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建筑队伍】
清末民国时期,个体木、瓦工匠以鲁班会名义聚会,联络同行,邀请邻省、邻县同业人员,临时组织施工班子,工程完成即散,有新的工程又重新邀请组合。民国初,从江西省来的私营营造主和木、瓦工匠,与安庆的木、瓦业同行联合成立安庆木瓦业同业公会,并集资在任家坡购置房屋设立会部“皖赣鲁班阁”,成为安庆营造业从业人员主要聚会地之一。据1951年统计,安庆有私营营造业18户39人,资金1.1万元,能聚会的个体工人1500人,其中木工500多人、瓦工500多人、锯工200人、油漆工70人和一些石工、杂工等。在此前后,个体木瓦工逐步组织起来。1950年3月成立市建筑业生产合作社。12月,市建筑业工会在市总工会和市政府建设科支持下,成立市华成建筑公司,有管理人员8人,没有固定工人,承揽的工程发包给建筑业工会,由其调配劳动力。1952年5月,成立国营市建筑公司,有管理人员50人。60年代,市房产部门组建3个房屋修建队和水电安装队,各区、乡和有关部门先后成立修建队、建筑公司。1966年全市有国营建筑企业3个,职工1616人,建设竣工项目30个,竣工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年完成工作量363.04万元,有施工机械48台(套)。
70年代后,市房屋修建一、二、三队和水电安装队改建为市第二建筑安装工程公司,并先后成立石化总厂建筑安装工程公司、市郊区建筑安装工程公司(由市郊11个公社修建队组成)和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1980年全市国营建筑企业有职工4219人,集体建筑企业有职工2419人。1979—1988年,全市成立和改建的建筑施工企业有33个,其中技术资质等级四级以上企业18个。1988年,全市有建筑企业47个,其中国营企业8个,集体企业39个;技术资质等级二级的5个,三级的10个,四级的17个,非等级企业15个,共有在册职工12149人,具有各系列技术职称人员1179人,占职工总数的9.7%,工人平均等级达5级以上。
【工程施工】
解放前,建筑施工长期靠瓦刀、手锯、杠、筐等传统工具,肩挑人抬,手工操作。建筑材料主要是木材、砖瓦、石灰、黄砂等。1964年,采用预制的非预应力多孔板。1966年,开始采用预应力构件。1979年,试建预制装配式大板住宅。80年代,施工现场采用预应力构件,滑模、升板、台模、桁架支模以及定型钢模等新工艺,砖混结构和钢筋砼框架结构施工技术不断进步,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得到应用。建筑施工技术已能满足设计变化的要求。
基础工程
解放前,建筑结构简单,载荷轻,对基础承载力要求不高。基础处理多采用原土夯实、灰土垫层和三合土垫层。解放后,基础工程施工方法不断改进,技术逐步提高。在纸厂、纺织厂等厂房采用钢筋砼条型基础与独立基础,在集贤路西大板宿舍楼采用筏式基础,在轧钢厂厂房采用降低地下水位和打板桩护基坑的方法解决基坑出现的流沙层问题,在物华大厦、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办公楼采用箱式基础,在四七七厂厂房采用沉井基础。桩基在处理软土地基中使用较多。70年代前,用人工打木桩。80年代,机械打预制桩、灌注桩技术得到发展。1988年,已具备预制桩、沉管灌注桩、振动灌注桩、挖孔桩、静压桩、石子扩孔桩、钻孔泥浆护壁灌注桩等多项桩基础施工技术。供电局微波大楼的9米长、400×400毫米截面的矩型预制桩极限承载力160吨,满足13层建筑物承重设计要求;吴越街菜市场大楼工程采用挖孔桩施工技术,基坑深11米,直径1.1米;纺织器材厂工程采用石子扩孔桩;香皂厂二期工程采用钻孔泥浆壁灌注桩;石化总厂罐区采用强夯加固地基技术;制镜社大楼、电视大学教学楼等工程采用静压桩技术,解决了大型施工机械不便进入现场的矛盾。市图书馆工程、供电局微波楼及安庆师范教学楼工程都采用桩基静载试验技术,给设计和施工部门带来便利。
主体工程
