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省委机关报
〔《〈皖北日报〉、〈皖南日报〉联合版》〕
1951年底,在皖北、皖南两个行署合署办公期间,《皖北日报》和《皖南日报》合并出联合版。联合版于1951年12月26日正式出版。
1951年12月25日《皖北日报》上,刊登了皖南日报、皖北日报社联合启事,接华东军政委员会新闻出版局指示:“在皖北、皖南两行署合署办公期间,皖北日报、皖南日报可出联合版”。遵此,两报于当月26日起即予实施。报纸发行工作,统由安徽邮电管理局办理,对两报所有订户,于该日起改发联合版,两报通讯员与读者之来稿来信,26日起亦统寄合肥市皖北日报社编辑部通讯组”。
《〈皖北日报〉、〈皖南日报〉联合版》为对开4版,版面安排跟《皖北日报》、《皖南日报》一样,没有大的变动,主要栏目有“党的生活”、“读者来信”、“读者园地”、“学时事”、“经济生活信箱”、“经济生活简评”、“新人新事”、“卫生常识”等。出联合版期间,报社内部机构基本沿用《皖北日报》社的机构设置,领导成员是:党委会书记钱丹辉、副书记刘平,社长刘平、第一副社长兼总编辑钱丹辉,第二副社长、副总编辑欧远方,副总编辑沈育。
联合版从1951年12月26日起,至1952年5月31日止,共出报155期。
〔《安徽日报》〕
《安徽日报》是中共安徽省委机关报。于1952年6月1日正式创办(报名采用鲁迅字体)。“文化大革命”期间,从1967年1月至1971年8月,《安徽日报》曾更名《新安徽报》,1971年9月恢复《安徽日报》原名,出版至今。
《安徽日报》从创刊至1994年底,共出版15512期,发行量初创时为5万多份,大跃进时发行20多万份以上。1984年7月起,经中共安徽省委批准,《安徽日报》向国外发行。《安徽日报》从创刊至1993年,一直为对开4版,1994年起改出对开8版。
安徽日报社除办《安徽日报》外,还出版过《安徽农民报》、《安徽日报农村版》、《安徽日报通讯》、《信息服务报》、《安徽新闻史料》。现在还出版《文摘周刊》、《新安晚报》、《新闻世界》3个公开发行报刊。
创办初期,报社内设党支部委员会,同时设社长、副社长,1955年5月,安徽日报社成立编委会(党委会),统管党、政、工、团和办报。《安徽日报》从创刊至1994年底,先后担任报社正职领导的有:李彬、欧远方、江声、张春汉、叶宜耕、武绪昌、黄根亭、孙宗溶、胡巨海、韩酉山、钱林、王鸿。担任过副职领导的有:沈育、范源、郑建勋、齐志远、黎洪、左其煌、江流、刘希、房干、冒君、王晓云、杨枫、冯林、施培毅、陈勇进、蓬飞、张桂、周金堂、何荦、余士锟、大策、王亚洲、张育、王大德、曹兆龙、周道训、涂军。
安徽日报社现设有部、处、室、所二级机构共29个,分别是:总编办公室、政治部、评论理论部、经济部、科教部、对外宣传部、文体部、美术摄影部、群工部、记者部、夜班出版部、资料研究室、新闻研究所、周末特刊部、经济特刊部、生活特刊部、社务办公室、人事处、机关党委、计划财务处、纪检组、老干部处、工会;两个经营承包部门:广告处、开发处;4个二级机构:文摘周刊报社、新闻世界编辑部、新安晚报社、印刷厂。另外报社还有安徽新闻报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安徽传媒信息广告公司、劳动服务公司、大运汽车修理厂等经济实体。
《安徽日报》创刊40多年来,一贯以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各项中心工作为主要宣传报道重点,除“文化大革命”外,其党报性质从未改变,“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经验曾受到全国新闻界的重视。“文化大革命”前期,报纸宣传上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面向工农兵群众,努力为读者排忧解难,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消灭报纸上的差错”、“通俗化改革”等活动,受到广大读者的普遍欢迎。那时期报纸大量报道了剿匪反霸、土地改革、生产救灾、治理淮河、抗美援朝、农业“三改”、兴修水利、与自然灾害作斗争、国民经济的恢复等等,文章通俗易懂,副刊生动活泼。1958年1月10日《安徽日报》一版的“植树造林”专页,受到毛泽东主席的称赞,在给刘建勋、韦国清的信中写道:“送上几份地方报纸,各有特点,是比较编得好的,较为引人看,内容也不错,供你们参考。”其中就有《安徽日报》这一张。
1957年以后,由于“大跃进”、“高指标”、“反右倾”等“左”的失误,报纸上也出现了“浮夸”、“虚假”的宣传报道,《安徽日报》也不例外。1960年6月安徽日报社被评选为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的先进单位,受到大会的表彰和奖励。1961年起,《安徽日报》根据中共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采用多种形式宣传贯彻,为全面地调整和发展国民经济起到应有作用。
“文化大革命”的10年,《安徽日报》同全国各地的报纸一样,经受了一场浩劫,报纸宣传了错误的理论和实践。但此期间,《安徽日报》也曾发表了一些批“左”的文章和在全省、全国有一定影响的报道。最突出的是《白衣红心李月华》的典型报道,以李月华的生动事迹批判了林彪、“四人帮”对知识分子的诬蔑和他们的空头政治。文章内容具体丰富、事迹生动感人,在全省、全国树立了一个先进知识分子的形象。
粉碎“四人帮”后,随着党的农村经济政策的贯彻落实,《安徽日报》结合安徽省的实际,将农业经济宣传作为重点,报道农业生产、农村建设,反映农民的思想和要求。1978年,来安、凤阳、肥西等地率先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安徽日报》较早地进行报道,从1979年元月起,连续3年发表了几百篇稿件,旗帜鲜明地支持了这一伟大创举,推动了安徽及全国农村的第一步改革。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和安徽省扩大开放、深化改革的进展,《安徽日报》的宣传报道质量逐步提高。这10多年来,报纸上着重进行了农村经济政策、农业生产责任制、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抗洪抢险、生产救灾、开发皖江、安徽进入快车道等报道,从各个时期的不同侧面反映了安徽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和经验。
同时,安徽日报社抓住时机,加大了新闻改革的步伐。1984年1月,连续两天一版刊登致全省广大读者的信——《您认为应当如何改革〈安徽日报〉》引起反响。在同一年里,创办全国第一所新闻刊授大学,先后招收两届学员共2.2万多人。1986年11月,创办了集可读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周末刊。在邓小平巡视南方发表重要讲话后,安徽日报社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于1992年4月1日实现激光照排、胶版印刷,告别铅与火,报纸面貌一新。接着,又相继推出了《安徽日报扩大版》、《安徽日报特刊》、《安徽日报周末版》;创办了12年的《文摘周刊》扩为4开8版;《新安晚报》创刊;原来由安徽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与安徽日报社新闻研究所合办的《新闻世界》改由安徽日报社编辑出版;1994年元月起,《安徽日报》扩为8版。扩版后的《安徽日报》增加了信息量,增强了权威性、指导性、可读性,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充分发挥党报优势。分别于周二、周四、周六出版的《经济特刊》、《生活特刊》、《周末特刊》在全国报纸中独具一格,深受读者欢迎。
同时,通过公开招聘采编人员、推行干部聘任、岗位目标管理等措施,引进竞争机制,促进了干部队伍建设,报社的经营管理也向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转轨,报纸质量不断提高,广告、经营收入逐年增加。每年都有数十篇作品在全国、全省、华东地区党报好新闻评选中获奖;在1994年10月举行的华东地区报纸质量评比中,《安徽日报》以总分98分荣获优秀报纸一等奖,《文摘周刊》被评为“全国百家优秀报刊”。
二、地市委机关报
〔《拂晓报》〕
民国27年(1938年)9月29日,《拂晓报》在河南省确山县竹沟镇创刊,三个月后东渡黄泛区进入淮北。报纸创始人为新四军游击支队(新国军4师的前身)司令员兼政委彭雪枫。他倡议采用“拂晓”二字作为报名,并亲笔题写了《拂晓报》报头,一直沿用至今。
创刊之初,由游击支队政治部宣传科长王子光兼任社长。民国28年从宣传科分离,正式成立拂晓报社,由王少庸任社长。民国31年皖南事变后,《拂晓报》作为新四军四师的机关报,由四师政治部宣传部长陈其五兼任社长。民国32年元月,根据党中央“实行党的领导一元化”的指示精神,《拂晓报》成为中共淮北区委机关报,由区党委宣传部长冯定兼任社长。抗日战争胜利后,民国34年10月,《拂晓报》成了华中分局七地委机关报,由邓岗任社长,欧远方任副社长。解放战争中,主力部队和地委东撤苏北,《拂晓报》和部分武装干部撤至洪泽湖中继续出版,在与上级失去联系的情况下极大地鼓舞了湖上军民。民国37年6月,《拂晓报》根据新的区划,成为江淮二地委机关报,由地委宣传部长王化东兼任社长,王克为总编辑。民国38年元月,江淮二、三地委合并,《拂晓报》随地委迁入宿县成为宿县地委机关报,由宣传部长周宇明兼任社长,王克任副社长。1950年由韦杰之任总编辑,同时改名为《生产救灾报》,不久,即奉命停刊。
1955年底,宿县、滁县两专区合并成立蚌埠地委,决定《拂晓报》为中共蚌埠地委机关报迁蚌埠市复刊,由地委宣传部副部长俞远兼任总编辑。1962年,《拂晓报》回迁宿县由副总编安华主持工作。1964年由张玉哲任总编辑。“文化大革命”中,负责人更迭频繁。1972年奉命停刊。
1980年底,中共宿县地委决定《拂晓报》复刊,由年介亮任总编辑。1984年由邵长富任总编辑,1992年由江荣福任社长,周国经任总编辑。1994年,由江荣福任社长兼总编辑。
《拂晓报》始创时期条件极差,仅有两支铁笔、两块钢板、两桶油墨,一把滚简,半筒蜡纸。报纸为油印8开、不定期。自民国28年4月份开始规范为4开4版,3日刊(民国35年在敌后坚持办报中出版周期一度被打乱)。建国后一直为4开4版,周3刊。1990年元月改为周4刊。1992年元月再改为周6刊迄今。截至1994年底,已出刊8931期。
