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桐城县
唐至德二年(757年),改同安县为桐城县,县治由桐溪河东迁至河西。宋末避兵乱迁至东流境内,后再度迁回。民国28年(1939年)城区划分为3镇:阜城镇(城南)、中心镇(城中)、孟侠镇(城东)。民国29年合并为孟侠镇,1953年改为城关区,1959年设城关镇至今。
据历代县志记载,桐城原筑有土城,城门有四:东为宾阳门、南为阳和门、西曰贞兑门、北称龙眠门。明万历四年(1576年)筑砖城,墙高3丈6尺,周6华里,堞1673个。设城门六:东祚门、向阳门、南薰门、西成门、宜民门、北拱门。城东南、西北角有炮台两座。崇祯八年(1638年)重修城墙,增设炮台1座,增堞1800有余。清代以至民初,城墙均有修筑。民国28年(1939年),以城墙无益于抗日,奉省令撤除。城基今为环城马路。
除城墙外,城区内古代建筑尚有:建于宋代的紫来桥;建于元代的文庙;开凿于明代的桐渠。
据道光七年《桐城县志》载,全镇有大小拐、弄、里、巷43条,街小路窄,交通不便,直到建国前夕,桐城县仍是一座破败的消费型小镇,市政设施很差。建国后城区得到改造,先后建起和平、公园、龙眠中路3条主干道,红线宽20米和16米,计长1700米,均为水泥路面。改造拐、弄、里、巷28条,长2908米。新建龙眠桥1座,长112米,宽16.5米,钢筋混凝土结构,连通城东与城西。50年代末,配合街道建设在主要路段设有路灯40余盏,到1979年,全部安装了水汞灯,计250盏,里、弄也全部安装了普通白炽灯。1982年后,城区又在多处安装了霓虹灯和高压钠灯。
80年代,城区建设的方针是依托老城向东、西南两个方向发展。到1984年止,城区面积达3.2平方公里,建成区1.78平方公里。常驻人口22131人,非农人口18421人,各类房屋建筑面积17.78万平方米。按规划,到2000年该县城城建应达到:布局合理,功能明确;道路畅通,设施完善;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市容整洁,环境优美,成为一座有文化古城风貌的社会主义新型城镇。
建国前城区居民饮用水以井水为主。道光《桐城县志》载:“巨室一家有(井)三、四,次者家各一井,街堂巷侧穿井亦多,以供屋内无井者用”。1980年10月筹建日产两千吨自来水厂1座,厂址设在城北钓鱼台,引龙眠河上镜主庙水库的水,1984年5月动工,1985年底试行供水。
建国前,县城主要街道下设有排水沟,长度为2774米,但未设小型水柜,拐、弄、里、巷无排水设施。80年代,先后改造排水道15条,长4084米,其中砖砌排水道2784米,混凝土结构排水道1300米,服务面积6.8万平方米。
民国初年,在城西设苗圃1处,面积11亩7分,育苗100490株。民国14年3月12日,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定这天为植树节,并将苗圃更名为“中山林”。民国25年增辟10亩经济林,共育苗2万株。城区到1958年始栽行道树,80年代后,机关和居民开始利用空地和庭院,养花种草,蔚成风气。
对于直管公房,1959年前实行低租金制,收入低微。1960年县房管会成立后,将公房划分三大类,即住宅、生产性、营业性,并按各类房屋分别规定租金标准。住宅一等0.10元/平方米,二等0.08元/平方米,三等0.06元/平方米;生产房:一等0.23元/平方米,二等0.19元/平方米,三等0.14元/平方米;营业房:一等0.40元/平方米,二等0.35元/平方米,三等0.30元/平方米。1964年县政府将租金标准分别下调了5%、30%、20%。1980~1985年,该县维修危旧公房2977间,翻建91户,清退私房717户,面积为38998平方米。1985年,县房管委员会直管公房116128平方米。[page]
二、贵池县
地处长江南岸,西汉元始二年(2年)始设石城县,隋开皇十九年(599年)改名秋浦县,五代时更名贵池县。它一直是州、府治所,建国前曾为安徽省第八专员公署驻地。建国后两度(1949~1951年,1965~1980年)为池州专署和池州地区行署所在地。
