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规划与计划
1985年6月,科委成立科技规划办公室,着手制定《安庆地区1986~2000年科技发展规划》。其指导思想是:从地区实际出发,开创科技工作新局面,促进科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实现本世纪末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半的战略目标而奋斗;利用人力、物力、财力和自然资源,将本区建成全省比较先进的地区,部分技术领域和技术开发应用达到当时省内、国内先进水平。具体措施有:“七五”期间,大力支持农副产品加工工业、饲料工业、建材工业、化学工业;有计划地帮助乡镇企业建立正常工艺流程,引进新技术,发展新产品;加快现有企业的改造速度,把现有企业转到依靠技术进步的轨道上来。此外,《发展规划》还制定了科技发展战略、措施、任务、预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以及18个科技行业的科技规划。1986年9月,科委组织制定《安庆地区“七五”科技规划》,其中包括发展战略、政策、措施和成果的推广应用。《规划》提出了经济发展的合理速度,确定技术进步增长率年平均为6~7%;科技开发重点是农副产品加工、食品饲料加工、建材、化工和大别山区开发。《规划》还列出68项新产品开发项目、93项新技术推广应用项目、31项科学研究和攻关项目。嗣后,科委每年都要制定各项工作的年度计划,其中包括各类开发项目的课题研究计划,部分是跨年度安排。计划均下达到各县及有关单位。
二、大别山扶贫计划
1986年,国家及省科委确定岳西、潜山、太湖为大别山贫困地区科技扶贫县。当年4月,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及农业部、科协等部门负责人及专家来安庆调查大别山科技扶贫问题。地区科委于当年上报了扶贫计划和项目,经批准共下达项目30个(太湖7个、潜山13个、岳西10个),同时,从地区到县、区、乡,都建立了科技扶贫组织和办公室。
1987年6月,国家科委副主任、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郭树言来安庆检查潜、岳、太3县扶贫工作,并出席在太湖召开的省大别山扶贫座谈会。年底,省委组织部和省科委,为潜、岳、太3县派了科技副县长。
1988年4月,国家科委在安庆马山宾馆召开大别山区重点贫困县技术依托单位座谈会,鄂、豫、皖3省部分大专院校、18个大别山区县和科研单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研究了依靠科技进步、加速脱贫步伐、使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以及发挥资源优势、形成规模经营效益、以振兴山区经济等问题。当时,省农科院决定派出16名科技人员组成扶贫工作队,对岳西县的粮食、茶叶、蚕桑、香菇及养猪等5个项目进行蹲点指导。
潜、岳、太3县及有关乡还制定了科技扶贫规划,并做到乡造册、户立卡,责任到人、任务到户。所有项目都要求有技术依托单位,签订技术合同,制定技术目标实施细则及培训计划,以通过“输血”提高“造血”功能。在实施中,省农科院对岳西杂交稻推广、蚕桑及食用菌开发、露地袋栽香菇、县菌厂设计、香茹的加工和销售等项目进行扶持;潜山县杜埠乡工艺竹筷生产在有关部门扶持下实行加工、包装、销售一条龙,促进了全乡毛竹系列开发。
按要求,计划指标项目落实后,3县共应脱贫6000户;人均年收入由120-130元提高到200元以上;户均收入达到900元。扶贫项目内容大多为种植业(茶叶、蚕桑、板栗、食用菌、柑橘等)和养殖业(养牛、羊、猪、家禽等),另有少数农副产品加工业(利用竹、草、木系列加工开发)。各县除负责具体分工实施外,地区和县还组成验收组对项目进行检查验收,并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打分。1989年,将由国家科委驻皖开发团、省科委及市县科委组织总的检查验收。
