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社会主义青年团
安庆社会主义青年团为全国17个最早成立的团组织之一。民国10年(1921年)春,安庆各校学生在蔡晓舟、刘著良主持下,分别在怀宁县学宫和菱湖公园,两次召开会议,筹备建立安庆社会主义青年团。参加会议的有王步文、舒传贤、方乐舟、童长荣、童汉璋、周新民、余大化等安庆学运中坚,但两次会议均被军警驱散。同年,以上述青年为骨干,领导发动了安庆“六·二”学潮、反对三届省议会和驱逐省长李兆珍等斗争。民国11年春,在安庆的社会主义青年团员已有9人,设立了学生运动委员会,舒传贤任委员长。同年秋,舒传贤、周新民等赴日本留学,团组织不再开展活动。
民国12年2月,陈独秀派柯庆施来安庆开展党团工作,并于6月13日成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安庆地方执行委员会,柯庆施、何大年、卢春山为执行委员,杨溥泉为候补委员,团员15人。另外,还决定组织“马氏(马克思)研究会”。8月20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柯庆施代表安庆地方团出席了会议。此后,安庆地方团又领导了反曹锟贿选的斗争,并发展了一批团员。同年10月,根据团中央关于地方团改组改选的通知,安庆地方团进行了改组,选举杨溥泉为执委会秘书长,柯庆施为秘书。11月,安庆地方团又根据中共“三大”决议和团“二大”的精神,派许继慎、杨溥泉从事“国民运动”,柯庆施、许继慎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民国14年1月26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更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4月,大部分青年团员离开安庆,安庆团组织处于停顿状态。至5月,共产党员薛卓汉、徐梦秋来到安庆,重新恢复团组织,建立了共青团安庆特支,徐梦秋、李竹声、杨兆成先后担任书记。特支下设有组织宣传训练、经济斗争、学生运动、非基督教运动、妇女运动和平民教育6个委员会。同年12月13日,团安庆特支改为共青团安庆地方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候补委员共12人,书记杨兆成。团地委下设机构基本如上,但分别增设书记1人。团地委初成立时有团员23人,到次年5月已发展到28人,下辖有5个支部。
民国15年8月25日,团地委书记杨兆成遭军阀逮捕,9月10日被害于蚌埠。安庆团组织活动陷于沉寂。
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安庆地方党组织很快恢复了活动。到民国17年3月中共怀宁县委(兼辖安庆各县工作)成立时,共青团怀宁县委亦相应成立,汪兴、俞昌准、钱新嘉先后担任团县委书记。后因党组织被破坏,团县委亦不存,但基层团组织依然在坚持活动。到民国19年中共皖北特委(辖区内各县)成立时,团皖北特委又重新恢复,书记程贤彬。不久,又随党组织变更而于民国20年2月改为团安庆中心县委,负责安庆各县团的工作,书记为高翔、吴海若。后因高翔等叛变,安庆党团组织遭严重破坏而停止活动。
二、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民国38年(1949年)8月,区内各县相继成立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筹备委员会。8月下旬,安庆专区与安庆市合并成立安庆地方团工委,并设立办事机构。1949年10月初,各县成立团工委,筹委会则自行取消。10月20日,团地委召开各县团工委扩大会议,决定以安庆市、桐城县、太湖县为建团重点单位。1950年2月,青年团安庆专区和所辖8县的团工委均已建立。全区青年团干部为108人,设总支部10个,支部412个。1951年,团总支部发展到44个,支部1214个,团员有23347人,团干部1899人。
1952年11月,成立团地委直属机关工委会。1953年1月,安庆市第一次团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安庆市第一届委员会。1956年,团地委共有工作干部14名,其中正副书记2人,正副部长4人,一般干部8人。团地直工委干部5名,其中书记1人,一般干部4人。
三、共产主义青年团
1957年5月,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随即成立了共青团安庆地方委员会。