民国32年经过艰辛筹创,拂晓报在苏皖边区组建了铅印厂,有工人70多名,5月1日出版了首期(总第425期)铅印报纸。民国35年在敌后坚持中被迫再度出版油印报纸。此即为建国前《拂晓报》的5年油印、3年铅印、2年油印的10年艰苦历程。建国后《拂晓报》的办报条件不断改善,目前报纸实现了激光照排、卫星通讯、轮转胶版印刷等现代化作业方式。发行量(辖4县1市),持续为4.5万份左右。社址设在宿州市汴河路442号。经济实体有“读者服务部”、“宿县地区书刊销售中心”。
创刊伊始,《拂晓报》肩负豫皖苏边区宣传群众、团结抗日的历史重任,刊登了许多为解放区军民喜闻乐见的新闻和通讯。如民国32年戴邦写的《陈圩冬学头一天》,民国33年邓岗、席奋之写的《中扬区第一次参军热潮》等,令人至今难忘。鼓雪枫经常在报纸上撰文激励军民,指导工作,使《拂晓报》自诞生之日起即成为广大解放区抗日的号角。她紧紧依靠党的交通网络,把报纸发行到华中、华北、延安的抗日根据地;冲破封锁传播到重庆、昆明等国民党大后方;通过上海的苏联领事馆传至莫斯科、列宁格勒和蒙古的乌兰巴托;通过在华的美国牧师寄发到华盛顿、纽约、旧金山及加拿大的一些城市。还由中共重庆办事处通过香港转发至东南亚各地及新德里、巴黎、伦敦。声名远扬、影响广泛。
民国28年12月25日,《拂晓报》百期纪念时收到了毛泽东主席“坚持游击战争”的题词及贺信。同时收到了党中央负责人刘少奇、洛甫(张闻天)、王稼祥以及其他人的题词。陈毅在该报创刊3周年时题词说:“《拂晓报》是我军报纸中比较优秀的一个。”《拂晓报》在战争年代的办报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为工农兵服务”的光荣传统和“拂晓精神”,同时也锻炼和造就了一大批革命的新闻工作者,如邓岗、欧远方、戴邦、庄方、李波人、陈阵、单裴、杜百根……为建国后中国新闻战线培育出众多的优秀领导人才。
1980年底复刊后,《拂晓报》根据新时期党的政策,抓住“解放思想奔小康、科学种田求致富”两大主题进行报道,在报纸上开辟了“实行责任制,怎样当队长”、“两户之窗”(即重点户、专业户)、“科技园地”等专栏,受到广大农民欢迎。1984年11月《拂晓报》被评为全国新闻工作先进单位,1990年评为省新闻先进集体。1985年作者胡兴臣、于金华写的《灵璧县杨疃区村村兴办红白喜事理事会》、1992年冯开平写的《小小一张明白纸》、1993年刘万广写的《粮食调价后的第一磅》均获全省好新闻评选一等奖,另有23篇作品获二等奖。
〔《皖西日报》〕
民国36年(1947年)11月15日,中共皖西区委在岳西汤池畈正式成立。为宣传解放战争的胜利,鼓舞部队和人民的斗志,决定创办《皖西日报》,指定新华分社随军记者方德筹办,社址设在岳西县腾云庙储家花屋。第一期报纸由罗琼编辑,对开两版,油印约1000份,在军内外散发。此时由于国民党军队集中兵力进山扫荡,区党委决定暂时停刊。民国37年元旦,在舒城晓天复刊。调林采为社长,方德为副社长。报社迁六安县毛坦厂、六安城关,共出刊60期,于民国38年解放军渡江前夕休刊。
1951年1月,中共六安地委决定创办《六安报》,报名由舒同题字,4开4版,周3刊,铅字印刷5000~8000份。中共六安地委宣传部长李坚兼任社长,副社长兼总编辑邓竹虚,副总编辑兼主笔陈润初。报社工作人员20余人,编辑部设有总编办公室、生产组、时政组、文教组、来信组、资料室,还设有营业部。1953年奉命停刊。
1956年元旦,中共六安地委再度复刊《六安报》,仍为周3刊,4开4版,邮发报纸3万余份。地委宣传部部长(后任地委副书记)涂竹西兼任总编辑,副总编戚庆智主持报社工作。编辑部有30余人,印刷厂有100余人。
1958年9月1日,报纸更名为《皖西日报》,由刘伯承题写报名,总编辑由地委副书记江声兼任,编辑部增加到42人,内设总编室、农村组、政治组、工商组、时事组、文教组、文艺组、秘书组和资料室。地区所辖六安、舒城、肥西、庐江、寿县、霍邱、金寨、霍山等县均设立记者站,每站配记者1至2名,报纸邮发4至5万份。1959年,对所谓“右倾”问题进行甄别平反,江声不再担任总编,戚庆智复原职主持报社工作。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报社负责人(总编、革委会主任)先后由高立镗、徐永让担任。此间一度(1967年1月~1968年3月)报纸失控,由群众主持办报,报纸更名为《新皖西报》,全发新华社电讯稿。1972年3月15日,报纸奉命停刊。
1984年1月,六安行署创办《皖西科技报》,周刊,由方毅题写报名。刘家松任主编。1985年7月1日,中共六安地委决定改《皖西科技报》为《皖西报》,当年仍为周刊。1986年改出周3刊,1983年出周4刊。报名仍用刘伯承题字。总编辑刘家松,副总编芮重庆、徐元华、胡传宏。报社内部设总编室、经济科技部、政治教育部、文化生活部、读者服务部、记者部、广告部。另办经济实体有印刷厂、广告装璜公司、电脑公司、建安公司。报社在编人员42人,有专业技术职称的,高级1名,副高级8名,中级11名,初级7名。1991年,在全省编校质量评比中获先进单位奖。
《皖西日报》创刊48年来,因政治形势的变化,几度改刊、更名、停刊、复刊。报纸作为党的喉舌,始终站在政治风云的最前沿,为贯彻党的方针、路线、政策鼓与呼,跟党一样经受了苦难和磨炼。《皖西日报》注意保持地方报的特点,一是发挥皖西革命老区的政治优势,坚持宣传革命优良传统,即艰苦创业、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精神;二是宣传皖西的资源优势,即名山、名水、名人、名地、名产,形成自己鲜明的个性。象报上的文艺副刊《佛子岭》、《映山红》富有地方特色,《皖西将军谱》专栏被省新闻协会评为品味高、有特色的好专栏,1989年《中国新闻年鉴》专文介绍。
〔《安庆日报》〕
《安庆日报》,系中共安庆市委机关报。由于安庆地区和安庆市行政区划变动频繁,安庆地、市两家党报3次分合,故《安庆日报》的读者对象、报道内容、刊期、版面、专栏设置及领导成员也常有变更,限于篇幅,这里侧重介绍创刊及近期的情况。
民国38年(1949年)4月24日,即安庆解放的第二天,《安庆新闻》报创刊。由市军管会和市委双重领导,许健生任总编辑,此为安庆地、市两家党报之始。1950年5月1日,《安庆新闻》停刊。1951年,安庆地委决定原《安庆新闻》改名《安庆报》复刊,系中共安庆地委机关报,许健生为副社长兼总编辑。1952年10月,由孙眉寿为第一副社长,刘志明为第二副社长兼总编辑。1955年,社长负责制改为总编辑负责制,孙眉寿调任地委宣传部副部长兼总编辑,田茂德为主持工作的副总编辑。1957年3月1日,市委机关报《安庆人民》创刊,张樾任主持工作的副总编辑。1958年4月1日,《安庆人民》易名《安庆日报》,由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刘显德任总编辑。1958年10月,安庆地、市两家党报合并,仍名《安庆日报》,孙眉寿兼任社长、总编辑。1959年3月,地、市两报分开,地报易名《皖江日报》,总编辑仍由孙眉寿兼任,副总编辑田茂德主持工作。市报仍名《安庆日报》,总编辑仍由刘显德兼任。1961年2月1日,《安庆日报》停刊,与地报《皖江日报》合并,从此,安庆市长达19年之久没有市党报。“文化大革命”期间,地报先后易名《安庆日报》、《安庆报》、《新安庆报》和《安庆通讯》,报社主要领导成员有:田茂德、周维、李惠文、汪晓白、孙炯。1980年1月1日,地报《安庆报》复刊,孙炯任总编辑;1983年11月张焕然任总编辑。1988年5月,洪寿保任总编辑,直至1988年底。1980年10月1日,市报定名《安庆新闻报》复刊,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华页勋任总编辑,1983年11月,周桂春任总编辑,1987年1月1日,报名又改为《安庆日报》,仍由周桂春任总编辑,直至1988年底。1989年元月1日,安庆地、市两家党报实行第三次合并,报名为《安庆日报》,报社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周桂春任社长,洪寿保任总编辑。1990年元月份起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总编辑负责制:周桂春任社长,洪寿保任总编辑,直至1994年11月止。1994年11月份起,《安庆日报》的领导成员是:总编辑洪寿保,副总编辑余茂君、周锦宏、陈生长,纪委书记李南海。
《安庆日报》(含原地、市两报)先后经历周2刊、周3刊、周6刊和日刊,均为4开4版;1994年元月1日起,扩为4开8版(后又改为对开4版大报)。其中一版的“振风论语”、周末版的“七色人生”和文艺副刊版的“百花亭”、“天柱山”以及科普版的“科苑”等专栏、专版,开办时间较长,影响较大,深受读者欢迎。
《安庆日报》的现行体制为,党委集体领导下的总编辑负责制。扩版后的二级机构有:9个室(总编办公室、一版编辑室、经济新闻编辑室、综合新闻编辑室、经济特刊编辑室、农村周刊编辑室、周末特刊编辑室、新闻研究室、行政办公室)、10部(要闻采访部、经济新闻采访部、综合新闻采访部、电讯部、专刊一部、专刊二部、文艺副刊部、美术摄影部、群众工作部、经理部)、4科(出版发行科、校对科、广告科、人事科)和1委(纪委)、1厂(印刷厂)。报社职工近400人,其中编辑部135人,有副高职称的15人,中级职称51人,初级职称27人。近几年中,有61人参加“五大”学习,分别取得本科和专科毕业文凭。印刷条件也不断发展变化。自1993年起,已由过去的铅印改为电脑激光照排,胶版印刷。发行量保持在4万份左右。
《安庆日报》创刊初期的《安庆新闻》,是由原《皖西日报》部分人奉命随军进驻安庆,住进了国民党《皖报》社,同时接受了民营的《新皖铎报》、《民报》和中华书局等单位,利用《皖报》电台抄收新华社电讯稿,利用《皖报》印刷厂进行排印,在安庆宣告解放的第二天凌晨,报纸即与读者见面。《安庆新闻》只办了1年零7天就停刊了。
50年代的《安庆报》,只有一个小印刷厂,两台对开机,工人不满60人,报社的全部开支都靠这个小厂,经费十分紧缺,职工生活十分清苦。改成日报后,期发数由3万份增至8万份,而编辑力量和印刷设备却没有增加,报社职工艰苦奋斗,工人日夜24小时分两班作业,报社事业得到很大发展,报纸质量逐步提高。1960年,报社被评为省、专区先进单位,主持工作的副总编辑田茂德,代表报社光荣出席了全省、全国文教群英会,获得了奖旗、奖状。
《安庆新闻》报和《安庆日报》,一直坚持评报制度,注意报纸质量。特别是在1989年两家报纸合为《安庆日报》后,报纸质量有新的提高,1991年和1992年在全省好新闻评选中,各有一篇作品获一等奖。每年度好新闻评选,是地市报纸中获奖较多的报纸之一。
