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品种】
郊区粮食作物主要有稻、麦、玉米、山芋、豆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油菜、花生、芝麻、甘蔗、薄荷、麻等。其中稻有早稻、中稻、晚稻,麦有小麦、荞麦、米麦,豆有大豆、绿豆,麻有黄麻、苎麻等。以种植比重大小为序,依次为稻、油菜、棉花、小麦、玉米,其他作物品种所占比重较小。
水稻
早稻解放初,种植六十日早、七十天黄、江西早等传统品种。1955年引进南特、南特16、陆财、莲塘早等品种。1964年高杆改矮杆和1965年籼改粳后,推广种植矮脚南特、有芒早粳、团粒矮、二九圭等品种。1966年起,又先后推广种植朝阳1、二九青、矮南早1、二九南1和广永1、珍圭51、华矮17、广陆矮4、先锋1、圭陆矮8、湘矮早等品种。其中二九青和矮脚南特作为主栽品种一直沿用到80年代初。1980年起,相继推广种植原丰早、二九丰、竹广23、竹广29、竹系26、龙竹、早矮6、浙辐802、浙辐78—200、浙辐8329、浙辐7、浙辐9、嘉籼442等品种,并引进竹菲10、湘早籼3、湘早籼2222、红突31等品种。1987年,开始试种威优49杂交品种。
中稻解放初,种植天生稻、三朝齐、弯腰六、神稻、鸡爪籼、三粒寸等传统品种。1953年后,引进胜利籼和小中稻、浙场9、中籼399、南京11、珍珠矮、农垦57等品种。70年代推广种植国际26、国际691、桂朝2等品种。80年代推广种植BG902、双桂36、皖引3、密阳23等品种,以及协优63、汕优63、汕优桂33等杂交品种。
晚稻1964年前,单季和双季晚稻种植杨柳籼、小红稻、小麻籼、小白糯等籼型品种。1965年后,推行粳型品种,有农垦58、老来青、早熟农垦、农虎6、武农早、沪选19、桂花黄、当选晚2、嘉湖4、安庆晚2、矮洛青、广峰粳等,以及雪花糯、虹糯等粳型糯稻品种。1976年,引进推广南优6、泗优6等杂交品种。80年代全面推广籼型早熟组合杂交品种,有威优64、汕优64、协优64等。同时引进并推广鄂宜105、后鉴47、皖粳1、皖粳78—270、鄂晚5、日本晴、桂糯80、梅糯1、晚青32、倒8等早中熟品种和徽粳804、双竹粘、黑米、、涟香1、紫香糯等名、特、优品种及401再生稻品种。
小麦
解放初,种植小和尚头、大黄皮、白衣子等传统品种。1953年后,推广南大2419和矮粒多品种。60年代,地方品种基本被淘汰,推广种植吉利麦、华东6、矮杆早、阿夫、阿勃等品种。70年代,引进万年2、丰产3、武麦1、宁麦1、扬麦1、扬麦2、扬麦3等品种。80年代推广种植宁麦3、扬麦4、扬麦5等品种,其中扬麦5为主栽品种。
棉花
解放初,种植品种为中棉,俗称小子棉、鸭脚棉、鸡爪棉。1955年后,中棉逐渐被德字棉、斯字棉、珂字棉等陆地棉(美棉)品种替代。1960年后,引进并推广岱字14和岱字15品种,其中岱字15为主栽品种。1976年后,推广种植鄂光棉、沪棉204、沪棉479等品种。1980年后,棉农自行引进皖棉7—15、皖棉73—10、皖棉75—81、皖棉80—15、皖无1、皖无2、中棉所10、鲁棉1、徐州1214、徐州553、徐州86—1等品种,因质劣或产量不稳,多数品种未及推广便被淘汰。1983年,种子部门组织引进泗阳835和华农831品种。其中泗阳835(后更名泗棉2)经多点试种后为棉农接受,成为主栽品种。
油菜
