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04 自然环境志

第十节 粗骨土

一、粗骨土的分布和形成条件
安徽省有粗骨土1814.9万亩,占全省土壤总面积的11.68%。其中以六安地区面积最大,安庆地区和徽州地区次之。
粗骨土多在山坡脊部和陡坡地段,坡度大于25°,其分布在海拔100~1000米以上,在烧垦频繁和坡面不稳定的海拔200~600米的低山丘陵,分布尤为集中。粗骨土所在地植被覆盖率在50%~30%以下,以次生灌丛或马尾松、杂木和草类为主,树木长势差,多呈小老树状。粗骨土分布地区降水丰富,皖南山区和大别山区年降水量为1200~1400毫米以上,江淮丘陵也在1000毫米以上,而且50%的降水量集中在5~8月份,夏季降水强度大,在地面缺乏植被保护的情况下,雨滴侧击和径流的冲刷强劲,土壤受侵蚀严重。
二、粗骨土的形成特点
粗骨土的形成与水土流失紧密相关,由于植被生长稀疏或人为毁林开荒,造成表土受到强烈侵蚀,心土或底土裸露地表,使土壤长期处于幼年阶段,成土作用微弱,表现出幼年性的特点。
三、粗骨土的类型及特点
〔酸性粗骨土〕
酸性粗骨土共有面积1780.6万亩,占粗骨土土类总面积的98.11%。主要分布于皖南山区、大别山区和江淮丘陵,其中以大别山区最为集中。成土母质为酸性岩类、中性岩类、泥质岩类风化物。
酸性粗骨土通体呈酸性至弱酸性反应,PH值为5.0~6.0,表土层阳离子交换量为10.0毫克当量/百克土,盐基饱和度为50%。
〔中性粗骨土〕
中性粗骨土共有面积34.3万亩,占粗骨土土类面积的1.89%。主要分布于滁县地区的嘉山、滁州市,六安地区的金寨、霍山、舒城,安庆地区的岳西、桐城等县(市)地区海拔150~600米处。其成土母质为玄武岩、辉绿岩、橄榄岩、角闪岩等基性或超基性岩残、坡积物。中性粗骨土多分布在低山丘陵坡度较陡处,自然植被多受破坏。
土壤呈中性反应,除大别山区角闪岩风化物上发育土壤PH值略低于6.5外,其余为6.5~7.0。阳离子交换量为14毫克当量/百克土,呈盐基中度至高度饱和状态,其中钙、镁离子占盐基离子总量的90%以上。
四、粗骨土的利用状况
酸性粗骨土目前在利用上多为非耕作土壤。自然植被主要为稀疏草灌,人工植被以马尾松为主,覆盖度很低,一般小于30%。由于土层浅薄,砂性重,跑水、跑土、跑肥,生产力低,生态条件恶劣。在开发利用上应把防治土壤侵蚀放在首位。在陡坡处,必须封山育林,保护好现有的自然植被。对局部植被较好的缓坡,可实行林、牧综合发展,以草开路,草、灌、乔结合,有计划地发展用材林、薪碳林、水源涵养林和经济林等。
中性粗骨土由于水土流失严重,土层薄,质地轻,砾石含量高。养分贫乏是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改良利用中,最关键的是防止水土流失,杜绝毁林开荒,发展林草,以提高植被覆盖度。马尾松、黄檀、青檀、栎树等都能很好生长。在坡缓、土层较厚处可适当发展经济林或药材林。
上一篇:第九节 石质土
下一篇:第十一节 潮土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