进入90年代的《安庆日报》,保持了原地、市两报的特长和特色,保留了原两报的一批办得比较好的一批专栏、专版,做到正刊、副刊、专刊“三箭齐发”,形成合力。在1992~1994年连续3年举行的全省年度报纸3项质量评比中,荣获编校质量和经营管理质量奖。
〔《芜湖日报》〕
《芜湖日报》系中共芜湖市委机关报。民国38年(1949年)4月24日芜湖解放,7月1日《芜湖日报》创刊,日出对开4版。同年9月21日终刊,并入《皖南日报》。1951年底《皖南日报》迁往合肥,市委于1952年7月1日创办《芜湖大众》,4开4版,初为3日刊,旋改周3刊。1957年1月1日改为周6刊时,更名《芜湖日报》,启用郭沫若题名。1958年底,芜湖专、市合并,地委机关报《芜湖报》(曾希圣题名)与《芜湖日报》合并,延用《芜湖日报》报名出版。1967年1月11日至1971年底,“文化大革命”期间,《芜湖日报》被改名为《新芜湖报》。1972年1月1日,根据芜湖地委决定,恢复《芜湖日报》原名,至4月1日奉命停刊。
1979年7月1日,市委恢复《芜湖报》(用郭沫若字),4开4版,周2刊,1980年1月改为周3刊。1984年7月1日改为周6刊,恢复《芜湖日报》报名(仍用郭沫若题名)。1988年10月2日起,套色试刊《芜湖日报·星期刊》。1989年元旦《芜湖日报》改为周7刊(含星期刊)。1992年10月12日起,《芜湖日报》改出日刊;星期刊改为周出4开4版,1993年起扩大为周出4开8版。1993年10月1日《芜湖日报》改为对开4版,星期刊周出对开8版。在芜湖市(含芜湖、繁昌、南陵3县)的期发行量:《芜湖日报》3万余份,星期刊最高期发14万余份。
解放初期,市委设党报委员会,报社设社长兼总编辑,由徐伊复担任;继由市电台台长柳星三兼管报社。1952年改为总编辑负责制,曾任总编辑的有刘乔、王文、王自强、何瑞、杜庭芸、苏彦彬(女)。“文化大革命”期间任报社革委会主任的有李运扬、董增林。现任总编辑丁红云(女)、副总编辑周祥鸿、丁以胜、顾伟明。报社内设新闻、评论、社会生活、副刊、文摘、时事、群工、星期刊、校对、广告、发行、总编办、行政办、财务共14个部(科)室,印刷厂、印刷分厂、广告公司、联合发行公司、印刷物资供销公司、读者服务公司等经济实体。共有在编职工141人(不包括发行员),编辑部在编74人中有专业技术职称的,计副高级4人,中级37人,初级17人。社址在芜湖市华兴街4号。
《芜湖日报》创刊45年来,因应政治形势、行政建制的变化,报纸时办时停,报名、版面、发行范围也屡有变更,但除“文化大革命”一段时期外,其党报性质均一以贯之,“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方针始终未变。50年代前期,报纸宣传党的中心任务、反映人民群众呼声,开展“消灭报纸上差错”、“通俗化改革”活动,副刊生动活泼,受到读者普遍欢迎,是芜湖党报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之一。自1957年全国开展“反右”斗争以后,党内“左”的指导思想逐步占据了主导地位,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使报纸由充斥浮夸、虚假的宣传报道,逐步演变成为“专政工具”,“文化大革命”中党对报纸一度失控,报社遭受空前浩劫,到1972年4月终于社撤人散。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市委及时于1979年重新组建了报社。
近10多年来,随着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芜湖市扩大开放、深化改革的进展,《芜湖日报》也得到长足发展。1984年组成印刷厂,1990年采用胶版印刷,1991年自办发行,1992年采用精密激光照排和卫星微机通讯等现代印刷、通讯设备。同时,通过公开招聘采编人员、推行干部聘任、岗位目标管理等措施,引进竞争机制,促进了干部队伍建设,改善了报社的经营管理,报纸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影响日益扩大,广告、发行等经营收入逐年增加。报社连续多年被评为市文明单位和多个单项先进集体;在全省1993年党报编校、印刷、经营管理3项质量评比中,均获得一等奖。
〔《阜阳日报》〕
《阜阳日报》系中共阜阳地委机关报,民国38年(1949年)8月1日创刊,1950年5月停刊。1951年3月21日复刊,4开4版,3日刊,舒同题写报名。1958年由双日刊改出《阜阳日报》,曾希圣题写报名。1964年元月1日,恢复3日刊《阜阳报》,郭沫若题写报名。“文化大革命”中《阜阳报》被迫停刊,先后由群众组织出刊《新阜阳报》、《红色阜阳报》,及专区革委会机关报《淮北报》。1971年5月20日,恢复《阜阳报》名,1972年3月31日,奉命停刊。1980年5月16日再度恢复3日刊,1993年元月1日,恢复《阜阳日报》。
1956年前,报社实行社长负责制。祁超、赵毓鼎先后任副社长、社长。1956年9月以后,均实行总编负责制。先后有:赵毓鼎、杨予贤、梁如云、赵凤岐任总编辑。现任总编辑郝胜利,副总编辑彭世钦、任学龄。报社党的组织:“文化大革命”前报社设有党支部,1972年成立党委,1980年后设党组。
机构设置:“文化大革命”前由社长、总编组成编委会,下设编辑部,编辑部下设农村、时事、政教、来信、摄影美术、校对等组,工厂设经理部。1980年后,设总编办公室,农村、工财、副刊、群工、广告、周末等科,实行编、采合一。
报纸初创由2人到7人,均从地委宣传部抽调。1951年复刊时16人,到“文化大革命”前28人。除原骨干外,多从地委文工团、部分基层干部和骨干通讯员中选拔。1980年后由30人发展到如今67人,多数为大专院校毕业生,少数转业军人。有专业技术职务的初、中级31人,副高级12人。
“文化大革命”前,报纸面向农村、农民,坚持通俗化的办报方针,完全是一张农民报。当时一版除新华社重要电讯、地方重要新闻外,每期还有一篇言论;二版是指导农村工作的报道,互助合作专栏,《读者来信》;三版上半部是《农民生活》副刊,下半部《农业技术专栏》;四版是时事宣传,《党团生活》专栏也以农村为主。在内容上,联系农村实际,给农民解决生产、生活和农村干部的思想问题。1953年春,灾区人民来信反映他们生产的大批席子、粉丝、草帽卖不出去,《阜阳报》接信后积极为农民找买主,解决了灾区群众的实际困难。
1980年5月再次复刊的《阜阳报》,根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宣传党的富民政策,连续发表有关农业责任制的讲话、讨论;介绍稳定、完善责任制的经验和变化;对少数对推行责任制一时想不通的基层干部进行教育引导。报纸对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起到了推动和促进作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阜阳报》还在报上开辟《农民问事处》专栏,解答农民提出的问题。
1992年报社新建了7层近3000平方米办公大楼,使用卫星数据通讯。1993年1月起,由原来周4刊改为日报。报纸使用电脑照排,胶版印刷。经费上财政给予部分拨款,补贴广告收入的不足。报纸1994年底发行6万份。
1993年下半年开始,报社改革内部办报机制,变“包版”为由总编办公室统揽协调,实行每天编前会制度,使新闻的时效性有所提高,减少了关系稿、人情稿,提高了报纸整体质量。
1993年下半年该报还开展了百日无差错活动,花重金买批评,在各界引起强大反响。先后收到千余件举报差错或赞扬的信件及电话。《中国语言文字报》、《新闻出版报》分别对此事给予了肯定。报纸差错率由原来万分之三以上,下降到万分之零点五以下,并且保持至今。
近两年《阜阳日报》还加强了言论。如利辛县纪王场案件发生后,该报坚持正面引导原则,连续发5篇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的言论,反映良好,稿件获全省好新闻评选言论二等奖。并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全国报纸博览会。
〔《淮南日报》〕
《淮南日报》系中共淮南市委机关报。
解放前,淮南没有自己的报纸。1950年1月18日,淮南人民在欢庆解放1周年之际,中共淮南矿区委员会与淮矿工筹会决定创办《淮矿工人》报。2月7日创刊号问世,成为全省第一家工矿报纸,矿区党委书记张恺帆为《淮矿工人》报题写报名。社址在淮南九龙岗新淮村,开始每周一期,4开4版,自办发行仅1000份。1953年淮南市、矿合并,中共淮南市委成立,报纸随即更名为《淮南报》,成为淮南市委机关报。4月2日改为周3刊。1957年1月1日市委根据淮南特点,将《淮南报》更名为《淮南工人报》,社址也随市委机关迁至洞山。1958年5月1日,市委决定报纸改名为《淮南日报》,报名特请郭沫若题写。8月份附加农村专页。1964年在“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指导下,2月7日改为《淮南报》,初为周2刊后又周3刊,1966年下半年恢复周6刊,继用《淮南日报》名,发行量最高达到1.2万份。“文化大革命”开始后,1967年1月10日改名为《新淮南报》,邮局发行,至1972年3月10日奉命停刊。
1980年7月1日,市委决定恢复《淮南报》,共试刊9期,同年9月1日《淮南报》正式复刊,周3刊、4开4版,1986年10月1日改为《淮南日报》周6刊(仍用郭沫若题名)。1991年9月2日《淮南日报》周末版改为《星期天》,1993年增出“扩大版”,扩为对开8版,《星期天》也改为对开8版,1994年底发行量达3.8万份。
初期,《淮矿工人》报由矿区党委宣传部长王化东等9人组成编委会,王化东任社长兼总编,后由刘峰奇接任报社社长,丁汀任主编。改为《淮南报》、《淮南工人报》仍由刘峰奇继任社长兼总编,改《淮南日报》后增补鲁滨为副社长兼总编。“文化大革命”期间,黄贤任报社革委会主任。恢复《淮南报》刘峰奇为筹备小组负责人。复刊后胡树屏任副总编具体负责报社工作。1986年9月8日改党委领导下的总编负责制后,任总编的有管德宏、李延生、汪家驷。现任总编李克军、副总编张子贺、李冠明。报社内设党办、总编办、政文部、(后改新闻部)、记者部、副刊部、群工部、出版部、广告部、发行部、扩大版、星期天和经营管理科共12个部科室,以及印刷厂、实业公司、新闻图片社(彩扩社)共有在编职工198人,编辑部73人、实业公司27人,新闻图片社(彩扩社)10人,印刷厂98人。编辑部有技术职称的副高级5人,中级30人,初级21人。社址在淮南洞山刘家山路。
