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明清时,区内畜、禽皆赖菜、草等青饲料和自制糠、麸等喂养。建国后,区内粮食部门积极组织饲料资源进行供应。1984年3月,供应饲料的的专业机构--地区饲料公司成立。随后,各县饲料公司也相继出现,并由国家投资建设成饲料加工厂11个。加工厂均以科学配方生产出畜禽所需的各种配(混)合饲料。
一、谷实饲料
1953年,因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农民所生产粮食,除交征购粮外,则实行“三留”政策,即留足口粮、种子粮和饲料粮。专区规定:杂粮区人均留饲料粮15公斤;稻产区人均留10公斤。1954年实行粮食“四定”(定产量、定留用量、定购、定销)时,又确定饲料粮留量的标准,即每头母猪150公斤,种猪60公斤,一般猪40公斤,牛25公斤,马、骡40公斤。1957年改为:已留饲料地的社员不留饲料粮,未留饲料地的每头牲畜留粮100公斤,交售生猪一头供粮20公斤。1976年按国家规定,鱼苗饲料供应黄豆或黄豆饼,其标准未定。
1985年实行粮食合同定购政策后,留饲料粮的办法随之消失。
二、糠麸饲料
建国后,区内米糠资源充裕,每年约产765800公斤。除机制统糠外尚有229715公斤供作饲料。小麦制粉因大都委托外地加工,故麦麸较少。1955年开始用30%糠和70%稻壳机制成统糠供应;60年代,宿松等县米厂又用砻糠供作饲料,但因灰土杂质含量大,不久都被淘汰。70年代,安庆专区米厂及部分县米厂用“二糠”供作饲料,后因米厂工艺流程改革,随即被取消。
1970年按省规定,供应“统糠”时,每50公斤收粮票2.5公斤;1976年,按国家规定,供应米糠麦麸每50公斤,可收粮票16.5~17公斤,供应统糠每50公斤收粮票5公斤。
1984年,全区粮油加工企业附有“统糠”车间生产的有45个,1987年全区生产统糠达5161.7万公斤。
三、配(混)合饲料
配(混)合饲料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新生产的。配方科学,营养全面,可促进畜禽生长,缩短饲养周期。
区内1982年5月投资17.5万元,分别在枞阳长河、贵池池口、怀宁、太湖、宿松城关5个米厂和望江华阳、东至大渡口油厂,建起配合饲料车间试产。9月,贵池县粮食局吸取浙江金华经验,在马衙公社汤旺水家用配合饲料试喂生猪两头,日长0.437公斤,比用单一饲料提前成肥,缩短周期近50%。
1983年投资83万元将宿松、桐城和东至大渡口米厂饲料车间扩建成饲料厂。1984年又投资157万元在太湖、潜山、岳西建成饲料厂。当年全区生产配合饲料达671.5万公斤,产值为225万元。
1985年投资232万元,在怀宁、枞阳、望江、贵池、东至等县城关建成饲料厂,生产配合饲料3779.7万公斤,产值1361万元。当年全区共有配合饲料销售点和粮站经销点164个,代销点235个,饲料专业户代销点1个。1986年7月,枞阳县又在牛集建立饲料分厂。1987年,望江饲料厂采用蒸气热压法制成颗粒饲料供应市场,为全省首创。
1988年全区共有新型饲料厂13个(枞阳、望江、东至每县2个,其余每县1个),固定资产总额为927万元。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