50年代以前,种植大黄子、小乌子、五花子以及芥菜型辣菜等传统品种。60年代推广种植油冬儿、芜湖104、武油1、浠水白等白菜型品种,其中武油1长期为水田油菜的当家品种。同时引种甘蓝型胜利品种,因该品种成熟期迟,70年代初被淘汰。1982年,扩大油菜种植面积,推广种植当油早1、甘油5、上海809、上海068、当涂202—23、滁油3等甘蓝型品种。1988年试种甘蓝型秦油2杂交品种。
玉米
50年代以前,种植白六斗、火燥子等传统品种。60年代引进金皇后品种。1984年后,推广种植丹玉6和丹玉13杂交品种,其中丹玉13为主栽品种。同时引进甜单1、超甜2、甜玉2等甜性品种在老峰、新洲一带种植,引进墨西哥饲料玉米在余桥奶牛场试种。
【面积与产量】
郊区粮食、经济作物种植布局分为粮产区、棉产区和粮棉兼作区。粮产区有肖坑、十里铺、白泽湖、杨桥、花山等乡镇,主栽水稻,兼种油菜、小麦、山芋及其他小杂粮。棉产区有新洲乡,主栽棉花,兼种小麦、油菜、花生、芝麻、玉米以及豆类。粮棉兼作区有老峰、长风、大枫、罗塘等乡镇,主栽水稻、棉花,兼种油菜、小麦和少量瓜、豆、甘蔗及麻类。历年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受区划变动影响,变幅较大。
水稻
1951年,水稻种植面积2977亩,总产56.34万公斤。1955年推行旱地改水田、单季稻改双季稻和低产作物改高产作物“三改”,当年试种双季稻成功,翌年双季稻种植面积扩至30464亩,占水稻总播面积70.19%,总产512.88万公斤。1957年水稻种植面积35503亩,总产859.51万公斤。1960—1962年,水稻总播面积每年均为9~10万亩,亩产分别为153.7、136.1和183.8公斤。1963年,郊区区划调整,水稻种植面积降至3万亩左右,亩产上升到245公斤。“文化大革命”期间,水稻种植面积基本稳定,亩产在200~350公斤之间。1976年亩产434公斤,创最高纪录。同年,试种杂交水稻,平均单产350公斤,最高400公斤。1979年,郊区范围再度扩大,连同扩郊地区,当年水稻收获面积160167亩,总产稻谷5640.3万公斤。此后至1988年,除1980、1981和1983年因严重涝灾造成减产外,其他年份总产、单产都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1984年水稻种植148188亩,总产5467.77万公斤。当年杂交稻种植33899亩,占双季晚稻面积的46%,为杂交稻推广后种植面积最多的一年;单产378公斤,比双晚平均单产增收34公斤。由于大面积种植双晚杂交水稻,至1988年,历年双晚单产为362~380公斤,比同期早稻单产高14~50公斤。1988年,郊区水稻种植面积143809亩,总产5111.55万公斤。其中双季稻面积140137亩,总产4950.94万公斤,杂交水稻面积28875亩,总产1111.2万公斤。1984年后,由于扩大了杂交稻种植面积,中稻和单季晚稻亩产升至450公斤以上,比原品种增产100多公斤。早稻由于片面采用早熟品种,同时红花草种植面积被大量压减,单产由450~500公斤降至350公斤。1987年,市种子公司在郊区试种杂交早稻6亩,亩均单产495公斤,但由于不能自行制种,尚未推广。
小麦
1951年,种植面积635亩,单产68公斤。1966年种植7367亩,单产85公斤。1980年后引进新品种,改进耕作技术,产量提高。当年种植21479亩,总产242.19万公斤。1986年总产245.1万公斤,为历史最高水平;单产119公斤,仍未赶上1978年139公斤的最高水平。此后,面积、总产略有下降。1988年,郊区小麦播种面积19364亩,占粮食播种面积的11.6%,总产207.19万公斤,占粮食总产量的3.8%。
