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徽剧形成于明末清初的安庆、石牌一带。其形成基础,主要是青阳腔、昆曲和俗曲。
青阳腔继承了南戏艺术,发展了其中通俗易懂的《滚调》。它在安庆一带盛行之时,境内的俗曲,如《桐城歌》、《弦索调》、《罗江怨》、《劈破玉》等,皆为青阳腔吸收运用。至明嘉(靖)隆(庆)间,青阳腔与安徽昆曲皖上派在安庆相遇,始则竞艺,终则同台合奏。其间,又吸收了皖上派的昆曲艺术之长,使其语言有所变化,时称“海盐官腔”(昆曲源于海盐腔);其次是唱腔也日趋柔美,时称“徽池雅调”。这种“官腔”、“雅调”在明万历年间已风行全国,并在境内逐渐形成新的声腔,人称“安庆梆子腔”和“乱弹腔”(见清康熙刘廷玑《在园杂志》、焦循《剧话》)。这两种声腔,《缀白裘》六集“凡例”中解释为:“梆子秧腔即是昆弋腔,与梆子乱弹腔,俗皆称梆子腔。是篇中凡梆子秧腔均简称梆子腔,梆子乱弹腔则简称乱弹腔。”乱弹腔又因具体产生于枞阳一带,故又称“枞阳腔”,俗称“拨子调”;而梆子腔因具体产生于石牌一带,故又名“石牌调”,俗名“吹腔”。此为早期形成的徽调。
吹腔与拨子长期同台合目演唱,相互影响,于乾隆中叶在安庆一带形成二簧调。从此,安庆班不仅在本地活动频繁,而且流传至巢湖、当涂、徽州,使二簧调发展兴盛起来,形成安徽几大艺术流派。与此同时,江苏、浙江、山东、云南、福建等省,也有安庆班演出。故《扬州画舫录》(卷五)云:“安庆有以二簧调来者”,“色艺最优”。
安庆班北上,始于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安庆人高朗亭随“三庆徽”(意即安徽的三庆班)赴北京为高宗八旬祝寿献艺时,外省人皆简称“三庆徽”为“徽班”。后来相继进京的还有“四庆徽”、“五庆徽”,影响逐渐扩大。至嘉庆八年(1803年),北京出名的有四大徽班,但以三庆徽进京最早。此时,安庆班的艺术已誉满京华。至道(光)咸(丰)年间,潜山艺人程长庚,再次将安庆班的创新艺术带至北京,并“以二簧风靡一时”,震动京都剧坛。程长庚亦因此成为四大徽班总头领、精忠庙首,被朝廷封为五品。
安庆班北上之时,地方班社也活跃在沿江一带。后因农村日益贫困,演出渐少,到抗日战争爆发时,多数徽班转移至山区,活动渐趋衰落。建国初,民间职业徽班和业余徽班,才逐渐恢复活动。如潜山县的许家班等,农闲时均有不间断的演出。
上一篇:引子
下一篇:第二节 剧目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