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04 自然环境志

第五节 气温的垂直分布

一、山区气温的垂直递减率
1979~1980年,安徽省气象局在黄山的温泉、云谷寺、半山寺、北海、玉屏楼5个不同高度点观测,并用黟县、太平县、黄山光明顶3站的资料经序列订正,得出黄山南北坡不同高度和九华山全年各月的气温变化情况。见表2—1—2、2—1—3。
黄山、九华山不同高度全年、各月平均气温表
表2—1—2单位:℃

说明:*为计算值,其余为实测值
根据表2—1—2,计算出不同高度的气温垂直递减率见表2—1—3。
黄山、九华山不同高度气温递减率表
表2—1—3(1962~1981年)单位:℃/100


山区气温递减率全年在0.35~0.52℃/100米,其受地形影响,谷地气温明显偏低,向下递减偏大,向上减小。全年各季变化情况,以夏季最大,春秋季次之,冬季最小。
二、逆温
据1979年1、4、7、10各月统计,黄山地区逆温次数见表2—1—4。
黄山1、4、7、10各时出现逆温次数表
表2—1—4(1979年)单位:次

1979年1月27日~30日受较冷空气影响,黄山不同层次的逆温情况见表2—1—5
黄山逆温情况表
表2—1—5(1979年1月27日~30日)单位:℃/100米


〔自由大气逆温〕
据合肥市1961~1965年逐日7时探空资料的统计分析,贴地层逆温出现529次,占低层逆温总数87%;近地层逆温81次,占低层逆温总数的13%。
合肥市低层逆温的各月变化见图2—1—9。
图2—1—9合肥1961~1965年各月逆温日数折线图

合肥市低层逆温的季节分布比较明显。贴地层逆温,冬季占其总数41%;夏季6%;春、秋两季居中,两者相差不大。低层逆温出现次数,冬季占其总数的38.5%,夏季占6.5%,春、秋季分别占30%和24.4%。
上一篇:第四节 四季划分
下一篇:第六节 初终霜期和无霜期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