80年代初,《淮南日报》步入崭新的发展时期,迅速医治好“文化大革命”中遗留下来的创伤,报社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改善办报条件,复刊仅4年多的时间,报社固定资产净增110万元,兴建办公楼700平方米、连同家属楼到90年代已增至1万平方米。印刷设备初由平板印刷改为微型小高速机,后改J204卷筒纸胶印机,现采用787胶印机以及配套使用的电脑照排机。办公设备全部更新,交通工具有各种汽车10部,保证全市各区县当天上午看到报纸。
《淮南日报》在改革开放大潮推动下,不断探索和推进新闻改革:1993年定为基础年,1994年为质量年,一年上一个台阶。《安徽日报》曾在一版载文评价《淮南日报》,“在狠抓报纸质量提高中充分发挥党报的舆论导向作用,把加大改革力度和深化经济新闻报道作为突破口,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淮南日报》1993年度在安徽省报纸编校质量、印刷质量、经营管理3项评比中均获奖,广告部获安徽省广告业“重信誉、创优质服务”先进单位;1994年在华东地区首届报纸编校质量评比中获得一等奖,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市文明单位。该报采写的先进典型《焦裕禄式的好干部——郭新志》被中央组织部、宣传部评为一等奖。《淮南日报》从50年代开始一直注意加强通联工作,出版了内部刊物《通讯员之友》和《淮南日报通讯》。现已出通讯146期,深受广大通讯员欢迎。
〔《黄山日报》〕
《黄山日报》系中共黄山市委机关报,前身是中共徽州地委机关报《徽州报》,创刊至今40余载。因政治、经济形势和行政区划变动,曾有并有停,报名、刊期多次变更。
1953年5月6日,《徽州报》在屯溪交通路创刊,4开4版,始为5日刊,第三年改为3日刊。1956年1月,随着徽州、芜湖两专区合并,迁芜湖薪市街出版。同年4月,新的中共芜湖地委成立,《徽州报》休刊,《芜湖报》创刊。1959年《芜湖报》又与中共芜湖市委办的《芜湖日报》合并,改出对开4版《芜湖日报》。1961年5月徽州专区恢复,《徽州日报》在屯溪公园路复刊,为4开4版、周6刊,翌年6月因经费困难休刊1年。1967年“文化大革命”“一月凤暴”波及徽州,造反派“封闭”《徽州报》,先出版《新华电讯》,后改出《新徽州报》。3月12日报社实行军管,恢复《徽州报》报名,旋因两大造反派组织对恢复报名有争议,便决定用“要斗私批修”代替报名。7月1日徽州专区革委会成立,更名《红徽州报》,为专区革委会机关报。1972年元旦,新的一届中共徽州地委成立,仍用《徽州报》报名。9个月以后,根据上级决定停刊。1981年7月1日再次在屯溪徽山路复刊。1988年元旦由周3刊改为周6刊,每周出1期《星期天》专刊。同年,随着徽州地区撤销,设立省辖黄山市,《徽州报》也于4月1日更名《黄山日报》。1993年改为周7刊,周一为面向农村的专刊,星期天为《黄山日报·天都》,4开8版。1994年末,社址迁到新安南路。
报名曾由几位领导人题写。《徽州报》报名,1953年8月1日启用中共中央华东局宣传部部长舒同的手书体,1965年7月1日启用国家副主席董必武的手书体。《黄山日报》报名,1988年7月1日启用邓小平的手书体。
《徽州报》创刊,实行社长负责制。中共徽州地委宣传部部长赵铁英兼任社长,鲁志任副社长主持工作,总编辑扬继堂。尔后的《徽州报》和《黄山日报》,由编委领导下的总编辑负责制,改为社长负责制,再改为总编辑负责制。历届总编辑(社长)是冯生挥、张瑞生、陈平民。“文化大革命”期间革命委员会主任邹立忠,后由副主任南岳民主持工作。现任总编辑汪巍然,副总编辑潘冠杰、汪晓喜、金立民、李强。报社内部机构除印刷厂外,长时期按照工作性质和宣传范围设立。新闻业务方面曾设过总编办、生产、经济、政教、文艺、党的生活、评论、专刊、时事校对、群众工作、美术摄影、新闻研究等部(组)室。经过两次内部机构改革,现设报社办、总编办、出版、星期刊、采访、广告、发行8个部室。部室主任和编辑、记者均实行聘任制。全社在编的编采、广告、发行、后勤人员,由创刊初期14余人增至1994年底的65人。有专业技术职称的高级1人、副高级6人、中级27人、初级8人。已离退休的副高级2人、中级3人。
从《徽州报》到《黄山日报》,除“文化大革命”时期外,均坚持党报原则,极力发挥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作用。50年代创刊的《徽州报》面向农民,“基本任务是宣传与贯彻党和人民政府的政策、法令,反映和指导农民的实际生活,介绍农民在生产工作中的成就与创造。同时经常地表达农民群众的舆论,反映农民群众的呼声、要求,以及对各种工作的批评与建议”。并且认真贯彻通俗化和地方化的方针。六、七十年代的《徽州报》,读者对象以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为主,适当照顾其它方面读者,要求“报纸办得既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战斗性、准确性、生动性,又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还“增强知识性,注意趣味性”。80年代以来,《徽州报》和《黄山日报》适应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和改革开放搞活的新形势,扩大报道面,增加信息量,同时锐意新闻改革,增强指导性和可读性。力求报纸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1988年《徽州报》改为《黄山日报》,由农村报纸变为城市报纸,编辑方针为“立足黄山,面向全国”,“坚持党报原则,体现晚报风格,改革开放创新,办出黄山特色”,力求办成一张外向型的具有旅游特色的报纸。
报纸发行是“邮发合一”,长时期限在区内发行,1981年扩为全省,1988年改向全国发行,期发数一般是1.4万至1.8万份之间,1966年曾一度突破3万份。80年代以前,农村发行占大头,现在仍为40%。《星期天》专刊本埠零售,最高达4800多份。广告和经济实体经营收入也逐年增加,1990年始,连续3年荣获省报纸经营管理奖。
〔《铜陵日报》〕
中共铜陵市委机关报。1955年7月1日《铜矿工人》报创刊,4开4版,周3刊,为中共铜官山矿务局委员会机关报,1956年9月成立中共铜官山市委后,10月9日该报交邮局向全国发行。1958年1月2日,《铜矿工人》报改为《铜官山报》,成为中共铜官山市委机关报,刊期由周2改为周3刊。1958年6月21日铜官山市改名为铜陵市。1958年9月16日,铜陵县建制撤销后,原中共铜陵县委机关报《铜陵报》并入《铜官山报》,并改名《铜陵报》,为中共铜陵市委机关报,周3刊。1959年1月1日,《铜陵报》改出《铜陵日报》,周6刊,逢星期一休刊。1961年2月28日,《铜陵日报》出至第1029期(从《铜矿工人》报创刊起,连续编号),停刊。
1964年7月29日撤销铜陵市,成立铜陵特区。1965年8月17日,中共铜陵特区委员会机关报《铜陵战报》出刊,每月5期,4开4版,1967年1月3日出到第156期;1月7日被当时的“造反派”夺权。1968年3月25日改出《东方红报》,4开4版,周3刊,并向社会公开发行。《东方红报》出至1972年2月29日第1232期后停刊。1972年4月24日,中共铜陵特委(7月18日改为中共铜陵市委)主办的《铜陵战讯》出刊,4开4版,周2刊,有时逢五逢十出刊,1973年1月5日起交邮局公开发行。1977年3月31日出至第335期后停刊。
1982年1月1日,中共铜陵市委机关报《铜陵报》在经过试刊4期后正式复刊,4开4版,周2刊;1983年10月1日起改为周3刊,逢周二、四、六出版;1992年7月1日起,改名为《铜陵日报》,出周6刊,逢周一休刊;1994年1月1日起,改出周7刊。
报社先后实行过编委领导下的主编负责制,党组领导下的社主任、总编辑负责制。曾担任正职的有王元冬、朱须富、王瑾、马忠林、宋立、卓鹤林、洪哲燮。现任总编辑丛奉璋、副总编辑梅春来、陈百如。报社目前内设机构有:总编办、新闻部、专刊部、星期刊部、副刊部、记者部、群工部、新闻研究室、出版部、发行部、广告部、行政科和印刷厂、闻达报业公司。报社共有在编职工96人,其中编辑部69人,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副高级7人,中级23人,初级19人。社址,1993年9月30日由铜陵市五松西村62栋旧楼迁至淮河北路30号新楼。
报纸创办40年来,随着行政建制的变更、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报纸办办停停,但是,除“文化大革命”时期外,党报性质始终没有变化。报纸始终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方针,坚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在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坚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指导,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团结、鼓劲、稳定的基调,开创了铜陵报业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1982年1月1日《铜陵报》复刊以来,至1994年底,共2398期,是铜陵报刊史上发行量最大、连续刊期最长、领导班子和编辑部相对稳定时间最久的时期。
复刊12年来,《铜陵日报》的发展逐步走上正轨。从1984年在社会上公开招聘新闻工作者开始,报社十分重视引进人才,逐步提高从业人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报社印刷厂1988年10月1日投产,1989年改为909桌面办公自动化系统排版,1990年由铅印改为胶印。报社基建规模有所扩大,广告收入逐年增加,报纸的社会影响逐步提高。1991年11月14日《铜陵日报》发表的《醒来,铜陵!》,曾荣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报纸还就铜陵如何加快发展问题开展了全市大讨论,在全省、全国产生一定影响。
〔《蚌埠日报》〕