玉米
1951年,种植面积313亩,总产1.17万公斤。此后,1962年种植面积最大,为17244亩。至80年代初,单产在100公斤上下徘徊,面积逐渐缩减。后推广杂交品种,种植面积扩大,单产上升。1985年单产689公斤,总产58.62万公斤,创单产历史最高纪录。1988年种植581亩,总产20.35万公斤(另有约5万公斤嫩玉米上市鲜食,产量未计)。
油菜
1951年,种植面积2218亩,总产5.32万公斤。1957年,种植面积增至5832亩,单产22公斤。1958—1976年,平均单产45公斤。1979年郊区范围扩大,按照“稳粮、保棉、扩油”要求,1981年油菜种植面积扩至29920亩,并在旱地推广早中熟甘蓝型品种,当年总产170.23万公斤。1985年种植面积37386亩,总产328.12万公斤。1987年总产364.22万公斤,为历史之最。1988年种植面积43382亩,占油料总面积97.4%,总产254.22万公斤。当年种植杂交油菜秦油2号45亩,单产150公斤。
棉花
解放前,仅零星种植棉花。1951年种植57亩,皮棉总产200公斤。此后,种植面积虽有扩大,但至1957年仍未突破千亩,单产则上升到37公斤。1958—1962年因大渡口和广圩两个区划入,植棉面积增至2万余亩,5年平均单产34公斤。后郊区范围缩小,1966年植棉6850亩,总产42.13万公斤。1976年后,大量棉地被征用。1979年植棉面积减至388亩,总产1.62万公斤。此后郊区范围扩大,播种面积增加。1980、1981和1983年因洪涝灾害,单产下降。1984—1987年植棉面积保持在3万亩左右,品种趋于统一,单产70~80公斤。其中,1985年总产皮棉233.42万公斤,亩产80公斤,创历史最高纪录。1988年植棉面积28951亩,因涝灾,总产仅122.94万公斤。
甘蔗
1956年,筹建安庆糖厂。为提供原料,糖厂与安庆地区农科所试种甘蔗成功。1958年开始在大渡口公社的石棋、新庭、光荣等6个大队和老峰公社的马窝、红星2个大队种植甘蔗5883亩,单产4629公斤。1960年发展到11493亩,单产平均1432公斤。品种主要有早熟的运河49、运河50、印度290,中熟的台蔗POJ、2870和台糖134等,含糖量为7~9%。后因产量及含糖量下降,同时与棉、粮争地矛盾不易解决,遂于1963年停止种植。80年代在老峰镇有零星种植,产量很低。

50年代以前,麻类作物仅有零星种植。1961年,由于市场需要,聘请浙江专业人员在华中、机场两公社指导种植黄麻238亩,单产麻皮59公斤。此后单产有所提高。1967年,麻地全部改成菜地或棉地,遂停止植麻。1982年,老峰恢复植麻,面积155亩。1986年总产6.4万公斤。1988年,改黄麻为苎麻,种植面积179亩,主要品种为芦竹青,单产283公斤,主产地为老峰镇马窝村。
(表21—1)粮食和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与产量

【耕作制度】
郊区粮食和经济作物土地复种指数1952年为120%,耕作制度几经改革后,1988年为190%。
水田