解放前砖木、砖石结构较普遍,少数砖混结构。解放后砖混结构、钢筋砼结构和钢结构逐步增多,新建的3层以上办公楼、商业楼、住宅楼多为砖混结构,主要工业厂房和高层公用建筑采用钢筋砼结构,一些大跨度的工业民用建筑及构筑物采用钢结构。1958年,市肉联厂冷库工程为钢筋砼无梁楼盖结构,6×6米柱网,库高12米,库容量1500吨,用支模支撑系统支模施工。1958年后,钢材紧张,先后在市政府原办公楼、市建筑公司办公楼、市手工业局办公楼和市搬运公司宿舍工程中采用竹筋做砼的主筋、箍筋和分布筋,代替钢筋。同时,推广砖拱房和无拉杆砖拱房,如安庆师范学生宿舍、市航运公司三层办公楼、汽车司机之家等。1979年,试建大板建筑,在集贤南路和蔡山路2处建成装配式大板结构住宅楼。1982年竣工的宜城饭店,楼高37米,总面积1.4万平方米,为现浇钢筋砼框架剪力墙结构,三层以下F型柱子钢筋接头采用剖口立焊焊接工艺,四层以上梁柱主筋采用对焊焊接技术。80年代建成的长江影剧院和南空一0一厂修理车间的屋盖系统采用钢结构。热电厂储煤工程,高31米,东西跨度72米,南北跨度68米,采用1×1米螺栓球节3层钢网架顶盖,重260吨,在底层组装,采取群柱滑模整体顶升的滑顶技术。1988年,由砖墙、钢筋砼预制或现浇梁、柱、楼板、屋面板构筑的厂房、住宅楼、办公楼、商业楼、教学楼、影剧院和医院成为市内的主要建筑形式。砼的种类由单一的普通砼发展到耐酸、耐碱、耐热、防油、防水等多种砼。
屋面工程
50年代,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大多是木屋架,红平瓦和小瓦防水屋面,60年代后,工业厂房逐步采用钢筋砼屋架或薄腹梁、大型屋面板、二毡三油防水屋面、F型板自防水屋面及折板屋面。民用建筑采用预制钢筋砼圆孔板承重、沥青油毡防水和刚性防水、架空板隔热层面,排水采用有组织排水和自由落水2种形式。石化总厂化肥厂码头工程为现浇钢筋砼V型折板屋面,在施工中采用满堂架支刨光模板,连续浇铸,一次成型,不留施工缝迹。
装饰工程
明、清两代,建筑物门窗多为正方格、斜方格,小木制作,中嵌菱花、梅花等图案,梁、柱、斗椽子为赤红色,梁、柱接头处雕花或绘饰,望板用白色,油饰彩画。清末民初,逐步形成中西结合的建筑装饰,外墙有花饰砌砖,在腰线、门窗口、檐口用水泥粉刷,有水泥拉毛、水刷石等;内墙墙面粉刷以白色为主。解放初,市建筑物外墙一般做清水墙,勾缝,内墙灰浆刷白,板条天花,水泥地面,基本上不再加装饰。60年代以后,外墙有水泥砂浆粉刷、水泥白灰砂浆抹面后搓毛、水刷面、剁假石等,内墙仍为灰浆刷白,少数用油漆做墙裙。80年代,新型装饰材料广泛应用,室内外现代装潢已从公用建筑、工业建筑向民用建筑发展,进入家庭中。
内墙饰面解放前民房多用木板本色,富户人家用油漆装饰。70年代后,内墙饰面涂料先后有水溶性聚乙烯醇水玻璃涂料、聚醋酸乙烯乳胶、丙烯酸酯涂料等,有白、黄、红、蓝、绿、深黄、浅黄等多种颜色。施工方法采用喷、滚、涂。
内墙裱糊解放前至70年代,多用彩色图案纸或白纸裱糊墙壁。随着化学建筑材料的发展,出现普通墙纸、聚乙烯塑料墙纸、玻璃纤维墙布等,为机关办公室、工厂会议室、宾馆客房、民用住宅用作内墙饰面。
外墙饰面外墙饰面广泛采用水刷石、干粘石、喷彩色砂。80年代,迎街大楼及公共建筑有的采用饰面砖、大理石和玻璃陶瓷马赛克贴面。饰面砖以白色、奶黄色最普遍。天然大理石多用于公共场所的高级装饰,如人流集中的梯间墙裙、橱窗墙面、立柱和门厅。陶瓷和玻璃锦砖(马赛克)拼成二方连续、四方连续、散点等织锦般图案,除传统用于铺地外,也用于建筑物外墙饰面。此外,市政府办公楼、市建委办公楼采用喷涂塑料饰面,龙山大厦外墙采用喷彩色瓷砂饰面。
建筑构配件
预制构件1964年以前,以生产单孔板为主。1964年后,开始生产非预应力多孔板,用钢管芯代替木模芯。80年代,预制构件的品种有:预应力圆孔板、槽型板、平板、悬跳楼梯板、大型屋面板、天沟、基础梁、联系梁、围梁等,并根据不同需要,编制定型目录,按标准规格组织制作,对重量大的薄腹梁、屋架、柱、吊车梁在施工现场预制。
门窗70年代以前,以木制门窗为主(少数工程用钢门窗),部分沿街大楼在底层大门加设铁拉门。1980年,开始推广使用钢门窗。1986年,试用硬质塑料门窗。1988年使用的门窗有木制门窗、钢门窗、塑料门窗和铝合金门窗。
脚手架解放初,脚手架以杉木条搭设为主,搭设方法:立杆(冲天)门距为3米,立杆与大横杆连接处用14号铅丝绑扎。后改立杆间距为2米,立杆与横杆连接处用8号铅丝绑扎,加扣马钉。60年代后,木材紧张,采用竹木混合脚手架。后完全用竹代木。1980年,开始使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援外工程