《蚌埠日报》为中共蚌埠市委机关报。《蚌埠报》创办于1956年11月3日,初为周2刊,1957年改为周3刊,报头系当时的省委第一书记曾希圣题字,发行量5000份。1958年4月1日改为《蚌埠日报》,周6刊(以上均为4开4版)。1960年,《蚌埠日报》与《滁县报》、《拂晓报》合并,成为新成立的蚌埠地委的机关报,仍名《蚌埠日报》,1961年3月30日,《蚌埠日报》随着地委撤销奉命停刊。1964年4月1日,以《蚌埠报》名复刊。“文化大革命”初期,《蚌埠日报》社曾被造反派夺权和军管,后成立了报社革命委员会。1967年1月5日至1972年,其间两次改名《红色电讯》,又两次恢复《蚌埠报》、《蚌埠日报》。1972年3月,《蚌埠日报》再次停刊,改为周3刊的内部刊物《蚌埠通讯》。1974年3月,报社被“反潮流战士”封闭,停刊约5个月。1980年4月再次恢复《蚌埠报》,报头系郭沫若题写,周3刊。1984年7月1日,改为《蚌埠日报》,周6刊。1992年元月,每周增出一期4开8版的《星期天》刊(后改名为《珠城周末》)。近年来,蚌埠日报的发行量一直在3~4万份之间,《珠城周末》另在市场零售约5000份。
《蚌埠日报》创刊后,除“文化大革命”期间,一直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总编辑负责制,先后担任总编辑的有高曙(兼)、安华、崔晋卿(“文化大革命”期间实际负责人有赵法林、雷美田、周金堂)、沈叶鸣、许乃宽。现任总编辑任秉良,副总编辑刘学海、刘国祥、李让品。“文化大革命”前,报社的内设机构有:新闻(编辑)组、时事组、副刊组、读者来信(通联)组、发行组和办公室。“文化大革命”期间机构减少,为编采一组、二组和后勤组。1994年底,报社的内设机构有:总编办公室、记者部、经济部、政文部、文艺部、群工部、发行部、广告部、《珠城周末》编辑室、夜班检查科、政秘科和报社印刷厂、读者服务公司两个经济实体。编辑部在编人员64人,其中主任编辑(记者)9人,编辑(记者)25人,助理编辑(记者)10人,其他系列高、中、初级职称者9人。社址在蚌埠市胜利路189号。
《蚌埠日报》早期由蚌埠人民印刷厂代印,1963年自己建立印刷厂。1985年由铅印改为胶印,1991年采用激光照排。接收新华社电讯,1989年改用卫星接收设备。《蚌埠日报》创办后一直是自办发行,1970年改为邮发,1991年再次改为自办发行,1994年再次改为市区自办发行,所带县实行邮发。自办发行以来,发行收入除用于发行设备添置外,略有盈余。
《蚌埠日报》的经费来源早期为财政全额拨款,80年代初,报社恢复广告经营后,改为以收抵支,不足部分财政补足。目前,为差额拨款单位,日常开支费用自理,大项基本建设向财政申请专项拨款。近年来,广告收入逐年增长,可满足日常办报需要,办公条件和职工福利得到较快改善。
《蚌埠日报》的版面基本格局是一版为要闻,二版分类新闻,三版副刊、专版,四版时事、广告。在《蚌埠日报》38年的历史中,作为党报一直注意坚持正确的办报方向,也曾在“反右”和“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左”的路线的影响出现过导向、文风方面的失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蚌埠日报》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围绕着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努力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受到上级党组织的肯定。报纸的质量也有长足的提高,连续多年在全省好新闻及编校、印刷、经营3项质量评比中获奖。
〔《合肥晚报》〕
《合肥晚报》是中共合肥市委机关报。1957年4月1日,中共合肥市委创办《合肥日报》,始为4开4版,周7刊。自同年8月13日起改为周6刊。1961年6月1日,《合肥日报》更名为《合肥晚报》。
《合肥晚报》创刊以来,所走过的道路是不平坦的。1967年1月4日至1968年9月15日,在“文化大革命”中,因报社内“造反派”夺权而停刊。1968年9月16日至1972年3月,由《合肥晚报》改名为《新合肥报》,4开4版,周6刊;1972年4月至1978年3月,根据安徽省革命委员会决定,停办地市报纸,《新合肥报》因此改刊,于1972年4月12日出版《合肥通讯》,定为内部刊物,始为16开8页,不久改为4开4版,每周3期;于1978年4月2日至1980年6月30日,经中共合肥市委研究、报经中共安徽省委批准,报纸复刊,出版《合肥报》,4开4版,周3刊;1980年7月1日,经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批准,《合肥晚报》复刊,4开4版,周6刊,由茅盾(沈雁冰)题写报名。《合肥报》同时终刊。
复刊后的《合肥晚报》,坚持党报性质,突出晚报特色。编辑方针几经修改,最后确定为:“宣传方针政策,服务经济建设,促进改革开放,真实反映活动,传播知识信息,面向千家万户”。《合肥晚报》始终坚持把指导性、思想性与知识性、趣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较好地体现了机关报晚报的特色。1987年7月,经安徽省委宣传部批准,《合肥晚报》又创办了星期刊《逍遥津》,4开4版。1993年元月1日,《合肥晚报》及其星期刊《逍遥津》均由4开4版扩大为4开8版。自1994年8月起,每周出1期《合肥晚报》扩大版,当日报纸为16版。扩版后《合肥晚报》,坚持以新闻为主,每天有6个新闻版(要闻、经济新闻、文体新闻、社会新闻、综合新闻、时事新闻)、一个专刊版、一个副刊版,从而加大了信息量,增强了可读性,较好满足了各方面读者的需求。
《合肥晚报》创刊37年来,其内设机构和领导成员也适应形势的发展而不断的变化。复刊初期,多以行业为主设置内部机构。1984年11月,原内设的组均改为部,即有工交、农村、财贸、政文、文艺、美术摄影、群工部,及资料室、校对科、党委办公室、行政办公室、新闻研究室、工会。1992年10月,晚报扩版前,对内设机构又作了较大变动。《合肥晚报》历任总编辑有纪公德、张斌、吴仁、陈森。现任总编辑王正孝,副总编辑仇旭东、陈永嘉、丁梦林。到1994年12月底,现有在职职工218人,其中编辑部133人,印刷厂59人,印刷二厂26人。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共90人,其中正高王正孝、陈乔华,次高16人、中级52人、初级20人。
《合肥晚报》除“文化大革命”时期外,其党报的性质没有变。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期,报纸逐步演变成专政的工具。自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全市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进展,《合肥晚报》不断深化内部改革,得到了长足发展。
自1974年起,财政不再拨款,包括人员工资在内的一切费用,全部自收自支,以报养报。因此,《合肥晚报》必须坚持既要按新闻规律办好报纸,又要按经济规律搞好经营,方能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为此,报社党委紧密联系该报实际,不断加大改革力度。1992年下半年,引进竞争机制,实行全员聘任制,并在广告部、发行部和印刷厂推行经营目标管理责任制;1994年在进一步完善聘任制的同时,引进激励约束机制,推行干部、人事、分配3项制度改革,制定了《合肥晚报社深化内部改革方案》;改革发行渠道,自办发行,自1986年1月自办发行以来,全市发行网络基本形成,拥有投递人员110多人,报纸发行量由过去的五六万份增加到10万份,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广告服务质量,积极扩展广告业务,1994年广告收入突破1500万元;增加资金投入,改善印刷条件,1992年投资200万元,购置安装了4色胶印机,1994年投资90万元购买彩色扫描仪和美国1545型照排机,保证了彩印质量;1994年7月注册成立了合肥报业经济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实行股份制;自1994年起,陆续在全省各地市设立记者站,为《合肥晚报》立足合肥,面向全省,发行全国创造条件;1984年至1994年,积极组织编采人员参加中国记协、中国晚报协会和省记协举办的各种新闻大赛和好新闻评奖活动,据不完全统计,该报有65篇(件)新闻获奖,其中由记者赵泉写的反映农民负担过重的报道《农民在呼唤》,获1993年全国晚报经济新闻大奖赛“特等奖”。还有11篇作品获一等奖。
〔《马鞍山日报》〕
《马鞍山日报》是中共马鞍山市委机关报。1957年于马鞍山建市时筹办,1958年1月1日正式创刊。
最初,《马鞍山报》为4开4版不定期,平均5天出1期。报头为当时省委书记张恺帆所题写。1964年5月5日郭沫若视察马鞍山市时,为《马鞍山日报》新题报头,同年7月1日正式启用,沿用至今。
1967年1月,“造反派”夺权,市委组织机构被砸烂,报纸受到冲击,被迫停刊。造反派组织先后利用报社部分采编人员,发行《革命造反报》(属造反性质派报)。另一部分人发行《新马鞍山报》,刊登新华社电讯及少量本市新闻。1968年8月17日,因报社内部派性严重,影响出报而停刊。1969年2月1日,《新马鞍山报》在停刊半年后复刊,1970年4月1日恢复使用《马鞍山报》报名。1972年3月31日,根据省里指示停刊。
1980年4月,中共马鞍山市委决定恢复《马鞍山报》,1981年1月1日正式复刊。复刊后的《马鞍山报》为4开4版,地址设在解放路34号,后移至湖南路东段,佳山南麓。始为每周1刊,1982年1月1日改周2刊,1985年1月1日改出周3刊,1986年1月1日改出周4刊,1987年1月1日起改出周6刊,启用《马鞍山日报》报头,1993年1月1日又增至周7刊。
创刊初期,市委设《马鞍山报》编委会,由于社外委员占绝大多数,其所起作用仅对报纸实行办报方针及报纸对市委中心工作的宣传情况等方面进行监督作用,不负责报社具体领导。从1959年7月改组编委会,社内委员增加,编委会的职权随之加强,成为报社最高权力机构。自1981年复刊后,为了加强党组织对报社的领导,编委会的职能有了改变,编委会只作为社党组领导下的一个负责报纸宣传工作的职能机构。报社版党组书记兼任总编辑,由徐朝群担任。曾任总编辑有候建华、于洪林、邓竹虚、解庆辉。“文化大革命”时期曾任社革委会主任有方硕、邓竹虚、鲁近修。创刊初期,版面设置一版为要闻版、二版经济版、三版上层建筑、四版国内外时事,有时三四版小有变化;“文化大革命”时期,一版要闻”(所谓要闻主要转大报消息和文章);二、三版主要刊登“文化大革命”动态和大批判文章;四版为国内外新闻,副刊已经取消;1980年4月报纸复刊后,一版要闻版,二版经济版,三版副刊版,四版时事新闻、广告版。