“文革”中,地、县各级团组织均被迫停止活动。1969年成立“红卫兵代表大会”(简称“红代会”),正式取代了地、市、县的团委组织。1971年,共青团组织又先后恢复,处于与“红代会”并存的地位。1974年,各级“红代会”转归团委领导,至1978年才正式取消红卫兵组织。
据1986年底统计,全区青年总数为1329341人,团员达229979人;基层团委696个,团总支501个,团支部9260个;专职团工作干部578名,兼职2名,辅导员16992名。1987年底,全区团员发展到232174人,基层团委有762个,团支部10590个。
建国后,共青团作为党的得力助手,曾在各条战线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历史前进,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
50年代,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他们表现得英勇无畏,苦干实干。1954年区内遭受特大洪水灾害,当时投入防洪抢险的民工中,团员青年就占10万人次;第二年专署组织堵口复堤,奔赴第一线的就有团员16441人,先进青年91271人。1959年团地委号召团员青年向雷锋学习,于是助人为乐、一心为公的英雄事迹在团员中层出不穷。当时全区城乡都在大搞技术革命,团员青年通过艰苦的努力,创造与改进各种生产工具5980种,涌现出突击手和模范人物达5.9万名。
60至70年代,广大团员、青年投身于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和增产节约运动,通过学大寨、学大庆,为改变地区的贫困面貌而立下汗马功劳。1968到1969年,有2万名知识青年奔赴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自己。
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广大团员和青年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才干,勇当突击手,为振兴安庆奉献出了光和热。1979年,全区评选出新长征突击手400名,突击手标兵10名;由团地委命名的新长征突击手10名,新长征突击手标兵15名。1981年在“学雷锋、树新风”活动中,评选出宿松、潜山、桐城、枞阳、岳西各1名先进个人。同年10月,团省委、省农业厅、省科协联合命名东至县昭潭大队农科队、枞阳县石矶公社高干大队青年农科队为农村青年科技活动红旗单位;潜山县三妙公社三妙大队叶松林、宿松县九姑公社农科站郑先友为科技活动先进个人。1983年,在“振兴中华”读书活动中,地区青年读书演讲团赴芜湖市参加省青少年读书演讲百团竞赛,其中一团获二等奖,二团获三等奖,岳西、怀宁、太湖各有1人获个人三等奖。
1984年1月30日,团地委授予枞阳县卧床教学12年,为扫盲工作做出突出成绩的张海迪式的团员青年许君辉为“优秀共青团员”称号;授予潜山县双峰乡田墩村青年林场(8名青年承包荒山1600亩)为“向荒山进军突击队”称号。同年12月20日,全区有30个团组织和66名团员青年被省团委授予“新长征突击手(队)”称号;12月25日,太湖县望天乡青年专业户关礼育被团中央命名为“全国新长征突击手”。
1985年1月,潜山县双峰乡田墩青年林场与太湖县玉珠乡林业专业户张承谷,分别被团中央授予“绿化祖国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称号;3月,东至县委机关团支部被团中央、全国青联、全国学联授予“全国青年读书活动先进集体”;5月,潜山县岭头乡黄岭村青年柑橘专业户操美霞和东至县东流镇城东村青年运输专业户张万年被团中央命名为“全国新长征突击手”。1987年,东至县共举办学科学培训班450期,有800人掌握了一门以上的致富技术,青年专业致富户达2300户,被团中央授予“全国农村青年实用技术工作先进县”。
四、少年团体
1、儿童团、童子军建国前,境内苏区和解放区均建立过儿童组织,其主要活动为站岗、放哨、管制土豪劣绅和破除封建迷信。
民国16年(1927年),境内各县国民党县党部曾组织城镇各小学建立儿童团,发动青少年开展反帝、反封建活动。民国21年,各县城及集镇中、小学校,按国民政府的规定,均应建立童子军组织。并要求学生穿戴童子军服装、领巾、军帽;开设童子军课,实行“三民主义”教育和“新生活”训练。其训练科目有:纪律、礼节、操法、结绳、旗语、侦察、救护、炊事、露营等。
2、中国少年先锋队1950年建立“少年儿童队”,1953年9月改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简称“少先队”),区内各小学均建立了这一组织。1966年,少先队组织被“红小兵”所取代,“红小兵”没有统一的组织机构和领导组织,归“红代会”领导。至1978年10月,恢复少先队组织活动。
