猪场。在此期间,出现养猪10头以上的专业户32户。新洲乡张清来养猪40头,年获利0.2万元。1988年,郊区存栏猪53171头,其中62个养猪专业户共养猪1794头。同年,为提高瘦肉率和普及“三化”养猪,市政府拨款购进大约克夏和杜洛克种猪23头,分置于7个乡和2个种猪场进行杂交繁殖。
耕牛
合作化以前,耕牛为农户私养代耕、自养自耕或合养合耕,有水牛和黄牛,均为地方品种。水牛品种属东流水牛品系,分布于圩畈和丘陵区,其牛体大力强,角长粗,呈半月形上弯,眼鼻大,颈肌发达,胸浑背宽,蹄圆腿粗,尾短,毛稀疏,颈下有1~2条半月形白带,四蹄腋股和耳内侧均有灰白毛,性温驯,耐劳役,常在水中憩嬉,性成熟较迟,2.5~3岁始配种,孕期300天左右,三年两胎。母牛以6岁龄繁殖率最高,终生产犊7头左右。公牛可配到18岁,除种用外,均阉割去势。黄牛品种属皖西黄牛品系,分布于十里铺、杨桥、花山等山丘区,其牛体型中等,躯匀肉满,四肢筋健显露,关节坚实,颈下垂皮10~15厘米。毛色以黄褐为主,少数间有黑白,毛密而细,肉嫩味鲜,性成熟较早,一般2岁始配,孕期280~290天,一年一犊。繁殖年限,母牛15岁,公牛12~14岁。公牛除种用外,均阉割去势。1955年合作化后,耕牛由私有公养进而作价入社,归集体所有。耕牛入社后,缺乏善养善管,劳役强度大,一度导致多病死亡。为保护和繁殖耕牛,采取专人喂养,专人使役,定额耕作,并对繁殖小牛实行奖励。1972年,引进秦川种公牛4头与当地母牛杂交繁殖。1980年又由省牧畜局投资从宿松配种站购进摩拉种公牛2头,由花山、新洲饲养场与当地母水牛杂交繁殖,共繁小牛17头,其后代与当地水牛相比,生长发育快,体躯较大,拉力一般强20%,成年公牛体重500~650公斤,母牛450~600公斤。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耕牛折价到户,群众买牛积极性相应高涨,耕牛曾增至6047头。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耕牛数量下降。1988年,共有耕牛5554头,其中黄牛1195头。
(表21—3)主要家畜饲养量

奶牛
解放前,共饲养奶牛19头,其中天主堂饲养12头,私人饲养7头,年产奶约2万公斤。解放后,市政府将奶牛作价接收,交福利院饲养。1957年,市财办在柏家圩建奶牛场,引进奶牛10头,当年共有奶牛31头,产奶2.7万公斤。此后,西市区饲养场也饲养奶牛。1961年全市共饲养奶牛73头。1970年,成立市牛奶厂,郊区奶牛统归其饲养,时有奶牛144头。1975和1978年先后兴办东风、红旗2个集体奶牛场,但仍以国营厂为骨干。1978和1979年市牛奶厂先后将44头奶牛作价卖给红旗、前进、机场3个集体奶牛场,1980又将所余151头奶牛作价与杨桥公社宣店大队联合经营,并扶持2个奶牛专业户。1982年5月,从外地购进55头奶牛,作价交老峰、秦潭、宜光3村办奶牛场。1986年从南京、合肥引进黑白花奶牛136头,并用南京提供的冷冻精子进行人工授精配种,产奶牛96头。1988年,郊区有集体奶牛场10个,奶牛专业户5户,共饲养奶牛620头,年产奶100万公斤。