《马鞍山日报》创刊36年来,由于政治形势的变化,报纸时办时停,报名、版面、刊期虽屡有变更,但除“文化大革命”时期外,其党报性质未变,均围绕一个时期党的中心工作开展宣传,发挥了党的喉舌作用。复刊后的《马鞍山日报》,坚持走“党报原则、晚报风格”的办报路子,旗帜鲜明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准确及时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同时注意报纸的可读性。报纸设有群众关心和喜闻乐见的《读者热线》、《广言篇》、《社会万花筒》、《时事》等专栏。面向读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反映“两个文明建设”成果和读者关心的社会新闻,受到各阶层读者的欢迎。报纸发行量创刊初期最高为7600余份。复刊后发行量逐年递增,到1994年底已达3.8万余份。
报业的发展也带动了报社的各项事业的发展。1989年总面积2000平方米的新闻楼落成,彻底改善了办公条件。《马鞍山报》复刊初期由《南京日报》印刷厂代印,逐步建立了自己的印刷厂,并从4开平版机、小高速轮转机印报,发展到激光照排、胶版印刷、彩印和建立用微电脑接收新华社电讯系统;发行工作建立了投递网络遍及城乡的自办发行系统;广告收入一年上一个台阶。1993年11月28日,报社筹建的皖江大酒店正式对外营业,带动了报社整个第三产业的发展。现报社拥有固定资产1800多万元。
报社大胆改革人事制度,对内实行中层干部聘任制;对编辑记者实行点任制;对外公开招聘记者,实行合同制。在分配上,对记者实行工资进档,奖励补贴挂起。按见报稿件论质付酬的分配办法;对经营单位实行目标考核,按效益付酬。竞争机制的建立,给报社各项工作带来了生机,促进了队伍建设。自1984年全省开展好新闻评选活动以来,该报获得省一、二、三等奖作品有34篇,其中《钢城铁耗子成灾的调查》一文荣获1988年全国好新闻一等奖。由于报纸宣传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1990年被省委宣传部和省记协评为“省先进新闻集体”。在省报纸编校质量评比中,连续3年获奖。报社获马鞍山市文明单位称号。
〔《巢湖报》〕
《巢湖报》为中共巢湖地委机关报,其本身经历了《巢县报》、《红巢湖报》、《巢湖报》3个阶段。
《巢县报》创刊于1958年1月,是中共巢县县委机关报,4开4版,周2刊,期发数9600份。1959年元旦改名为《巢县日报》,但是实际上直到1962年2月1日,才改出日刊。1964年8月23日停刊,共出1715期。
《巢县日报》中心突出,文风朴实,版面活泼,紧贴基层,紧贴读者,富有地方小报的特色,受到普遍好评,被评为“红旗报”,出席全国先进报纸工作会议。张治中将军对这张家乡报很关注,曾多次写信予以表扬并指出问题。他回乡视察工作时还专程到报社访问,当时《巢县日报》的报道和稿件,经常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日报》转载和采用,特别是关于“渡江第一船”的宣传报道,还被中央军事博物馆收集展出。60年代初中央决定停办县报,《巢县日报》是作为“红旗报”被保留的一家县报,直到“四清”运动时才停刊。
《巢县日报》主编先后为:陈学宗、戴礼正、陈三乐。
《红巢湖》于1968年8月29日创刊,由巢湖专区革命大批判联络站主办,4开4版,1969年1月1日改名为《红巢湖报》,1971年10月21日,地委决定改名为《巢湖报》,属巢湖地区革委会机关报,1972年2月停刊,共出928期。《红巢湖报》主编何瑞。
1983年10月原巢县建制撤销,改制为巢湖市,中共巢湖市委为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决定筹办《巢湖报》。省委宣传部指示:鉴于巢湖地区无报,《巢湖报》由巢湖市委主办,立足巢湖市,面向全地区,为全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巢湖报》于1986年1月1日正式创刊,周2刊,4开4版,1992年7月1日改为周3刊。主要栏目有“卧牛短评”、“今日巢湖”、“经济漫议”、“他山石”、“文明之花”、“社会之窗”、“读者来信”、“大家谈”、“望湖亭”、“五彩浪”等。一度各版都开设有关改革的专栏,开展问题讨论,重视信访工作,曾获省委宣传部的肯定和读者的信任。总编先后为柳诗炳、吴鼎。
经过长期酝酿之后,《巢湖报》于1994年1月1日由隶属中共巢湖市委改为隶属巢湖地委,升格为巢湖地委机关报,仍为周3刊,4开4版,发行量增至2.6万份。
为响应省委“开发皖江呼应浦东”和“建立合—巢—芜工业带”的发展战略,升格后的《巢湖报》相继推出了“来自黄金水道的报道”和“一路春风马蹄疾”两个专栏,连续报道沿江地区和合裕公路沿线的工农业发展情况。1994年5月又开辟了“风流天下巢湖人”专栏,通过报道各地巢湖藉知名人士,加强经济和文化的横向联系,开展内引外联工作。中央候补委员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温宗仁、全国妇联副主席张素我等来信对这个“专栏”表示支持。现任总编程厚和,副总编杨杰、吴鼎、刘树岗。
〔《滁州日报》〕
《滁州日报》为中共滁州市委(原滁县地委)机关报。创刊于1964年7月1日。创刊时名为《滁州报》,报头选用鲁迅字体,周2刊,4开4版。1965年1月改为周3刊,报头字改用魏文伯题字。1966年8月24日,《滁州报》改名为《皖东大众》报,1967年1月11日改为《新华电讯》。1967年2月7日,《新华社电讯》停刊,改为《新皖东报》,1968年7月16日《新皖东报》停刊。1968年7月17日,专区革命委员会成立,《新皖东报》成为滁县专区革委会机关报。1971年6月,恢复中共滁县地委,12月3日《新皖东报》更名为《皖东报》,1972年3月31日停刊。1972年6月1日,《皖东通讯》诞生,周刊,出过16开本和32开本,1977年11月30日停刊。《滁州报》自创刊以来,5次更名,4次停刊。
1980年7月1日,《滁州报》复刊,刊期为周3刊。接前《滁州报》总期数为355期。报头字选用《醉翁亭记》碑文上的苏轼字体,1993年1月正式改为《滁州日报》出周6刊和《星期天》刊。发行量3.5万多份。
《滁州报》创刊初期,在编人员30人,报社机构设有:总编辑、编委会,下设总编办(分管校对组、资料室)和经济、政文、时事(内设电台)、群工4个组。地委先后任命花纯儒、马孝伯为副总编辑。《新皖东报》由蔡敬荷任革命委员会主任。《滁州报》复刊后曾任总编辑有:李嘉光、宁永禄、姬树明、姜玉峰。现任党委书记谢广永,总编辑许明,副总编黄志宏、崇之杰。报社内设机构有:总编办、工商、农业、政教、专版、通联、星期天刊、记者、摄影、校对、广告、行政办、财务、资料、新闻研究室、老干科等16个部(科)室,和印刷厂、经营部等经济实体。编辑部现有在编人员57人,评定专业技术职称的副高级3人,中级21人,初级18人。社址在滁州市丰乐路1号。
《滁州日报》创刊30年,几经曲折,报名、版面、发行范围、机构、人员屡有变更,但除“文化大革命”期间外党报的性质未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党工作重心转移的大决策,端正了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复刊后的《滁州报》,率先宣传农业大包干。随着改革的深入,报纸继续以改革为重点,把农业责任制的经验推广到工业、商业等战线。
1985年开始,报社进入发展阶段。截至1994年,报社的办公条件大为改善,新建了车间楼、办公楼、宿舍楼,购置了车辆,增添了设备,添置了电子组版、激光照排系统,采用了胶版印刷。并采取在职进修、招聘等方法,培养采编人才和印刷专业人才。历年来,评定次高级职称编采人员11名,中级26名,初级26名;拥有初级职称以上的印刷专业人才50名。其中,高职和中职印刷专业人才11人。使报纸质量和报社的经营效益不断提高。
实现利税比复刊初期增加了24.5倍;1982年以来,报社先后获得全国、全省地市报经营管理先进单位2次,印刷质量奖2次,并获省、市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称号。
〔《池州报》〕
《池州报》创刊于“文化大革命”的动乱时期—— 1969年1月1日。当时是池州专区革命委员会机关报。创刊初期由军代表主持工作,1970年成立报社革命委员会,主任仍为军代表(一直未到职),副主任是下放干部杨学敏。杨调离后,由下放干部刘星任报社革命委员会副主任,负总责。内设机构有办公室、编辑部。编辑部下设农村、政文、综合、出版4个业务组。
1971年9月林彪事件发生后,《池州报》停刊,1972年6月改出《池州通讯》,负责人先为刘星,1975年10月后为张求实,仍为地区革命委员会机关刊物,杂志型,16开24面,半月刊。内容以当地新闻和理论文章为主,赠阅,印数约2千份。后又改为活页形式,16开8面。1975年1月~1980年2月,又改为4开4版报纸形式。随着池州地区撤销,《池州通讯》出到532期终刊。
1991年1月1日《池州报》复刊,创刊和复刊使用的报头,均为毛泽东手书字体拼凑而成。因复刊后《池州报》刊号是沿用停刊的县报《贵池报》刊号,故《池州报》刊期总编号紧接《贵池报》终刊号。复刊后的《池州报》为中共池州地委机关报。办报地址在贵池市长江南路35号。报社设中共党组,现任领导有副总编张文正、武昌和、韩卫东。报社内设总编室、政工部、经济部、政教部、副刊部、摄影部、广告经营部。
1969年至1972年的《池州报》为4开4版周6刊。一、四版多为新华社电讯稿。1991年复刊后,为4开4版周3刊。一版为要闻版,二版为经济版,三版为政教版,四版文艺、广告。固定言论专栏有:“集思录”、“大众话题”、“经济随笔”、“大家谈”。副刊专栏有:“九华文艺”、“生活副刊”。新闻栏目有:“新闻写生”、“市场信息”、“社会之窗”等。复刊4年,有9篇新闻作品和12篇副刊作品在全省获奖。1993年还获省新闻出版系统编校一等奖。
编辑部现有30人,其中有新闻系列副高职称6人,中级职称15人,初级4人。经费来源是地区财政上拨给部分经费,不足款项,靠组织广告收入。
〔《淮北日报》〕
《淮北日报》系中共淮北市委机关报。