贵池自唐代起曾筑有城池、城楼,建国后因考虑城墙对居民生活不便,于1957年撤除。城郊尚存明代的百牙塔、兴济桥,城内有宋代的“包公井”等古建筑。
清光绪年间,贵池城内路网基本形成,有大小街道12条,后仅存6条。1958年、1959年先后修筑秋浦路、长江路,分别长1036米、1200米,形成十字型道路骨架。至1985年,全城共建主、次路计长26公里,同时在大(渡口)—芜(湖)公路上建起杏花村大桥,长167米,宽10米,钢筋混凝土结构。自秋浦、长江路建成后,城区绿化也相应得到发展。1985年绿化主干道6.5公里,植树1000余株,有街头花坛37个,花圃30个,占地2880平方米。1984年建成烟柳园公园,占地2.5公顷,为休息、娱乐场所。
1957年贵池始建自来水厂,经1962、1977年两次续建、扩建,至1985年,达到了日产净水10000吨左右的能力。1956年以来,综合整治东南湖,筑防洪堤3段,共15公里。1985年又建起长江防洪堤400米和电力排涝站两处。
建国后,房管部门在公房、私房管理上有过曲折过程,造成一定的混乱。1979年后,改以经济手段管理房产,成效显著。1984年县内成立住宅统建办公室,率先在区内开发商品房,1988年预售住宅5万平方米。
80年代池州镇规划是点、线结合,即新开道路与生活区配套建设,现已建成生活区1个,占地8公顷。1985年,建城区达5平方公里,相当于建国初的5倍,建成各种房屋508762平方米,其中商品房11000平方米(竣工)。1985年,城区有非农业人口3.5万人,有工厂53家,商业网点859个,大、中专学校8所,医院3所,池州镇已成为皖南西北部经济、文化和旅游中心。
三、宿松县
西汉高后四年(前184年)在此设松兹侯国,后改设松兹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为宿松县。县治原在凉亭河,开皇十八年迁入今址。
宿松初建治时无城垣。明万历年间造城池,设六门四街,即寅宾门(东)、鳌奠门(西)、薰奠门(南)、拱辰门(北)、集贤门(小东门)、永济门(小西门),街分东西南北四条。清康熙初年设城垛,十二年造东门城楼,继造北门、小东门城楼。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大修城垣,城周径达1034丈4尺5寸,城基广2丈5尺,箭垛2619个,城高2丈3尺。民国27年(1938年)日本飞机炸城,次年国民政府县长谢殿栋以留城无益为名,下令拆除。
民国时期城区街道为四街三十二条巷,街宽不足2米,青石板路面,小巷多为卵石铺垫。1953年,将老街拓宽取直,次年改路面为碎石渣铺垫,至1978年共改造老街1500米。1980至1984年,修筑人民路,长2700米、宽35米,分机动车道、人行道和绿化带。随着人民路的建成,一个工商贸易区、行政文教区、文体卫生区也建立起来。开发带内街道宽阔、楼房林立,其中皖西南商品贸易市场,古雅别致,功能齐全,占地31250平方米,是省内最大的市场贸易中心之一。
1985年,城区道路已达7.85公里,其中沥青路5.04公里。城区有自来水厂1座,地下排水渠1810米,新建下水道4780米,有烈士陵园和太白书台等成片绿化区。
1985年,县直管公房23945平方米,按六类标准收取租金:一类0.09元/平方米,二类0.08元/平方米,三类0.07元/平方米,四类0.05元/平方米,五类0.04元/平方米,六类0.03元/平方米。1980至1985年共收取租金61.3088万元。1985年成立“处理旧房小组”,年底出售旧公房29户,2804平方米,收款5.897万元。
经过30多年的建设,城区已达8.5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1.37平方公里。常驻人口27089人,非农业人口11689人。1982年编制总体规划,近期为依托老城向北、西发展,远期要配合合九铁路、城南防洪设施和高(河)界(墩)公路改线,适当再向东、南扩展。
四、太湖县
