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历代王朝都倡导造林绿化,但因经营的目的是为统治阶级谋利,农民得不到实惠,以致收效甚微。建国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林业建设,安庆地区根据党中央一系列方针政策,30多年来充分发动群众开展了大规模的育林护林活动,有效地加快了荒山绿化的步伐,其过程可分四个阶段:
一、奠基时期(1949~1957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整个国民经济处于恢复阶段,国家拨给林业建设经费不多,因此无力普遍造林。根据1950年政务院发布的《关于全国林业工作的指示》,区内着力于保护原有山林,制止乱砍滥伐,只在大别山区有计划地营造一些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和国营林场的造林,造林面积不大。1950到1952年,全区完成造林3.92万亩。“一五”期间(1953~1957年),造林事业有了发展,当时既抓了国营造林,又积极引导农民群众开展互助合作造林。1953年,全区造林4.39万亩,1956年达15.11万亩,1957年增长到16.23万亩。整个“一五”期间,全区成片造林43.37万亩,平均每年造林8.67万亩,平均成活率达80%以上。1957年,全区广大青少年响应1956年共青团中央、林业部在延安召开的陕、甘、晋、蒙、豫5省(区)青年造林大会的倡议,开展了植树大竞赛,掀起了青少年绿化祖国的热潮。地直团委组织近千名团员在怀宁县总铺公社龙珠山营造青年林5000多株,拉开了全区青少年造林的序幕。
二、发展时期(1958~1965年)
1958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在全国开展大规模造林的指示》后,全区迅速掀起了一个声势浩大的植树造林运动,当年上报造林面积达140多万亩。岳西县曾向省、地报捷,全县已经绿化,成了全国第二个绿化县。其它各县,也争相仿效,上报数字的水分越来越大。后经省林业厅调查队抽样核实,全区实际造林的保存面积为39.97万亩,只占当年上报面积的28.6%。这一时期,农村正刮“一平二调”的“共产风”,许多社队集体和社员个人的树林都被无偿砍伐,造成树权、林权不清,林木、林地所有权混乱,严重地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造林面积大幅度下降,1961年全区仅造林1.61万亩。
为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给林业建设带来的影响,1961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确定林权、保护森林和发展林业的若干政策规定(试行草案)》,1963年国务院又颁布了《森林保护条例(草案)》,调整了农村的林业政策,确定和保障了山林权,使造林面积逐步上升。1963年全区造林7.17万亩,1964年递增到13.39万亩,1965年达到27.98万亩。在此期间,还涌现出一批如望江县华阳公社新农村大队的“四旁”绿化,宿松县佐坝区荒山造林和东洪公社的油桐造林,太湖县牌楼公社石山造林,以及枞阳县钱铺公社办林场造林等先进典型。1958到1965年,全区共完成人工造林131.01万亩,为区内林业建设打下了较厚实的基础。
8年间,国营林场发展较快,当时除加强了驼岭、金寺山林场的经营管理外,还利用国有和合作社无力经营的边远荒山,创办了东至县香口林场、梅城林场、普庆林场,贵池县梅街林场,潜山县天柱山林场,岳西县河图林场、美丽林场、傅家林场,枞阳县将军庙林场和宿松县宿松林场。此时社队林场也随之兴起,区内以枞阳县发展最快。该县1958年兴办各种类型的林场146个,经营面积1万多亩。宿松县在社队林场的带动下,1962~1965年间,完成荒山人工造林32万多亩,造林保存率达80%以上。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也有部分地方社队林场发展过猛过快,以致于建场不久就无力经营,挫伤了群众造林的积极性。这一阶段,不论是国营林场还是社队林场,都扩大了经济林的培育。1963到1965年,全区新造油桐、板栗等经济林12.51万亩,其中油桐5.75万亩,占新造经济林面积46%。宿松、望江两县还建起一定规模的油桐林基地,缓解了当地桐油供应紧张状况,支持了国家的建设。