少先队组织系统为:基层学校设立少先队大队委员会,下设中队委员会,中队领导各小队。小队一般由5至13人组成,中、小队均设正、副队长各1名,设中队委员若干人。两个中队以上建立大队委员会,大队委员会由7至13人组成,设正、副大队长各1人,另设大队辅导员1名。辅导员由团委负责聘请,大、中、小队的干部由队员选举产生。
1983年,全区小学有5803所,设立少先队组织的学校有5378所;中学504所中有302所建立了少先队。全区少年儿童为1089531人,加入少先队组织的有559348人;少先队辅导员为16202人。1986年底,全区少年儿童为1035588人,少先队员为707559人。
区内,少先队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50年代,少先队多创办少年儿童之家、少年俱乐部等组织,利用文艺、体育、娱乐活动,加强对少年儿童的共产主义教育。另外还组织过夏令营、学习班,开展拥军爱民、植树、积肥等活动。1963年,毛泽东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少先队积极响应,宣传雷锋事迹,争做好人好事。70年代,区内少先队广泛开展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的“五爱”和“学雷锋、树新风、创三好”等活动。
80年代,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少先队积极开展“创造杯”活动,以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自己动脑的劳动技能和自主精神。区内部分小学的少先队员还举办过小型科学讲座,以扩大知识视野。但城镇以下的农村小学,因条件限制,少先队的活动难以形成常规性制度。1987年,东至县实验小学的少先队员鲍建富,被团省委授予“江淮好少年”的光荣称号。同年,贵池县观前小学少先大队荣获团中央、全国少工委授予的“红旗少先大队”称号。
附:红卫兵组织
红卫兵是“文化大革命”初期这一特殊历史年代的产物。1966年8月8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即“十六条”)后,安庆地、市红卫兵运动迅猛兴起。8月23日,安庆市红卫兵上街横扫“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砸旧街名、旧商店牌号。8月26日,造反的工人和红卫兵又到迎江寺砸毁佛像和文物,掀起了“批判一切”、“打倒一切”的逆流。
经过串连和筹备,1966年9月12日,区内成立了“安庆市中等学校红卫兵总指挥部”(简称“红总”),成员均由“红五类”(指非剥削阶级家庭出身和父母历史清白)的学生组成。10月份,以安庆一中、二中的学生为主体,成立了“毛泽东思想红卫兵”组织,打着向“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造反”的旗帜,与有“保守思想”的“红总”相对立。在全国红卫兵大串连中,又出现了“安庆市中等学校红卫兵第三司令部”(简称“红三司”);1966年底,省造反组织也在安庆另外成立了“八·二七兵团安庆分团”。后来区内各县中等学校红卫兵组织多沿用以上名称,纷纷建立自己的组织。
安庆“红总”于1967年初瓦解,其中部分人员与中等学校红卫兵高小毕业生分部联合建立起“红卫兵挺进师”(“红挺”),成为与“毛泽东思想红卫兵”相对立的组织。同年3月15日,在人民解放军“支左”部队的主持下,造反派各组织支持并参加了“安庆地区革命委员会”的成立大会,时称“3·15”夺权。其后,继续出现派性斗争,“八·二七”分团、“红三司”、“毛泽东思想红卫兵”曾一度联合成立红卫兵委员会(简称“红委”)。几天后,“八·二七”分团部分成员从“红委”中分离出来,并联合相应的派别成立“安庆红色造反派革命到底联合委员会”,简称“红造会”,反对“3·15”政权,时称“屁派”;“红三司”仍然打着“红委”的旗号,与相应的派别联合成立“毛泽东思想安庆地区无产阶级革命派联合委员会”,简称“联委”,一致赞成和支持“3·15”政权,形成“好派”。两派不断发生争执、斗争,致使安庆出现了三次大规模的武斗事件,造成“打倒一切”、全面内战的混乱局面。直到1968年8月,安庆实行全面“军管”,正式成立安庆地区革命委员会政权,红卫兵运动才告结束。同年9月,区内各中等学校的红卫兵组织,由学校统一管理,专区和各县由“红卫兵代表大会”负责全区的红卫兵管理工作。1974年10月,撤销红代会;1978年,正式取消了红卫兵组织。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