解放初,水田一年一稻一熟和一稻一油两熟制分别占耕作面积的65%和35%;早中稻和单季晚稻分别占水稻种植面积的40%和60%,少数湖圩田蓄养再生稻。1955年,推行双季稻,扩大早熟和午季作物种植面积,并推广种植越冬绿肥作物兰花草。1956年,基本形成以一肥两稻为主的一年两熟制。60年代,推行“麦—稻—稻”三熟制,但种植面积仅占水田耕作面积10%左右。采用此制种植的小麦耗肥、低产,且影响双季稻的种植季节和产量,后逐渐被淘汰。70年代,双季稻年均种植面积占水田耕作面积的99.67%。1980年后,大批劳力转向务工经商,对农田的投入减少,采用“冬闲—稻—稻”两熟制上升到30%以上。后随着油料收购价格的提高,“油—稻—稻”制种植面积迅速扩大至水田耕作面积的90%,绿肥种植面积越来越少。此外,种植一季早中稻或单季晚稻的面积呈上升趋势,1988年种植面积占水田耕作面积的5%,与70年代相比,增长15倍。
旱地
50年代,旱地多为一年两熟,春种玉米、山芋、黄豆,秋种小麦、豌豆、蚕豆、油菜。以小麦、玉米、山芋为主,近郊兼种蔬菜。后改以种植棉花为主,一年一熟,冬季休闲或种植绿肥作物。60年代初,推广“棉—麦”两熟套种。1963年,推行“棉地三三制”,即麦套棉、油套棉、冬闲或绿肥接种棉制各占棉地的三分之一。70年代,绿肥种植面积逐渐减少至仅占同期旱地耕作面积的10%,而麦套棉则上升到60%。80年代,绿肥几乎绝迹,麦套棉也不断缩减,棉地耕作形成“油—棉”制约占55%、“麦—棉”约占40%、“冬闲—棉”约占5%的格局。非棉区山岗旱地夏种山芋、黄豆、芝麻和其他小杂粮,冬种小麦、油菜或休闲。
【栽培技术】
郊区种植业有精耕细作的传统,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们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经验,如农谚:“秧好一半稻”、“小麦胎里富”、“稻耕三遍猪无糠,棉锄七遍白如霜”、“麦浇芽子(油)菜浇花”、“稀油、密麦,玉米地里好请客”等。解放后,在继承与改革传统栽培技术的同时,更多地学习和推广科学的栽培技术。
双季稻栽培技术
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前后,十里铺曾有人栽插双季水稻。后未能流传推广。1955年,大面积推广种植双季稻。1957和1964年,中国农科院部分教授以及全国水稻专家组先后来安庆,分别考察白泽湖乡庆丰社的双季稻栽培和召开早稻品种高秆改矮秆经验交流会。此后,双季稻栽培技术发展很快。
品种和茬口布局,除少数易旱山岗田和易涝低圩田安排种植一季早中稻和单季晚稻外,95%以上的水田逐步改种双季稻。早稻品种,60年代以前以中、迟熟为主,70年代早、中、迟熟均用,80年代以早、中熟为主。双季晚稻品种,初为晚籼,后相继改为迟熟晚粳、早中熟晚粳,80年代又改以籼型杂交稻为主,适当搭配早熟晚粳。茬口安排由初时的迟配迟、中配迟,渐改为中配早(早熟晚粳)和早配杂(杂交稻)。为解决双季稻耗肥量大,由冬犁冻垡改为冬种绿肥掩青。扩大油菜种植面积后,采用稻草还田,并施菜饼作基肥。部分地势平坦、水源条件较好的水田采用稻、棉水旱轮作制。
选种由风、筛选改为泥、盐水选。浸种由清水浸相继改为温汤浸、石灰水浸和药剂消毒浸。催芽由稻草包催和无畦秧田播种逐步改为地窖催芽、温室催芽、塑料编织袋装种覆盖稻草薄膜保温催芽和合式秧田、通气秧田播种等。育秧由露地水育、场地小苗半旱育改为湿润育、覆盖育,其中早稻用小拱架塑料薄膜或无拱架平铺地膜覆盖保温育秧,双晚用油菜壳、小麦颖壳、红花草籽秸壳三壳覆盖育秧。播种由密向稀发展,亩播种量早稻秧田由150公斤降为60~80公斤,双晚秧田由100公斤降为40~50公斤,杂交稻秧田仅10~15公斤。此外还采用两段育秧法,第一段自秧田撒播长至三叶期,第二段自三叶期拔起按间距1寸寄栽,直至移栽到大田。秧田除普遍“烧包子”、施足基肥外,还着重追施“断奶肥”和“送嫁肥”,育成早稻扁蒲,晚稻带蘖壮秧,并试用喷施“多效唑”的化控新技术。