1973—1987年,市建筑企业先后派出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314人次参加援外工程施工。其中在科威特建造的阿拉伯科研中心达到国际水平,受到所在国家的赞誉。
(表20—1)援外施工工程概况

【施工机械】
解放前,建筑工程施工全靠手工操作。1955年建造市糖厂,从合肥租来1台搅拌机,开始使用机械搅拌混凝土,年底实有施工机械总功率80马力。1959年在市纺织厂工程施工中,首次购进搅拌机。1959年后,市建筑企业开展技术革新活动,曾试制自动砌墙机、木制电动卷扬机、轨道运输设备等施工机械,绝大多数未能成功。1966年底,市国营建筑企业有主要机械设备48台,其中土方机械6台,起重机械26台,运输机械2台,搅拌机械14台,总功率1534.71马力。
1970年筹建市建筑机械厂。1975年,因大板建筑施工的需要,首次购入TQ60—80型塔吊1台,并自行设计制作1台Q5—30型龙门式起重机,高11米,长30米,最大起重量5吨。1976—1984年,市建筑机械厂先后试制生产JQ250型搅拌机、GJ40型钢筋切断机、JD200搅拌机,不仅满足市建筑业机械施工的需要,还远销全国各地。1979年为解决6层以下建筑施工的垂直运输,自行设计制作Q1—30型管子吊。该设备无需缆风绳固定,便于拆装,推广到市内各建筑公司及铜陵、淮南等地。1980年,市一建司为预制厂配套设计制作1台长54米的大型龙门式吊车。1978—1984年间,为摆脱市建筑吊装作业依赖土扒杆施工的局面,先后购进东德产6.3吨电动吊车、苏制K16—1型轮胎吊车、国产W1—001型15吨履带吊车和解放CA—10型汽车起重机。为开展桩基础机械施工,先后购进DD—18锤落式柴油导杆预制桩机和BZK—320型振动成孔灌注桩机。1985年,购进上海76—II型自行加节人货两用施工电梯1台,首次在市毛巾厂贸易中心大楼工地使用。
吊装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使市建筑企业能自行完成较大的吊装任务。典型工程有:四八一二厂大金工车间多层结构厂房的屋架、梁、柱的吊装,其中最重的构件达5吨,屋架跨度18米;长江影剧院24米跨钢屋架重型屋面吊装;南空一0一厂36米跨钢屋架及24米跨预应力砼屋架吊装;石化技校18米跨薄腹梁吊装以及一建司预制厂长54米行车的搬运等。
实物工程机械化程度,1978年分别为:土、石方工程为零,构件吊装74%,混凝土搅拌78%,垂直运输43%。1988年,市建工局直属7家企业有各种打桩机3台,打桩吊装两用机械3台,汽车起重机4台,液压挖掘机1台,推土机1台,各类运输汽车54台,工程车(翻斗车)5台,塔吊15台,管子吊13台,人货两用施工电梯1台,各种人力运输平板车、小翻斗车、杠杆车、卷扬机、搅拌机及其他小型电动施工机械,各施工现场均有配置。人均技术装备率1300元、机械设备动力2.86马力。初步实现水平运输车子化,垂直运输机械化,桩基础施工使用打桩机,混凝土搅拌、振捣使用机械操作,安装作业使用系列电动工具。
【施工企业】
安庆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
市建筑行业第一家国营公司,二级建筑企业。1952年5月由公私合营长江建筑公司和集体所有制的华成建筑公司合并组成国营安庆市建筑公司,成立时有管理人员50人,试用固定工75人,国拨流动资金4.14万元,固定资产原值0.56万元。到年底职工增到200人,当年完成建筑安装工作量26.7万元,竣工面积3013平方米,实现利润1.24万元。1955年,改名市建筑工程公司,下设1个工区、4个直属工地、3个工段,有固定工队2个、临时工队7个,并建立木材加工厂和水泥管道厂。1958年有职工995人,完成建安工作量332万元,竣工面积4.8万平方米,实现利润25.4万元。受到国家建设工程部表彰,被授予全国建筑业先进集体称号。1972年后,该公司先后更名为市建筑安装工程公司、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1980年房屋竣工面积6.8万平方米,年完成建安工作量825.25万元,年末有施工机械100台(件),技术装备率718元/人,动力装备率0.89马力/人。1984年4月,将所属水电安装处的设备和吊装作业部分划出,组建市机械施工公司。