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清末颁布“癸卯学制”前后,区内新式学堂增多。中等以上学堂设有监督(或总教习),小学堂设有堂长,负责全校事务。以下设有教习(即教师)和分管教务、训导工作的专职人员。官立学堂的负责人由政府委任;公立和私立学堂负责人则由办学单位推举,报政府备案或委任。教习一般由监督或堂长延聘。当时区内教习程度不一,有留学外国的高等师范毕业者,亦有各县秀才和举人。
民国期间,学堂改为学校。官立学校校长仍由省、县政府任命。校长对教员(或称导师)实行聘任。大多聘期一年,再聘再任,不聘者即为辞退。被聘教员要求很严格,例如小学教员需经县教育局审查备案,中学教员经省教育厅备案。为了防止教员人选的频繁更换,以专其责,民国17年(1928年)省公布《安徽中等学校教员聘任暨待遇暂行条例》,民国23年教育部又颁布《小学教员暂行规程》,均对中小学教员的文化业务考核作出了具体规定。以安庆专区来看,当时中学校长普遍为师范大学或其他大学本科毕业生.并有3年以上教龄者,也有少数留学生,甚至有前清秀才、举人。如省立安庆女子中学校长程勉是日本东京高师毕业生,桐城中学校长方琛则是清末秀才。小学校长一般是中等师范毕业并有5年以上教龄者。中、小学教员的资历,与中、小学校长大体相当。留学生任中学教员也不少,大学毕业任小学教员的也不乏其人。但小学教员至少得是初中、初师毕业方可。
民国时期各大学、专门学校的校长,如程晓苏、王星拱、光明甫、刘贻燕、程演生等,多为留洋学生,而马其昶则是一代通儒,曾任京师大学堂教习。各校教员亦多有留学生或学识卓著者。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期,省立法政专门学校及安徽大学曾聘清了郁达夫、陈望道、周予同、朱湘等一批全国有影响的学者充任各系教员,为安徽教育增色不少。
清末区内小学堂教职工共400余人,中学堂教职工200余人。据民国22年统计,全区9县有小学486所,教职员1665人(不含省立中学附小及省会小学);区内怀宁、贵池、桐城、潜山、东流、宿松6县有中等学校21所,教职员599人。这年省立安徽大学教职员143人,其中教员90人(含教授59人,讲师15人.助教11人)。抗日战争爆发后,区内大、中、小学大多停办或疏散,师生流散各地。抗战后期。各类学校渐次恢复。据民国33年统计,全区有中、小学180多所,教职工2800余人。民国35年国立安徽大学成立,有教职员300余人。民国36年统计,区内省立师范4所,教职员122人,县立师范7所,教职员138人。至新中国建立前夕,全区中学教职工464人,小学(含幼儿园)教职工1812人(不含私立中、小学)。
建国后的1952年,区内学校一律改为公办。1953~1957年。中等学校教师,主要来源于华东各高等师范院校分配来的毕业生,小学教师多来自安庆、池州两所中师及各县初师的毕业生。1957~1958年。因“肃反”、“反右”等运动影响。区内教师大缺,各县只得将一部分初级师范学生提前毕业,以补小学教师不足,初中教师缺额则由中师毕业生去充任,因而教师素质下降。1959~1961年,小学中达不到中师毕业水平的民师被大量精减,中学代课教师也被减裁,教师素质才逐渐提高。1964~1966年,由于发展耕读小学,民办教师又开始增多,区内依靠社会知青发展中小学之风大炽,并在“文革”中达到高峰。1968年《人民日报》刊登侯、王二人建议后,各地又将在外地工作的教师送回原籍,并将城镇中学教师下放到农村。与此同时,各县又错误处理了一部分教师。1970年,各县在小学附设初中班,初中附设高中班,并急调小学教师教初中,初中教师教高中,使教师素质再次下降。十年动乱期间,中师停止招生达6年之久,故民师大增。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区内教师发展逐渐恢复正常。按省教育厅规定,到1978年底,不再招民师,并积极恢复和发展师范院校以培训师资。1980~1987年间,安徽各师范院校,共分配3426名高等师范本、专科毕业生来区内任教。同时地、县教育局又分期分批选送民师入中等师范学校进修,连同普师招生在内,每年均以1000名左右的中师毕业生补充小学教师队伍。经过拨乱反正,师资来源基本上恢复到依靠发展师范教育的轨道上来,并加强了在职培训,改变了过去依靠吸收社会知青来发展中小学教育的极不正常现象。这段时间里,安庆师范学院和池州师范专科学校作为区内仅有的两所高校,也逐步发展起来。教职员工除原有人员外,又增添了符合高等教育质量的教学人员。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