栽植密度解放前后俗称“一尺挂两头”,大棵稀植。1958年后逐渐改为小棵密植,具体尺寸不同时期、不同品种略有不同。常规稻一般亩栽2.5~3万束、基本苗18~20万株,杂交稻一般亩栽1.5~1.8万束,基本苗2.5~3万株。栽植行向由南北改成东西,以利采光受温。
田间管理以促早发、增穗、增粒、增重为中心。60年代将一水到底、一次追肥改为按需灌水、适时烤田、湿润到老和“前重、中轻(或中控)、后补”的管水、追肥法,并加强病虫害防治。
棉花栽培技术
50年代以前,棉花栽培较为粗放,多行直播,播后一般只锄草、追肥。60年代后,为适应麦棉、油棉套种,进行一系列以育苗移栽为中心的栽培技术改革。在种子处理上由草木灰搓种改为“三开一凉”温汤烫种和药剂拌种,进而由毛籽改为光籽,并开始试用种衣剂种子。改大墒地为4尺宽左右的条块小墒地,推行“二垄靠”种植,即每墒地种棉两行,亩栽(留)棉苗4000株左右。改直播为芽苗移栽,解决直播棉的缺苗断垄。后采取火粪土育苗、塘泥方块育苗、营养钵育苗等,以解决迟茬早播难和套种管理难的矛盾。1981年在省内率先试验推行塑料地膜覆盖营养钵育苗和地膜盖保温栽培技术。1984年,覆盖育苗面积占棉田总面积的15%,1988年占30%。采用此法最高亩产105公斤,比未覆盖直播棉增产近50%。此外,还示范推广矮壮素缩节胺的化控技术。
午季作物栽培技术
50年代,麦、油栽培多为大块田撒播或大窝点播,苗密势弱,缺肥渣水。60年代中期,推行“七改一配套”栽培技术,即:改浅耕为深耕,改窄畦浅宽沟为宽畦深窄沟,改低产品种为抗病高产品种,改小麦打宕点播为条幅播,改油菜直播为育苗移栽,改单一施肥为科学混合施肥,改迟播为适时早播,改稀或过密植为合理密植,实行排灌系统配套。1987年,部分水田试行免耕板茬,直播油、麦,配以化学除草技术。此外,红花草栽培也改为套撒稻棵间,改收稻后开沟为播前稻田开沟,并改磷肥撒施为磷肥拌籽播施。
【良种推广】
解放初期,农作物用种由农户独自选留,方法主要是穗选,时有自发性的互相串换。1952年,市政府倡导农民选留良种,方法仍以穗选为主。1954年引进新品种,始建种子田,进行片选或风选留种。1958年,贯彻自选、自留、自繁、自用,辅以国家调剂的“四自一辅”种子工作方针,各公社建立种子队或农科队,实行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留种制,并由农林水利局组织从外地调种。1965年,广圩农技站利用水稻品种农垦58的变异单株,用“一穗传”方法选育成早熟晚粳65—1品系。该品种全育期约150天,亩产约350公斤,作双晚栽培,后更名广峰粳,累计种植50余万亩。“文化大革命”期间,公社种子队或农科队改称农科站,建有单本田、片选田、繁殖田等水稻三级种子田和株行圃、株系圃、原种圃等棉花三圃田,但种子产量很低,远不能满足生产需要,靠外省调运种子补充。1978年,郊区共有农科站5个、农科队22个、农科组220个,种子田889亩,其中棉花三圃田78亩。1980年,市种子公司建立,良种生产实行预约繁殖和合同收购。1981年,种子公司经营良种0.87万公斤。1982年,种子公司在五里、舒巷、八步、白泽、光明、东风圩、吴咀、叶祠、砂桥、老峰、柘林等大队建立特约良种生产基地742.6亩,收购良种6.13万公斤,其中杂交稻繁殖与制种田553.9亩,收购不育系和杂交一代种2.08万公斤。此外,郊区社队和农科站(队)自有种子田527.8亩,产稻、麦、油、棉等种子6.06万公斤。