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机构
建国前,境内无专门的档案管理机构,仅少数政府机关设有收发、文书等专职人员,保存文件。个别县设有文献委员会,征集地方文献。
建国后,地区档案事业经历了4个阶段:初创阶段(1949年1月~1954年10月),地县两级初步建立档案管理机构,收集整理革命历史档案、旧政权档案和敌伪档案;建设阶段(1954年11月~1966年4月),地区和各县成立统一的业务指导机构,对地直和各县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形成全区性的档案工作网络;遭受挫折阶段(1966年5月~1976年10月),档案工作体制因“文化大革命”而被打乱,大批业务骨干被调离,档案资料损失严重;发展阶段(1976年10月~1988年9月),1979到1982年,全区有步骤地进行恢复整顿,普遍推行文书立卷归档制度。1984到1985年,以丰富馆藏为中心,大力进行档案接收,地区档案馆接收6952卷,各县档案接收60248卷。同时,加强了全区档案馆的业务建设。
建国后,地区档案工作机构变动频繁。1949年,地委、专署设置档案室。1956年成立地委办公室档案科,次年旋被精简撤销。1958年12月8日成立专区档案馆,归地委办公室和专署办公室领导,对地直单位和各县档案工作进行业务指导。1959年成立专署档案科,与档案馆合署办公。1963年,专署档案科改为专区档案管理处,与档案馆合署办公,负责对各机关档案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和业务指导。1965年恢复专署档案科。“文革”时期成立档案室,由地区革委会办事组秘书小组领导。1975年成立地区革委会办事组档案小组和地区革委会档案馆,合署办公。1976年6月15日成立地委办公室档案科和地区档案馆,合署办公。1979年12月24日撤销地委办公室档案科,成立地区档案局,与档案馆合署办公,直属地委、行署领导。1985到1986年调整档案领导体制,地区档案局(馆)既是党的工作部门,又是政府机构。
1956年以后,各县档案工作机构变迁与地区档案局(馆)大致相同。1988年,全区地、县两级档案局(馆)人员编制合计81人,实有77人。
地、县机关和企事业档案室于1955年开始建立。1988年有地、县机关档案室980个,综合档案室374个,专、兼职档案干部1259人;企事业档案室170个,综合档案室81个,专、兼职干部234人。其中,1985年全区有科技档案室216个,配备专、兼职干部210人。
二、馆藏与利用
到1987年底,全区地、县12个档案馆计藏各类档案615个全宗、206421卷。分两部分:一是建国前的历史档案,共21个全宗2494卷。其中地区馆保存1个全宗44卷,主要内容是民国36年(1947年)到1949年华东局、皖北行政公署、皖北和皖西党委、一地委、二地委关于接管江南城市,开展新区财经、土改、生产、救灾工作,发展武装,剿匪反霸,进行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等方面的指示、通知、通令、条例、办法、布告与各地执行情况的汇报、报告、总结。另有民国35年到1949年安徽大学及国立、省立、私立中学,师范和职业学校毕业同学录、教职员名册等。二是建国后档案,共594个全宗203927卷。其中地区馆保存34个全宗、19140卷(册、盒),主要是地委及行署、群团和地直机关形成的档案。内有文书档案16939卷,职工档案644卷,财会档案757卷(盒),声像档案44盒,文件汇集756册。1987年底,全区地、县档案馆共保存各类资料64910册。其中地区馆保存502种2900册,分为政治著作类、文件类、资料汇编或选编类、报刊类、史志文学类和工具书等。
1976年以前,档案事业主要为政治运动服务,利用面窄、人少。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档案工作的重点也转移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上来,档案资料利用面越来越广,在甄别冤假错案、落实党的政策、编史修志,以及解决土地、山林、水利、私房纠纷问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科技档案资料,在生产和科研中发挥了显著作用。如1979年,地区医院与皖南医学院合作,利用病人档案撰写了《黄杨一号碱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观察》一文,获省科研成果三等奖。又如1980年汛期,科技人员根据档案资料,选择了提高华阳闸安全渡汛水头差的方案,放弃了有关部门原定打内围保闸的做法,保住75亩农田,节约15万个劳动日和15万元经费。1987年底,档案馆开始开放历史档案。到1988年10月,地区和桐城、怀宁、岳西、东至、贵池、望江县档案馆共计开放建国前历史档案和1957年以前建国后档案19296卷;宿松、太湖、潜山、枞阳县档案馆虽未开放,但审卷和编制开放目录工作已基本结束。地区和各县档案馆还根据工作需要,编辑各种资料,以便利用。仅1987年,全区档案共编资料10种,计24.62万字。在编辑的各类档案资料中,有《党委、政府组织机构沿革》、《自然灾害情况汇编》及各类大事记。
表215地区及各县馆藏档案利用情况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