1985年2月,所属第二工程处划给新成立的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1988年,公司下属有:一、二、三、四工程处、水电安装处、预制构件厂、木材加工厂和劳动服务公司。有职工1522人,其中固定职工1158人,合同制工人364人。有各系列技术职称人员229人,其中高级工程师3人、工程师14人、助理工程师62人,经济师4人、助理经济师36人,会计师2人、助理会计师17人,统计师1人、助理统计师2人。有各种机械设备360台,总功率3612马力,固定资产净值655万元。完成建安工作量1657万元,竣工面积6.26万平方米,实现利润48万元。历年承建的主要工程有:新光电影院、皖江影剧院、人民剧院、纺织厂东西纺厂房、毛纺厂主厂房、染织总厂印花车间、四八一二厂大金工车间、宜城饭店、供电局微波大楼、8541工程一0一厂厂房等。
安庆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
安徽省八大集体建筑企业之一,二级建筑企业。1975年6月,成立市基本建设管理处和市第二建筑安装工程公司,两块牌子一套机构,隶属市基本建设局。并将市城建局所属房产修建一、二、三施工队和水电安装队划归公司领导,改名市第二建筑安装工程公司一、二、三施工队和水电安装队,共有职工637人,固定资产净值18.49万元。1976年10月,公司与市基本建设管理处分开,单独设立。公司机关为全民所有制性质,下属各队为单独核算的集体所有制,实行两级所有、队为基础,公司统一对外承包工程,安排到各队施工。1981年后,改名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所属各队改名为工程处和安装处,水电安装处改名为市设备安装公司划出,并相继成立古典建筑、设计装潢等公司。1988年,公司下属一、二、三工程处、古典建筑装饰工程公司、工业设备水电安装公司、建筑设计装潢公司、建筑材料供应公司和广厦建筑开发公司。有职工1257人,其中全民职工139人,集体职工724人,合同制工人394人。有各系列技术职称人员73人,其中工程师3人、助理工程师16人,会计师1人、助理会计师13人,统计师2人、助理统计师3人,主治医师3人,助理经济师8人。有各种机械设备356台,总功率2461马力。固定资产净值414万元。完成建安工作量1464万元,实现利润20.17万元。公司连续多年被评为省、市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先进单位。1984年获省政府安全生产铜牌奖。1986年省建设厅授予质量先进单位称号,获银牌奖。1987年省建设厅授予创最佳经济效益先进企业称号,并获得奖牌。历年承建的主要工程项目有:花亭新村、湖滨新村、市建委办公楼、市政府一、二号办公楼、安庆师范学院教学楼、第二毛纺厂主厂房、彩电大楼等。
安庆石化总厂建筑工程公司
1980年8月,由原池州地区建筑工程公司和石化总厂工程大队合并组成,主要承担石化总厂范围内的基本建设、技术改造项目、维修和大修工程的施工。国营二级建筑企业。公司下属一、二、三施工队、安装队、机械运输队、木材加工厂、预制构件厂、租赁站。1988年有职工657人,其中固定职工556人、合同制工人101人。有各系列技术职称人员82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23人,初级职称49人。有各种机械设备323台,人均技术装备率3053元。当年完成建安工作量1349万元,竣工面积3.36万平方米,实现利润55.4万元。历年承建的主要工程项目有:石化游泳池、总厂团委青年宫、总厂医院门诊大楼、大湖生活区综合大楼、热电厂储煤工程、5000吨贮油罐体安装等。
安庆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