1971年5月1日创刊,名为《新淮北报》,4开4版,周3刊,铅印,邮发,报头集毛泽东手书。1972年1月1日,更名为《淮北报》。1972年3月,根据安徽省革命委员会通知,《淮北报》从3月15日起停刊,机构撤销,人员另行安排。
1980年8月2日,《淮北报》复刊,4开4版,周2刊,报头由张恺帆题写。1981年1月1日改为周3刊,邮发。1990年1月1日,《淮北报》扩大为《淮北日报》,周6刊。报头由刘开渠题写。1992年7月18日,将每周6的一期报纸办为《淮北日报·北方周末》,以文化娱乐为主基调,4开8版,套红印刷。日报期发约2.5万份。社址在淮北市相山花园路7号。
报纸初创阶段,报社决策机构为社革命委员会,主任张鸿儒。1984年以后,报社先后成立党组、党委,实行党委(党组)领导下的总编辑负责制。历任党委(党组)书记兼总编辑有:张持良、穆世伟、倪刚。现任党委书记兼总编辑欧阳儒光,副总编辑吕松、赵励志。
《淮北日报》历史大致可分3个时期:创刊时期、复刊时期、发展时期。从创刊至奉命停刊,历时不足1年。其间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报刊刊登的内容大部分为新华社电稿,少量地方稿件,多为“大批判”文章以及与当时政治运动相关的消息。1980年复刊时,国家政治面貌发生巨大变化,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淮北市的改革开放不断推进,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很快,《淮北日报》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复刊的。由于停刊时间长达8年,机构、人员早已解散,虽说复刊实为重起炉灶,工作条件较差,环境艰苦,但编采人员的办报积极性很高,这时期从该市各大系统选调了一批骨干通讯员进入报社采编岗位,报纸质量也逐步提高,颇受读者欢迎,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90年以后,报纸进入快步发展时期,从周3刊一跃而为周6刊。期发行量也增至2.5万份并稳定在2万份以上。报纸质量有较大提高,得到了读者的赞扬和肯定。专题系列报道和评论在地市报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1993年11月在中国地市报研究会学术会议上,该报专门介绍了加强评论工作的经验。《淮北日报》1~3版这3个新闻版都有言论专栏,天天有言论见报。一版言论专栏为“求实篇”,二版言论专栏为“集思广益”,三版为“激浊扬清”。系列评论影响更大。如1981年在一版先后发表两组评论,一组是“十一谈经济进一步调整”,另一组是“八谈政治上进一步安定”。这两组评论从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阐明,政治上安定团结可以为经济稳定发展创造必要条件;经济稳步发展又为政治上安定团结奠定基础。该市不少单位把这两组评论列为干部、群众政治学习的参考材料。为了加强言论工作,报社在全市聘请了18名评论员,建立评论员队伍,市委宣传部还下文要求该市其它新闻媒体摘用《淮北日报》的重要评论,以扩大宣传。
设备有所更新。新置了激光照排设备,胶版印刷机和卫星通讯接收设备。报社的经营从无到有,广告收入逐年增加,成为弥补办报经费不足的重要经济来源。报社连续多年被评为淮北市岗位责任制先进单位。
〔《皖东南报》〕
《皖东南报》为中共宣城地委机关报。原芜湖地区奉命改名搬迁至宣城县以后,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宣州报》,4开4版,初为周刊。1985年1月1日改为周2刊,1987年1月1日改为周3刊。1989年1月1日更名为《皖东南报》,启用赵朴初题名。1994年1月1日改为周4刊。期发2万余份。社址在宣州市鳌峰路31号宣城地委大院内。
创刊初期,一版为要闻,二版经济宣传,三版为政文,四版为综合副刊。后来出周3、周4刊,版面划分也基本是这个格局。
《皖东南报》创刊以来,坚持党性原则,围绕地委、行署提出的建设文明富饶新宣州的目标,以改革的精神做好改革的宣传,采编了一批在省内外有影响的报道。其中:《一支红星闪烁的歌》(通讯)、《请管管这样的市场管理人员》(读者来信系列),分别获1986、1988年安徽省和全国地市报好新闻作品一等奖。在全省地市报中率先创办的《计划生育好》专栏,获1987年安徽省好新闻专栏奖。在全省计划生育工作会议上,报社被评为先进单位,获安徽省人民政府奖状。《中国新闻年鉴》(1988年版)曾对此专栏作过评价。
《皖东南报》社在办报中,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挖掘整理出了一批史料。经主管部门批准,先后编辑出版了《春到宣州写人杰》、《话说宣州》、《百乡集》、《历代名人与宣州》、《红烛颂》、《来自鳄场的报告》、《青春潮》、《太极洞传奇》等书。其中《历代名人与宣州》一书,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皖东南报》创刊初期,比较注意抓舆论监督,认为一篇好的批评报道,同样可以正确引导舆论。先后对全区城镇精神文明建设、县市汽车站的文明服务、干部中的腐败现象和市场管理中的不正之风等进行揭露。特别是对广德县城关镇林业检查人员对农民朱家声卖竹笋进行刁难问题的批评,在全区引发出一场群众性大讨论,对当时治理和整顿市场秩序有一定现实意义。做到了领导、业务部门和消费者3满意。根据这件事写的群众来信《该管管这样的市场管理人员》(刊于1988年3月15日),被省里评为好新闻一等奖。
《皖东南报》社重视队伍建设,曾分批分期组织采编人员20人参加安徽新闻刊授大学、人民日报社函授中心和复旦大学等新闻专业学习,实行全员培训。报社现有在编职工28人(不含退休人员),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17人,中专文化程度7人。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有23人,其中主任编辑2人(不含退休人员),编辑(记者)9人,助理编辑(记者)12人。报社连续多年被评为地直机关岗位责任制二、三等奖。
随着宣城地区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报社办报条件逐年有了改善。新建了800余平方米办公楼,实现了激光照排和胶版印刷,报纸印刷质量不断提高。报社还组建了宣城地区首家广告公司。
《皖东南报》社实行总编辑负责制。曾任总编辑的有王仲德、汪周永、陈强、项伟君。现任总编辑戴经柱,副总编辑潘家栋、章敬东、方光天。报社内设编辑部、广告部和办公室。
三、县委机关报
〔《金寨日报》〕是中共金寨县委机关报。它的前身是《金寨报》、《支部生活》报。《金寨报》1950年创刊,1952年停刊。《支部生活》报1956年3月创刊,1957年停刊恢复《金寨报》,1959年元月易名《金寨日报》,4开4版,每周6期,发行1.4万多份。1961年停刊。
〔《霍邱日报》〕
《霍邱日报》是中共霍邱县委机关报。它的前身是《霍邱报》、《支部生活》。《霍邱报》1950年创刊,1953年停刊。《支部生活》1956年创刊,1957年4月停刊恢复《霍邱报》,1958年10月1日更名《霍邱日报》。8开2版周6刊,1961年停刊。担任主编的先后有张学祖、邹立汉、王松山。
〔《六安报》〕《六安报》是中共六安县委机关报。它的前身是《支部生活》、《六安农民》报。《支部生活》1951年元月创刊,1957年5月改为《六安农民》,1958年9月1日《六安农民》报又改为《六安报》。报名先为张恺帆题写后沿用舒同字体。报纸为4开4版,2日刊。期发1.5万多份。1961年元月奉命停刊。主编吴贵仁。
〔《南陵大众》〕
1951年6月1日创刊,由南陵县政府与中共南陵县委宣传部合办,毛边纸6开一张,铅印,每期印600份。社址:南陵县城内。
〔《寿县报》〕
《寿县报》是中共寿县县委机关报。它的前身是《支部生活》报、《寿县日报》。《支部生活》报1956年4月创刊,1957年元月停刊,2月即改出《寿县报》,1958年10月又改名《寿县日报》。1959年9月,《寿县日报》又改名《寿县报》,报头为谢觉哉题写。4开4版周2刊。1961年5月31日停刊。主编由中共寿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黄方圻兼任。
〔《亳县日报》、《亳州报》〕
《亳县日报》是中共亳县县委机关报。它的前身是《亳县报》,1956年8月1日创刊,1958年10月1日改为《亳县日报》,4开4版,发行1.5万份。1961年11月停刊。主编潘长贤、杨柱宇。
《亳州报》1983年7月1日创刊,原名《药都报》,为药商赞助创办的中共亳州市委机关报。周五出刊,每期用一个版面登药材信息。发行2万份。社长张伟,总编辑任兴宇。社址:亳州市委宣传部。
〔《至德报》〕
1955年4月创刊,先为中共至德县委宣传部、农工部合办,后由县委宣传部主办。1957年10月1日起为中共至德县委机关报。4开4版5日刊,期发数最高时1500份左右,负责人为查振祥。1958年11月12日因与《东流报》合并而终刊。
〔《舒城报》〕
《舒城报》是中共舒城县委机关报。它的前身是《支部生活》报、《舒城农民》报。《支部生活》报1956年4月创刊,同年9月停刊,10月改出《舒城农民报》,1958年元月1日在此报的基础上又创办了《舒城报》。8开4版3日刊,期发数为1.1万多份。1961年3月1日停刊。
〔《太和报》〕
1956年创刊,是中共太和县委机关报。每月15期,每期4版,1966年停办。主编王曙光、杨跃先等。
〔《霍山日报》〕
1956年3月中共霍山县委主办《支部生活》报,1957年改为《霍山报》,1958年9月更名《霍山日报》。报名先为张恺帆题写,后为舒同手迹。报纸为8开2版,每日1期,期发6000份。1961年3月8日停刊。
〔《砀山报》〕
《砀山报》是中共砀山县委机关报。它的前身是《砀山大众报》,创刊于1956年10月1日。报头题字舒同,4开4版3日刊。发行量高达1.2万份。1961年3月1日停刊。总编辑魏玉松。
〔《宣城日报》〕
《宣城日报》是中共宣城县(今宣州市)委机关报。1956年5月1日在原《生产报》的基础上创刊。4开4版日报,1961年6月28日停刊。历任主编有胡俊、章世俊。
〔《桐城报》〕
1956年5月1日创刊,为中共桐城县委机关报。4开4版,3日刊,1961年12月29日停刊。报社负责人许芝仙、张起振、彭声琪、李民。
〔《怀宁报》〕
1956年创刊,为中共怀宁县委机关报,4开4版,先3日刊后改隔日刊,期发3500份,1961年2月停刊。副总编陈先觉。
〔《枞阳报》〕