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488年)建治,初址在龙山太湖水滨,元嘉三十年迁入今老城址。后来太湖县治三度变迁,四易其名,直到民国37年(1948年)回到原址后未变动。1958年,老城上游建花凉亭水库,威胁老城安全,1978年获准于高家坦另建新城。
明洪武九年(1376年)太湖县筑土城,崇祯九年(1636年)始建砖城,有六门及敌楼、炮台,城周长6华里。民国期间,城池历受兵灾、水灾,又多次重修。1949年太湖县解放,城墙拆除。
太湖县城现有新、老两地。老城总面积为2.5平方公里,建成区1.4平方公里。建国前,老城街道有七街九巷十四弄,凹凸不平,不便于排水。建国后经不断建设,至1985年已修建和扩建街道5760米,新建东、西门大桥2座,兴修排水管道11550米。1955年和1967年,先后兴建起南门、北门排水闸和排洪渠,基本解决了老城区的内涝。1956年开始,街道安装60~100瓦白炽灯40盏,1977年国庆节,路灯全部改用悬臂荧光灯。
建国前县城南、北、西三面白沙一片,城内仅有零星树木。建国后,县政府发动机关、居民对沙滩进行全面绿化。1964年又在主要街道种植大叶白杨和法梧。80年代,庭院绿化和立体绿化兴起,至1985年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0%。
1985年,县直管公房47886平方米。9月重新制定和调整公房租金标准,按房屋结构质量、用途分等级制定。非住宅租金分四类十二级,最高0.50元/平方米,最低0.13元/平方米。住宅分五个等级,最高0.12元/平方米,最低0.04元/平方米。1952至1958年,共收租金229.2万元。1958至1974年,3次对私房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共私改510户38051平方米。80年代,开始落实私房政策,但进度缓慢。1984年,县商品房开发公司成立。至1985年底,已开发7378平方米,竣工5200平方米,当年交售完毕。
1978年新城在高家坦建设,规划总面积为5.4平方公里。现已迁建20个行政单位,建房屋6000平方米,修路6000米。规划到2000年,此地要建设成一个布局合理、功能分明、市政设施配套、环境优美、市容整洁的新城,并逐步把老城群众和企事业单位搬迁过来。远期城区人口8万人,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五、枞阳县
枞阳设县始于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两晋南北朝时,县治时设时废,经隋唐几度变迁,后成为桐城县大镇。宋末为避元兵,桐城县一度迁入。民国期间为桐城县第四区驻地。民国38年(1949年)3月枞阳镇解放,属桐庐县。1955年恢复枞阳县名,枞阳镇改称城关镇。
县城由上、下枞阳两部分组成,总人口28443人。城区围绕莲花湖布局,1985年已建成1.843平方公里。按规划,上枞阳分期改造并向东北方向发展;下枞阳就地调整,并向幕旗山西北方向转移,在莲花湖北岸形成新城区,使上下枞阳连成一片。
建国前镇内大小街道3条,全长1500米,主街宽仅3~4米,狭窄弯曲。建国前有过一些整修,但路面仍以石板、沙土为主。1955年恢复县治时,对二大街西段进行拆建,拓宽到15米,1958年又拓宽正大街为25米。1973年后,两街西段均铺上了柏油路面,对一些小街、小巷,也铺上了水泥或碎石路面。1980年填宽湖滨路7米,1985年又整修拓宽了二大街东段,使路的两旁成为小商品市场。
1983年县自来水厂开始供水,城区形成了水管网。1984年开始建设防洪墙,长达1754米,按20年一遇洪水设防。建国后白鹤峰、四望亭、达观山、龟山、莲花湖南岸大堤和主要街道都有成片绿化区、带。80年代起,庭院绿化得到推广普及,城区绿化面积为30%。
1985年统计,老城区建筑面积为17.3万平方米,主要街道已是楼房林立、商场骤增,面貌一新。新城区在不断延伸,兴建的光明街、湖滨路、枞阳南路、枞川堤和下枞阳大街,全长已有4500米。湖滨路为闹市中心,建筑总面积达321340平方米,楼房占50%。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