至1988年底,全区所下达的项目全部落实,效果显著的有22项。潜、岳、太3县实际投放资金为177.2万元(由各级筹集),共创产值754.7万元,利税343万元,脱贫6412户,人均收入由1986年的131元提高到277元,户均收入1304元,比1986年增收589元,超过原计划目标。其中,养猪大户陈美林熟练掌握猪的人工采精、授精技术,推动了全村养猪业的发展。潜山县五庙乡茶叶种植户王应球,在省茶科所科技人员指导下,掌握了一套低产茶园改造技术。五庙乡茶叶列为科技扶贫项目后,两年多时间里,王应球带动全乡改造低产茶园1800多亩,新建茶园450亩,亩产由1986年的11.7公斤上升到1988年的24公斤,总产亦由1986年的1.8万公斤上升到3.9万公斤。全乡一半以上的茶农靠茶叶脱贫。岳西县城关,以科技扶持12户大棚菜技术开发,仅一季春菜户均就收入800元,有7户超过干元。岳西县南庄乡生猪饲养量,由1986年的5700头上升到1987年的6760头。该乡饲料厂组织养猪协会,实行从良种猪种引进、普及科学饲养方法、提供饲料配方和组织饲料供应,直到疏通销售渠道的一条龙服务,使经济效益大增。
3县在智力开发方面,先后举办各种培训班208期,培训1.2万人次。这不仅使扶贫户学会1到2门实用技术,而且就地扩散到万元户,增值数百万元,获利百万元以上。
3县从30个项目中,又筛选出形成商品优势的产业进行扩展。如岳西县食用菌的开发,投资30万元,创产值65万元,利税26万元,预计1989年仅香菇一项可直接扶持1000户脱贫。太湖县柑橘投资3.6万元,两年创产值8.7万元,利税6万元,预计1989年可产柑橘15万公斤,人均可增收150元左右。太湖县科学养猪投资28.2万元,创产值219.2万元,利税54.8万元,其中花凉亭猪业扶贫服务公司配套服务的农户,1988年可提供商品猪2万头,可获利百万元。潜山县五庙乡茶叶技术开发,投资6万元,创产值13.8万元,利税6.4万元;杜埠乡工艺竹筷厂投资5万元,创产值67.4万元,利税7万元。该厂由普通竹筷发展到无毒漆筷及贴花、烙花等工艺竹筷,进而又开发出双生筷、牙签、雪糕棒等96个系列产品,带动了6个分厂和320户粗加工厂。现杜埠乡3060户中约有1150户、2150人从事各类竹器加工,户均增收52,2元,并由此推动了当地毛竹生产的发展。1987至1988年,全乡垦复竹园2717亩,新建竹园1300亩,现有竹园8000多亩,年伐毛竹250多万公斤。以上5项扶贫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近一半的产值,扶持了33.6%的贫困户。
1988年7月,北京农业工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博士生李振海、朱松明、傅泽田,自愿到太湖县花凉亭水库,建起拥有两亩网箱面积的养鱼示范基地,向当地农民传授先进的网箱养鱼技术,受到库区群众热忱欢迎。
三、星火计划
1985年,国家科委提出“星火计划”的项目安排及相关政策,要求通过普遍适用的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在短期内取得好的经济效益,简称“短、平、快”,以加强对贫困落后地区进行科技扶贫。地区科委相应地制定了《安庆地区实施“星火计划”暂行规定》。1986年,地区“星火计划”主要项目有:“大别山区综合技术开发示范”、“湖泊、水库拦网养鱼和网箱养鱼技术”、“小水泥生产技术开发”、“全酶法酱油”、“茯苓保健食品”、“啤酒废液制银耳露”等20个项目,总投资共535万元,其中科技贷款156.2万元。以上各项目由科委系统组织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资源和投资效益调查,并逐项召开专家论证会,再行审批。各级领导在项目审批之后专门召开会议研究落实,并抽调人员成立项目工程筹建领导小组。至1988年,全区共承担国家、省地级“星火计划”项目82个,总投资2187.7万元,可新增产值3640万元,新增利税726万元。地区内外有1200余名科技人员参加了项目实施,地区还培训了10万人次以上的各类人员。完成的项目经过评审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的有“怀宁小水泥生产技术开发”,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的有“望江风酿酱油”,获国家优质饮料“熊猫奖”的有“岳西茯苓八宝晶”,获省优质产品奖的有“桐城玻璃纤维涂塑窗纱”。1988年,地区在全国星火成果展交会上有3个项目获金、银奖。
图25科技贫项目计划及招待情况(1988年底)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