《枞阳报》是中共枞阳县委机关报。1956年4月创刊。4开4版,先为5日刊后改3日刊,发行数达2800份,1960年2月停刊。报社负责人王琦、姚燮元、何鸿波。
〔《太湖报》〕
《太湖报》是中共太湖县委机关报。1956年9月1日创刊,4开4版,先为3日刊后隔日刊,1961年2月5日停刊,共出963期。报社负责人熊威、方秉中。
〔《宿松日报》〕
中共宿松县委机关报。1956年5月1日创刊,1959年元月1日由《宿松报》易名《宿松日报》,8开4版5日刊后改4开4版日刊,期发数4000份。1961年2月16日停刊,共出999期。主编张戡、方济仁。
〔《潜山日报》〕
1956年9月创刊,是中共潜山县委机关报,4开4版,先不定期后改日刊。1960年8月停刊,共出1055期,报社负责人王克东、张甲3。
〔《东流报》〕
创刊于1956年10月1日,为中共东流县委机关报,4开4版3日刊,发行数达2千份,1958年11月停刊。负责人曹建康。
〔《青阳报》〕
1956年4月创办,是中共青阳县委机关报,4开双日刊,1961年2月停刊,共发行589期,每期发行量5000份左右。江自新兼任主编。
〔《贵池报》〕
1956年10月1日创刊,是中共贵池县委机关报。4开4版日刊,报头是采用舒同字体集合的。1961年2月停刊。1980年2月停刊。1988年10月1日,经省委宣传部批准复刊,4开4版,初为周刊后改为周2刊,报头仍采用舒同字体。发行数达6500份。恢复池州地区后,1990年底《贵池报》终刊。报社总编辑先由县委宣传部长兼任,后由程锦梧、张子文担任。
〔《岳西报》〕
《岳西报》是中共岳西县委机关报。1957年7月1日创刊,4开4版,先为5日刊后改日刊。1961年停刊。总负责人孙业华、王蔚。
〔《望江报》〕
《望江报》是中共望江县委机关报。1957年元月1日创刊。先为8开4版后改4开4版,先为5日刊后改隔日刊,1961年2月停刊,共出521期,负责人吴弼、李成功、李杏生。
〔《广德报》〕
《广德报》是中共广德县委机关报。1957年元旦创刊,8开4版,周3刊,期发数5800份,1960年9月29日停刊。主编夏中。
〔《郎溪报》〕
《郎溪报》是中共郎溪县委机关报,1957年元旦创刊,4开4版、周3刊。报名为宋庆龄题写。1961年11月29日停刊,共出556期。
〔《涡阳报》〕
《涡阳报》是中共涡阳县委机关报。1957年元旦创刊,1958年由8开4版3日刊改为每月出10至15期。发行数高达1万份。1962年2月20日停刊。主编由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侯定国兼任。
〔《宿县报》〕
1957年2月1日创刊,是中共宿县县委机关报。初为4开4版,周6刊,报头为郭沫若题写。发行1.3万份。1961年元月停刊。总编辑马立信。
〔《蒙城报》〕
1957年2月创刊,是中共蒙城县委机关报。4开4版双日刊,发行1.5万份,1962年4月停刊。主编顾振远(兼),实际由编辑部主任李子良负责。
〔《泾县报》〕
《泾县报》是中共泾县县委机关报。1957年3月1日创刊,4开4版、周2刊。期发量2400份。报头为郭沫若题写。1959年12月19日停刊,曾任主编有王直、葛万生。
〔《定远报》〕
《定远报》系中共定远县委创办,1957年3月1日创刊,4开4版周3刊,发行量最高时达2万多份。1961年3月31日停刊。主编王籼植兼任。
〔《凤台报》〕
1957年5月1日创刊,中共凤台县委主办,8开4版5天1期,发行量为5000份。1960年停刊,先由岳平任主编,后有李多寿、梅怀让任副主编。
〔《五河大众》〕
1957年8月1日创刊,是中共五河县委机关报,曾希圣题写报名。4开、周3刊,期发数3000份。1962年2月5日停刊。
〔《泗县报》〕
1957年10月1日创刊,是中共泗县县委机关报,报名由朱德题写。报纸4开4版周6刊,期发3300份。1961年元月28日停刊。总编辑薛长效。
〔《萧县报》〕
《萧县报》的前身是《萧县快报》。1957年10月11日创刊,是中共萧县县委机关报。4开4版周6刊。发行9000份。1961年2月停刊。总编辑杜庆业。
〔《安丰日报》〕
《安丰日报》是中共安丰县委机关报。1959年2月22日创刊,4月22日因安丰县撤销,《安丰日报》并入《寿县日报》而停刊。
〔《全椒报》〕
1959年3月1日,中共全椒县委在《全椒快迅》的基础上创办了《全椒报》。报纸为4开4版周6刊,张恺帆题写报名。期发行8000份。1961年2月停刊。主编陈家声,张道一。
〔《怀远报》〕
1958年元月1日创刊,是中共怀远县委机关报,创刊初期报纸为8开4版、5日刊,后改为日刊,更名为《怀远日报》,1959年10月恢复《怀远报》名,改为3日刊、4开4版,1961年初停刊,共发行617期。副主编孙智毅。
〔《庐江报》〕
1958年1月1日创刊,中共庐江县委主办,4开4版,3日刊,后改为双日刊,发行约4000份。
〔《巢县日报》〕
1958年元月中共巢县县委创办《巢县报》。1959年元旦,《巢县报》改名《巢县日报》,4开4版周3刊,1962年2月1日起改日刊。发行数约9000份。1964年8月23日停刊。主编陈学家、戴礼正。
〔《濉溪日报》〕
1958年元月1日创刊,是中共濉溪县委机关报,初为双日刊,名为《濉溪报》,后改为《濉溪日报》,期发行量约6700份。1961年3月10日停刊。曾任总编辑许彩文、谷宗仁。
〔《无为日报》〕
1958年2月1日创办,是中共无为县委机关报。4开4版,先为3日刊,后改日刊。发行数高达3万份。总编黄速新,共出报891期,1961年1月停刊。
〔《当涂报》〕
1958年4月1日创刊,是中共当涂县委机关报。报纸为4开4版双日刊。发行约4000份。1961年停刊。先后由印存栋、徐必富任总编辑。
〔《来安报》〕
《来安报》是中共来安县委机关报。1958年4月1日创刊,报纸为4开4版,周6刊,发行约5000份。由刘少奇题写报头。1961年元月31日停刊。
〔《天长报》〕
1958年5月1日,原中共炳辉县委创办《炳辉日报》。陈毅题写报名。1960年元月9日因炳辉县改名天长县,《炳辉日报》即改名《天长日报》,后又更名《天长报》,为中共天长县委机关报。报纸为4开4版周3刊。1960年12月29日停刊。
〔《和县报》〕
1958年5月1日创刊,中共和县县委主办,总编辑晏勤,发行1万份,报纸为4开4版,周3刊,至1966年元月停刊,共出389期。
〔《肥东报》〕
1958年5月1日创刊,是中共肥东县委机关报,4开4版,1961年2月15日停刊,共出436期。总编辑由当时的县委宣传部长祝庆芝兼任。
〔《阜阳县报》〕
1958年5月1日创刊,是中共阜阳县委机关报。报纸为4开2版双日刊,发行量达8000份以上。1961年5月停刊。县委宣传部部长许加强兼总编辑。
〔《灵璧报》〕
1958年5月1日创刊,是中共灵璧县委机关报。4开4版周6刊。1961年1月27日停刊,共出735期。金承生任总编辑。
〔《屯溪日报》〕
1958年5月1日在屯溪创刊,中共屯溪市委机关报。该报始为《屯溪简报》,4开4版,3日刊,10月1日更名《屯溪报》,1959年元旦改为《屯溪日报》。总编辑赵清兼任,副总编辑黄经伦主持报社日常工作。最高发行3000多份。1959年元月,屯溪并入休宁县,与《休宁日报》出了很短一段时间联合版后终刊。
〔《休宁日报》〕
创刊于1958年5月1日,是中共休宁县委机关报。4开4版3日刊,同年12月改周6刊并更名《休宁日报》。1959年1月屯溪市并入休宁县,曾一度出版《休宁日报》、《屯溪日报》联合版,1961年2月停刊。报社先后由副总编辑李甲、黄经纶主持工作。
〔《歙县报》〕
1958年5月1日创刊,是中共歙县县委机关报,开始5天1期,后改日刊,均为4开4版。期发行1.3万份,1961年5月停刊。报社总编由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洪顺宝兼任。
〔《凤阳日报》〕
《凤阳日报》是中共凤阳县委机关报。它的前身是《凤阳报》。1958年5月1日创刊,1960年元旦改名为《凤阳日报》,曾希圣题写报名,报纸4开4版周6刊,发行约7000多份。1961年2月1日停刊。主编马志(兼)。
〔《含山报》〕
1958年6月创刊,中共含山县委主办,4开4版,周3刊,总编姜鹄翔,最高发行3万份,张恺帆题写报头。至1960年2月停刊。
〔《滁县报》〕
1958年7月1日正式创刊,是中共滁县县委机关报。朱德题写报头。报纸4开4版周3刊,发行数最高1.2万份。1961年春停刊,施养屋兼任主编。
〔《黟县报》〕
1958年7月1日创刊,是中共黟县县委机关报。4开4版3日刊,每期发行2000份。曾与祁门县《祁门报》合并过。1959年4月停刊。副总编辑汪文正。
〔《祁门报》〕
1958年7月1日创刊,是中共祁门县委机关报。报名为张恺帆题写。报纸始为8开2版,3日刊,由副总编辑章本德主持工作,黟祁两县合并后,改为4开4版隔日刊,由副总编辑汪文正主持工作。1961年4月停刊。总编辑慧可达。
〔《太平报》〕
1958年7月1日创刊。8开2版5日刊,是中共太平县委机关报。同年12月24日改出太平、石埭两县县报联合版。1959年2月8日复刊后,改为隔日刊4开4版,总编辑先后为郑声寿、曹全惠、胡振荣。1961年1月29日停刊,共出406期。
〔《宁国报》〕
《宁国报》是中共宁国县委机关报。1958年7月1日创刊,4开4版隔日刊,发行量最高达1.5万份。1961年初停刊。总编辑唐明煊。
〔《旌德报》〕
《旌德报》是中共旌德县委机关报。1958年7月1日创刊,报纸为4开4版3日刊,当年旌德、绩溪两县合并,报纸即于12月22日停刊。
〔《绩溪报》〕
《绩溪报》是中共绩溪县委机关报。1958年7月1日创刊,4开4版、周3刊。主编胡其佳。
〔《临泉报》〕
《临泉报》为中共临泉县委机关报,1958年7月1日创刊。8开2版5日刊,后改4开4版双日刊,发行1.5万多份,张世俊、丁昭、王生力先后任总编。1961年2月停刊时共发行393期。
〔《芜湖县报》〕
《芜湖县报》是中共芜湖县委机关报,1958年7月1日创刊,4开4版,周6刊,每期发行1万余份。报名是集鲁迅字组成。由中共芜湖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赵洪臣兼任总编辑。1961年3月1日终刊,共出490期。
〔《嘉山报》〕
《嘉山报》是原中共嘉山县(现明光市)委机关报。1958年7月25日正式创刊,1960年12月底停刊。张恺帆题写报名。报纸为4开4版周3刊,主编华文登。
〔《东至报》〕
《东流报》和《至德报》合刊出到1959年5月15日,易名《东至报》,是中共东至县委机关报,郭沫若书写报名。4开4版隔日刊,发行数约4000份。1963年8月停刊。副主编查振祥、姚有根。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