三、曲折发展时期(1966~1976年)
1966到1976年,全区经历“十年动乱”。由于正确的林业方针、政策被废弃,生产指挥系统被打乱,群众性的植树造林活动遭受严重挫折,林业生产时退时进,发展缓慢。1972至1973年,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国务院采取各种措施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把农业放到国民经济的首位,林业建设才出现了转机。“文化大革命”十年,区内成片造林共400.75万亩,实际保存面积120.23万亩,保存率为30%。宿松县发展较快,1969到1973年成片造林36.17万亩,使大面积荒山披上绿装,成为全国九县(市)绿化先进单位之一。
这一时期,全区林业建设多转向以杉木林为主的用材林的营造上。1973年各地根据林业部提出的“林业基地化、林场化、丰产化”的方针,充分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大搞以杉木为主的用材林基地建设。1973到1976年,全区共营造杉木林基地48.31万亩,占这一阶段用材林新造面积40.89%。其中岳西县完成17.20万亩,占全区基地造林面积35.6%。在此期间,各地还组织大批县、乡、村干部参观了湖北黄梅县李世英大队杉木下山的经验。回来后,迅即掀起了“杉木下山”的热潮,先后建立了怀宁县长岭岗、太湖县池(小池)园(花园)、潜山县十里长岗等千亩以上杉木林基地。与此同时,各县还学习了湖南省株州市“造上一片林,留下一批人,办好一个场”的经验,大办社队林场。到1976年,全区社队林场发展到2730个,专业人员38700人,经营面积约221.78万亩,形成一支庞大的林业专业队伍。这些社队林场新造起以杉木为主的用材林、经济林达百万亩,成为区内第二代用材林基地。东至县官港、昭谭、葛公、尧渡4个区120个社队林场,营造杉木基地林达23.10万亩,占该县杉木林面积53%。还有万亩杉木基地林乡也不断涌现,如东至县泥溪乡、利安乡、官港乡,贵池县墩上乡、棠溪乡,岳西县的黄羊乡、道义乡,潜山的逆水乡等,都在杉木林基地建设中发挥了骨干作用。
四、振兴时期(1977~1988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造林绿化被列为基本国策,林业生产开始进入振兴阶段。近10年间,首先加强了林业的法制建设。1979年2月23日第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规定每年3月12日为全国植树节;在邓小平同志倡议下,1981年12月13日全国人大又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嗣后,区内以义务植树为动力,绿化荒山为目标,建立基地为手段,开展了群众性的植树造林活动,每年参加此项活动的达150万人。其次是稳定了山林权,由过去保国家、扶集体、限个人的政策转变为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从1981年起,连续3年在全区开展了“三定”工作。通过“三定”,对1269.98万亩山场林木,进行定权发证,给471129个农户划定自留山251.40万亩,确定责任山1013.68万多亩,达到了山定权、人定心、树定根的目的。在“三定”的基础上,国家又进一步放宽了政策,提出承包荒山,实现林业生产责任制,于是涌现出一大批承包荒山造林的“万株户”、专业户和重点户。1982年东至县官港乡李志国带头在自留山和承包山场上植树1.6万多株,成为全区第一个造林“万株户”。为表彰先进,推动造林绿化的迅速发展,当年9月安庆行署召开了奖励大会,授予李志国等17人为林业劳动模范。到1985年,全区荒山造林育林的专业户、重点户和联合体达到4039个,承包山场126万多亩,推动了全区的林业生产。1977到1980年,区内成片造林117.53万亩;1981到1985年造林153.48万亩,比前5年增长30.6%;1986到1988年达86.07万亩。经省检查验收,造林保存率为80%以上,基本上达到了造一片成一片的要求。