1985年,种子由种子公司统一经营,该公司在光明、叶祠、吴咀、砂桥四村建立杂交稻连片制种基地田524亩,在余湾、龙山、山湖、光明、团结和长江罗塘段外滩建立以种子专业村和专业户为基础的常规稻、麦、油、棉、蔬菜等良种繁殖基地田306.2亩,共预约收购杂交稻种4.74万公斤,各种常规良种3.56万公斤,达部颁一或二级良种标准。自此,良种繁育推广形成以种子公司为龙头、种子专业村和专业户为基地的体系。种子公司统一供种,数量逐年增加,1987年达13.45万公斤,经营额27.8万元,利润2.4万元。80年代,由该公司主持,先后引进、试种鉴定和试验示范种植的作物品种共221个,其中水稻119个、麦16个、玉米11个、豆8个、棉14个、油菜14个、西瓜11个、蔬菜22个、绿肥和其他作物6个,通过评审被大面积推广种植的有69个。1988年,郊区主要作物的新优良种覆盖率达85%以上。
【改土施肥】
土壤改良
郊区劣质土壤主要有潜育型水稻土、黄红土、灰沙土等。传统的改良措施有:“烧包子”,挑塘泥,轮作套种,秸秆还田,掺沙改土、普施农家肥料等。解放后,随着耕作制度的改革,除继续采用传统的改良措施外,还针对不同类型土壤采取不同措施,进行较大规模的土壤改良或因地制宜利用。对主要分布在沿湖低洼圩区的潜育型水稻土,1956年开始改变冬沤习惯,冬耕晒垡,种植午季作物或越冬绿肥。70年代中期大力兴修水利,开挖排灌沟渠,降低地下水位;并进行水旱轮作,扩大油菜种植面积,使油菜凋落的花、叶和根茬留在土壤中,增加有机物含量;此外,还通过补施磷钾肥和中耕松土,提高施肥水平,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及理化性能。随着上述改良措施的实施,作物产量提高很快,其中稻谷亩产由60年代的300多公斤上升到70年代末的700多公斤。对主要分布在十里铺、肖坑、凤凰等乡低丘岗地和大龙山脚及山丘冲部的黄红土,传统种植小麦、油菜、山芋等,产量很低。80年代初,经土壤普查分析后,改种柑桔、桃、梨等果树,经济效益显著。对分布在新洲乡江堤外滩约1.5万亩的灰沙土,长期未开垦使用。1982年开始种植意大利黑杨树,以林代芦。1987年立木蓄积量达1.23万立方米,并起到灭螺作用。
肥料施用
郊区传统上有施用农家肥习惯,但施用费工。主要有:人粪尿、厩肥、饼肥、草木灰、灶墙土、塘泥、草皮、秸秆、“烧包子”、生活垃圾等。60年代以前普遍靠野生绿肥,沿湖圩区多用水草,山地丘陵多用树叶和青草沤肥。解放前,民间已用红花草(紫云英)与兰花草(苕子)作绿肥。1955年,以兰花草为主,红花草为辅,后随双季稻面积扩大,红花草种植面积上升。“文化大革命”期间,稻区推行种植水花生、水浮莲、水葫芦、红萍,试种田菁和圣麻,因越冬期保种难,未全面推广。棉区试种黄花草、蚕豆等也未成功。80年代由于扩种午季作物以及化肥的广泛使用,绿肥种植面积由1979年的57322亩减至1988年的25489亩。
解放后开始施用化学肥科。氮肥为主要肥类。50年代中期施用硫酸铵,仅作追肥,用量极少。1966年亩用量增至16.4公斤。此后增加硝酸铵、碳酸氢铵等品种。70年代又增加氨水、尿素等品种,基、追肥并用。1980年,亩均使用33公斤。80年代以尿素和碳酸氢铵为主,亩均用量增至40公斤左右。磷肥始用于60年代初,品种为钙镁磷肥,后改用过磷酸钙。一般多作基肥使用,或作冬绿肥的追肥,亦有与其他肥料配合作“蘸秧根”之用。钾肥始用于1979年,系进口产品氯化钾和硫酸钾。作基肥多于追肥。复合肥始用于1978年,产品多为进口的氮、磷、钾三元复合肥和氮、磷或磷、钾二元复合肥,习惯多作基肥。1988年亩均用量5.8公斤。
