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省立安徽大学
民国10年(1921年)9月,许世英任安徽省长时,曾动议筹建安徽大学。时法专教员蔡晓舟还组织过“安徽大学期成会”。民国15年10月,新任省长高世读决定继续筹办安徽大学,聘姚永朴为校长,成立筹备办事处。后因北伐军兴,筹备中止。民国16年9月,省府当局聘余谊密、胡春霖、张秋白、汤志先、雷啸岑、刘文典、吴承宗、廖方新、常宗会、刘复、吴善等组成安徽大学筹备委员会,推刘文典为文学院筹备委员会主任、吴承宗为工学院筹备委员会主任、韩安为农学院筹备委员会主任。民国17年2月,开始招预科生,以原省立法政专门学校校舍为二院,作学生宿舍,另租用锡麟街圣公会部分房屋为一院,作教室和图书馆。当年8月,筹委会公推刘文典为校长兼预科主任,开始招收文法学院本科生96名。同年11月,安大学生与安庆女中发生矛盾,时值蒋介石来安庆,蒋立即召见刘文典并加以训责。刘出言顶撞,致遭拘押,不久即被迫离开安庆去南京。民国18年1月,省下令接收并改组安徽大学,撤销原筹备委员会,任命省教育厅长程天放兼任校长。程到任后于4月1日与民政厅长吴醒亚、省党部余凌云共同密谋,深夜调动军警包围安大,逮捕进步学生刘树德等三十多人。6月,程天放辞去安大校长的职务,由韩安代理校长。不久又任命王星拱为校长,王星拱将原文法学院分为文学院和法学院。文学院设中文、外文、哲教3系;法学院设政治、经济、法律3系。聘杨亮功为文学院长兼秘书长、陶因为法学院长兼教务长、邓季直为预科主任。同时成立理学院,设物理、数学、化学3系,聘张其浚为理学院长。民国19年6月,王星拱辞职,省任命杨亮功为校长。杨据教育部令改校名为安徽省立安徽大学。是年停招预科生。民国20年7月,杨亮功辞职,由何鲁代理校长。民国21年4月,何鲁辞职,由程演生继任校长。是年因圣公会房屋(即一院院址)不再续租,加上水灾,学校经费发生极大困难。程校长多方奔走,并聘请吴忠信、柏文蔚、方振武、李国杰、周学熙、方时简、张贻惠、洪镕、杨武立、高一涵、王星拱、程振基、孙洪芬等成立校董会,推吴忠信为董事长,以帮助筹措建校经费。校董会议定就二院西北另购基地数十亩,用以新建校舍。6月,举行第一届毕业典礼,各学院有毕业生96名;民国22年6月,举行第二届毕业典礼,有毕业生119名。民国23年1月,程演生校长辞职,由傅铜继任,胡子穆任事务长。当年法学院奉部命裁撤,原政治、经济两系并入文学院为政经系,所有法律系学生往北平各大学寄读。民国24年6月,举行第四届毕业典礼,有毕业生100名。7月傅铜校长辞职,由李顺卿代替。李任校长后,遵部令结束政经学系,开办农学院,设农艺系,送政经系学生借读北平大学法政学院。当年新校舍建成,举校迁入(即今安师院地)。民国25年6月,第五届学生毕业,计有各学院毕业生96名。民国26年抗战爆发,次年李顺卿及大部分教职员自动离校,校务暂由农学院长汪洪法代理。省府鉴于校务混乱,乃命汪代理校长,整顿校务,准备撤退。汪先率留校师生撤到六安,拟在霍邱农场恢复农学院。不久六、霍告急,计划落空,再迁立煌,同时派人赴汉口筹设结束保管办事处。后汉口告急,学校西撤至沙市,原拟在沙市复校,因日军逼近,不得已再迁重庆。在重庆,由汪洪法代校长与省府驻渝办事处及在渝的省教育厅长方治办理了交结手续。至此,经十多年建设、已具相当规模的省立安徽大学,终于停办。
二、国立安徽大学
抗战胜利后,全省有关学者教授吁请教育部恢复安徽大学,并要求改为国立。民国35年(1946年)1月,教育部聘朱光潜、陶因、程演生、杨亮功等11人于4月20日在南京成立安大筹备委员会。先是教育部任朱光潜为主委,朱坚辞,随后改由陶因任主委。5月,筹委会迁安庆,6月开始接收原省立安大校址,着手修缮,添置教具。9月,开始招收新生,新生中包括原安徽学院(在立煌县)学生,南京汪伪中央大学部分学生,以及国防部通过教育部安排的复员青年军人,总计1079人,教职工300余人。11月11日,国立安徽大学正式开学,陶因任校长,安大设文、法、理、农4院,有中文、外语、历史、哲教、政治、经济、法律、物理、化学、数学等10个系及先修班。民国37年陶因辞职,杨亮功继任校长。民国38年春,解放军兵临安庆,教育部强令安大迁校江西,但广大师生在总务长张效良、农学院长齐坚如、文学院长叶孟安以及胡子穆、汪贻荪等进步教授支持下,拒绝搬迁。民国38年3月,校长杨亮功只身逃亡,学校遂成立以张效良为首的校务维持委员会,组织师生护校迎解放。4月23日,安庆解放,在军管会的领导下,正式成立安大校务委员会,由张效良任主委。6月,南京军管会派首席军代表靳树鸿、副代表黎洪模及郑玉琳、朱铨4人接管安大。10月,奉华东文教部令,将学校迁往芜湖与原安徽学院合并,成立新安徽大学。
三、江南文化学院
民国36年(1947年)7月,老同盟会员李辛白、高节文在贵池县小东门潇湘亭遗址,创建私立昭明国学专科学校,聘程演生兼校长。学校招收高中毕业生和同等学历者,学制三年,课程以经、史、子、集为主、并涉猎诗、词、歌、赋,由学校选修,以自学为主。民国37年国专迁至县城西门外文选楼。建国后改名为江南文化学院。1950年停办。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