这一时期,区内的重点放在发展用材林和经济林方面,逐步把普遍发动群众造林转向重点营造林业基地上。通过十年的艰苦奋斗,全区已建起五大林业基地:
1、用材林基地1976年省确定东至、贵池、岳西等县为用材林基地建设重点县,规划集中连片营造以杉木为主的用材林基地50万亩,由县林业局与承担基地建设的公社签定造林承包合同。合同规定当年造林每片面积百亩以上,成活率85%以上,经秋季检查验收合格的,每亩付给补助费6元。1977到1984年,全区共营造用材林基地面积65.10万亩,占这一时期造林面积357.08万亩的18.2%,其中岳西县29.12万亩,东至县26.60万亩,贵池县9.38万亩。同时还涌现出万亩以上基地林乡15个,5000亩以上的乡93个,千亩以上的乡128个。国家给予的补助经费达815.69万元,县补助费128.86万元,补助粮1479.80万公斤。
2、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1985年省确定东至、贵池、岳西、潜山、太湖等县为以杉木为主的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县,后又将怀宁、桐城、枞阳、宿松、望江县的池杉造林列入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的建设计划。省里要求从1985到1990年营造速丰林基地33万亩,成片集中,每个小班面积为30亩以上,造林成活率90%以上。年生长指标是:第一年皖南山区45厘米,新梢20厘米;大别山区40厘米,新梢15厘米。每亩补助费40元,其中省补助25元,县15元。
全区按照相对集中规模经营的要求,规划成68个乡,4100个小班,设计面积为40多万亩。经过1985到1988年4年的实施,共完成施工面积35.96万亩。其中东至县7.98万亩,贵池县5.53万亩,岳西县9.61万亩,太湖县4.77万亩、潜山县5.11万亩,怀宁等县完成池杉丰产林2.96万亩,总投资718.80万元。由于实行项目管理,科学造林,集约经营,故造林合格面积达到28.75万亩,质量合格率为80%。东至县为94%,居全省之首。
3、油桐林基地油桐是区内传统产品。1965年全区油桐面积发展到15.80万亩,桐籽产量达150多万公斤,其中国家收购102.86万公斤。1958年后油桐面积减少,桐籽产量下降。1961到1968年,年产桐籽仅15万公斤左右。为加快发展油桐生产,缓和供求不足的矛盾,从1976年起,省确定怀宁、桐城、枞阳、望江、宿松和东至、贵池为油桐基地县。经过5年的实施,到1980年完成油桐基地林10.47万亩。由于油桐林面积的发展,桐籽产量迅速增加,1985年全区桐籽产量由1976年40.70万公斤增加到54万公斤,增长32.7%。望江县年产桐油10万多公斤,由缺油到自给有余。
4、油茶林基地区内油茶有500多年的栽培历史,集中于太湖县的牛镇、黄镇、寺前、弥陀、北中区,岳西县的白帽、店前区,潜山县的水吼区,总面积达7万多亩。由于地块分散,管理不善,致使大面积油茶林荒芜,产量不高。为促使经济林产品产量的提高,满足市场的需要,中央多次规定对收购林产品应采取奖售政策,并给予长期无息垦复贷款。1962至1965年,全区新造油茶林面积23.50万亩,1965年全区茶籽产量达到20万公斤,比原来增长3倍多。1971年茶籽收购量达39.68万公斤;1972年达到71.48万公斤,比上年增产80.1%,创造了历史最高年产量水平。1976年省确定太湖、潜山、贵池为油茶生产基地县,并给予适当的粮钱补助。1976到1980年,全区新造油茶林20.91万亩。太湖县发展较快,新造和垦复油茶林8.38万亩,油茶林总面积达到11.28万亩,其中千亩以上的有8处,面积2.43万亩。全区油茶林保存面积已达27万多亩,年产茶籽81.5万公斤,每亩产茶油3~4公斤。
5、板栗林基地板栗是区内的大宗林产品,以太湖县面积大,产量高。该县成片板栗林为8.75万亩,零星树木24.74万株,产量达100万公斤。1980年以来,各地把发展板栗作为一个创汇项目来抓,大搞连片板栗林基地建设。1985到1988年,全区成片营造板栗林9.42万亩,岳西县发展较快,面积达4.67万亩,占全区新发展板栗林面积的49.6%。随着基地林面积的扩大,板栗产量也逐年提高,1988年达到210多万公斤。
上一篇:第二节 育苗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