微肥始用于70年代后半期,主要品种有磷酸二氢钾和硼肥。80年代初,针对不同土壤养份的缺素,将氮、磷、钾及锌、硼、钼等微量元素混合制成四季青、果树灵、禾谷壮、油菜灵、增桃灵等小配方,作微肥施用。因限于设备条件,未批量生产推广。80年代后期,微肥仍以硼和磷酸二氢钾为主,一般用于油菜、棉花、果树、蔬菜等叶面喷施,称“根外追肥”。
菌肥、沼气肥、生长激素等也有少量使用。60年代,郊区推广根瘤菌肥,与红花草拌种在绿肥新区使用。70年代初,使用土法生产的5406、920等菌肥,因费工、成本高、效益差,未能推广。80年代推广自制沼气肥,将青草、禾秸与人畜粪混合置于密闭的池内,加适量水沤腐,产生沼气后,将其渣、水当肥料使用。1988年郊区共有沼气池191个。此外,80年代还广泛使用国产920(赤霉素)作为植物生长剌激素,先用于杂交稻制种,后渐普及到果树、蔬菜生产及双季晚稻上,1986年郊区总施用量约5000克。1987年试用多效唑,翌年在500余亩秧田使用。
1988年,化肥施用实物总量为6254吨(折纯2076.4吨),亩均施用51.4公斤(折纯17.1公斤),与1980年相比分别上升26.88%和36.88%,其中氮、磷、钾之比为1∶0.25∶0.09。
【病虫害防治】
郊区水稻病害主要有绵腐病、腐霉病、立枯病、青枯病、恶苗病、矮缩病、黄矮病、稻瘟病、纹枯病、小球菌核病、白叶枯病、稻曲病、稻粒黑粉病等;虫害主要有二化螟、三化螟、稻蓟马、稻叶蝉、稻飞虱、稻苞虫、稻纵卷叶螟、中华稻蝗等。棉花病害主要有炭疽病、褐斑病、角斑病、红粉病、立枯病、软腐病、红叶茎枯病、花叶病、枯萎病等;虫害主要有红铃虫、棉铃虫、地老虎、金钢钻、棉蚜、红蜘蛛、蓟马、盲蝽象、叶跳虫等。小麦病害主要有赤霉病、锈病、纹枯病等;虫害主要有粘虫。油菜病害主要有菌核病和病毒病(俗称龙头病);虫害主要有蚜虫。
人工防治
50年代主要靠暴晒种子,铲除田埂杂草、挖稻蔸、烫晒盛花工具、清理棉花仓库、用禾秸作燃料以及冬耕春灌施行冻、淹等措施,消灭虫卵或破坏虫病越冬寄生条件,并采取多次中耕除草、人工捕捉、撒施石灰、草木灰等措施进行田间防治。60年代初推行轮作换茬、更换抗病品种、草木灰搓种、泥盐水选种、石灰水浸种、温汤烫种等防治方法。“文化大革命”期间,采用杨柳枝把、灯光、糖酒醋浆诱蛾、毒饵诱杀成虫、打捞菌核等方法防病治虫,对某些偶发、暴发性害虫采用人工捕杀、鞋底板拍苞、扫把梳叶、滴柴油或拖网捕杀等方法。70年代末从清沟沥水、烤田、中耕松土、降低地下水位与土壤湿度等发展到合理灌溉、控氮增磷钾、水肥调控、合理密植、作物布局等综合防治措施,并对危险性病害进行普查防治。
化学防治
50年代,以溴化甲烷熏杀棉籽红铃虫。60年代,防治病害常用药为西力生、赛力散等拌种或用硫酸酮、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等,防治虫害主要用药为六六六、滴滴涕、毒杀酚等有机氯剂。后国家禁止汞剂农药和六六六的生产与使用,遂改用第二代农药代森锌、退菌特、稻瘟净、锈粉宁、五氯硝基苯等,并广泛采用敌敌畏、敌百虫、乐果和进口1605、1059等有机磷杀虫剂替代氯剂。60年代后期改用国产马拉硫磷、对硫磷(即1605)、甲基对硫磷和内吸磷等高效剧毒有机磷剂。70年代投入敌克松、敌菌灵、401、托布津等防治病害,并用杀螨醇、三氯杀螨砜、杀虫眯等专治螨类害虫,用杀螟松、苏化203等治稻虫以及用菌核净专治油菜菌核病与水稻纹枯病,收效甚好。80年代,剧毒有机磷剂使用渐减,代之而起的是高效低毒有机磷类的久效磷、甲胺磷、氨基甲酸脂类的叶蝉散、呋喃丹和进口菊脂类农药(如敌杀死)、克螨特及新型杀菌剂多菌灵等第三代化学农药。