1985年2月由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第二工程处和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第四工程处合并组成,国营二级建筑企业。下属单位有一、二、三、四、五、六承包队、水电安装队、金属加工队、木材加工队、三达开发公司和预制构件厂。当年有职工738人,完成建安工作量710万元,竣工面积3.96万平方米,实现利润60.28万元,获省建设厅创最佳经济效益先进企业奖杯、奖牌。1986和1987年,先后获省建设厅创最佳经济效益先进企业银牌和金牌奖。1988年,省政府授予安全生产先进企业称号。同时获省劳动竞赛委员会创最佳经济效益银牌奖。当年有职工839人,有各系列技术职称人员74人,其中工程师4人、助理工程师23人,会计师1人,经济师2人、助理经济师5人。有各种机械设备151台,总功率2228千瓦。固定资产净值320万元,年完成建安工作量1550万元,竣工面积7.47万平方米,实现利润55.25万元。历年承建的主要工程项目有:纺织厂气流纺车间、物华大厦、染织总厂粗厚织物车间、枞阳门商场、集贤路一、二、三号商业综合楼等。
安庆市机械施工公司
1984年4月由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水电安装处的吊装作业部和设备科的机修车间合并组成,国营三级机械施工企业。下设工程承包队、土方施工队、机修厂、汽车修理班,拥有各种机械设备49台,总功率1595.75马力。人均技术装备率7386元。较先进的施工机械有:DD18型锤落式柴油杆预制桩机、BZK—320型振动式成孔灌注桩机等。具有打桩、吊装、机械修理的综合生产能力。1988年有职工98人,其中固定职工97人,合同制工人1人。有各系列技术职称人员24人,其中高级工程师1人、工程师2人、助理工程师4人,经济师1人、助理经济师7人,统计师1人。当年完成施工产值82万元,实现利润3万元。历年承建的主要工程项目有:供电局微波大楼预制柱、宜城饭店贵宾楼和市图书馆灌注柱、四八一二厂大金工车间框架构件吊装、长江影剧院钢屋架、8541工程一0一厂厂房钢屋架、毛纺厂18米高厂房立柱吊装等。
(表20—2)1988年全市等级建筑企业概况

安庆市设备安装公司
1986年7月由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水电安装处改建成立。集体所有制,三级设备安装企业。下属单位有设备安装队、外线安装队。配有管道、电气、外线、铆焊及机床、起重、通风等工种。具有工业机械设备安装、油罐、气罐、发酵罐制作安装、锅炉安装、输电线路安装及照明、水卫、通风、空调、暖气安装的生产能力。1988年,有职工217人,有各系列技术职称人员25人,其中工程师4人,助理工程师1人,经济师2人,助理经济师2人,助理会计师2人。有各种机械设备42台,总功率589马力,固定资产净值73.8万元。年完成产值251万元,实现利润6.34万元。历年承建的主要工程项目有:红旗水泥厂10吨卧式球磨机、市第二机床厂15吨行车和1吨冲天大楼安装、石油站1000立方米地面拱式金属罐、市酒厂沼气节能1000立方米发酵罐和500立方米储气柜制作安装、市木材加工厂、东风袜厂、四七七厂龙江饭店等单位锅炉安装、35千伏输电线路安装及市政府、市建委、物华大厦等公用建筑的照明、水电安装等。
安庆市第四建筑工程公司
1979年1月,郊区菱湖大队组建旗杆修建队。1984年改建为市华厦建筑公司,隶属郊区政府,乡镇企业性质。1987年将华厦建筑公司改建为市第四建筑工程公司,划归建筑工程管理处,集体所有制,三级建筑企业。1988年有职工459人,其中固定职工194人,合同制工人265人。有各系列技术职称人员30人,其中工程师1人、助理工程师4人。有各种施工机械69台(架)。年完成建安工作量524万元,竣工面积1.7万平方米,实现利润28.4万元。历年承建的主要工程项目有:临江综合楼、园林饭店、邮电局住宅楼、第二加油站油亭等。
安庆市郊区建筑安装工程公司
1980年10月成立。集体性质,三级建筑企业。公司以大集体带小集体方式,对郊区各乡施工队实行统一计划、统一承揽业务、统一管理。1987年,各乡施工队与公司脱钩,有条件的乡施工队改建为乡建筑工程公司。1988年,公司下设3个工程处、1个建材经理部。有职工571人,有各系列技术职称人员33人,其中高级工程师1人、工程师2人、助理工程师4人,会计师2人、助理会计师3人,助理经济师1人。有各种机械设备166台,总功率1108.5马力。当年完成建安工作量712万元,竣工面积5.05万平方米。历年完成的主要工程项目有:二监染织车间、工人新村住宅楼、杨家拐一号综合楼、郊区政府大楼等。

上一篇:工程勘测、设计
下一篇:建筑管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