1949年,天主堂有奶山羊60只,1957年售给市政府饲养场。老峰、十里铺回族聚居村的一些农户还自养、自食山羊。1960年十里铺公社从阜阳引进山羊50只,因缺乏经验,发生疾病而逐渐死亡。1961年饲养量增至671只,为最高年份。1966年饲养量59只,1988年106只。
【家禽饲养】
家禽历史上习惯由农户零星散养,主要为麻黄鸡、齐毛鸭、麻鸭、大白鹅等地方品种。安庆沦陷前,三益农场建鸡场,引进澳洲黑、来克亨等优良鸡种进行饲养。麻黄鸡抗病力强,较耐粗饲,体型中等,属肉蛋鸡,成鸡体重约1.5公斤,母鸡当年产蛋,年均产蛋130枚,枚重40~50克。齐毛鸭易饲养,体型较小,属蛋鸭,成鸭体重1.5~1.7公斤,母鸭100日龄齐毛即可产蛋,年产蛋160~180枚,枚重约60克。麻鸭耐粗饲,觅食能力强,体型大,属肉鸭,成鸭体重2.5~3公斤,母鸭210日龄开始产蛋,年均产蛋约150枚,枚重70~80克。大白鹅耐粗饲,体型较长,成鹅体重5~7公斤,母鹅200日龄后便可产蛋,年均产蛋65枚,枚重150克。1951年总饲养量在3万只左右。1955年以后,陆续引进新品种,其中鸡品种有九斤黄、星布罗、红布罗等肉鸡和来杭、希塞斯、罗斯、星杂、海佩科、依莎等蛋鸡以及澳州黑、新浦东、黑狼山等肉蛋两用鸡。鸭品种有狄高、北京等肉鸭和金定、康培尔、樱桃谷等蛋鸭以及肉蛋两用的芙蓉鸭。鹅品种有狮子头鹅和皖西大白鹅。上述品种引进后,多数同地方品种混养,并自然杂交后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出现农户专业饲养。1980年总饲养量为37.57万只。1984年,石化总厂建现代化养鸡场,年养肉鸡约3万只,产量40万公斤。1988年,家禽饲养量65.75万只(不包括当年出售的49.83万只),产蛋209.8万公斤,其中鸡52.6万只,产蛋104.46万公斤,鸭11.83万只,鹅1.32万只。
【蜂饲养】
民国20年(1931),陈大树自南京金陵大学引进意大利种蜂,创办一乐园养蜂场。继后,三益农场也引进意蜂饲养。抗日战争胜利后,吴云创办信友养蜂场。胡业建、徐爱农等养蜂约百箱。胡玉美蜂场以日式养蜂,制美式巢蜜应市。1956年后,一乐园、信友、德华等养蜂场先后并入菱湖养蜂场,饲养蜂约800箱,年产蜂种200~300箱、蜂蜜3500~4000公斤,制造蜂具百余种。“文化大革命”期间,该蜂场遭毁停办。境内其他饲养蜂户长期饲养中蜂,60年代始引进意蜂品种,“文化大革命”期间也因养蜂为“资本主义尾巴”被割。80年代恢复养蜂,1980年有蜂295箱,产蜜1600公斤。1987年1079箱。1988年995箱,产蜜14048公斤。
【疫病防治】
家畜、家禽常见疫病有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副伤寒、气喘、白痢、流感、破伤风、狂犬病、流行热、鸡瘟、禽霍乱、鸭瘟、鸡白痢、马立克氏病等传染病和血吸虫病、锥虫病、盘吸虫病、肝片吸虫病、疥癣、鸡兔球虫病、蛔虫病、肺丝虫病、钩虫病等寄生虫病,此外还有省风湿、腹泻、耕牛青草胀、农药饲料中毒等。传统靠土法防治,效果很差。1954年6月,成立市家畜检疫站,以检疫为主,兼畜牧兽医,开展防疫治病。1959年各公社建立兽医站,市家畜检疫站举办短期兽医防疫培训班培训兽医员,组织对猪群注射兔化猪瘟弱毒疫苗和猪肺疫疫苗,防疫密度60%。1966年建立郊区兽医联合诊所,形成畜禽疫病防治网络。1979年后,执行“防重于治”的方针,防疫密度达80%。1980年对生猪预防注射猪瘟、丹毒、肺病等疫苗,防疫密度提高到95%。80年代兽医站对养猪户实行包防治、包治疗、包阉割三包或包防疫、包治疗、包阉割、包药费,死亡赔偿小猪本的四包一扶持。主要疫病防治如下:
猪瘟。俗称烂肠瘟,生猪疫病中最严重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发病传染快,死亡率高。1955年始用结晶紫疫苗注射。1960年改用兔化弱毒疫苗普遍注射预防,注射密度60年代为60%,70年代为80%,80年代为95%,发病率基本得到控制。
猪丹毒。架子猪是其危害的主要对象,多在炎热多雨夏季发生。1958年起采用丹毒疫苗与猪瘟疫苗同步注射预防,80年代后少有发生。
鸡新城疫。俗称“鸡瘟”,是鸡的主要疫病。60年代起每年用新城疫苗全面注射预防,大面积发病已基本得到控制,但仍时有发生。
禽霍乱。鸡、鸭、鹅共患的一种急性传染病。60年代用霍乱菌苗预防接种,效果不佳。80年代改用磺胺类药物防治,效果较好。
耕牛血吸虫病。1958年开始,每年与市血防站配合,采取二粪四检普查2次,由兽医部门用血防846、敌百虫等防治。80年代改用吡喹酮,并制定查、治、管、灭等综合措施。1987年未查到阳性反应。1988年又发现阳性病牛。
奶牛结核病。1961年市财办国营奶牛厂从上海调进的23头奶牛带有结核病,发现后予以治疗,但未根治。1970年将奶牛集中饲养,致使该病传染蔓延。至1980年患病155头,带病率78.7%。后分散到各乡、村集体奶牛场隔离饲养,并积极防治。1986年有带病奶牛177头,带病率下降到33%。
牛流行热。1983年6至10月,郊区突然流行此病,发病牛318头,其中奶牛209头,黄牛64头,水牛45头,发病率分别为76%、32.1%和21.1%,经兽医部门全力治疗与农户精心护理,治愈294头,死亡与淘汰24头。
此外,曾发现牛炭疽病和牲畜五号病,并被消灭。1970年7月12日,市奶牛厂的一头奶牛突然死亡,经市卫生防疫站检查鉴定为炭疽病,由于采取紧急措施,严格消毒、隔离、封锁,并全部销毁牛尸、牛奶、有关人畜服药、注射等,疫情得到控制。半月后解除封锁,后未再出现病例。牲畜五号病流行于1979年11月集体养猪时期。1980年1月猪、牛均有发生。1983年又一次流行,普查发现疫点63个,病猪1778头,感染率4.14%,死亡乳猪102头,死亡率5.7%,病牛3头。经大规模组织防治,严格封锁疫点,全面消毒(面积24128平方米),迅速控制住疫情。1984年1月普查时,疫点减为18个,病猪减至67头。1985年后未再发现。

上一篇:水果、蚕桑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