生物防治
60至70年代主要推广饲放金小蜂寄生于红铃虫和棉铃虫,喷洒青虫菌、杀螟杆菌和白僵菌等寄生于粮、棉、油、菜、果的多种害虫,灭虫效果显著。80年代,除用井岗霉素防治病菌外,提倡按预测预报综合使用高效低毒农药,达到保护天敌、消灭害虫的目的。
【农用机具】
耕作机具
传统工具有犁、耖、耙、锄、锹等,犁田、耖土借用畜力,其他均靠人力手工操作。1955年推广新式步犁、双轮双铧犁、圆盘耙等。同年建立国营安庆广济圩农业机器拖拉机站,有中型拖拉机2台80马力。1962年增至9台380马力。1963年该站撤销,机具分归怀宁、东至两县。此后,郊区又逐步添置耕作机具。1970年引进1台4马力上海-1型水田插秧机。1979年引进1台4马力苏州-74型水田插秧机。当年,郊区共有大中型拖拉机29台,小型拖拉机641台,机耕船27艘,其他机具802部(台)。配套机具以犁、耙、旋耕机为主,大中型拖拉机与机具的配套比例为1∶0.8,小型拖拉机与机具的配套比例为1∶1.2。80年代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大中型拖拉机逐渐减少,小型拖拉机增加。1985年,共有大中型拖拉机24台,小型拖拉机679台。1988年,共有大中型拖拉机20台,小型拖拉机937台,其他机具457部(台)。
排灌机具
传统工具为木制水车,有大、中、小三种类型。大型靠牛力拉转,又称牛水车;中型靠脚踩转,又称脚水车;小型靠手摇转,又称手水车。机动排灌始于1951年,使用小型柴油机带动水泵抽水。1960年开始有电动灌溉。1963年,机灌机械发展到154台4267马力,电灌机械发展到1532台1863.7马力,木制水车逐渐被淘汰。1974年,有机灌机械155台41.94马力,电灌机械1855台15005马力。1979年,有排灌机械3089台(套)30071马力。1988年,有排灌机械3295台26282马力,总灌溉面积8万亩。
植保机具
50年代,郊区开始使用手摇式喷粉机。60年代,出现油剂、水剂型农药后,喷粉机改装成喷粉、喷雾两用机,进而又发展到人力压缩式、背负式喷雾器和机动喷雾器。1979年,共有机动喷雾器19部。1985年,共有喷雾器23943部,其中机动喷雾器24部、手摇式喷雾器23919部。1988年,喷雾器总数为27731部,其中机动喷雾器17部、手摇式喷雾器27714部。
加工机具
传统的加工工具有禾桶、连枷、石磙、石臼、石磨、竹砻等。1955年开始使用半机械化的机动割稻机、电动脱粒机、扬谷机、半机械化打稻机、碾米机、磨粉机、压面机、榨油机、饲料粉碎机等。1979年,共有加工机具1467部,其中割稻、打稻、脱粒、扬谷等机具1051部4966马力,机械化程度达50%。此外,还有碾米机50部、磨粉机28部、轧花机12部、榨油机10部、饲料加工机194部,其他机具122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大型割稻、打稻、脱粒、扬谷等机具逐渐减少。1985年,有加工机具1066部。1988年减为854部,其中割稻、打稻、脱粒、扬谷等机具287部。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水果、蚕桑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